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锡是太湖流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的孕育和积淀,一片泽国的锡地开始有了起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锡”字在古代有“赐福”之意,与金属的“锡”无涉;“无”字则是吴语中的发声词,并无实意。也有人认为,“无锡”是“吴墟”的讹音,在吴语中二者发音确实比较接近。无论如何,无锡与“勾吴”是绝对分不开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司马迁的《史记·吴太伯世家》,以近5000字的篇幅,记述了勾吴古国自公元前11世纪初发端、至公元前473年灭亡的长达650余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言及吴国起源时,司马迁记曰:生活在岐山脚下的周族,其首领周太王育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按照祖制,泰伯最有资格继位,但“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姬昌,后来的周文王)”,所以“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泰伯、仲雍二人理解父亲的愿望,借口采药而离开了家乡,跋山涉水,来到荆蛮之地的江南。“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伯、仲雍兄弟来到江南之后,“文身断发”,融入当地,受到土著们的拥戴,从而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一个名叫“勾吴”的新部落由此诞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伯奔吴”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初。泰伯兄弟最终定居的“古梅里”,据史学家考证就是今无锡东部的梅村一带。无锡由此成为勾吴古国的发祥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勾吴首领传至第五任周章时,恰值武王伐纣灭商,周章由此获封“吴侯”,“勾吴”由此成为东南一隅的诸侯,也由部落升格为侯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经六百余年发展,“勾吴”终于在第二十四任吴王阖闾时期,以强势姿态登上了“霸主”之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从勾吴开创者泰伯、到末代君主夫差,一共历经了二十五任君王。可以确认的是,从泰伯到第十九任吴王寿梦,吴国的执政中心始终位于“梅里”而未曾迁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寿梦时期,“初通中原”“吴国始强”,吴国开始称王。寿梦的继任者、其长子诸樊,于是有了打造新都的想法。《史记》载“寿梦卒,诸樊南徙吴”,然而,这个“吴”并非今天的苏州城。虽然,对此争议颇多。不过,梅里古都并未废弃,仍然是古吴国的都城之一。直至吴王阖闾在闾江口建造新城时,梅里仍然被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伍子胥主持建造的闾江阖闾城,在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4年),被越王勾践所毁,今只存古城遗址。夫差就是在那时,正式徙居姑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二十五任吴王绝大多数执政时期都是立鼎锡地,故此“千年古吴都”之说是站得住脚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伯成全父亲心愿,审时度势、南奔吴地,既为周族的权力和平交接创造了条件,也为自己在江南开拓了一片新的空间,可谓明智之选。纵观数千年文明史,武力兴替、手足相残,几乎成为历史上权力更迭的主要方式,而睿智的泰伯却能顺势而退,推动了部族王权的顺利交接,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因此备受称颂。《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司马迁引用孔子的赞语说:“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从此,吴氏宗亲们便自称“至德宗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伯筑城守民,开荒拓土,理水垦殖,传播礼仪,也成为吴地百姓心中敬仰的历史人物。无锡乡俗中,每年正月初九是新年里的第一个节场(集市、庙会),因为这一天是泰伯的生日,人们用这种方式一直铭记着这位开吴的先贤;每年的清明节,无锡民间都会自发制作一种“清明团子”,一青二白,三种馅料,这一习俗也是为纪念泰伯的“三让王位”和清白为人,因为三月初三清明日恰是泰伯的忌日。坊间,也有“西有黄帝陵,东有泰伯墓”和“北方第一府,南方第一家”之说,将泰伯与黄帝、孔子相提并论,足见泰伯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2007年以来,无锡每年都会举办祭祀活动,《泰伯祭文》这样赞美道:巍巍泰伯,功德何隆!三让天下,古今传诵。南奔荆蛮,勾吴斯隆。断发文身,大义为重。耕织渔猎,术业事功。开凿伯渎,万水汇通。演乐修礼,尚德启蒙。文脉绵延,俊彦盈充。舒卷华章,融会菁华。泰伯恩泽,浩浩无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始于泰伯让王的“吴文化”,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抹上了一笔浓重的道德色彩,太史公司马迁显然也是满怀敬意,将《吴太伯世家》列于《史记》30篇“世家”的第一篇,所以“吴氏”也被称为“世家第一”,鸿山泰伯陵墓的石牌坊大门上镌刻的正是这四个大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人从来没有忘记这位先贤,泰伯去世一千年后,东汉的恒帝敕令吴地太守糜豹为泰伯建祠立庙,梅村的泰伯庙、鸿山的泰伯陵,都是建于那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时,也都曾钦笔为泰伯庙、陵题额“三让高踪”“至德无名”。今天泰伯庙、泰伯陵一起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正月初九的庙会也升格成了“泰伯文化节”,并成为国家级“非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伯、仲雍兄弟南奔的意义,不仅在于建立了勾吴,开启了江南新的文明,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在远古严重闭塞的背景下,打通了周原、江南两个遥远板块的交流互动,开启了吴地打破封闭、接纳异质文化的先河。