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行记中的六盘山地区现状

静夜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清代西行记中的六盘山地区现状</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七斤</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清代官员西行翻越六盘山,大多沿萧关古道北上至瓦亭,然后到六盘山下,再沿山上小道翻越六盘山,西至杨家店、隆德、静宁、定西、榆中到兰州、新疆。大体就是今天的西兰公路走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他们或贬谪,或奔丧,或省亲,或赴任,或巡查办案,都把翻越六盘山时的沿途所见所感真实地记录了下来,辑录成西行日记,为研究清代时六盘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军事地位、社会经济、民风民俗等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div><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rgba(0, 0, 0, 0)"> </font><b style=""><font color="#ff8a00">一、军事要塞,兵家必争</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六盘山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之要塞。唐筑六盘关、宋置六盘关寨曾雄踞在六盘山上。清代西行日记对翻越六盘山时沿途的三关口、瓦亭驿、六盘山、杨家店、隆德城的军事遗迹、军事地位等做了详细的记录。</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嘉庆初年,户部郎中祁韵士被牵连进宝泉局的亏铜案中,最后被诬陷下狱,获罪被谪贬伊犁。祁韵士在接到圣旨一天后就踏上了戍途,历时一百七十天到达伊犁惠远城,将路途中所见山川城堡、名胜古迹、人物风俗及塞外烟墩沙碛记入了他的《万里行程记》。</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嘉庆十年(1805)二月十八日,祁韵士自京师启程,至七月十七日到达伊利。他记录四月十四日翻越六盘山的真实情况,由安国镇西行五十里至瓦亭驿,“此宋时所谓瓦亭关也,今隶固原州,州在驿西北。”①出瓦亭西行二十里至六盘山。行至山半至庙儿坪,由六盘帝君庙西行,过岭三十里至隆德县。“县为陇西第一冲要之地”。②这里祁韵士强调瓦亭关和隆德县城作为军事要冲的重要性。</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道光二十九年(1849),户部主事董恂随大学士祁寯藻从京城出发赴甘肃查办案件,经过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四省,到兰州查办案件完毕后,原路返回京城。将沿途所见所闻记入《度陇记》。《度陇记》既是记载董恂随祁寯藻一行往返情形的历史资料,也是记载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自然、道里等概况的社会史资料。《度陇记》中记载翻越六盘山的见闻,主要在卷二、卷三中,卷二记载从平凉至隆德,从隆德至静宁所见所闻。卷三记载从静宁至隆德,从隆德至平凉所见所闻。记载的内容完全不同,卷二中主要记载了隆德的历史沿革及见闻;卷三主要记载了联财、神林、沙塘、隆德、杨家店、六盘山的山川形胜。</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月十八日,董恂行至瓦亭住宿,记录瓦亭关“两行馆通,到时酉初,镇庋右山之崖驿,在镇中,即古瓦亭关也。汉魁嚣使牛邯守瓦亭,唐肃宗幸灵武,牧马于瓦亭,宋吴玠与金兵战于瓦亭,皆此地,固原州在镇西北,名八十里,实百里。出堡西门,西北行,即之州治路也,固原旧为制军驻劄之所,今移皋兰,而以提督镇之。”③瓦亭关作为军事要冲,在汉、唐、宋时期地理位置极其重要。