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饮食篇之三</b></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期起到现在,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b> 一是主食变化</b></p><p class="ql-block"> 1-1 粮价放开。1991年5月粮油第一次提价。此前30年不变,大米一角八分五,好白面二角二分三,高粱米一角一分,玉米面没超过一角,豆油九角六分。这次提价幅度不是很大,粮本余额执行新价格。人们害怕继续涨价,拼命的买余粮,有的一家买几袋白面,结果一过夏天变得很难吃。</p><p class="ql-block"> 1995年1月,粮站最后一次供应平价大米,每市斤也达到九角六分。过了三个月粮本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粮票成了收藏品。买粮都到市场超市,价格也随行就市,有起有落。</p><p class="ql-block"> 1-2 品种多样化。八十年代以前,我们锦西地区供应的粮食以玉米面为主。粮本取消后,市场买粮以大米为主,白面也买点(大米白面基本都是包装出售),至于高粱米、玉米面及其他杂粮成了调剂饮食的花样,而且品种繁多,想买啥都能买到。</p> <p class="ql-block"> 1-3 主食制成品增多。面食基本都到市场买,如馒头、筋饼、玉米面饼、压制面条、油条等。就连以前都是家里自己包的粽子、粘豆包市场都有出售,以至于自家都蒸不好馒头了。九十年代末期起方便面流行于世,因为方便,所以深受年轻人和孩子们喜爱。</p><p class="ql-block"> 1-4 粮食不再储存。以前可能是受困难时期影响太深,家家储粮,备战备荒吗,正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紧张时想多存也没有。从粮食提价抢购开始,家家都存不少,特别是工厂给买大米期间,有时存二三百斤。一到夏天吃不完就生虫子,成天晾,时间长了大米发酸,很难吃。市场放开后,基本不再存粮,最多买50斤一袋的大米。</p> <p class="ql-block"><b> 二是副食变化</b></p><p class="ql-block"> 2-1 大白菜的地位。几十年来,人们在漫长的冬季吃菜都是以大白菜为主,同时也创造了好多吃法:积酸菜、腌咸菜、辣白菜、熬白菜、炒白菜、拌白菜心、包白菜馅饺子,连白菜疙瘩削去老皮,切成条也能拌咸菜吃。一到十月末,街上到处堆的都是大白菜,人们买白菜、大葱、萝卜、土豆存起来留着过冬吃。进入新世纪,市场卖白菜多数去掉老帮,很少有毛菜。近几年,人们存菜的越来越少了。</p><p class="ql-block"> 2-2 冬季鲜菜品种增多。北方常见的白菜、萝卜、茄子、青椒、豆角、黄瓜、西红柿等几乎一年四季都有(冬季蔬菜大棚),这是七八十年代无法想象的。一些南方菜上市,以前很少见到的如油菜、笋、丝瓜、蛇豆、豌豆尖市场也有。一些野菜如苣荬菜、苋菜、大头蒜、荠菜等也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商品出售。</p><p class="ql-block"> 2-3 肉类水产品。以前凭票供应时,很少吃到肉,市场放开后各种生鲜肉类、熟食制品,各种水产品,想吃就能买到。</p><p class="ql-block"> 2-4 调味品由简到精。过去酱油、醋、大酱都是用缸或桶散装的,现在都改成瓶装袋装,品种繁多,高中低档都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三是水果零食变化</b></p><p class="ql-block"> 大量南方水果在北方上市,如香蕉、菠萝、荔枝、桂圆、芒果、白兰瓜等等,有的是七八十年代看不到的。一些大超市里的火龙果、山竹等,是过去连听都没听过的。九十年代以来,草莓在北方大面积种植。原有的水果如苹果,新品种不断涌现,口感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儿童食品花样翻新。如果冻、钙奶、雪饼等等儿童喜爱食品,以前根本就没有。就是以前有过的饼干、糖果,现在也不是老样子,而是千奇百态,达到几十种。儿童食品品种太多了,有很多叫不上名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四是饮食习惯、结构的变化</b></p><p class="ql-block"> 4-1 上饭店的次数逐渐增多。七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很少到饭店吃饭,上饭店吃饭属于高消费,只有办事情或陪客人才光顾一下。有时到饭店只是为了买点馒头、饼什么的。那时饭店的饭菜也非常简单,多为家常饭菜。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渐渐的去的时候多了,首先是公款招待客人,借机会到饭店大吃大喝。后来自费也常去,特别是年轻人,动不动饭店聚一聚。四十年前,办喜事都在家搭大棚,置办酒席招待客人,后来基本都到酒店办宴席。</p> <p class="ql-block"> 4-2 大鱼大肉向清淡饮食过渡。经过食品短缺年代,市场放开以后,人们喜欢吃大鱼大肉,补充营养。那些年公款到饭店换着样吃,海参大虾、鸽子、蛇,凡是能吃的都想尝一尝。家里吃火锅,也是切几盘子肉,好像总也吃不够似的。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有点吃腻了,总想吃点清淡的。于是出现了“大地回春”,高粱米饭大碴粥、豆腐脑、小咸鱼反倒受欢迎。</p><p class="ql-block"> 4-3 现代烧烤成为极具人间烟火气的饮食方式。早年间接触烧烤,只是把土豆、青玉米埋在炭火灰里烧制成熟。九十年代以来,现代烧烤风靡辽宁。食材多样,有羊肉、猪肉、鸡翅、香肠等肉制品,鱿鱼、把旗鱼、大虾、贝类等海鲜,有土豆、酸菜等蔬菜,有豆腐等等。近些年我们家孩子们也做过,既有电火又有炭火烧烤。记忆深刻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第一波过后,为了振兴经济,刺激消费,市区客运总站广场、锌厂文化宫广场等处开辟了颇具规模的夜市,以烧烤为主。每当夜幕降临,夜市炊烟袅袅,吸引着众多食客和游人。</p><p class="ql-block"> 4-4 2011年后,在线订餐模式开始在我国流行,成为宅在家里的一种饮食消费方式,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孩子们不愿做饭了,就用手机点外卖,特别方便。</p><p class="ql-block"> 4-5 各种饮品走进千家万户。以前人们习惯喝白开水,讲究一点的喝茶水。有时给孩子们买瓶汽水喝。九十年代瓶装水迅速普及,各种饮品也都走进百姓家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五是食品安全与价格波动</b></p><p class="ql-block"> 市场放开后,以前没有发生过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了,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蔬菜残留农药一直困扰人们生活。不法商贩为了赚钱,什么损招都用。九十年代后期到2008年,前后出现假酒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辣椒酱含苏丹红事件,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等等。人们经常议论什么不该买,可这也不买那也不买,吃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市场放开后物价一直不稳,一股股涨价风袭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掀起的涨价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成了戏说涨价的流行语。</p><p class="ql-block"> 总之,现在人们不再为填不饱肚子发愁,而是为买什么吃什么发愁。过去一碗白菜、一碟咸菜,连吃几顿都能下饭。现在不行,这也吃腻了,那也不愿吃,到市场不知买啥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