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寓山寻仙记(1)——从花园到源口

二马事儿

众所周知,仙寓山得名于宋朝檀倬独女出家修行。近日,偕北生、忠惠、萌芽等友,沿檀仙姑出家的路线,完成环仙寓山的探行。 檀仙姑,生卒年月不详,只知道是宋给事中檀倬之女。 花园《檀氏宗谱》记载:檀倬,字明可,号桃源,宗益第三子,宋元祐元年丙寅二月十五日生、绍兴十七年丁卯十二月初五日卒,寿六十二,谕葬鳌鵬畈龙泉寺侧。登宋大观三年己丑进士、贾安宅榜。历官霸州司马、参军,国子学录、符实郎、起居注、兼修国史,给事中,集英殿撰,徽猷阁待制,提举西京。 檀倬退休回家养老,遭同僚检举,皇上震怒,派周泰星将军前来追捕。后事虽平,檀倬不禁担惊受怕,植树栽花自娱,不意竟成花果园。鄱阳名士遁庵作诗赞:“宰相归来志益坚,尚将余力理名园。许多桃杏迎风吐,无数葵榴向日边。丹桂飘香秋八月,寒梅吐玉腊初天。四时折放金盘看,总是瑚珊玛瑙鲜。”花园之名由此而来。 《檀氏宗谱》“檀倬”条下,“女一,修真仙去,敕封贞女檀仙姑,见郡县志。今贵邑仙寓山四远瞻拜者,连络不绝。” 《檀氏宗谱》“太姑成神传”:仙姑,太祖给谏公女也。夫人载孕之初,屏荤茹素。爰暨诞降,肌容不凡,仙气飘然。及长,默解经卷。公欲为择配,姑坚执不诺。乃祝发修真。及修一骑并奁资一囊,纵骑所如。 遥想当年,骑着毛驴,横穿檀坡堰,翻过贵冲岭,沿着马坑河溯源而上。经紫石塔登上良禾岭(今日红旗岭),沿着良禾岭山岗走向仙寓山的顶峰——龙头岭。在接近龙头岭的低处下山,在九龙池、炼丹石处休整(此地属祁门县新安镇龙源村炼丹石村民组),然后翻过山麓抵达西峰寺(地属祁门县闪里镇港上村西峰寺村民组)。几年后,再翻越山麓到达仙寓庙(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仙寓庙村民组)。 古谚语:“四十里马坑,四十八道水,九十六座山,出门脱赤脚(脱鞋涉水),运输靠肩挑。” 其实,花园到源口也是一路好风景!且行且珍惜。 花园村 贵冲岭 檀坡堰 回龙湾 五瀑八潭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叠浪</p> 清水源 跑马岗 紫石塔 仙寓山风车(红旗岭) 仙寓山东坞眺望龙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