</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十二月二十九日,董恂返程至隆德县城,对隆德县周边军事要地做了详细记录:“(隆德城)西二十里坡曰得胜,明马端肃公文升于此破敌云。南六十里祭旗坡,宋曹玮征吐蕃禡焉。南七十里峡曰凉殿,元太弟避暑处。”④十二月三十日,董恂从隆德出发,出东门,向东北行,记录好水川之战情况。“宋任福好水川之败,《志》载夏军出诱兵川口,而大兵伏六盘山下,距羊牧隆城五里,道置大银泥合,中有动跃声,诸将莫测,福独发之,乃皆悬哨鸽百余惊飞,声遍山谷,夏伏兵闻哨尽起。”翻越六盘山,仍东北行十五里,至瓦亭驿住宿。记录古萧关“固原距萧关之外,距六盘百余里,中五十里曰牛营山,盖古萧关云。”⑤</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董恂往返翻越六盘山,通过瓦亭关、得胜坡、祭旗坡、凉殿峡、好水川、古萧关、牛营山等地名介绍,突出六盘山地区的重要军事地位。</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同治元年(1862),冯焌光父亲冯玉衡被遣戍,卒于伊犁。当时冯焌光在曾国藩安庆军营,号哭奔丧,而寇贼大乱,不能前行,于是南出虎门,泛海北至天津,西出归化城,绕草地历外蒙古至古城子。时值寇贼之乱,不得前,只好痛哭而返。过了十余年,到光绪二年(1876),大兵攻克玛纳斯南、北城,冯焌光官至苏松太道台,请求解官赴伊犁访父柩。朝廷下旨“赏假一年,无庸开缺”。当时寇贼犹出没无定,惟商贾得往来其间。冯焌光祖父冯澍着商贾装先往,而冯焌光随其后。祖父在伊犁找到冯玉衡灵柩,护送东行,冯焌光在安西相遇,沿途哭泣护送。冯焌光把沿途所见所闻记入《西行日记》。</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光绪三年(1877)七月二十一日,冯焌光记录翻越六盘山时的情况:“饭后从峡中行十里,三关口有营垒数座,经关帝庙,规制宏阔,峭壁屹峙,下有冲波旋濑与石,激荡潺潺有声,庙之西山益高,路益逼。十五里瓦亭镇住,镇前有河,《水经注》陇山有水东南流,历瓦亭北,谓之瓦亭川,即此也。镇距固原州八十里,唐之武州也,有土城,驻营兵数百,烟户数十家。”⑥当时三关口有营垒数座,瓦亭镇驻兵数百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十,时任山西司法筹备处科员陈斐然,奉其父遗命,由稷山县家中启程,赴甘肃收其祖父之遗骸,遂西行数千里,往返百馀日(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十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正月二十日),但因为战乱兵祸,且时间已久,终未寻得祖父之遗骨。沉痛之馀,在巴臧村创设义冢会,以奠扫祖父及同乡未归者。陈斐然将足迹所至的亲身见闻记入《西行日记》中,《西行日记》记述沿途所见光绪末年中国西部陕甘地区社会各态,涉及政治、地理、经济、文化、宗教、生态等,对我们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二十九日陈斐然至瓦亭驿,行十五里至和商铺住宿,因和商铺为固原州治,遂作《太原怀古》一首(太原、大原,即固原):“避狄去邠周已东,太原征伐总无功。岐山福地骊山祸,兴国以戎衰亦戎。莫道西夷势渐东,穆公称霸岂无功。中原若失秦家鹿,环伺何人不犬戎。”⑦诗中强调在历史长河中,六盘山地区的固原在巩固中原的军事地位。</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在三关口,陈斐然记述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要之势。“蒿店迤西三关口,石崖对峙,泵刘澎湃,其间鸟道曲折而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甘凉之险要也。石崖刻‘峭壁奔流’四大字,旁一祠宇祀宋无敌将军,奔流澎湃下三关,无敌将军奏凯还,宋代河山今已改,神威犹镇两峰间。”⑧三关口祠宇供奉的宋代无敌将军是杨家将杨业之子杨延昭(杨六郎),“凯还”、“神威”寄托着人们对抗敌英雄的崇敬和哀思。</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开启了清朝“弃外藩,固内藩”的边疆地区统治制度的新建构。 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十三日,清朝廷下旨“山东巡抚袁大化,为新疆巡抚”。 