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道教文化中,俗有“未修仙道,先修人道”之说,而人道又首推孝道。孝道,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芦溪的一个村落里,却发生了一桩因不孝而引发的悲剧,主角便是那令人唾弃的麻鸡婆。</p><p class="ql-block"> 麻鸡婆本名叫马洁波,是从外省嫁入芦溪的。她生性好强,身材高大,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而这份威严,在后来的日子里,却渐渐演变成了令人难以忍受的霸道。</p><p class="ql-block"> 马洁波从小随父兄炼过功夫,这使得她在面对一些事情时,更显得有恃无恐。</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日军侵华的战火无情地燃烧着大地。马洁波的父兄皆在战乱中不幸丧生,她孤身一人,带着满心的悲痛和无助,逃难到了芦溪。在他人的热心说合下,她嫁给了芦溪的王大军。</p><p class="ql-block"> 王大军有四兄弟,他排行老二,为人老实忠厚。刚结婚时,两人的日子还算和合,小日子过得平淡而温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洁波强势的性格逐渐暴露无遗。她开始对老公百般挑剔,老公做的每一件事在她眼中似乎都是错的。王大军本就老实,面对妻子的指责,他总是默默忍受,不敢有丝毫的反抗。</p><p class="ql-block"> 而马洁波对公公婆婆的态度更是恶劣到了极点。婆婆好心帮她带小孩,她却嫌弃婆婆带得不好,不是说婆婆喂孩子的姿势不对,就是嫌婆婆给孩子穿的衣服不干净。公公婆婆帮她做饭,她又嫌他们做得不好吃,常常是横眉竖眼地数落一番,让两位老人满心委屈。更过分的是,轮到公公婆婆到她家吃饭时,她竟然不准许他们上桌,还嫌弃父母不讲卫生。她老公对此毫无办法,打又打不过,说又说不通。</p><p class="ql-block"> 其实,马洁波就是从心底里不想养父母,她似乎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如意都发泄在了公公婆婆身上。只要她有什么东西不见了,就毫无根据地说是公公婆婆偷了,经常诬陷两位老人。</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注定是个悲剧的开端。她家的一只麻鸡婆将蛋下到了野外。马洁波早上搜过那鸡,心里清楚这天鸡要下蛋。可到了下午,鸡圈里却没有看到鸡蛋。她那霸道的性子立刻发作,硬说是婆婆偷了她家的蛋吃了,要不就是给了其他兄弟家。婆婆满心委屈,为了自证清白,甚至发誓赌咒,可马洁波却依旧不依不饶。婆婆本就是个要强的人,受了这样的冤枉和委屈,一气之下,竟选择了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公公目睹了老伴的离去,心中悲痛欲绝,可面对强势的儿媳,他却无能为力。他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说道:“你如此不孝,将来屋檐水滴原档,有你好受的。”意思是指马洁波如今这样逼死婆婆的行为,将来也会受到同样的恶果。而马洁波却一脸不屑,毫无愧疚之意,仿佛婆婆的死与她毫无关系。</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村里人便将马洁波的名字叫成了麻鸡婆。只要说起马洁波,就一定会说“那麻鸡婆”“麻鸡婆家”什么的。这个称呼,仿佛成了她不孝的标签,在村子里流传开来。</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不觉间,十几年过去了。马洁波的儿子也结了婚。果不其然,任谁也没有想到,她的儿媳比她还要厉害。结婚没多久,儿媳便开始与她吵架。儿媳似乎继承了马洁波那霸道的性格,对马洁波毫不尊重。她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和马洁波大吵大闹,气得马洁波哭天喊地。周围的邻居见了,也都习以为常,没有谁愿意去理会她,只任由她在那里哭泣。</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马洁波儿媳煮了两个鸡蛋,准备给自己的丈夫吃。为了不让其他人看见想吃,她便将鸡蛋放在灶头边的矮桌上。</p><p class="ql-block"> 可谁知,家里那只刚下了狗崽的母狗闻到了鸡蛋的香味,偷偷溜了过来,将两个鸡蛋吃得精光,仅留下一个空碗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儿媳发现鸡蛋不见了,顿时火冒三丈。她没有去找狗的麻烦,而是一口咬定是马洁波偷吃了。马洁波百口莫辩,无论她怎么解释,儿媳就是不听,一口咬死就是她偷吃了。</p><p class="ql-block"> 马洁波气得浑身发抖,又委屈又无奈,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边哭边掏出手帕准备擦眼泪,可不知怎的,那手帕突然一下子掩住了她的口鼻。就在那一瞬间,马洁波感觉自己无法呼吸,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掐住了她的喉咙。她想挣扎,想呼救,可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她的身体开始变得虚弱,双腿一软,直直地向后倒去。只听得“啪”地一声,马洁波的后脑勺重重地撞在了地上,一命呜呼。</p><p class="ql-block"> 从唯心论的角度讲,这似乎是一种报应。马洁波一生不孝,对待公公婆婆如此恶劣,最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她的死,让整个村子都陷入了一片唏嘘之中。</p><p class="ql-block"> 村民们纷纷感叹,这便是不孝的恶果。在这个小村落里,麻鸡婆的故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它也给其他村民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明白,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是不能被忽视和践踏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又怎么能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呢?</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孝道的故事流传至今。“扇枕温衾”的黄香,在炎炎夏日,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在寒冷的冬天,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他的孝心,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卧冰求鲤”的王祥,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吃上鲤鱼,不惜在冰天雪地中卧冰求鲤。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孝道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传承。它不仅仅是对父母的赡养和照顾,更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p><p class="ql-block"> 一个有孝心的人,会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父母的付出。而麻鸡婆的故事,则从反面给我们上了一课。她的不孝,不仅让她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也让她在村子里声名狼藉。最终,她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孝道却不能被遗忘。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父母,尊重长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孝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家庭更加和谐,让社会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麻鸡婆的死,让我们看到了不孝的可怕后果。它提醒着我们,要时刻牢记孝道,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让孝道的光芒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