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花香(五)

大槐树

<p class="ql-block">  仙八色鸫(dōng) 是雀形目八色鸫科八色鸫属的神秘鸟类,以其彩虹般多彩的羽毛著称。体长约16至19.5厘米,栖息于东亚的隐蔽森林中,尤其偏爱湿润低地和山麓森林。该鸟种是全面迁徙的候鸟,夏季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东南亚。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类干扰,仙八色鸫在全球范围内数量稀少,处于易危状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朱背啄花鸟 是雀形目啄花鸟科啄花鸟属的鸟类。小型鸟类,以雄鸟的鲜艳色彩和雌鸟的橄榄绿色为主色调。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低地森林和花园中。</p> <p class="ql-block">  铜蓝鹟(wēng) 是雀形目鹟科铜蓝仙鹟属的鸟类。以其独特的铜硫化蓝色彩而得名,具有深色眼先。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东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在中国的云南、贵州等局部地区较为常见。</p> <p class="ql-block">  淡紫䴓(shī) 是雀形目䴓科䴓属的鸟类。在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森林中常见的美丽小鸟,偏好山地和山谷环境。背部和翅膀色彩鲜艳,呈明亮蓝色,腹部为灰色。脸部呈淡紫色,配以优雅的黑色眉纹和前额,黄色喙和眼环为其显著特征。</p> <p class="ql-block">  黄腹花蜜鸟是雀形目太阳鸟科双领花蜜鸟属的鸟类。又叫橄榄背太阳鸟、黑喉太阳鸟、黑胸太阳鸟。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在海南常见。体小(10厘米)的花蜜鸟。性吵闹,结小群在花期的树丛间跳来跳去,雄鸟有时来回互相追逐,常光顾林园、沿海灌丛及红树林。</p> <p class="ql-block">  苍背山雀 是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曾为大山雀的亚种之一,现已独立分类。其特征包括灰背、黑头、白色脸颊斑块和白色翼条,下体为中灰色,腋部为深灰色。分布广泛,从西亚横跨南亚至东南亚及小巽他群岛东部。与大山雀、远东山雀的区别在于背部颜色和下体色调。</p> <p class="ql-block">  古铜色卷尾 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名: 姬乌秋、小卷尾,小型、紧凑的卷尾,通体光泽黑,尾部略分叉。常见于热带树林,在中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至中南半岛,台湾,云南,西藏,广西,海南等地。居住在森林、森林边缘、树多的花园和果园。</p> <p class="ql-block">  红胁(xié)蓝尾鸲(qú) 是雀形目鹟科鸲属的鸟类。俗名: 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体型略小(约15厘米),雄鸟拥有鲜明的蓝色上体和橘黄色两胁,与白色的腹部形成鲜明对比;雌鸟及幼鸟则为褐色,但保留了蓝色的尾羽。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从芬兰至日本,冬季迁徙至东南亚,包括印度次大陆、台湾、北方印支半岛等地。</p> <p class="ql-block">  中华凤头燕鸥 是鸻形目鸥科凤头燕鸥属的鸟类。又名: 黑嘴端凤头燕鸥、神话之鸟,是鸥科凤头燕鸥属的极度濒危物种。全球数量估计不足100只,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沿海的少数岛屿上,如浙江和福建。体型较小,羽色较淡,外侧初级飞羽颜色更黑,头顶黑色延伸至喙基部,喙尖橙黄色。</p> <p class="ql-block">  白鹇(xián) 是鸡形目雉科鹇属的鸟类。又名: 银鸡、银雉、越鸟、越禽、白雉。体态优雅,外观绚丽。雄鸟上体及双翅覆以白色,饰以黑纹;羽冠与下体为灰蓝色;长尾中央羽毛几乎纯白,外侧带黑色波纹。雌鸟整体呈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与雄鸟相比色彩较为朴素。白鹇是广东省的省鸟。</p> <p class="ql-block">  暗绿绣眼鸟 是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拥有显眼的白色眼圈。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台湾、北越南直至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及婆罗洲等地。在多种生境中活动,包括森林、灌木丛、公园、庭院、农田乃至城市区域。</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观看。本美篇照片部分来自上海江湾湿地生态公园爱鸟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