宣统三年(1911)冬,袁大化正式上任,开始了新疆末任巡抚的仕途生涯。在由山东赴任新疆的路途中,袁大化途经河南、陕西、甘肃等地,与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恩寿等人会晤,商谈边疆地区的政务。袁大化本就是有心之人,他将此行所历之事,编著成《抚新记程》。</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宣统三年(1911)正月二十五日,袁大华行至三关口,他记述道:“二十里三关口,即金佛峡也。山至此突起高峰,一水中流,宽仅二丈,一夫当关之地,从前路在山上,光绪元年,魏午庄光焘备兵陇东,督师开道,砌石山麓,行者称便,吴清帅奉使陇阪,刻石记其事,余停舆入庙瞻拜正座圣帝,西厢杨六郎,东厢七郎也。有塑像画像,祈求灵验。”⑨三关口作为军事要地,对清军后方交通运输十分重要,清光绪元年(1875)春天,晚晴重臣魏光焘(号午庄)开始修筑三关口车道,使行者方便,确保清军粮道在西北地区畅通。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吴大澂(吴清帅),奉旨出任陕甘学政,采风到达陇山(六盘山),路过三关口,看到这段奇险关口的道路修的很好,方便车辆运输,商贾往来,于是写下了《重修三关口峡道记》。三关口的庙宇正殿供奉的是武圣关羽,西厢、东厢供奉的是杨六郎、杨七郎。袁大化祀拜了武帝、杨六郎、杨七郎。表达了他对武圣和抗敌英雄的敬仰之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从三关口行十五里到瓦亭,袁大化记述道:“十五里瓦亭汎,宿于行台,有城堞,甚严整。固原州距此九十里,王平山直牧学伊来此接见,送新志一部,官声尚好,驻汎守备湘人在此,三十八年,瓦亭古要隘为三关之一。唐与回纥画界处,宋吴璘使其子吴挺败金兵于此。四面高山,两水会于前,城在山麓,渡陇咽喉之地。隗嚣闻略阳陷,急派大将牛邯守瓦亭,亦为此耳。”⑩袁大化回顾了瓦亭历代作为军事要塞的主要地位。</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袁大化还在《抚新记程》中以诗的形式描述和赞叹三关口和瓦亭关的雄奇险要。也表达了他对古战场及历史英雄人物的凭吊和怀念之情。“《过三关口》:奉使天山万里行,三关峡口隘弹筝。两峰夹峙日无影,一水独穿石有声。西极咽喉惟金佛,东门锁錀胜高平。争城拓地今谁是,空说六郎有弟兄。”⑪《瓦亭关行》:地近弹筝峡,古称瓦亭关。东瞰三关口,西傍六盘山。度陇咽喉地,出入最险艰。南临开威岭,陇水流潺潺。四塞古战场,白地血染殷。我行三边外,凭吊泪潜潜。”⑫</span></div> <h1>  <b><font color="#ff8a00">二、地域贫瘠,荒凉破败</font></b><br></h1><h3> </h3><h3> 清代时期,六盘山地区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是常年居住在中原地区和京城中的清代官员所从未感受过的,他们把所见所闻怀着惊异的心情写到了西行日记中,既有直接描写,又有感慨长叹。<br>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五月,唐山知县赵均彤,因罪在唐山被逮捕,十二月下狱,四十九年(1784)二月刑部复审发往伊利充当苦差,三月下判决文书,三月二十四日出狱住在县署,三月二十六日到直隶保定府清苑县,前往伊利。赵钧彤把经河西走廊远赴伊犁的行程记入《西行日记》中。<br> 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月二十四日,赵钧彤翻越六盘山至隆德县城。他在《西行日记》中记述道:“五十里发瓦亭,出堡南门,门挂弓刀之柄系以线,妇女出,提汲缕蓝,蓝然从。孺子皆赤体,若不知寒者。”⑬赵钧彤把亲眼所见的实际情况做了描述,妇女出门穿着破烂的衣服,小孩子皆赤条条一丝不挂。他们的生活贫困到了极点。<br> 上到六盘山顶向下回望,“则和商铺、瓦亭驿俱在眼底,若蚁团然。”⑭行至隆德县城,“土城小,背崖阻水,当陇西道,入城亦荒,荒多瓦砾,如瓦亭得旅舍,舍矮小仅纳车,而市门多妇女,衣红绿布衣,脂粉狼藉状,若小妖,或曰妓炫售云。”⑮和商铺、瓦亭驿村落的衰败,隆德县城的荒凉,房舍矮小,井市妇女因生活所迫的不堪窘相,都被赵钧彤真切地描述出来。