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历史看四川——四川省博物院小记

锋星

<p class="ql-block">来四川、到省会,必然要去省博转转。原四川省博物馆改称博物院,必然有很多好"东西"。</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双休日,但参观的游客并不多,与同城且同为一级博物馆的成都博物馆差别甚大。</p> 远古四川——史前时期 <p class="ql-block">四川盆地西靠青藏高原,北依秦巴山地,东连长江三峡,南临云贵高原,地貌复杂、生态多样、资源富集,远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迁徙交融,孕育了远古四川的早期文明。</p><p class="ql-block">峡江地区的龙骨坡遗址将人类活动的历史追溯到了距今约200万年前;腹心地带的眉山坛罐山遗址是四川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川西高原出土的大量手斧是古人类对高海拔环境生存适应的见证;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资阳人”是中国南方地区晚期智人的重要代表。进入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族群汇聚盆地,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史前文化。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筑墙建城,古蜀文明由此开篇,并酝酿出灿烂辉煌的三星堆文明,使成都平原成了长江上游文明的中心。</p> 文明星火——新石器时代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跋山涉水,在四川盆地交汇,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圈。横断山脉纵贯南北,甘肃、青海的先民经此南迁进入盆地西北,带来了纹饰精美的彩陶;长江三峡蜿蜒折转,江汉平原的人们溯流而上,在峡江地区渔猎耕种,甚至以鱼骨随葬;秦巴山区峡谷纵深,关中先民翻越秦岭南下,在嘉陵江流域留下了纷繁复杂的文化面貌。四川盆地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多种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带来了稻作文明、栗作文明,以及成熟的家畜养殖技术,他们于成都平原聚合,产生了稻、粟双作的农耕系统,由聚落发展到古城址群,酝酿出盆地的文明星火。</p> <p class="ql-block">红陶罐,彩陶瓶</p> 平原筑城——古蜀文明开篇 <p class="ql-block">成都平原气候温润,物产丰饶,适宜人居,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区域特征明显的“宝墩文化”,此时不同群体建立了众多的大小规模不一的聚落。宝墩先民们在这里建城筑墙,出现了新津宝墩、郫县古城、都江堰芒城等8座史前城址,这是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群,其中宝墩古城是发掘最早、面积最大、最具典型的遗址。从宝墩文化发现的礼仪性建筑、礼器、墓葬,以及水利设施的修筑、城墙的构建等,证明宝墩文化出现了阶层的分化与公共权力组织,成都平原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拉开了古蜀文明的序篇。</p> <p class="ql-block">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虽然巴蜀古国所处地域相对封闭,但它以开放博大的胸怀,兼收并章,汇集了中华大地早期文明的精粹,成为先秦时期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中心。这一古老的文明因其独特鲜明的文化特质而惊艳于世。</p><p class="ql-block">在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巴蜀文化先后与中原、荆楚、周秦等文化之间既有和平交往,又有战争对抗,她对旱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统一国家的诞生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东南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p><p class="ql-block">秦并巴蜀后,实力大增,得巴蜀之广表江山、丰饿物产,最终一统天下。巴蜀文化也伴随着秦的统一战争,逐渐融入到华夏主体文明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在经济、文化、技术、军事等各个方面持续奉献着自身力量。</p> 古代四川——先秦时期 <p class="ql-block">先秦时期的四川,是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中心。</p><p class="ql-block">文献记载,巴蜀古国所在之地,为“人皇九囿”之一,巴蜀为“囿中之国”。至大禹,分九州,巴蜀属梁州。经过历代先公、先王的经营,巴与蜀逐渐成为长江上游两个强大的国家。通过近百年考古工作,一个远比文献记载更为神奇的巴蜀王国逐渐显露尊容。在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蜀文化,与川东、重庆峡江地区的巴文化交相辉映,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巴蜀文化”,并与周边各族群交流互动,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p><p class="ql-block">战国晚期,秦得巴蜀之富,有了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巴蜀大地逐渐成为秦统一六国的坚实后方。