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6天,11月18日,多云间阴。</p><p class="ql-block"> 先贴上几张昨天晚上住宿的酒店及窗外风光照片。昨晚摸黑外出吃面往返途中,看见了巨大的灯塔,判断是体育场,果然正确。</p> <p class="ql-block"> 很气派的大酒店,位于长良川和岐阜纪念中心长良川竞技场之间,是日本小城市的豪华酒店。</p> <p class="ql-block"> 酒店庭院之一,玻璃顶的房子里是游泳池、健身房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 窗外的体育竞技场。</p> <p class="ql-block"> 长良川都酒店的早餐摆盘。实况是桌面不够大,用了九宫格的食盘+其他餐具。这是经典搭配,食品不止这些。</p><p class="ql-block"> 此行程中选择的酒店都包含了自助式早餐,各家均有所长,难分高下,点评很赞很赞。</p><p class="ql-block"> 记得其中有好几家酒店还提供带盖的咖啡纸杯,真暖心,临走装上一杯现磨美式或意式,满车飘香。</p> <p class="ql-block"> 9点,迎着和煦的阳光,我们又踏上旅途。</p><p class="ql-block"> 方向:京都。第一站:琉璃光院。</p> <p class="ql-block"> 京都景区位置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京都(kyoto)位于日本列岛中心的关西地区,是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与大阪、神户共同成为“京都阪神大城市圈”。</p><p class="ql-block"> 京都在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称为“平安京”。京都建都时是模仿中国唐朝的长安和洛阳建设而成的,是我国古代文明对日本城市建设和命名产生的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京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它都是日本历史和文化的重镇。“古都京都文化遗产”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京都,一直被视为日本文化与大和之魂真正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古建筑、神社、艺伎、绘画、料理、瓷器…。</p> <p class="ql-block"> 早先,地接预约到了中午12.15入场的瑠璃光院门票,蛮幸运的,门票相当紧俏。</p><p class="ql-block"> 11点半左右到了通往瑠璃光院的小路口,沿着流水潺潺的小河边步行进去,经过比睿山电车站、比睿山缆车站、山间别墅、美术馆等,在毫不起眼的景点门外排队等待放行。</p><p class="ql-block"> 眼见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因无预约而被拒之门外。</p> <p class="ql-block"> 比睿山口缆车站很多游客在排队候车,攻略说乘坐轨道缆车到山顶站,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延历寺(佛教圣地)、游览红叶隧道、俯瞰琵琶湖和京都风貌,应该是很不错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瑠璃光院位于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上高野東山55番地。这座寺院原来是明治时代日本的著名实业家田中源太郎(京都电灯公司创始人)的私人别墅。田中去世后,一度成为著名的日本料亭旅馆“喜鶴亭”。2005年,光明寺将这处建筑买下,改为“瑠璃光院”,供奉寺宝。瑠璃光院是一处借山景而建的寺院,整个院落掩映于绿林中。而庭院借自然美景而建,一年四季,景致变幻,如瑠璃光晕。</p> <p class="ql-block"> 京都名胜比睿山之下,竹墙小门之内,一处隐秘之院,却是京都观赏红叶的最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 进门后是玄关,跨过小池的石桥,池塘中欢快游动的红色鲤鱼迎接着各位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的参道两旁生长着百种以上的红叶树木,我们参观时尚未变色,满庭绿树成荫。待到树叶染红时,绚丽夺目、锦绣斑斓的红叶美景会令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 隐藏在八濑大原的瑠璃光院,自平安时代起便是贵族与武士的隐秘花园。这座静谧的寺院平日里深藏不露,只在春、秋两季短暂开放,仿佛是季节的私语,等待着有缘人的探访。每年仅两次的特别拜观,是与自然对话的绝佳时机。待到院内枫树红透而竞相争艳,将京都的秋色渲染得如火如荼,成为赏枫的不二之选。 秋日的瑠璃光院,每一处都是画,尤其是从书院远眺“瑠璃之庭”的景致,更是让人心驰神往。更令人惊叹的是巨大的抛光案桌桌面上的“地板红叶”,是这里独有的奇幻景致,只有在瑠璃光院,你才能领略到这份独一无二的秋日浪漫。</p> <p class="ql-block"> 登上二楼的书斋,透过三面角窗,能够看到满眼红枫的绚丽。而红枫又倒影在书斋的漆面台桌上,形成了内外浑然,令人陶醉的美景图画。</p>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瑠璃光院,每一处都是画,我们站在二楼的房间,透过窗户,那一抹抹酝酿秋意的枫叶,如同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徐徐展开。而那倒映在桌面的枫叶,仿佛将梦幻般的色彩封印,让人仿佛置身于枫叶的怀抱之中。</p><p class="ql-block"> 如果踏准了时节,满目皆枫红,那种惊艳赏之幸之。