<br> 嘉庆十年(1805)四月十四日,户部郎中祁韵士谪戍伊利时,由六盘山帝君庙西行,翻山行走三十里至隆德县城,他记述隆德县城情况“景色荒凉特甚,而羯鼓红牙,歌喉婉转,四邻几偏,风俗淫靡,为之慨然。”⑯祁韵士为隆德县城的景色荒凉和因贫困导致的不良社会风气而慨叹不已。<br> 嘉庆十一年(1806),英和作为钦差奉旨偕内阁学士初彭龄赴甘肃查办案件。当年二月二十八日,英和等人自南海子团河行宫面奉圣旨,钦差赴甘,两天后,一行人由京师出发,道经直隶顺天府、保定府、定州、正定府,山西平定州、太原府、汾州府、霍州、平阳府、绛州、解州、蒲州府,由风陵渡过黄河,再经陕西同州府、西安府、乾州、凤翔府,甘肃庆阳府、泾州、平凉府、巩昌府、兰州府,又大致沿原路回程,赶赴承德府避暑山庄缴旨后返京,经四省二十二府(直隶)州,七十馀州县,以及众多的驿站、递铺、巨镇,他将沿途境况记入《奉使陕甘日记》中。<br> 《奉使陕甘日记》,起自嘉庆十一年(1806)二月二十八日,迄止同年八月十三日,历时五月有馀。所记系英和奉旨偕内阁学士初彭龄赴甘肃查办案件的沿途情形,大体逐日而记,惟审办案件及会商政务之处,或统而言之,不以日次为序。随文亦录有自作诗六十四题、七十二首。扉页有“西来牟尼”四大字。<br> 嘉庆十一年(1806)四月二十五,英和翻越六盘山,留给他的总体映像是“过六盘山不特草树稀疏而且小,多赤土不耐观。”⑰六盘山草木稀少,红土裸露,环境恶劣。<br> 清道光年间,林则徐被流放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初六日,林则徐于西安出发,十一月初十日)抵达伊犁,他把自己到伊利比作是“荷戈西戍之老兵”,奉献余生。把被流放新疆伊犁途中的生活、见闻,所过之处的天气状况、地理环境等写成日记,即《荷戈纪程》,亦称《壬寅日记》。<br> 林则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十九日进入宁夏固原州境蒿店,二十日翻越六盘山,二十一日离开隆德乱柴铺进入甘肃静宁二十里铺,前后在宁夏境内三天两夜时间。林则徐在日记中详细记述了宁夏境内固原蒿店、瓦亭、和尚铺、六盘山和隆德杨家店、隆德县城、沙塘铺、神林、联财的地理地貌、气候变化、民情风俗等,为我们研究地方地理、人文、历史等保留下了珍贵的史料。<br> 二十日,林则徐从杨家店行走十五里至隆德县城,县令张继鲁迎入東門,在县城内住宿。他眼中的隆德县城是“行馆深而狹,城頗大而荒涼特甚。”⑱这里“荒凉特甚”道出了隆德县的贫瘠荒败,这和三十七年前祁韵士看到的景象一模一样。<br> 清咸丰年间,一代廉吏杨炳堃被发派前往新疆,他于咸丰元年(1851)二月二十六日自湖南鱼堂公馆启程,第二年四月到达乌垣,咸丰三年夏天蒙赐回还,咸丰四年(1854)中秋抵家。往返二万余里,历时四十余月,将沿途所见之景物如山川古迹,风俗好尚,以及路之险夷,地之饶瘠,一一记录,辑为《西行纪程》。<br> 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十三日,杨炳堃翻越六盘山时看到“沿途民情极苦,恶衣粗粝,举目皆然。一年种植只有一季,一交冬令,野无青草,一年之蓄,仅资口食,正苦寒瘠薄之区,州县之缺,专以采买羡馀为主,故苦缺较多,民情愚而且诈,闻不易治,差役状似穷鬼,目所未见。民闻春夏,只怕闻雷,雷鸣雹陨,禾稼受伤,故比户皆有砲位,闻雷即轰,雹即散去,亦闻所未闻也。”⑲这是当时六盘山地区的真实情况,缺衣少食,环境恶劣,苦寒瘠薄,到处都是一片民不聊生的破败景象。<br> 光绪三年(1877),三月初七,近代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译员汪振声,随冯焌光乘江宽轮船自上海吴淞出发,七月二十二日翻越六盘山至隆德。汪振声把沿途所见所闻记入《西征日记》中。<br> 七月二十二日,汪振声来到隆德县城,看到的景象是“县城在万山中,荒僻无异乡村。”⑳这和三十五年前林则徐看到的一样荒僻贫瘠。<br> 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三十日,陈斐然翻越六盘山来到隆德县城,看到的景象是“隆德县瘠苦异常,城市萧条,尚一大村落之不若也。”㉑这和汪振声二十一年前看到的一样,百姓瘠苦,县城萧条。<br> 宣统三年(1911)正月二十六日,袁大化翻越六盘山,盘旋而下,行走五里来到杨家店,他在日记中写道:“杨家店汎,凡汎皆有千把外,委守汎带兵来接,穷困不堪。”来到隆德县城,他在日记中写道:“自过平凉以西,荒凉满目,以隆德县为最甚,宜招来流寓垦牧兼营,培养元气为第一要政,余皆缓不济急也。”