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非圣贤”---学论语宪问篇第6章</p><p class="ql-block">【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从修养的角度看,君子有时也会有不仁的表现,但是,小人却不会有仁的。”</p><p class="ql-block">从仁德修养的角度衡量,人从低到高大体可会六个级别:小人、士、君子、贤人、哲人、圣人。以孔门弟子为例,能达到仁的程度也就是圣人,只有颜回同学;能达到哲人程度的只有子路、子贡等十位同学;能达到贤人程度的有曾参、子容等七十二位同学;孔子有弟子三千,应该都达到了君子的程度。由此看来,仁的境界也是圣人的境界是非常高的、难以企及的,圣人也有缺点,只是很少很少。处于中等位次的君子,已经修行到很高的程度,用今天的话说基本上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人。但他们有时放松自己、或一时疏忽也会犯错误,做出不仁的事。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君子和小人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如果一个君子长期不注意约束自己,常常做不仁之事,是可以变成小人的;如果一个小人,努力精进,不断纠正自己不仁行为,也可以成为君子。君子是一个人成为仁人的必经阶段,君子尚在修行阶段,通过学习,克己,逐渐达到仁人。</p><p class="ql-block">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古至今,有很多君子都曾做过不仁的事,这里举一现代君子的例子。钱学森是家喻户晓的世界级的科学家,当年他排除万难,终于在1955年从美国回到自己的祖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就是这样一位顶级的科学家,也犯了不讲科学的错误。</p><p class="ql-block">在 1958年的"大跃进"中,曾放出了许多离谱的农作物高产"卫星"。其中有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中稻亩产130434斤10两4钱,在当年诸多的"卫星"中特别耀眼,更有一个惊人的"卫星"口号"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匹毛驴拉不动"。作为官方媒体《人民日报》 1958年9月18日竟然在头版头条加以报道,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整个中国浮夸风盛行。而在科学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热思想也发挥到了极致。1958年6月16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的论文,其中写道:“土地所能给人们的粮食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也就是在钱学森看来,不止亩产万斤是可能的,甚至能达到四万斤。从1958年到1959年,钱学森在各种报刊上先后发表了六篇类似的文章。钱学森的论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们为各地大放“卫星”提供了充足的所谓“科学论证”,正是在这些文章发表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p><p class="ql-block">钱学森的故事说明了一个真理:人不是神,再伟大的人偶尔也会犯错误。对钱先生,我们不能一眚而掩大德。佛陀有言:不能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同样我们也不能着“科学”的相、科学家的相。</p><p class="ql-block">(备注:钱学森同志关于农作物产量的论文,可以在网上轻松地找到,发表论文的报纸还在。我们处在“档案社会”中,人的一言一行,特别是大人物的言行更有人去记载,人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越是大人物,所需负的责任自然越大。)</p><p class="ql-block">(朱世岱写于2025年1月2日)</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14日,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第89天,共骑行9531公里。当日在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一带骑行。中午,在工棚内,与工友们一起吃面片。</p> <p class="ql-block">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p><p class="ql-block">第89天 2012年4月14日 来到宗加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p><p class="ql-block"> 1、二碗面片</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6点就从旅店出来,街面静悄悄的,路人很少。在市区的几条街道转了一会,未看到有开业的饭店,看来格尔木的市民没有早起的习惯,干脆向东骑吧。快到7点了,总算在东郊看到一家“四川饭店”,进去,要了一笼包子,一碗粥,算作早餐。</p><p class="ql-block"> 骑到海拔2950米的朶垭口,已是10点多了,足骑了40多公里,一路上没见一户居民和小卖店。有些饿了,在包里取出一个鸡腿、一个火灼,吃了,又喝了些水,算是间食。</p><p class="ql-block"> 骑到中午12点多了,骑出来应有80多公里了,还是不见居民和商店,没想到都兰沙漠比可西里无人区还要荒凉。有些渴了,两瓶水都喝光了,要想法弄点水来。天无绝人之路,可巧在公路的北侧有工棚,有几个人在那正忙着什么。我推车穿过几道干涸的沟来到工棚旁边,向一位工人说明来意。他很热情地领我到工棚,帮我倒热水。水灌満了,我想走,一位女工说:“别走了,老师傅,饭马上就好了,一起吃点,没啥好吃的,面片。”旁边几位等吃饭的工人也说,别走了,尝尝我们都兰的面片。盛情难却,我确实有些饿了,就坐了下来。面片是那位女工做的,她给我盛了一碗,我边吃边与工人们聊天。他们都是附近大格勒乡的农民,在这里为当地的联通公司建转播塔基,都是临时工,每日工资120元。面片里有一点点肉,有些菜,香得很。一会就吃完一碗,比那些工人们吃得还快,女工笑了笑,又给我盛了一碗。反正也是吃了,就吃个饱吧。</p><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后,与工人们辞别,几位工人都出来了,与我挥手道别。</p><p class="ql-block"> 越与土地、自然密切接触的人就越质朴、实在,吃他们做的面片,味道天下无比,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p><p class="ql-block">第89天 2012年6月14日 来到宗加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p><p class="ql-block"> 4、身轻如燕</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从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下来,骑行在2000多米的都兰沙漠的第一天。精神放松多了,身体轻松多了。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像是田径运动员刚解下绑在腿上的沙袋,跑起来身轻如燕。虽说还是在青藏高原上,可呼吸要顺畅多了,没有在4500以上高原上骑行那种呼吸困难的感觉。也不必再担心有冰雹、大雪了。那双在那曲县买的伴我骑过无人区的军鞋,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把军鞋放在109国道2710公里的路标前,兴许后面的车友能用得上。装备又轻了1斤多,真是轻上加轻。体重在拉萨时就减了8斤多,估计经过这10多天的青藏线骑行,还会再掉两斤肉,身体越来越接近国标的水平了,减肥的效果明显。我对自己的体能、体重、充满了信心,可以放心、尽情地骑了。</p><p class="ql-block">缓上坡有时竟然骑到时速20公里,这在先前是没有过的。中午骑到大格勒乡附近,估计有80公里以上,没有感到累。下午4点多骑到诺木洪农场附近,估计应有140公里左右,余勇可用,不想在诺木洪停下来。骑到快晚上8点了,来到宗加乡的一个路边店,怕天黑骑起来不便,才决定休息。到这时,也没有筋疲力尽的感觉。看一下码表,已骑过200公里了。今天是我骑行大运河长江黄河过程中感到最轻松、最痛快的一天。</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理解了:为什么当年国家的长跑队教练马俊仁,要将他的弟子们带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去训练;经过高原训练的人,会在精神上和体能上得到巨大的提升,再回到平原上运动,会有轻松自如、如虎添翼的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