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扩展 · 艺术篇】,卢浮宫读画(二)

谦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卢浮宫德农馆二楼的达鲁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达鲁厅里的擎天巨擘</b></p><p class="ql-block"><b> (三)</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时空浩渺,无与伦比的苍凉,无与伦比的深邃,又无与伦比的壮阔。掩卷沉思,细细追溯古罗马的源头,有庄严的历史,有瑰丽的神话,有飘渺的传说,真真假假缠绕在一起,竟找不出一个梳理的由头。是严谨的考古,是浪漫的畅想,还是虚无的杜撰?对我来说,真假已经不重要了。眼前的一卷卷诗歌,一尊尊雕塑,一幅幅图画,汇成了古罗马溯源的慨然悲歌。</p><p class="ql-block">古罗马创建史三部曲 :</p><p class="ql-block">母狼哺婴、</p><p class="ql-block">萨宾人劫掠、</p><p class="ql-block">萨宾妇女的调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逆光中的“母狼哺婴”</span></p> <p class="ql-block"><b> 母狼哺婴</b></p> <p class="ql-block">三部曲之一:母狼哺婴</p><p class="ql-block">一个奸佞小人,弑兄篡位,谋夺王权。为了根绝后患,他威逼自己唯一的侄女做了贞女塔的女祭司,切断了她和任何男子的往来。但是有一天,这位美丽的女子有了身孕,据说是同战神暗恋的结晶。一对孪生兄弟降生了, 这引起了国王极大的恐慌, 他命人将两个婴儿放进一个篮子,并抛入了伯台河中。 河水退了,一只觅食的母狼发现了这两个嗷嗷待哺的生命, 它就用自己的乳汁喂大了他们。 于是,这两个孩子成了罗马人的祖先,而母狼则成了罗马祖先心目中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母狼哺婴的青铜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著名的卡彼托林博物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尊制作于公元前六世纪的青铜母狼雕像。在母狼身下,一对可爱的男婴正在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p><p class="ql-block">婴儿长大了,哥哥叫罗慕路斯,弟弟叫<span style="font-size:18px;">瑞摩斯。</span>兄弟俩齐心协力,诛灭了当初将他们抛入台伯河的国王阿穆利乌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城市。传说的结局让人唏嘘,罗慕路斯杀死了弟弟瑞摩斯, 成就了另一幕权力争斗的历史悲剧。毋庸置疑,罗马 (ROMA)的名字起自于这个新城的最高统治者罗慕路斯。罗马古墟的一角还耸立着祭奠罗慕路斯的神庙,至今保存完好,只是现在已被移作他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马古墟一角的罗慕路斯神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詹博洛尼亚的雕塑《萨宾人劫掠》</span></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萨宾人劫掠 </b></p> <p class="ql-block">三部曲之二:萨宾人劫掠</p><p class="ql-block">紧接着“母狼哺婴”的传说,便是“萨宾人劫掠”的故事。在古罗马民族刚刚兴起的时候,男子们找不到一位可以充当妻室的妇女,古罗马面临着灭族的危机。罗马领袖罗穆路斯(母狼哺婴的两兄弟之一)便设宴款待邻近的萨宾人,趁他们醉酒的时候,就把男子杀死,抢夺他们的妻子,这些妇女后来便成为罗马人的第一代母亲。</p><p class="ql-block">这似乎是一个不很体面的故事,细细品来,喝着“狼奶”长大的罗慕路斯的基因中,本身就涵有与生俱来的狂野甚至暴戾的本性。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对这个有关罗马人起源的故事情有独钟。在欧洲,罗马,在佛罗伦萨,有关这个故事的艺术品无以计数。最吸引我的,则是詹博洛尼亚的大理石群雕了。在这组雕塑中,艺术家以三个比真人略大的人体,围绕着一个中心扭曲上旋,呈现出复杂变幻的螺旋型造型。从罗马人的右腿开始、到萨宾妇女高举的左手结束,这种连续不断的旋动姿态,造就了剑拔弩张的戏剧性冲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詹博洛尼亚的雕塑《萨宾人劫掠》</span></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萨宾妇女的调停</b></p> <p class="ql-block">三部曲之三:萨宾妇女的调停</p><p class="ql-block">多年后,萨宾人强盛了,萨宾国国王塔提乌斯调兵遣将,将罗马城围得水泄不通。