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6)游天河潭、溶洞探奇

虎踞龙景

<p class="ql-block">2024.10.19.星期六,阴天,</p><p class="ql-block"> 【贵州行】的第五天,游天河潭、溶洞探奇,乘旅游大巴,前往天河潭景区。</p><p class="ql-block"> 天河潭是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历史名人和历史文化为辅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景区具有河谷曲拐,沟壑险峻的地貌特征,融山、水、洞、瀑布、天生桥、峡谷、隐士为一体。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洞行山空,空山闻水声,碧潭衍飞瀑,纵横密布,形态各异。有贵州山水浓缩盆景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最早发现和赞美天河潭的是著名诗人吳中蕃,曾留下天河潭八景诗,下面分享他的《居芦荻》</p><p class="ql-block"> 自来行止等游丝,</p><p class="ql-block"> 但看烟林更觉宜。</p><p class="ql-block"> 屡有寻求将客误,</p><p class="ql-block"> 渐无名字与人知。</p><p class="ql-block"> 耕鱼足了半生事,</p><p class="ql-block"> 木石才堪百世师。</p><p class="ql-block"> 每坐溪关向水笑,</p><p class="ql-block"> 遑遑含此欲何之。</p><p class="ql-block"> 其中的名句“耕鱼足了半生事,木石才堪百世师”被广泛传颂。成为天河潭的灵魂和气质所在。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叶桑蚕茧缕成丝,</p><p class="ql-block"> 织就衣冠随处宜。</p><p class="ql-block"> 府第龙孙妆巧扮,</p><p class="ql-block"> 茅庵子弟饰求知。</p><p class="ql-block"> 贵州通志留踪迹,</p><p class="ql-block"> 潭水天河育大师。</p><p class="ql-block"> 四百余年尘漫渺,</p><p class="ql-block"> 黔川苗岭记铭之。</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天河潭的自然风光,还记录了吴中蕃对这片地的深厚感情和对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天河潭景区自开放以来,十多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70多万人次。中央领导田纪云、邹家华、谷牧、姜春云、万国会、秦基伟等曾到天河潭观光游览,亦有张汀、谢孝思等知名人士到过天河潭,并留下了不少墨宝。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赞誉此园为“黔中一绝”。</p><p class="ql-block"> 银汉飞流成碧潭,</p><p class="ql-block"> 天生桥影入云端。</p><p class="ql-block"> 人文荟萃诗中境,</p><p class="ql-block"> 山水之间绝色园。</p><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天河潭的第一站是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面积3万平方米,以民族元素为特色建造的。它临近主入口和停车场,里面包含售票大厅、指挥中心、多功能会议室、景区文化展示厅、自营餐厅、旅游商品购物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持票进门后,一条宽敞漂亮的彩色广场展现在眼前,两处相隔不远巨大牌坊,依次耸立在广场中间。牌坊顶部是形似牛头牛角的图腾,中间横档书写着“天河潭”三个巨大金字,庄严而富有当地民族特色。这里就是景区地图标示的“太阳广场。</p><p class="ql-block"> 根据手机百度查阅,得知这牌坊是由篝火的“篝”字演变而来的。上面的图腾细节,也和贵州几大主要少数民族有关。</p><p class="ql-block"> 牛角代表的苗族,牛是苗族的神灵,地位崇高,在苗族的任何祭祀中,都少不了牛头存在。</p><p class="ql-block"> 羊头代表的是羌族,羌族也是最早开始使用羊图腾的民族,羌字的羌和他们的族姓的姜,都是来源于羊图腾。羌族自古以来对羊就有着特殊感情,以羊祭山是古羌族人的重大典礼,羌族供奉的神,都是羊身人面,视羊为祖先。</p><p class="ql-block"> 有着丰富纹饰的铜牌代表的侗族。在侗族的传统图像纹饰中,还存留着古代越人文化的信息。侗族纹饰的原型暗示着现在的侗族与古代越人的密切关系。牌坊四周四个烽火台,以风、火、水、土,四种自然元素点缀,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漫步太阳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天河潭牌坊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风</p> <p class="ql-block">火</p> <p class="ql-block">水</p> <p class="ql-block">土</p> <p class="ql-block">  路过太阳广场,乘坐小火车型的观光车来到天河潭旅游度假区。沿着度假区步道前行,在小岔路进去不远,就来到了梦草园门前。一方刻有梦草园三个大字的石头和其后白墙黛瓦的院墙,标示出了这处园中园。</p><p class="ql-block"> 天河潭梦草园是天河谭景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贵阳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吳中蕃密切相关。吴中蕃出生在贵阳西边的梦草池。后来在此隐居并留下了无数诗篇。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名人,人们在天河潭景区建造了梦草园。</p><p class="ql-block"> 梦草园依托地势分为上下两园,上园格局方正,展示着吴中蕃的生平故事和文学成就。下园则以自然景观为主,包括小湖、楼台、水榭和亭子等,环境清幽宜人。</p><p class="ql-block"> 梦草园内展陈设计非常用心,通过多种方式介绍了吴中蕃的生平、文学成就和诗词评价。