</p> <p class="ql-block"> 忍不住在网上寻了一张经典片过目。</p> <p class="ql-block"> 书院,匠心独具,格调高雅。</p><p class="ql-block"> 在此小坐片刻,可尽享宁静。</p><p class="ql-block"> 一旁的条案前也挤满了抄贴的游客,临摹书院赠送的佛学语句是吉祥祈福之举。</p> <p class="ql-block"> 每一处窗景都别具一格,令人心动,回味良久。</p> <p class="ql-block"> 瑠璃光院书院二楼,在屋里拍屋外,瑠璃光院的经典片。</p><p class="ql-block"> 这个匠心独运、格调高雅的“屋顶下的空间”实在太销魂,如果没有游客纷纷扰扰,席地而坐可尽享宁静。屏气凝神,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镜头里没有人,太静太美,而拍照时等待了很长时间,排队拍照的人太多了。而且挤到前排(反光桌面旁边)还得趴着才能取到这个角度拍到“倒影”美片。</p> <p class="ql-block"> 瑠璃光院小巧精致,走遍各处20分钟也够了。</p><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点是三千院。</p><p class="ql-block"> 瑠璃光院与三千院在一条路上,乘车上去10多分钟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两个相邻的不同寺庙,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瑠璃光院以光影和青苔闻名,三千院则以文化价值和自然风光著称。</p> <p class="ql-block"> 在石碑前打卡后沿着步道上去,深处是一个寺院群,包括三千院以及寂光院、勝林院、宝泉院、実光院、来迎院等。</p><p class="ql-block"> 这一带寺庙群是京都大原的红叶绝景之地,返回后再查旅游资料得知,这些个小众景观绝对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大原地方出产美味渍物(咸菜),硕大的罗卜是原料之一。</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千院大门,先吃饭再进去。</p> <p class="ql-block"> 在这家餐厅,吃“豆腐套餐”。</p> <p class="ql-block"> 趁着餐前空隙时间,赶紧往深处走走扫描几个寺院。</p> <p class="ql-block"> 勝林院大殿。</p> <p class="ql-block"> 勝林院一角。</p> <p class="ql-block"> 三千院--御殿门。</p> <p class="ql-block"> 三千院。</p><p class="ql-block"> 创建于1118年,是佛教门派之一天台宗的寺院。</p><p class="ql-block"> 寺院内古树参天,青苔遍地,溪水潺潺。</p><p class="ql-block"> 4月樱花、5月杜鹃花、7月紫阳花、秋季红叶,其自然景观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顺参道进入,通过客殿,然后进入宽敞的宸殿,周边是抄经文案和茶座(供应抹茶和点心的消费位),静心赏景。</p><p class="ql-block"> 如同其他的寺院一样,各自的鞋子装在塑料袋里拎着到处跑。</p><p class="ql-block"> 里面有很多真迹字画(不能拍照),对历史人文感兴趣的可看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懂,重点是欣赏风景。</p> <p class="ql-block"> 客殿外是聚碧园,绿意盎然。</p><p class="ql-block"> 京都有名的庭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宸殿前广阔的庭院便是有清园(金森宗合设计),园内藏有数尊颇具人气的童地藏,可爱逗趣,要仔细找找哦。</p><p class="ql-block"> 有清园溪水潺潺、小桥流水、古树参天、青苔遍地、小道蜿蜒、亭台楼阁、花草丛中,美的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院内主要建筑物是往生极乐院,三段式的方形院舍建于1148年,属于平安末期建筑样式。</p> <p class="ql-block"> 三千院的佛殿供奉着3尊佛陀,中间是阿弥陀佛,右边是救世观世音,左边是不动明王。国宝不允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 藏宝阁一角。</p> <p class="ql-block"> 今天安排中还有一个著名的大众景点,也是京都名寺~清水寺。</p><p class="ql-block"> 1994年,清水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京都市东山区清水,创建于778年前后,多年来受战乱等灾害而损,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于1633年重修清水寺,就是现存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清水寺的山号为音羽山,供奉千手观音。</p><p class="ql-block"> 这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占地面积共达13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仁王门。</p> <p class="ql-block"> 西门和三重塔。</p> <p class="ql-block"> 清水舞台,游客铺满。</p> <p class="ql-block"> 这座寺院为栋梁结构,其正殿(本堂)宽19米,进深16米,前部为悬空的“舞台”,人称“清水舞台”,气势宏伟,结构巧妙,被指定为国宝。</p><p class="ql-block"> 舞台下面由139根最高15米的粗大圆榉木支撑,没有用一根钉子,为日本所罕有。