时过境迁,当年被劫的萨宾妇女已为人妻,她们的儿女也成为罗马人的第一代子孙。萨宾人重兵压境,罗马人誓死不屈,此时此刻,女人又被推上了道义和人情的焦点:城外,是昔日的同姓骨肉,城内,是如今的血缘至亲,《贺拉斯兄弟之誓》、《处决儿子的布鲁特斯》中张扬的家国情仇,再一次被推到了波峰浪尖。剑拔弩张之际,一袭素衣的艾埃茜妮率领一众羸弱的母亲和惊孱的孩童,劈开了一条兵刃中的血路。三十年之后,达维德的学生、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旗手欧仁.德拉克洛瓦在《自由引导人民》中创造了另一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莱辛,艾埃茜妮和莱辛一样,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道惊世的霹雳。</p><p class="ql-block">本是同根并蒂,何苦兵刃相接,为了避免国破家亡,妇女和孩子阻止了这场亲人间的战争。达维德的《萨宾妇女的调停》,正描绘了这一段惊天动地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名画档案</p><p class="ql-block">名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宾妇女的调停</span>》</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 (即:大卫)</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1789年构思,1799年成画</span></p><p class="ql-block">尺寸:386cm×520cm</p><p class="ql-block">类别: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收藏:巴黎卢浮宫,达鲁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前景中的那位背对观众、左手握盾、右手投掷标枪的是罗马国王罗慕路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罗慕路斯手执的盾牌上还刻着母狼的图腾和罗马 (ROMA) 的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罗慕路斯对面的那位面朝观众、持剑举盾的是萨宾国王塔提乌斯,双方血刃相交,构成了势均力敌的阵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一袭素衣的艾埃茜妮率领一众羸弱的母亲和惊孱的孩童,劈开了一条兵刃中的血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血路上滚爬着孱弱而惊恐的孩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他们都是罗马人和萨宾人的骨血至亲</span></p> <p class="ql-block">世界名画《萨宾妇女的调停》严格遵循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造型艺术中最容易给人以美感的黄金比、对称性和均衡性,在作品的构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前景右侧背对观众的罗马国王罗慕路斯 (左手的盾牌上还刻着母狼的图腾和罗马的标志),前景左侧面朝观众的萨宾国王塔提乌斯,组成了兵刃中的绝妙对称;罗慕路斯身后嘶叫的战马,塔提乌斯身后高举的婴儿,又组成了中景与前景对称上的呼应。箭在弦上,深明大义的女英雄艾埃茜妮率众冲进血海,调停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战祸。情势虽然紧张,但错综复杂的人物动势,标枪圆盾的形线变化,依旧营造出画面的稳定。除了构图,达维德的人物造型无可匹敌。铜铸铁浇的形体塑造,深厚严谨的素描功底,以及附著于素描的色彩舖排,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宾妇女的调停》</span>酝酿于一七八九年,成画于一七九九年,十年间的跌宕,磨钝了达维德的心智,也磨平了他的理想与激情。革命党内部的残酷内耗,让法兰西沦陷于以暴制暴的十年血色。一七九四年的热月政变中,雅各宾派覆灭,党魁罗伯斯庇尔也被推上了断头台。达维德蔓引株连,身陷囹圄,经学生和朋友的多方营救,戴罪出狱。从根子上说,达维德只是个感性的艺术家,他不具政治家慎密的心智、雄豪的胆略和豁达的胸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以此形容艺术家此刻的心境,再合适不过。</p><p class="ql-block">达维德毕竟没有经受住法国大革命的淬炼,陷入了一潭死水,泛不起半点涟漪。如果说还有暗流的隐动,那便是期待,他在期待乱世中拯苍生于水火的救星。</p><p class="ql-block">出狱后的四年中,达维德完成了巨幅油画《萨宾妇女的调停》。