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汉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几个月不见,时常惦念。新年再见时,从踏入琴台美术馆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一个橘黄的雕塑震住了。从多个角度拍摄后,再看简介,方知这是“武汉的钥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扭曲造型的钥匙,象征着每把钥匙开启功能的独特性。它呼吁人们相互理解、坦诚沟通、拥抱差异,体现出我们开启同理心之门的能力,促进国家与文化间友好、和平地交流互动,传达出构建紧密相连的全球社区的理念,为迈向更包容、和谐的世界打开大门。</p> 武汉的钥匙:城市的文化新钥<br>TRACING CULTURAL ORIGINS 文脉探源<br>阿尔弗雷德·米拉希·米洛特(意大利) 雕塑 高8米 长9米 宽5米 2024年创作 <p class="ql-block"><br></p> “武汉的钥匙” 不只是一件艺术佳作,更是武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彰显着这座英雄城市的开放精神。在艺术家米洛特的非凡创作中,传递出世界多元人群间开放与连接的有力信息,强调文化多样性,以及接纳、理解地球上多元身份共存的重要性。<br><br><br>它的靓丽,为“武汉城市国际双年展”增添新的文化亮色,吸引更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感受艺术魅力。当踏入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黄色海报,上面“城市流体”几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一场即将开启的艺术之旅。<br><br>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仔细阅读着每一句话,仿佛在与艺术家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对艺术的新认知。 <p class="ql-block">《土壤之寺》之一</p> 《土壤之寺》之二 <p class="ql-block">《土壤之寺》之三 </p> 一个名为《土壤之寺》的大型装置艺术展览,让我联想到敦煌的画风,典雅古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富有创意的空间氛围。织布图案像是大地的纹理,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div><br><div>美国艺术家尤塞夫·阿格博﹣奥拉的《土壤之寺》,以织物、钢材等构成,其灵感源自植物细胞与药用植物,是唤醒生态意识的沉思建筑。巨大内部圆圈如建筑子宫,织物似纤维,土层如子宫,寓意深刻,展现土壤治愈力,呼吁珍视自然。</div><div><br></div><div>这组艺术装置如“无尽之网”,它通过编织不同颜色的线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展示出人类社会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站在这个巨大的网络前,仿佛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缩影。<br><br>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一个人,而每一条线则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让我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彼此之间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div><div><br></div></div> 《土壤之寺》之四 <div>这幅作品以蓝色调为主,画面中的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能听到山崖间风的呼啸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这是意大利艺术家塔尔西托的杰作《爱的路人之路》。这幅长卷在特殊材质上,以丙烯和墨水绘就,长达 1162cm,高 76cm 。</div><br>画卷中,朝圣之旅与精美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轻声诉说:我们同源于这颗蓝色星球,皆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都在向着光明、和谐与生命之美前行。而参与合作的传统艺术家们,宛如闪耀的星辰,凭借艺术力量与传统智慧,在个人与集体间架起桥梁,创造出充满希望的新人类世界。<div><br></div><div>它宛如一首震撼心灵的交响乐,是对跨越地域与隔阂的深情礼赞。塔尔西托以无畏的创造力,挥动画笔,试图抹除世界上人为的分界线,构建全新的“大陆”,达成奇妙的“地理统一”。<br><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源》(意大利)</p> 《生命之源》(意大利) <p class="ql-block">《卡拉拉山》曾梵志(中国)布面油画</p>450cmx600cm,12拼,每件:150cmx150cm2024 站在曾梵志的《卡拉拉山》前,我不禁久久伫立。<div><br></div><div>远望去,这座巨型山脉色彩斑斓,神秘又壮观。凑近细观,时间一长,一股压迫感扑面而来。此作是曾梵志2019年开启的“闪烁绘画”系列代表,2023年在上海首展,图像源自他去年在卡拉拉拍摄的照片 。 </div> <p class="ql-block">《理想国金中心》 焦兴涛(中国)</p> 《候鸟驿站》 中国艺术家焦兴涛的《理想国金中心》,是一件尺寸可变的互动装置。他将雕塑工厂残存的玻璃钢模型,拼合成具西方古典雕刻规范形式感的“新雕塑” 。四周七彩海洋球如空气弥漫,与雕塑构筑出幻象塑料花园。<div><br></div><div>观众能走进其中,在球上涂写心情,赋予其独特意义 。小朋友走在此处,大多数会停下来,玩耍一阵子。</div> 城市化迅猛发展,无情侵占候鸟等生物栖息地。中国艺术家费俊发起 “候鸟驿站” 生态计划,这是艺术与生态的交融。<br><br>费俊携手水生、鸟类学专家,深入武汉美术馆周边,开展田野调查,收集生物多样性数据。基于此,用光敏树脂、轻质木材打造与水域共生的生态驿站,为候鸟迁徙途中提供停歇处。<br><br>计划还将设计远程交互系统,拉近人与候鸟的距离,构建特殊亲密关系,唤起公众对生态的关注与思考,为跨物种共生提供思路与原型,在城市与自然间架起和谐桥梁 。 <p class="ql-block">《水之方城》</p> <p class="ql-block"><br></p> 《另一种书写》是一幅展示中国艺术家施慧作品。这件装置艺术以汉字为主题,通过纯然线性的方式展现了书法的魅力。<br><br>站在那里,仔细欣赏着每一个汉字的线条,仿佛能感受到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p class="ql-block">中国艺术家施慧的装置作品《另一种书写》(180cmx70cmx10,2022年创作),开启了独特艺术篇章。</p> 中国人擅用笔墨书写,真草隶篆各有韵味。而此作却独树一帜,摒弃笔墨,纯以线为语言。集线成束、聚束成形,塑造出磅礴风势。这风势,有时如黑色瀑布飞泻,气势撼人;有时似墨空惊雷轰鸣,震撼心魄。<div><br></div><div>“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正如苏轼诗中钱塘江潮的风势。《另一种书写》,非笔墨的书写。它汰除笔墨,却将艺术风神留存,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与审美体验 。 </div> 美术馆外景,每次来必打卡的地方。 《万壑松风图》张炼(中国)<br> 综合材料200cmx450cm <p class="ql-block">《万壑松风图》别具一格,它巧妙运用版画印刷特性,对传统画谱图式进行转化与重组。以综合媒材、色彩和手法,取代传统笔墨与构成法则,从中可窥见创作者对传统的回望,以及对传统当代阐释、文化自信自省等问题的思索。<br><br>这幅作品色彩鲜明独特。主体树木上粉色和白色花朵绽放,轻盈柔美;背景深色调中,绿、蓝、黑色块似山峦岩石,与前景形成强烈对比。奔放的笔触搭配鲜艳且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强烈视觉冲击,营造出独特艺术氛围。<br><br>尽管名为《万壑松风图》,但它超越了传统山水之意。它探索着在传统中如何突破、摆脱敬畏,以当下方式重读传统。此时,图式与传统经典已非原本涵义,而是创作者遵从本心的视觉呈现,是在山川意象之上升华出的“山外之山” 。 </p> 《万壑松风图》(局部) <p class="ql-block">《山水引》(中国)王清丽</p> 《山水引》系列,深度沿袭中国古代绘画脉络,与人文艺术交融,传达独特声音。创作过程如同在绘画历史长河中自由穿梭,片段式地选取、解体重构经典元素,好似游戏机里的“卡片/选卡”。<br><br>画家跨越时空与大师对话,探寻其创作心境,将古画情境巧妙融入当下画境。种种元素相互交织,似窃窃私语,又像暗潮涌动。 《距离自由的十步之一,之二》<br>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 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2015年创作的《距离自由的十步之一,之二》,是纸上水彩作品,尺寸为144.8cmx47cmx2,现藏于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br><br>克莱门特以永恒标志、神话、文化和哲学为灵感,构建出独特图形语言。他的艺术创作媒介极为多元,涵盖油画、壁画、水彩等,作品主题也丰富多样。这种多元性深受其游牧式艺术生活的影响,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他艺术旅程中的独特印记,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 <p class="ql-block">《舞蹈》(法国)这是一组有动感的雕塑</p> 《蜉蝣》(中国)曹舒怡 融合雕塑 细品中国艺术家曹舒怡的《蜉蝣》,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br><br>其主体雕塑形似仙人掌,却又超脱于现实的模样。蓝绿色的身躯,仿若被赋予了神秘的生命光泽,表面密密麻麻的黑色尖刺,根根挺立,似在诉说着自然的坚韧。<br><br>顶部那朵盛开的白色花朵,花瓣娇嫩欲滴,仿佛吹弹可破,而花蕊处的金色装饰,恰似点睛之笔,瞬间为作品增添了一抹奢华与灵动。搭配上光滑且边缘微微卷起的金色底座,宛如为这株“仙人掌”搭建了一个尊贵的舞台。<br><br>色彩运用上,蓝绿与黑色的碰撞,勾勒出仙人掌的独特轮廓;白色花朵的点缀,带来了清新与柔美;金色底座的烘托,更显作品的高贵典雅。几种色彩相互映衬,如同奏响了一曲色彩的交响乐,既展现出自然的蓬勃生命力,又彰显出艺术的精致与细腻。<br><br>在艺术理念方面,《蜉蝣》更是独树一帜。它借助数字软件生成肉足虫纲动物的变异体,以三个微观世界的奇妙形式呈现,深刻地诠释了生物与地质潜在的共同进化历程。作为古老的原生动物,肉足虫通过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其遗骸沉积成白垩、石灰岩与礁石,这其中隐含的气候及生态变化线索,在作品中被巧妙地揭示。<br><br>《蜉蝣》大胆融合微观与宏观尺度的自组织智能和机器学习,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全新的思维与智能的审美领域。如此这般,《蜉蝣》从造型、色彩到理念,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br> 探秘“生灵之境”:水系交织下的生态艺术盛宴<div><br>在全球生态议题备受瞩目的当下,“生灵之境”以遍布全球的复杂水系生态系统为原点,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与科学融合之旅。<br><br>策展人王乃一精心筹备,邀请到国际知名且深入研究本土生态的艺术家、科学家、生态学家与气候学家齐聚一堂 。他们一同追溯“水系”的演变与扩散轨迹,期望借此唤醒大众在生态相互缠绕中丰富的多维感官体验。<br><br>踏入这个展厅,你会发现参展作品间界限模糊,它们相互渗透、连绵不绝,如同水系一般构建出动态网络,生动勾勒出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之间相互交织、彼此渗透的相处模式。<br><br>停下脚步,安静地坐下来,感受自己与艺术作品的对话、融合,体验这段珍贵的“沉潜时刻”。你的脑海里会呈现什么呢?</div><div><br></div><div>也许,我们能够通过水系万物洞察社会景观,在递变流转之中,深入探寻“共生本体”(symbiontics)的深刻内涵,进而塑造出一种崭新的、立足本体论层面的平等观念。</div> <p class="ql-block"><br></p> 让自己《成为涟漪》,觉察自己的内心 <p class="ql-block">“城市流体——2024武汉双年展”,来自20个国家的140多位艺术家,为观众带来200余件(组)包括绘画、雕塑、综合装置、影像以及数字媒体等多元化的精彩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期约8个月,至2025年5月31日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