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古镇

明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感谢栏目组老师的支持与鼓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2月30日,农历甲辰龙年冬月三十日,星期一,天气晴朗。上午9时50分,我从家出发,前往天宫山古茶树。下午1时20分,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观赏了古茶树后,于下午2时35分离开,前往龙华古镇,下午4时到达。一路上,我看到了宁静美丽的山地景观,蓝天白云下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华镇,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地处屏山县西北部,东与富荣镇为邻,南与老君山相连,西与沐川县永福镇接壤,北与沐川县底堡镇及叙州区商州镇相接。龙华镇因境内龙华寺而得名。我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小巷子里,两侧都是白墙黑瓦的房子,红灯笼高高挂起,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曾经在几年前来过这里,那时的龙华古镇韵味十足。如今再次来到这里,却感觉古镇的韵味少了许多。古民居建筑已经摇摇欲坠,好多房屋都没住人了,住有人家的房屋也翻新了,失去了古建筑的风格。不过,这古镇的一条小巷子里,两侧的木制房子和墙上挂着的红灯笼,还是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华”一名,与古建筑“龙华寺”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传,一位名叫静普的游方和尚云游至此,见此地是景色绝佳的禅修之地,于是号召居民建庙。一日和尚迷糊中,见即将完工的庙宇里,佛祖如来正在召开万教归一的“龙华会”。和尚幡然大悟,联想到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故取名“龙华寺”。我站在龙华寺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楼梯入口处,两个狮子雕像守卫着这个入口,红色砖房在阳光下显得庄重而古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华寺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明德三年(公元936年)前,明嘉靖十五年(1546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嘉庆时期进行过大培修,原由山门、关圣殿、天王殿、毗卢殿、观音阁及大雄宝殿等建筑组成,均在一条中轴线上。如今,仅存天王殿。2005年12月6日,屏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我望着那古色古香的房子,屋顶覆盖着青瓦,屋檐微微翘起,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于龙华镇的来历与龙华寺密切相关,说的是一位叫静普的游名和尚修建该寺庙,修好后一直想不到取什么名,《灯笼经》里面的“都是龙华会上人”,顺理成章的取名“龙华寺”,龙华镇因龙华寺故名至今。我走在古镇的小巷子里,两侧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门前种满了绿色植物,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历史与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咸丰年间建造的古城墙遗迹,已残缺不全,今仅存部分,目前综合长度约300余米,是研究都阃府文化的重要实证。我站在古老的门楼遗址前,由石头堆砌而成的门楼上方拱形的设计显示出古代建筑的特点。旁边有一块解说牌,让我感受到这里历史的厚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华古镇还有一座八仙山大佛,因我们到的时间太晚,就没去游览。以后有机会再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河边上一棵榕树,还挺美的。我站在河边,欣赏着这棵巨大的老榕树,它的根部被涂成白色并暴露出来,枝叶繁茂,仿佛一把巨大的伞遮住了周围的区域。远处的房屋静静地坐落在那里,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古镇吃过晚餐后,我于6时25分离开,回到家里已经晚上9时30分了。这一天的旅程,让我感受到了龙华古镇的历史与文化,也让我对古镇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龙华古镇能够保留更多的古建筑,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历史与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文史来自景区介绍和网络搜索,诚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