酝酿时的激情消逝了,剩下的只是理性的构思,形式的表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希腊人体的唯美躯壳。</span>《荷拉斯兄弟之誓》、<span style="font-size:18px;">《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和《调停》近在咫尺,就表象而言,一样的钢筋铁骨,一样的顶天立地,但细细品味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前者因情而动,后者却陷入了概念的巢穴。有人嘲讽《调停》荟萃了古希腊黄金比例的裸女裸男,虽然刚健,却丢失了灵魂,</span>就象舞台上走秀的一具具人体。评论家的评语虽然尖刻,却一语道破了问题的实质。此刻的达维德已褪去了锋芒,在唯美的构图、唯美的造型、唯美的色彩中寻求精神的慰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达鲁厅里的擎天巨擘 </b></p><p class="ql-block"><b> (四)</b></p> <p class="ql-block">法兰西民族终究是幸运的,就在这至暗时刻,拿破仑横空出世,给达维德,给法兰西千百万民众带来了希望。</p><p class="ql-block">时势造英雄,英雄适时势。从一七八九年到一七九九年,拿破仑蛰伏十年,一朝涅槃 —— 雾月政变后,开启了为期十五年的执政生涯;一八零四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加冕称帝。自此,达维德在颓落中惊醒,再一次找到了精神的支柱,事业的皈依。拿破仑慧眼识珠,授予达维德帝国首席宫廷画师的称号;达维德感恩戴德,成为拿破仑忠实的拥趸。卢浮宫里最辉煌的作品——《拿破仑加冕》(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中下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左下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右下部</span></p> <p class="ql-block">名画档案</p><p class="ql-block">名称:《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 (即:大卫)</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805~1807年</p><p class="ql-block">尺寸:610cm×931cm</p><p class="ql-block">类别: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收藏:巴黎卢浮宫,达鲁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尊划时代的巨铸,<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也是拿破仑钦点达维德绘制的作品。受命于一八零四年十二月,完工于一八零七年十一月,</span>达维德殚精竭虑,将他的全部热情、全部智慧、全部技巧挥洒于画面,舖排出一八零四年十二月二日拿破仑加冕的历史性一刻。一百五十余位历史人物各呈其貌,斑斓多彩的宫廷服饰各显其质,恢宏的整体构思、严谨的素描造型、灵动的色彩写生,都抵达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当拿破仑的眼眸第一次触碰到画面的时候,虎躯一震,半晌才迸出一句话来: “这真是一件伟大的作品!不,这根本不是一幅画,哪有画可让人身置其中?每个部分都在发光,每个人物都有生命 …… 太好了,实在太好了!达维特,还是你了解我,你让我成为法兰西的骑士……。”</p><p class="ql-block">下面,便是《拿破仑加冕》的人物剖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拿破仑加冕仪式的场面</span></p> <p class="ql-block">人物剖析之一:</p><p class="ql-block">君权神授,由教皇为跪在圣坛前的君主戴冠加冕,这是因袭千年的传统,天经地义,亘古不变。法兰西的君权和神权就是在这一仪式的延承中得到了高度的契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1429年7月17日,法兰西女英雄贞德护送王太子查理抵达兰斯,并在兰斯大教堂完成了“君权神授”的加冕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然而,拿破仑就是拿破仑,他敢于挑战传统,拒绝下跪,自行戴上了从庇护七世手中夺过的皇冠,这让观摩整个加冕过程的艺术家惊愕不已,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从精神到道德,从文化到认知,曾经主宰王权的神权,依然以宗教的形式主宰着一代又一代的黎民百姓。拿破仑确实拥有顶天立地的权威,但他无以挑战千百万民众渗入骨髓的习惯性思维。