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吴中蕃的辉煌而曲折的一生,以及他在文学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天河潭风景区,有一个神密的传说。据说这里曾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修炼,聚会、歌舞升平。有一次,一位神仙不小心将手中的玉如意掉入潭中,从此这里便变得清澈见底、四季如春。为了纪念这位神仙,人们便将这处风景秀丽的地方称为“天河潭”。</p><p class="ql-block"> 天河潭拥有壮观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河潭瀑布,天河潭最大的瀑布是卧龙飞瀑,宽二十余米,高十余米,每到丰水季节,水势汹湧,十分壮观。在秋天的凉意中瀑布水流更加清澈,水花飞溅,带着阵阵清爽,站在瀑布前,感受着水雾扑面而来,仿佛所有的烦脑都被瞬间冲刷掉。那奔腾的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沿路上行,便是卧龙湖。</p><p class="ql-block"> 卧龙湖的湖面平静,湖水清澈,湖面外沿是用方形的石墩做的石桩桥,取名“百步桥”。相传到百步桥走一走,能够长命百岁。</p> <p class="ql-block">  卧龙湖内侧的山顶,有一个圆形的观景台,长廊上可鸟瞰天河潭核心景区的山山水水的美丽画面。</p> <p class="ql-block">  卧龙飞瀑落下的水潭叫“美人凼”(凼字唸音一荡)。</p><p class="ql-block"> 传说很久以前,天河潭南面的盖冗寨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杨花,她经常到天河潭香粑沟来磨香耙,在这里认识了一位帅气的小伙子香哥,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家里莫名失火,杨花被烧得毁了容。她不愿意让香哥见到自己丑陋的一面,就在这里跳水自尽。谁知杨花被救起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容貌,最终与香哥结为连理。美人凼之名便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瀑布下游这一段河叫香粑沟,瀑布飞泻而下,在香粑沟河段,那星罗奇布,奇形怪状的石灰溶岩洞,或迂回婉转,或奔腾跳跃,形成美水、浣沙洲、绾髻园、仙女出溶等景点。丰水时,瀑布如脱缰野马。轰鸣而下,势不可挡,在冲坑溶潭下溅起漫天水雾,蔚为壮观,枯水季节,瀑顶上挂下的瀑布如丝如绺,在微风吹拂下,洋洋洒洒,连接钙化滩的是卧龙湖,长长的龙脊——百步石桥浮现在湖中,湖水清澈如镜,湖岸上桃红柳绿,犹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在天河潭下游有一处景点叫石蚌滩文化景点,这里有水车、香粑车、水碾和水磨,古代的先民利用这里的天然水流,推动水碾、水车和水磨,形成了一幅古朴的生活画卷。石蚌滩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泉水从山洞流出,形成动静相对的景观,可以在这里听到潺潺流水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栈道旁,一股凉意随风而来,一步一景映入眼帘,随路拍照,随路录景,驻足观望优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从天河潭旅游度假区宣传栏下出发,游览了天河潭外景一圈,如今的天河潭风景区开发了水帘洞观赏,石蚌滩水文化、水洞游船和早洞游览这四大游览系统。游客可以在风情码头泛舟,欣赏卧龙飞瀑等美景,体验独特的山水之美。</p> <p class="ql-block">  天河潭,一处恍如世外桃源的绝美之地。而风情码头,则是这方天地间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于碧波荡漾的湖面之畔。以其独有的韵味,吸引看八方来客,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码头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木质游船悠然停泊着,船身雕龙画凤,每笔都透露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湖面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看蓝天白云与四周的绿意盎然。游客们有序地登上船只,穿上救生衣,船只缓缓驶离码头,留下一道道悠长的涟漪,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这副画卷上添上了灵动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河潭景区的水洞,即为龙潭水帘洞,也叫崆灵洞,乘船游洞内奇观,有如置身仙境,该洞全长约1200米,游船带着我们穿越这个神奇而有刺激的地下水洞。洞里静水幽深,在灯火衬托下各种颜色显得神奇,洞內布满了形态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自然奇观,这些自然奇观层层叠叠,千姿百态,堪称鬼斧神工。沉寂了千年钟乳石、石笋等在灯光映衬下更觉神秘而飘渺。水洞入口处很小,仅容一艘小船进入,洞内最宽处约80米,最窄处2米,洞顶最高处约50米。游船在水洞内穿梭,游客可以感受到紧张而有剌激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游船出了水洞后便是豁然开朗的一处地方。这里有点像山谷,其实这是一个天坑,坐船出水洞就在天坑码头下船。然后去走走旱洞。</p><p class="ql-block"> 沿着峭壁下的石阶栈道,进了天上人间,这个门里面就是银河宫,也就是旱洞。里面没有水,可以走路观看,银河洞分为三层,全洞约1800米,洞内布滿玲珑透顶,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令人叫绝,如入仙境,让人流连往返。洞内穿过王母水晶宫,洞内悬空棧道,天河故道石桥,洞中有处天然石桥一奈何桥,它坐落在洞里两处悬崖之间,桥下是深不可测的阴潭。据说走过奈河桥的人都会忘记前世今生。 让人不禁想起那句经典的台词:“如果可以,我宁愿在这里走过奈何桥,忘记前世今生”。时下,望乡台上没见孟婆,更没喝孟婆汤。大家走过奈何桥,仍然留戀这天上人间。</p> <p class="ql-block">  从旱洞出来,路过花海,前面就是旅游团结合地点——贵阳民国故事街。</p><p class="ql-block"> 故事街以民国风为主题打造,建筑还原老贵阳市井文化、院落文化、府邸文化。凸现出老贵阳最质朴、最原始生活方式,主要经管贵州特色小吃、本地特产等。可欣赏到大十字、喷水池(铜像台)和金桥饭店、毛公馆等老贵阳标志性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