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昵称:鲁继田</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2029831</b></p><p class="ql-block"><b>插图:Al绘制+网络</b></p> <p class="ql-block">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应当说看病就诊方便了许多,特别是医疗保险的全国互联互通,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但是,真要是生病了,去哪里就诊,找谁看病,还是很费思量,这既是人们议论的热点,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生活矛盾。最近我经历了一次就医体验,有所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得到指教。</p> <p class="ql-block">最近老伴患了一次感冒,80岁的老人突发恶寒战栗,高热,还有擦不尽的清鼻涕,一想到医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个窗口都要排队,人</span>满为患就怵头,我们选择了社区的卫生所。</p><p class="ql-block">我们河北邢台天一城北小区就有个卫生服务站,张一、张小丽两个同志,都是从事医疗工作多年的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生,他们能到家里来打针、输液,患者不出门也能化验,还是京津冀互认的那种,非常方便。</p><p class="ql-block">开始两天中西感冒药、退烧药用上后,第三天症状缓解,然后出现低烧,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高,而支原体、依原体捡测阴性,再结合老伴的咳嗽和咽喉疼痛,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素用上输液治疗三天,退热,症状消失,一个疗程结束,治愈。</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就医,我深刻体会到生活区里的卫生所应当加強,这是方向。</p> <p class="ql-block">第一,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如今重拾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真正下沉至基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赢得民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这就是那个最后一公里。</p> <p class="ql-block">第二,老龄社会发展的需要。家庭医生通过家庭病房诊治,不仅可以避免前往大医院的奔波劳累,还能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普通病,从而让居家养老变得更加安心、舒心。这种模式不仅能极大地方便老年群体,还能够减少非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实现医疗效率与患者满意度的双重提升。</p> <p class="ql-block">第三,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长期以来,大型医疗机构承载着过重的门诊压力,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就医体验欠佳。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村、社区最基层卫生站所的作用,将其作为诊治和转诊平台,既能减轻大医院的负担,又能使患者得到更及时、专业的初步诊断与治疗,分级诊疗就顺理成章解决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具体而言,还要建立个制度,二级以上的规模医院,要安排高年资医护人员,轮流下基层指导、会诊,对社区医护人员传帮带,这样也能增加患者的认同感,幸福感。所以优质医疗资源必须下沉,医疗防治必须向基层延伸。</p> <p class="ql-block">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三级医疗网的建设势在必行,目前最薄弱的应该说是村和社区,把最基层的卫生服务站点纳入乡镇和街道卫生院的编制,患者在哪里就诊都能医疗保险共享。</p><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我们应加大对基层医疗的支持,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制度设计,保障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才能为健康中国建设,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p> 谢谢阅读 感谢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