达维德绝顶聪明,他截取了一整个过程中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个场面,既避开了这一段不堪的史实,又给拿破仑戴上了至高无上的光环。</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样,拿破仑以惊世骇俗的举动冲破了那个时代政治传统的底线,从中世纪起始的“君权神授”终于在拿破仑时代宣告终结。</p><p class="ql-block">就艺术而言,达维德的技巧无与伦比。我的目光在画布的高光处分分寸寸地游移 —— 拿破仑和约瑟芬身披绛色红袍,天鹅绒的浮表,羊羔绒的内里,嵌金丝的花纹,涵金箔的流苏,各显其貌,各呈其质,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棉、绸、丝、绒之间的一种质感的对比。给予我至深印象的是主教身披的那件金黄色的祭袍 (位于皇帝、皇后之间),柔中带硬的手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丝中夹金的质地,竟</span>来自于艺术家挥洒自如的笔触转换,精妙绝伦的色彩堆砌!</p> <p class="ql-block">人物剖析之二:</p><p class="ql-block">画面上部看台的中央,端坐着拿破仑的母亲玛丽亚·莱蒂西亚·拉莫利诺(1750—1836),因为拿破仑和他弟弟吕西安之间的纠纷,也因为拿破仑封约瑟芬为后极度违背了她的意旨,太后并没有参加仪式,但达维德为了顾全皇家体面,违背史实,将她纳入大典,为此,受到拿破仑由衷的称赞。</p><p class="ql-block">画面中部手端圣油瓶托盘的是皇太后的乘龙快婿,拿破仑幼妹的丈夫,帝国元帅约阿希姆·穆拉特 (1767—1815),1808年成为那不勒斯国王。</p> <p class="ql-block">人物剖析之三:</p><p class="ql-block">画面中部有五位身着蓝绿色长裙的女子,左面第二位是拿破仑的幼妹卡琳娜.波拿巴 (1782—1839),她正注视着皇后约瑟芬的披风。为了区别于其他宫娥,达维德将第二版《加冕》(现珍藏于凡尔赛宫)中卡琳娜的衣裙改成粉色。</p> <p class="ql-block">人物剖析之四:</p><p class="ql-block">画面右侧的是拿破仑的长兄约瑟夫·波拿巴 (1768—1844), 他被授予皇家王子的称号,并在1806年成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年成为西班牙国王; 画面中部的是拿破仑的四弟路易·波拿巴 (1778—1846), 1806年成为荷兰国王。</p> <p class="ql-block">人物剖析之五:</p><p class="ql-block">画面左侧的背影为查尔斯·弗朗索瓦·勒布伦 (1739—1824),拿破仑的三领事之一,手里握着“查理曼大帝”的权杖;画面右侧的背影为让·雅克·雷吉斯·德·冈巴塞雷斯(1753—1824),它也是拿破仑的三领事之一,后成为帝国的王子校长,他手里握着“正义之手”的权杖。</p> <p class="ql-block">人物剖析之六:</p><p class="ql-block">画面左侧背影为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埃(1753—1815),1805年成为帝国元帅;画面右侧背影为塔列朗(1754—1836),1804年7月11日成为帝国元帅。</p> <p class="ql-block">人物剖析之七:</p><p class="ql-block">罗马教皇庇护七世(1742—1823)应邀出席盛典,却被剥夺了加冕的权利,他尴尬地端坐在拿破仑后侧不瞩目的位置,黯然神伤。</p><p class="ql-block">卢浮宫里,《迦拿婚礼》的画幅独占鳌头,《拿破仑加冕》屈居第二,即便如此,相机的广阔镜依旧难罩《加冕》的整体,我只能以局部切割、合零为整的方式,一一呈现画面的全部。达维德本人一定隐藏在画面的某一个角落,好事的观摩者们似乎在右侧看台的栏杆间发现了他的行踪。只可惜幽暗的阴影部恰好遇着了天光的反射,斑斑驳驳,涵浑不清。依我看来,达维德的位置应该在皇太后座位上侧的看台,从右到左,前排第三位的那位绅士基本符合他的神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有人说,在右上角标示的方框中可依稀辨析出达维德的轮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我倒认为,上侧看台中间的绅士基本符合他的神形 。</span></p> <p class="ql-block">前面,我曾写道:达维德是拿破仑的忠实拥趸。为了了解“拥趸”两字的精准含义,我特地查阅了字典:“拥趸”是中性词,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会显现其特定的褒贬倾向和情感色彩。如果拥趸的对象是贤明圣主,那便涵褒义,如果是昏庸暴君,那便涵贬义。达维德是雅各宾党派的拥趸,也是拿破仑帝国的拥趸,但他并没有成为波旁王朝的拥趸。