㉒袁大化眼中的景象和赵均彤、祁韵士、英和、林则徐、杨炳堃、汪振声、陈斐然一样,地域贫瘠,荒凉破败。</h3> <h1><font color="#ff8a00"><b>  三、山势高峻,路途艰险</b></font></h1> <div> 六盘山山势高峻,路途艰险,隆德县知县潘龄皋曾题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清代西行日记中记录了六盘山险峻而道路崎岖难行的情况。 <br> 赵钧彤在《西行日记》中记录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月二十四日翻越六盘山时经历的境况:“行人先是自铺东数里望东,盘山巨峰摩天,冰雪纷披,张两翼,垂而下,近巅若白线一缕,横走出壁上,壁皆斩削直立。自壁而下,岩壑阴昏,时露鸟道,而最下有车道起和商铺,西则上山路也。……入深谷数里,北折乃上山,数上步,一盘出,盘屈辙数仞,故须臾出谷上路阔,容两车,初非大险,但马汗喘耳,……憩复上仰而驱马蹶者,再御惊喝拥助之已数十丈矣。突折东北又仰折出西南,入栈道中则先所遥望如线而横走者也。道承两轮,轮以外俱万仞,舍车而步,石齿突滑而天风倐起,黑云怒飞,积雪屯冰,砭肌彻骨,真不复知人世数息。……因億所经诸大山岭,唯晋东之南天门其高差近,然无此奇,亦无此险也。下山路复阔,仍盘折而益陡,若辘轳放,故顷刻入乱峰,又顷刻落谷底,谷路窄,龃龉多水石,……重峰莾合,鸟道生开,故天西一名塞,比闻岁有颠坠死者,而余无恙,又脱一险也。”㉓巨峰摩天,山路曲折,奇险无比,鸟道若隐若现,赵钧彤描写出了六盘山山势高峻,路途艰险的特点。<br> 祁韵士在《万里行程记》中记录嘉庆十年(1805)四月十四日翻越六盘山时看到的情景:“路曲折陡峻如壁,攀登而上,愈上愈高,始犹土石相错,虽泞尚可行。至山半,俗呼猫儿坪,有帝君庙,甚巍焕,新凿之路,皆土覆石上,……仆马阻峻坂之下,屡起屡仆,寸步不能前,余乃舍车而骑,鼓勇直上,……望山巅有旧驿亭,驰往避,及下马入,亭朽,被撼欲倒,岌岌不可留,乃复乘马陡下千丈坡。”㉔土石交错,山高路险,寸步不前,祁韵士写出了六盘山路途艰险的特点。<br> 冯焌光在《西行日记》中记录光绪三年(1877)七月二十二日翻越六盘山时经历的情况:“山径险峻,盘旋而上,辄峭壁对峙,疑至绝境,峰回路折,途径顿阔,中途马嘶人咈,行行且止。”汪振声在《西行日记》中记录光绪三年(1877)七月二十二日翻越六盘山时看到的情景时写道:“土人以其山盘曲复谓之,六盘山径险峻,盘旋而上,峭壁对峙,疑至绝境,峰回路折,途径顿阔,中途马嘶人咈,行行且止。”㉕冯焌光与汪振声同时同路而行,看到的境况相同。<br> 陈斐然在《西行日记》中记录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三十日翻越六盘山时的情景:“三十日登六盘山,峻极不可直上,迂回曲折之数六,故以名山。登最高处,红日当头,云烟绕足,俯瞰众山峦头,纷沓如聚乱石于眼底也。者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有一也。”㉖山路迂回曲折,不可直上是六盘山路途艰险的又一特点。<br> 袁大化在《抚新记程》中记录宣统三年(1911)正月二十六日翻越六盘山时的情景时,赋诗一首《六盘行》:“步出瓦亭门,陇水西南湾。开威岭东麓,四面乱山环。行抵和商铺,直上六盘山。山岭高万仞,自古号雄关。羊肠十八折,步步险而艰。流注弹筝峡,风急水潺潺。驽蹇愳颠踬,猿猱愁援攀。我车轮为摧,我马力为殚。欲前且先却,已往忽又还。中有庙儿坪,驻足尚安闲。路傍北岭腰,身入白云间。阴雪积未消,险绝令人叹。陇分东西郡,元气如龙蟠。”㉗诗中“山岭高万仞”、“羊肠十八折”、“步步险而艰”,突出了六盘山山高路险的特点。<br> 他们虽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翻越六盘山,但六盘山给他们总的映像是相同的,那就是山势高峻险要,山路曲折难行。突出了六盘山地形复杂、道路难走的特点。</div> <h1><b><font color="#ff8a00">  四、气候多变,寒冷异常</font></b><br></h1><h3> </h3><h3> 六盘山气候多变,异常寒冷,历来有“春去秋来五盛夏”之说,清代西行日记中记录了六盘山寒冷而多变的天气情况。<br> 赵均彤在《西行日记》中记录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月二十四日翻越六盘山时看到的天气变化情况时写道:“道承两轮,轮以外俱万仞,舍车而步,石齿突滑而天风倐起,黑云怒飞,积雪屯冰,砭肌彻骨,真不复知人世数息。”