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漫游(一)—— 蓬莱阁

山鹰

<h1>  蓬莱阁古称瀛洲,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八仙过海的传说人人耳闻能熟,这里就是传说的发生地。<div>  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1601年),建在了丹崖山顶上,历经宋明清三代的修缮和扩建,集古建筑艺术于一体,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蓬莱市的地标建筑。</div></h1> 人间蓬莱 普照楼,又名“灯楼”,“灯塔”。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水域船舶夜行导航所用。是仙境蓬莱的特征性标志,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艺术建筑。 唐槐,树龄1000多年,胸围2.7m,树高11.7m。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的,春天发芽要比其他槐树晚一个多月,秋天落叶时间也比其他槐树晚,比较罕见。<div><br></div> 避风亭 苏公祠 上清宫 蓬莱阁 白云宫 <div><br></div><div><br></div><h1><b>戚继光纪念馆</b></h1><div> 建于1992年,用壁画浮雕和泥塑相结合的方法,再现了戚继光保国卫民的戎马一生。</div><div> 正如自增诗所云:</div><div>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div><div>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 是横戈马上行。</div> 校场 火箭车<div>  是载行火箭集束发射车,可装火箭近百只,发射时,火箭破空发出尖啸声,声势夺人,是战略性装备之一。</div> 偏厢车<div>  是重型车辆,有木板防护,车长6m,厢长4.8m,可乘20人,行则骡马牵引,临阵时改为士兵推行。</div> 运送粮草的车辆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这是戚继光的诗句,表达其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的决心,而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志向。 戚继光纪念馆 壮志凌云 威震海疆 大三才阵 小三才阵 <div><br></div><div><br></div><h1><b>东炮台</b></h1><div> 是蓬莱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891年,位于蓬莱阁东侧,用于防御东面海上来犯之敌,以保蓬莱阁的安全。</div> 大炮与炮弹 与蓬莱阁相邻 明代水城墙遗址 太平楼前戚继光雕塑<div><br></div><div><br></div><h1><b>田横山</b></h1><div> 又名“老北山”。曾是秦末齐王田横的屯兵之处,故而得名。1987年辟为旅游景区,可乘缆车前往。</div> 合海亭 合海亭上远眺 合海亭上的合海钟(可免费撞钟) 八仙礁 拍岸听涛 <div><br></div><div><br></div><div>谢谢您的关注和欣赏!</div><div><br></div><div>摄影制作:刘子英(山鹰)</div><div>拍摄时间:2024.11.21</div><div>制作时间:2025.01.0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