《荷加斯兄弟的宣誓》和《处死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都是路易十六钦点绘制的作品,但成品后的巨制却被拒之门外,很明显,它与皇家的政治理念和美学口味截然相悖,反倒成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铿锵的前奏。</p><p class="ql-block">毋庸置疑,达维德是一位坚定的反对法兰西封建帝制的战士。他的作品为他一生作了最精准的诠释。</p><p class="ql-block">他曾说:“绘画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构成画家。”</p><p class="ql-block">他曾说:“拿调色板的不一定是画家,拿调色板的手必须服从头脑”。</p><p class="ql-block">他曾说:“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为了帮助某一个政治概念的胜利而存在”。</p><p class="ql-block">所有这一切,都成为这位反封建战士深刻的箴言。在达维德的艺术高光期,他创作了一系列将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服从于他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美学理念,成为他所处的那个摧枯拉朽时代的战斗号角。</p><p class="ql-block">话题回到达维德里程碑式的巨铸《拿破仑加冕》。无人诋毁他的画品,却有人贬谪他的人品,诟病最多的便是作品对历史肆无忌惮的篡改或拿捏。从整体上讲,他巧妙地避开了“君权神授”的主干,选取了“为皇后加冕”的末叶;从细节上讲,他编造了皇太后出席加冕大典的史实,营造出拿破仑意念中最完整、最辉煌的盛典。对于这些,我自觉无语,也不想为他争辩。前些日子,我曾写过同为法兰西画家的旅文,他绝没有库尔贝的傲骨,更没有米勒的纯粹。他就是他,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画家,出类拔萃,却又参杂着为人者因境遇逼迫而导致的软弱、圆滑、甚至谄媚。</p><p class="ql-block">达维德一生附著于政治 (斟酌用词时,我避开了“攀附”,纳用了“附著”),他没有逆潮流而动,而是顺应了时代。雅各宾派彻底摧毁了路易十六的封建统治,拿破仑更是动摇了法国乃至欧洲的封建制度,成为与凯撒、亚历山大齐名的千古一帝。与“雅各宾”同为战友,与拿破仑互为君臣,即便用了“攀附”,也不致过于贬义。</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拿破仑执政十五年,便在政坛上凄然消逝。燃烧得过旺,陨落得过快,彗头携着一条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彗尾,在弥漫星光中悠然划过,再也没有回头,却铸就了永恒。</p><p class="ql-block">拿破仑陨落了,波旁王朝复辟。达维德也陨落了,他逃亡他国,殒命他乡,造就了艺术史上的又一幕悲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达鲁厅里的擎天巨擘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在本文的篇末,奉上达维德巨铸中的收官之作《雷奥尼达在温泉关》。酝酿于1800年,成画于1814年,历经了一十四年的迂回曲折。酝酿起初,达维德刚被拿破仑招入麾下,余烬中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以斯巴达英雄列奥尼达率三百勇士血战温泉关的传说为题,展现了一个至今还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或正贴合了艺术家此时此刻的“壮怀激烈”。坊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拿破仑崇拜英雄,景仰凯旋,而对雷奥尼达指挥的这一场以全军覆灭告终的战役颇有微词。即便是皇帝心不在焉的一说,也会搅动艺术家纷乱的心绪。不管怎么样,作品还是问世了,问世在拿破仑执政十五年后的“回光返照——“百日王朝”覆灭的前夕。</p><p class="ql-block">拿破仑时代彻底结束了。终生随政治漂泊的达维德,终于跌落到命运的谷底。六十六岁的艺术家再一次陷入十五年前的困顿,创作出风格上类似于《萨宾妇女的调停》的《列奥尼达在温泉关》,倒也符合他人生随政治沉浮的心理轨迹。</p> <p class="ql-block">名画档案</p><p class="ql-block">名称:《列奥尼达在温泉关》</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 (即:大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时间:1800年构思,1814年成画</span></p><p class="ql-block">尺寸:393cm x 533 cm</p><p class="ql-block">类别: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收藏:巴黎卢浮宫,达鲁厅</p> <p class="ql-block">达维德的名作《列奥尼达在温泉关》描绘的是这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50万铁骑进攻希腊,骁勇善战的斯巴达国王雷奥尼达力排众议,亲率三百斯巴达勇士死守希腊中部的门户温泉关,与百倍于己的波斯侵略军展开了血刃之战。