㉘赵均彤在这里从气候的瞬息变化,感悟到人生的变化无常。突出了六盘山气候多变的特点。<br> 祁韵士在《万里行程记》中记录嘉庆十年(1805)四月十四日翻越六盘山时看到的天气变化情况时写道:“余晨兴詢此,微雨初零,土人以泥滑,阻余莫前。……至山半,……遇雨淖甚,已而雨愈大,泥愈深,膠黏阻辙,色紫黑,雨忽变为雪,济之以风,烈甚。……雪花大如掌,风乃益狂,翻扑人而如织,身在风雪阵中,若腾云雾而起,目迷口噤,马亦股慄,……迤逦至杨家店,路稍复平,……少顷,雪复变为雨,回视山头,皆白气缭绕,不复辨。”㉙尽管已到了四月初夏时节,但这里依然雨雪交加,祁韵士被贬谪戍伊利,遇到如此雨雪交加之天气,道路难行,屡起屡仆,寸步不前,心情差到极点。<br> 英和在《奉使陕甘日记》中记录嘉庆十一年(1806)四月二十五翻越六盘山时看大的天气变化时赋诗一首《雨中过六盘山》:“旸雨咸应时,使车以之乐。所遇多休徵,试为道(述)其略。平阳旱经年,使至甘霖落。西安愁雨多,使至时旸若。庆阳民望泽,使至油云作。从兹迭阴晴,欢声遍城郭。赐福皆皇恩,鞧轩幸抑讬。晨过六盘山,万峰起云脚。苍翠滈定濛,涧水满沟壑。香挹新蓬蒿,妍争野芍药。纡折迷征途,洵关闹小雀。行之来岭头,风劲客衣薄。只诵装绵句,那寻避暑阁。须臾红日升,放眼穷寥廓。”㉚英和过六盘山时恰逢天下大雨,泥滑难行,但他因奉旨作为钦差大臣赴甘肃办案,心情好,自然看山景可爱,不觉辛苦。<br> 林则徐在 《荷戈纪程》中记录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二十日翻越六盘山时看到的天气变化情况时写道:“二十日,丙寅。晴。昧爽行,五里高場堡,十里和尙坡,卽六盤山之麓。其时朝曦未出,西風忽來,山氣侵人,寒如冬令。”㉛尽管在七月间,天气晴朗,但六盘山区的气候还是寒如冬令。同样是贬谪伊利,祁韵士過此遇雨,狠狽不堪。而林则徐此次很幸运,天气晴朗,不逾时而过,正如苏东坡所谓“知我人阨非天窮”啊!<br> 董恂在《度陇记》中记录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月十九日翻越六盘山时的看到的天气变化情况时写道:“十九日,朔风夜吼,寒气凛冽,平明,发瓦亭,出南门,入南峡右坡行,徐折而西,乱山积雪,裘不胜寒。”“是日(二十日)晨气益寒,肩舆人发,汗皆冰悬如玉瑱,脚下冻雪铮铮有声,轿窗玻璃鼻息触之,冻作碎花。”㉜冬天遍地积雪,冻雪铮铮,寒风怒号,裘不胜寒。凸显了六盘山地区的气候特点。<br> 杨炳堃在《西行纪程》中记录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十三日翻越六盘山时看到的天气变化情况时写道:“六盘山风亦甚,陡片时即息。据住持云:往年雪大,三四五尺不等,今冬尚无大雪,故行走较易。”㉝借用主持的话写出六盘山冬季的大雪封山的特点。<br> 陈斐然在《西行日记》中记录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三十日翻越六盘山时看到的天气变化情况时写道:“红日当头,云烟绕足,俯瞰众山峦头,纷沓如聚乱石于眼底也。者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有一也。比及山下见沿路雨点尘封,花枝露滴,罗云新晴,悠悠四散,始知山下作雨之云,即山上绕足之云也,一登绝顶云泥,回隔阴晴各殊,人生托足不同,境遇遂殊,其亦有此悬绝之象欤。”㉞六盘山山下作雨,山头红日高照,山腰白云绕足。突出了六盘山山高险峻,气候多变,山上山下气候迥异的特点。</h3> <h1><font color="#ff8a00"><b>  五、结语启示</b></font><br></h1><h3> </h3><h3> 第一,梳理清代官员记录的翻越六盘山日记,使我们看到了六盘山在历朝历代中的重要位置与文化意义。同时,为我们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br> 第二,清代西行日记成为我们了解清代六盘山自然环境、军事要冲、交通道路、民土风情的重要文献资料,使我们看到了清代六盘山地区的真实情况。阅读清代西行日记后,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清代历史发展中,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如此缓慢落后,时隔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六盘山地区的贫困状况丝毫没有改变,甚至更加严重,交通道路亦是如此。