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探访行一一沿途风光(九)

莽原

<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是人类挑战自然极限的壮举。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在这里修建铁路,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勇敢无畏的建设者们,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毅然踏上了这片神秘而艰苦的土地。他们克服了高原缺氧、低温严寒、多年冻土等诸多难题,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这条通往世界屋脊的钢铁大道。</p> <p class="ql-block">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途径多年冻土地段550多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965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建成后的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经过五年奋战, 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p> <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从格尔木向南穿越昆仑山、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到达拉萨,一路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玉珠峰,海拔6178米,位于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南缓北陡,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约5100米;北坡冰川延伸至4400米。山峰顶部常年被冰雪所覆盖。</p> <p class="ql-block">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昆仑山南麓长江北源地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及玉树州的曲麻莱县接壤。南北宽约280公里,东西长200~400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现有高等植物约202种,分属30科102属。</p><p class="ql-block">2017年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铁路修建的三大关键技术</p><p class="ql-block">🌡️ 热棒技术:冻结与解冻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在铁路两侧,你会看到许多竖立的“铁棒”,这些其实是高效热导装置——热棒。🌡️ 它们在冬季通过吸收土壤中的热量来保持冻土的稳定,而在夏季则通过气体对流来阻止热量向冻土传导。热棒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冰箱中的冷却系统,但在这里,它们的任务是保护铁路下方的冻土,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路基变形。</p><p class="ql-block">🌉 低架旱桥:与冻土共舞</p><p class="ql-block">旱桥,顾名思义,是架设在陆地上的桥梁。 与普通桥梁不同,旱桥采用了点式桩承结构,这种结构对冻土的扰动较小,因此对冻土的影响也较小。它能够彻底改变公路路基对冻土地基的依赖性,避免了冻土变化对公路路基的不利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的稳定性。</p><p class="ql-block">🪨 抛石护坡与抛石路基:自然的保护者</p><p class="ql-block">抛石护坡和抛石路基是另一种保护铁路路基的方法。🪨 通过在路基两侧堆砌碎石,形成缝隙,这些缝隙中的空气在冬季形成循环,保持路基与外界温度一致。而在夏季,这些缝隙则成为天然隔热层,有效阻止外界热量的进入,保护了路基下多年冻土层的坚固性。</p><p class="ql-block">这些技术不仅展示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青藏铁路能够穿越可可西里这片土地,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p> <p class="ql-block">风火山,又名隆青吉布山,位于昆仑山楚玛尔河畔的群峰中,地处可可西里东南,距离青海省格尔木市区380公里,海拔高度为5100多米,青藏铁路横穿其间。风火山山体呈红褐色,十分醒目,好像被烈火焚烧了无数次,在可可西里地带堪称一绝。此地气候变化剧烈,气候酷寒,地质构造独特,人迹罕至,是研究地壳运动和冰川冻土的良好原生地带。</p> <p class="ql-block">风火山隧道是青藏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长1338米,海拔5010米,洞内为单线铁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铁路隧道。</span></p><p class="ql-block">风火山隧道2001年10月18日动工建设,2003年7月29日完成主体工程,2006年7月1日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是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的界山。该山脉西部始于长江源头的沱沱河与扎加藏布河之间,东部止于澜沧江上游的解曲,全长约1000千米,宽达150千米,山峰海拔一般5500—6000米,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海拔6621米。[10]以青藏公路所经过的温泉垭口为界,西段山体大致呈东西走向,东段转为西北一东南走向。它既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印度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