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美术馆巡礼》重走江南·1·乌镇 图/文 谢力行(美篇版)

吉普赛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木心美术馆巡礼》重走江南·1·乌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文 谢力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木心火了,火得一塌糊涂!江浙人,上海老弄堂里赞叹人都是这么说的。</span></p> <p class="ql-block">  木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画家,被视为能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通晓西方美学的传奇人物。</p><p class="ql-block"> 木心一生杖笔,半生蹉跎,遭遇三次入狱,累计达4年余,受尽了种种折磨与屈辱,而他一直静静地面对人生。从未见他有过半点的抱怨。上世纪八十年代移居纽约,旨为获得一个随心思维的环境。为求得生存曾以绘画出售解困,后重新恢复写作,笔耕不止,在纽约和中国台湾再度登场文坛,声菲中外。 </p> <p class="ql-block">  暮年,在挚友陈丹青的帮助下回到故居桐乡乌镇,这位老年资深的作家成为了文坛新人,逐渐进入国内的公众视野。有人称之为「归来的局外人」或「文学史的隐身者」…… 在各种喧声中,木心从不纵声也不应声,木心的文学在传播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喜爱和追捧的粉迷多是90,00 后的年轻人。而中国古典文脉与美学,又似乎在他笔下觅得一次清新自然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木心(1927.-2011.)出生于浙江桐乡市乌镇东栅栏杆桥的大户人家,孙家与郭沫若有親属关系,家父及朋友与鲁迅、钱鈡书等文人常有交往,木心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更名为木心源如佛语的“木铎之心”,后有释“木”为西方宗教说十字架上的人。木心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酷爱文学、绘画、音乐,特别执迷写作。</p><p class="ql-block"> 木心用一生阐释了他的文学理念: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木心在文学的道路上艰辛地走着,以顽强的意志力展示出中华民族文人的风骨。他爱文学乃至一切文化艺术,他热爱生活以静静地接受迎面扑来形形色色的打击,为艺术真诚坚守自己的信念、原则,遭到三次囚禁,特别第二次是文革期间,木心怒怼陈伯达“你也配对海涅乱叫!”,因此被囚禁了18个月。在狱中他的三根手指被折断,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窖,常吃着已经馊了的馒头,老鼠苍蝇作伴,生存条件极差。但木心用写 "坦白书”的纸笔写下了洋洋65万字的《狱中笔记》偷偷地将文稿夹在棉袄里带出监狱,最可贵的是《监中笔记》中没有半句是抱怨的话而写的全是文学艺术与哲学的思考。木心还说文学与写作让我在最艰难的时候没有沉沦,是写作拯救了我! </p> <p class="ql-block">  木心在纽约与侨居的文学艺术家开讲《世界文化史》,讲授时间达五年之久,深得作家、画家、史学家、音乐家、舞蹈家、雕刻家等的赞誉。</p><p class="ql-block"> 2000 年后木心举办美术绘画作品展在北美巡展,逾三十幅画作被美国哈佛博物馆及耶鲁博物馆永久收藏。</p><p class="ql-block"> 晚年回到故乡乌镇,在桐乡市乌镇镇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建设了“木心故居纪念馆”和“木心美术馆”可以供游客参观。他的代表作品有《琼美卡随想录》《西班牙三棵树》《木心画集》先后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在2013年出版《文学回忆录》作者木心、陈丹清。 木心融入了这个曾经有过幸福,美满,苦难的土地上,国家伸开双臂接纳了这个文化游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在编辑结束时想起木心引用法国文学巨匠福楼拜的一句名言:“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这是文化人的最高品格。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吉普赛人2025.1.1. 子时 莲花山下新年第一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