</p> <p class="ql-block"> 音羽瀑布,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十分灵验。排队饮水的队伍排得太长了,奇观。</p> <p class="ql-block"> 沿着观光道下坡,再走三年坂。</p><p class="ql-block"> 二年坂三年坂是清水寺山下的坡道小路,沿路有各式各种的京都知名美食餐饮店、极具特色的土特产店、礼品店等等,而且都挤身于错落有致的传统建筑内,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游客百态。</p> <p class="ql-block"> 三重塔、本堂、舞台。</p> <p class="ql-block"> 寺院绿树环抱,春季樱花烂漫,秋季红枫飒爽。</p> <p class="ql-block"> 三年坂,一条通往清水寺的老街,百多米长的道路两旁挤满了各种店铺、餐厅、茶室…。</p><p class="ql-block"> 寂静时刻的三年坂(网络图源)。</p><p class="ql-block"> 我走过的三年坂,人流堪比节日的魔都外滩,真的是挤在人流中。</p><p class="ql-block"> 三年坂连通着清水坂,也就是通往清水寺的小道。有几条小路通达清水寺,三年坂、二年坂、茶碗坂等。</p> <p class="ql-block"> 二年坂和三年坂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的建造年份,二年坂建于大同二年(公元807年),三年坂则建于大同三年(公元808年)。这两条街道都是日本的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区,最能体现京都的古韵。</p> <p class="ql-block"> 拐出三年坂,在路边候车,随手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车到京都四条,去看看祗园和花见小路。</p><p class="ql-block"> 祇园是京都最大的艺妓区。说起这个“祇”字,来源于佛教中“祇树给孤独园”这个说法,读音应该是“qí”,但是,大多数人都将它念成“zhǐ”,不论它念什么,祗园早已是游客心中的那片区域了,就是从八坂神社、鸭川到东大路通之间,以传统的街道、茶屋和艺伎而闻名,是体验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地点。</p> <p class="ql-block"> 祇园起源于江户幕府时期,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虽然街上经营的是茶屋,但其实它们是艺妓馆。在最繁华的十九世纪初,据说这里从业的艺妓多达三千多人。现在祇园还有80多间茶屋,艺妓约100多人。而祇园片区保存着许多当年的建筑,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历史景观保护地。</p> <p class="ql-block"> 八坂神社附近是花见小路,网红之路,它与四通街相交,一直延伸到建仁寺。</p><p class="ql-block"> 隔着四条通,那边就是白川地区,一个江户时代的京都街巷,有着古朴的石板路与神社朱红色的围栏。</p><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一带(清水寺到四条河原町)就是“东山祇园地区”,浓浓的“京都风情”地。它东至八坂神社、南至建仁寺、西至鸭川附近、北至新通桥。在镰仓时期,祗园只是八坂神社的门前街,到了江户时期发展成为游兴街,如今的袛园已经成为以花街为中心、艺伎集中,聚集了高级料理、酒吧等的一条繁华大街,体现京都古韵的街区。</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以车代步,走的是大马路,其实步行是最好的选择,无论是从清水寺到衹园还是相反方向,都不远且看点丰富。</p> <p class="ql-block"> 而祇园最出名的就是花见小路,日语中“花见”是赏花的意思,可这里并没有什么花,而是旧时古城的风月之地。现在这里仍然是艺妓的集中区域,而游客们则是来欣赏茶道和舞技了。街道上是难能看到艺人的,得进茶馆、餐厅才能相见。</p><p class="ql-block"> 石板铺路的花见小路旁是一间间门面精巧、挡着垂帘的茶屋、居酒屋、餐厅等,很多高级料理屋是专做怀石料理的,通常安排有艺伎娱乐节目。</p><p class="ql-block"> 攻略说,清晨时花见小路十分安静,是感受古朴清闲江户风的一刻;向夜幕下的黑色小屋、红色灯笼则尤具日式风情。</p> <p class="ql-block"> 花见小路南端的祇园角,也叫弥荣会馆,是专门表演京都传统艺能(包括京舞、花道、茶道、琴、雅乐、文乐等等)的小剧场,每天傍晚6点和7点各有一场演出,入场券售3150円。</p> <p class="ql-block"> 四条通街景。</p> <p class="ql-block"> 拐弯到三条,预定的餐厅就在鸭川旁。</p> <p class="ql-block"> 晚餐还是定食:每2人合一套寿喜锅+一套烤肉,合RMB435元。</p><p class="ql-block"> 该餐厅选用的牛肉为神户牛。这才是真正的寿喜锅!</p> <p class="ql-block"> 酒足饭饱,来到宾馆。</p><p class="ql-block"> “东急酒店”,一家老牌的宾馆,位于京都市中心,到哪都方便,没有充分利用,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奔波着、快乐着,明天继续。</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发布这篇游记时,已经跨入了崭新的2025年,祝美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撰文·摄影 五洲留痕 2025-01-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