南浔古镇——文园

老槐树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日,在南浔古镇游览文园。</p> <p class="ql-block">  南浔文园是位于南浔风景名胜区的现代园林,占地近60亩,其中湖面20亩。</p><p class="ql-block"> 园内布局包括“三馆一廊”,即红军长征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徐迟纪念馆和南浔名人长廊。此外,园中设有农家乐园、儿童乐园、大型树桩盆景园等。南浔文园的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由天桥连接。南园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北园则以湖心文昌阁为中心。</p> <p class="ql-block">  明代石狮</p><p class="ql-block"> 端座于此的一对石狮系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修南浔嘉应庙时而立,距今已逾470余年,为目前南浔最古老的石狮。</p><p class="ql-block"> 这对石狮在造型上采用和继承了古代青铜器上兽类写实与神化的倾向,雕凿精巧,形态生动。两狮活泼矫健,头披鬓毛,挺胸收腹,肌骨突现,角顺颅头后伏,颔下长须卷曲,垂于胸际。长尾曳地,回折左右。二首遥相呼应,雄狮二足棒球,象征力震寰宇,雌狮二足拥仔意喻后继无忧。二狮笑不露齿,憨厚可掬,气韵生动,充满生灵之气。这对石狮虽历经风霜,石质风化,并有残损,但锐气不减,神韵犹存。</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为免遭破坏,南浔环境卫生所将这对石狮砌入石驳岸中,始得保护。南浔文园建立后,根据环卫所领导提供的信息,从河埠驳岸中挖掘出来,立在园门内侧,供人们参观鉴赏。</p> <p class="ql-block">  这次主要看徐迟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徐迟,南浔籍著名诗人,作家、报告文学家。一生涉足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艺术评论等多个领域,代表作为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馆内200多幅照片、图文资料、手稿、著作等实物,全面展示了徐迟先生笔耕不辍的一生,以及他那为故乡、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家族。</p> <p class="ql-block">  海瑞四字寿</p><p class="ql-block">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他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有"海青天"之誉。</p><p class="ql-block"> 此字为海瑞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为七十岁母亲做寿所书,以“生母七十”四字构成“寿”字,,一气呵成,笔势雄健,酣畅浑厚。</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頔塘之上,由南浔礼部尚书董份所建。为南浔镇八景之一,也是历来南浔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标志。清乾隆三年(1738年)文昌阁毁于大火,乾隆三十四年(1759年)南浔镇官陈名荣,以兴商倡文,率先减去自己部分奉禄(工资),联络商界及百姓捐款,重新建造文昌阁。花了两年时间将阁建成。新阁高三层,四角飞橼、高大雄伟,中层供文昌(梓潼帝君),上层供魁星,下层供玄坛(财神),分别表示为人文、天象、地产。清道光五年(1825年)三吴大水,文昌阁被淹。至清咸丰,阁已长年失修受损严重。1852年南浔人,进士庞公照与乡绅及商界联系,捐资重修文昌阁。广大百姓纷纷响应。当阁修到一半,镇上便有二人考中举人,待阁修完阁后长出一支双穗五色灵芝。百姓纷纷观看,并认为此为吉祥之物。</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在一九三九年日军侵华期间被日军烧毁。二00二年在文园同心湖上重建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馆内通过大型东阳木雕展示长征历程。</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日,编辑于乌镇雅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