这种开放、融合与接纳,推动着太湖流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泰伯来时,太湖流域水网密布,湖沼遍野,虽为平畴沃壤,但水患频仍,不宜人居,是故司马迁谓之“地广人稀”。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起步,亦晚于中原地区。商周文明成熟之时,吴地尚处蛮荒。泰伯兄弟的到来,使中原文明与江南土著文化有了一次跨时空的历史性邂逅,为吴地带来了新的文明曙光,也为这片温润灵性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据东汉《泰伯墓碑记》,泰伯到来后,“筑城郭以为藩卫,穿浍渎以备旱潦”,在地势较高的梅里构筑了一座周长“三里又两百步”的夯土城(人称“泰伯城”),以筑城守民,安君护民;以歌为教,传播礼仪;开沟挖渠,教授农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时,泰伯根据地貌特点,以“梅里”古城为中心,向东西两端延伸开去,开凿了一条83华里长的泰伯渎,疏通水系,汇通百渎,“以备旱涝”。《无锡县志》曰:“泰伯渎,去州东五里,贯景云、太伯、梅里、垂庆四乡。西枕官河,东通蠡湖,又东达于濠湖,入平江界”,东连漕湖,西至城南运河的清名桥,凿成之后一直是苏锡之间的重要水道,后来也是吴军征伐出行的水道之一。隋运河开凿时,隋炀帝对江南河道进行了“去弯取直”,伯渎河的运河功能才逐渐弱化。泰伯还在梅里附近地区养鸭牧麋,开启了锡地畜牧饲养之先河,今锡山区鸭城桥和后宅镇东坊桥一带,“鸭城”“麋城”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伯渎河,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条人工河道。中国运河史专家嵇果煌在《中国三千年运河史》中指出:“根据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献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凿的运河是太伯渎。太伯渎亦作泰伯渎。……其开凿的时间约在商朝后期,经后世多次重开,至今尚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民国时期,我国著名水利史专家武同举的《江苏水利全书》,在论及“运河起源”时,也说“征诸历史,最古为太伯渎。”可见,中国大运河的“第一锹”,非伯渎河莫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伯渎河汩汩流淌,一路蜿蜒分合,沿途串连起“尤渎”“东亭河”“坊前河”“邹庄河”等许多自然河渎,不仅“汇通百渎”,且在后世形成了逐渐一个以古梅里伯渎河为中心的通达水系,向西有通往楚国的胥溪,向东有通往东海的胥浦,向南有沟通越国的百尺渎,向北则有通往中原的邗沟(山阳渎),可谓“水水相连,路路相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伯渎河及其延伸支脉,还沟通了太湖与运河,连通了长江南北岸。一千多年后,当隋唐运河全线贯通时,这些古运河顺理成章地被纳入隋运河系统中,成为隋唐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第十九任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强大,发出“跻身诸侯,同享尊荣”的强音。寿梦“初通中原”的西北之行,收效重大。在鲁国观赏到的一场华美的宫廷乐舞,激发了寿梦的强国梦;从晋国引进的先进战车和弓弩,更使吴国军事实力大大增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一时期,吴国对运河的依赖程度极大提升,原有河道已无法满足需要,而冶铁技术的发展,让吴人的运河开凿变得简单。汉代刘向的《说苑》,曾记录了吴王余眜时期(前548--前531),“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绣衣裘服以迎晋使”的宏大场面。今天来看,这显然是不足取的“摆阔”和“炫富”,但背后凭借的却是宽阔而通畅的运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吴国,舟船是一种征战工具,也是荣誉和精神的象征。阖闾时期,吴国曾建造了一艘体量巨大的指挥船——“艅艎”,三层楼船,长40米,可载员600余人。要将如此巨大的舰船开到长江的裕溪口,沿途所经过的,绝非是那些小河浅水。由此可见当时的运河规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史上,被记载最多的开河者,是末代吴王夫差。在后人的眼里,夫差是一位不合格的君王。他骄奢淫逸,放虎归山,错杀良臣,穷兵黩武,父亲阖闾交到他手里的是一个强大的吴国。然而,才短短23年,就灭亡在了夫差的手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然而,夫差却是一位出色的运河开凿者。在其执政期间,为了争战称霸,夫差不仅开凿了邗沟、疏浚了泰伯渎,还打造了一条“吴古故水道”,整合出一个江南运河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史记·河渠书》说这条吴国古水道,位于“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又据《越绝书·吴地传》,这条吴古故水道始自苏州平门,经护城河后,进入射渎(苏州西北的长荡),出漕湖,至上无锡惠山,过梅亭(梅里,今梅村),进入常州东部的阳湖,再经过渔浦(江阴利港),进入长江,抵达广陵(扬州)。这条吴古故水道,在今无锡境内长约150余里,占总长度的3/4以上,是无锡境内河道的重要组成。当年的古吴国,正是凭借这些通达四方的水道,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于越,所向披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些古吴时代留下的老河道,让后来的无锡,受益无穷。不仅满足了溉田沃地,泄水排涝,“不可一日废舟楫”的水上生活,也养育了无锡先民机智灵活的群体禀赋,教会了先民敏于观察、善作判断、懂得进退,顺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及时抓住机遇,适时调整航向。可以说,古吴国改造了无锡的地缘,而吴文化留下的精神财富,更为无锡注入了灵魂与神韵。</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63p784" target="_blank">水漾无锡 风月无边,(第一编)</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8s30af" target="_blank">水漾无锡 风月无边,(第二编)</a></p> <p class="ql-block">作者:庄若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