三日之后的最后一天,斯巴达人被波斯人团团围住,明知必死,却无人胆怯,在波斯人如雨的乱箭中,他们呐喊着誓言,慷慨赴死。</p><p class="ql-block">如今,在埋葬列奥尼达和300勇士尸骨的希腊德摩比勒隘口 (即: 温泉关), 横卧着一尊石铸的纪念碑,镌刻着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的一段铭文 —— </p><p class="ql-block">异乡人,</p><p class="ql-block">你若到斯巴达,</p><p class="ql-block">请转告那里的公民:</p><p class="ql-block">我们阵亡此地,</p><p class="ql-block">至死犹恪守誓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无名画家绘制的温泉关战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史料中呈现的斯巴达人盔甲、武器装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温泉关隘口的纪念碑上,镌刻着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的一段铭文。</span></p> <p class="ql-block">二零零六年,好莱坞的艺术家们或正从达维德的油画和西摩尼德斯的铭文中汲取了灵感,拍摄了同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悲剧,片名就是:《斯巴达三百勇士》。</p><p class="ql-block">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是一部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的大片。精湛的画面构图,雄浑的色彩调配,营造出了古老、庄重且充满史诗感的氛围。加之于磅礴的画面、深刻的主题和人物的刻画,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引发起人们对勇气、对荣誉、对自由等价值观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重兵压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浴血奋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战死沙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虽死犹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油画《列奥尼达在温泉关》便略显逊色了——构图可谓均衡,气势可谓磅礴,色调可谓浓烈,然而,充塞于画面的铁血男儿,造型挺拔而不具生气,形象俊朗而抽离灵魂。褪去了锋芒的达维德,再一次推崇起新古典主义倡导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在唯美的构图、唯美的造型、唯美的色彩中寻求艺术的皈依。历史就是历史,黄金比例的古希腊男体,光赤裸露的荷尔蒙气息,无以构筑两千五百年前温泉关古战场的雄浑和壮烈。</p><p class="ql-block">瞻仰着达维德的鸿篇,享受着法兰西画家庄严肃穆的宏伟;观摩着好莱坞的巨制,感受着温泉关隘口惊天动地的厮杀;吟诵着西摩尼德斯的铭文,体会着古希腊诗人渗入骨髓的苍凉。孰赢孰输,众口不一,无从、也无须在绘画、电影和诗歌这三种不同的艺术载体中辩出个优劣。闭上眼睛,静静地体会《列奥尼达在温泉关》赐予我的种种触动——雄浑壮丽的宏观构图,工整严谨的素描功底,依附于素描的色彩舖排,无一不是艺术盛宴中的珍馐美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画面中央的列奥尼达手持长剑和圆盾,镇定自若地注目前方,仿佛在祈求神明,赐予勇气和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列奥尼达的右侧,一位老者轻抚着年轻人的胸膛,依依不舍地做最后的告别,强悍中注入了一缕悲壮的柔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列奥尼达的左侧,几位将士手持花环,向胜利之神献上最后的祭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二零二四年十二月撰写文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做成美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待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