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立美术陈列馆 参观张謇书法展</p> 2025年1月2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禾苗青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禾苗青青</p> <p class="ql-block">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他一生上下求索、披荆斩棘、苦心经营,使南通这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城镇过渡到具有现代规模的新型近代化城市。他的事业主要立足于南通,而影响却波及于全国,并传之于后世。他的行为反映了一个爱国志士对救国道路、救国方法等方面的艰苦而曲折的探求。</p><p class="ql-block">张謇一生虽致力于多种事业,但平日仍临池不废,直至逝世前14天还在临帖写字。12岁时,他在三叔家邻的药王庙里用泥水匠的垩帚题字,就被人们夸为“能书”。此后,他一生刻苦研求,临写了褚遂良、颜真卿、钟繇、孙过庭、怀素、柳公权、欧阳询等多位名家的碑帖,并融合自己的理解,自此书法自成面貌,名高一时。翁同龢称赞其“字亦雅,非常手也”,更有史料称其为“同光间书法第一”。上海商务印书馆、南通翰墨林书局先后有《张謇临伊阙佛龛碑》《四时读书乐》《张季直狼山观音造像记》《文峰塔院东原新阡石阙铭》《千字文》《墨竹赋》《千龄观记》等20余本书法集刊印发行。</p><p class="ql-block">书法虽是张謇的个人爱好,但也常常被他用来服务他开创的各项事业。1897年,张謇因大生纱厂集资一事至沪,期间因旅费用尽,只能鬻字自给。从1908年始,张謇为慈善公益事业频频鬻字,因所需资费甚巨,他甚至嘱托黄炎培:“兄若闻社会如愿多出钱买仆字者,望举告,仆必谨遵,劳力人固以有劳力处为幸也。”</p> <p class="ql-block">1924年9月29日,张謇作《鬻字告终以诗记之》,为自己的鬻字经历画上一个句号。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他老而弥坚的豪气和济世情怀:“大热何尝困老夫,七旬千纸落江湖。墨池径寸蛟龙泽,满眼良苗济得无?"</p><p class="ql-block">不仅于此,张謇还赋予了书法“助人伦、成教化”的使命。他为通师礼堂题孔子像碑、题孟子像碑;为文天祥渡海处撰书《重建宋文忠烈公渡海亭记》以弘扬先贤的嘉德懿行;为南通博物苑、更俗剧场、梅欧阁落成撰书楹联、匾额;为各学校撰书校训;为公园内的楼台亭阁集字题额,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以助成其教化目的。</p><p class="ql-block">南通博物苑收藏有一批张謇墨宝,包括书法作品、亲笔信函、题写的碑额拓片等,真草篆隶四体皆全,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p><p class="ql-block">此次展出的近百幅南通博物苑藏张謇书法作品,与张謇的生平、业绩相结合,旨在向各位观众展示张謇在书法艺术上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情怀,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张謇的了解,并从中体会张謇这位中国早期现代化先驱的企业家精神。</p><p class="ql-block">江苏省美术馆南通博物苑</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