我们回到现在,看看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实现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的六盘山地区,特别是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村村通公路,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翻越六盘山更是有盘山公路、隧道公路和高速公路。发展旅游,使如今的六盘山成为了旅游胜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成为游客打卡地,这充分张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r> 第三,阅读清代西行日记,我们从络盘道、瓦亭关、六盘关、六盘关寨、陇干城、羊牧隆城、好水川、古萧关、凉殿峡、祭旗坡、得胜坡、牛营山、三关口等古地名了解到六盘山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军事地位。我们不应该只看六盘山地区的变迁,而应该在中华文明历史发展大背景下来审视六盘山地区的文化内涵。不仅清代人的西行日记或详或疏有记载,而且往前追溯,往后查看,明代及中华民国时期的西行日记中同样记载着他们对六盘山地区的感悟,我们应该作深入细致的研究。<br> 第四,我们挖掘、传承、保护、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该忘却西行日记中对六盘山的记述文字,因为它在传承、保护六盘山地区的文化遗存。现在,六盘山的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利用的很好,但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利用很不够,应当重修六盘关寨、庙儿坪关帝庙等,使得这些六盘山自身的文化遗存与三关口、瓦亭城、古萧关等遗址很好地衔接起来,在建设旅游文化景点的同时保护好六盘山的文化遗存。如果能复制唐代六盘关和宋代六盘关寨及清代庙儿坪关帝庙,让它们重新雄踞六盘山上,那将是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六盘山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h3><h5><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5><h5><font color="#ff8a00"><b> 参考文献:</b></font></h5><h5><br> ①②⑯㉔㉙祁韵士《万里行程记》,商务印书馆,第9—10页<br> ③④⑤㉜董恂《度陇记》国家图书馆藏,清咸豐刻本,卷二第28至30页,卷三第第17至20页。<br> ⑥㉕冯焌光《西行日记》北京图书馆藏,光绪辛巳(七年)冬刊于上海,第47-48页<br> ⑦⑧㉑㉖㉞陈斐然《西行日记》 北京图书馆藏,孙晋陞署签,书号110831,登记号二六四一九,地810 917<br> ⑨⑩⑪⑫㉒㉗袁大化《抚新记程》,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新疆官报书局印,《抚新记程》(上)20—23页<br> ⑬⑭⑮㉓㉘赵均彤《西行日记》北京图书馆藏,手抄本。地800, 8464.1<br> ⑰㉚英和《奉使陕甘日记》,北京图书馆藏,手抄本。<br> ⑱㉛林则徐《荷戈纪程》,亦称《壬寅日记》,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五辑)·林文忠公日记》,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410—411页。<br> ⑲㉝杨炳堃《西行纪程》:北京图书馆藏,手抄本<br> ⑳汪振声《西征日记》北京图书馆藏,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开雕。</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