此后,巴蜀文化逐步融入中华文明。</p> <p class="ql-block">【神秘王国】文献中古蜀的起源,与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大禹等英雄人物有关,在其文明初起时代,经蚕丛、柏潢、鱼凫三代蜀王,古蜀从酋邦社会演变为王国。</p><p class="ql-block">近百年的考古工作,勾勒出一个比历史记载更加真实的古蜀王国。作为古蜀文明典型代表的三星堆文化,特征鲜明,兼收并蓄,独树一帆。其后的金沙·十二桥文化,延续三星堆文化的信仰,以成都为核心,使王权逐渐取代了神权。这是古蜀王国最为辉煌的时代,其文化影响力东至鄂西,西抵石棉,北达汉中,南接黔东。</p> <p class="ql-block">【竹瓦吉金】《尚书·牧誓》中记载了蜀人出征参与“武王伐纣”的战争,揭示了古蜀国与周人的密切往来。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在四川彭县(今彭州市)竹瓦街先后两次发现的青铜窖藏,属于金沙·十二桥文化,共出土了40件精美青铜器,其中的青铜礼器带有强烈的西周文化烙印,见证了周人与古蜀国密切的文化联系。</p> <p class="ql-block">“牧正父已”铜觯,“覃父癸”铜觯。铜觯为酒器。覃氏、牧正氏均为古代中原族氏,其氏族名常见于商周青铜器铭文中。“覃父癸”觯与“牧正父己”觯均为中原地区铸造的青铜器。《尚书·牧誓》记载武王伐纣时,得巴蜀之师,令殷人倒戈。出土的文物和历史文献都印证了古蜀国与中原的密切往来。</p> <p class="ql-block">铜钺,牛首纹铜钺</p> <p class="ql-block">鸟纹铜戟</p> <p class="ql-block">四脚蛇纹宽叶铜矛</p> <p class="ql-block">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羊首六涡纹铜罍</p> <p class="ql-block">牛首耳铜罍。水陆攻战纹铜壶,此铜壶以三角云纹为界带,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采桑射猎,中层为宴乐弋射,下层为水陆攻战。其中“水陆攻战”纹饰常见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这类铜壶最早应是来源于中原地区。</p> <p class="ql-block">【巴蜀辉映】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巴、蜀在同中原和荆楚的往来中,发生了重要转折。</p><p class="ql-block">古蜀国在不断吸收中原、荆楚的礼乐文明后,将世俗王权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原有的神权文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曾经居于汉水上游的赫赫巴国,因不敌荆楚的扩张,最终南迁至川东、峡江地区,并成为当地各个土著族群的统治者,使巴文化迎来全盛时代。位于四川盆地东、西两地的巴与蜀,在并存中交融、发展,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巴蜀文化”。</p> <p class="ql-block">【马家王气】新都马家木椁墓,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内发现的战国时期规格最高的墓葬之一,墓内腰坑出土的188件青铜器,种类多达数十种,且大多数器型均5件为一组,体现了蜀人“尚五”的礼制。有学者认为其墓主人可能是古蜀开明王朝的某代国王。</p> <p class="ql-block">铜戈。马家出土的兵器少有绿锈,保存着铜器本身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牛鼠纹铜矛,平肩圆刃铜钺</p> <p class="ql-block">曲柄铜匕,1980年四川省博物馆在新都马家乡发掘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青铜,矩形内,饰蛙纹,柄中部饰菱形纹,勺部呈桃形,内凹,饰饕餮纹,周围饰云雷纹。</p> <p class="ql-block">铜削</p> <p class="ql-block">马家木椁墓的腰坑中,出土大量成组的青铜生产工具,每种多以5件为组,有的还是大中小几套有序配置。而同一时期中原和楚、秦的墓葬中,极少见到如此大量且成套成组的青铜生产工具。这表现出古蜀青铜文化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铜印,此印的印背中部有一播钮,四角各饰一组兽面,印文为巴蜀符号,是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巴蜀铜印。</p><p class="ql-block">铜印。</p> <p class="ql-block">带盖蟠虺纹铜浴缶</p> <p class="ql-block">蟠螭纹铜鉴</p> <p class="ql-block">【巴国遗珍】巴国原是周王室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约春秋晚期,巴国不敌楚国扩张,从汉水上游迁徙至四川盆地东部和重庆、鄂西峡江地区,他们承袭了中原和荆楚的礼乐制度,成为这一地区土著族群的统治者。巴人民风敦厚、质直好义,善乐舞,信巫鬼,崇白虎。宣汉罗家坝、涪陵小田溪等遗址的考古发现,大致勾勒出了巴文化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巴人多元的文化面貌。</p> <p class="ql-block">【巴楚关系】春秋战国时,巴楚之间虽“数相攻伐”,但王室之间也有联姻,巴国王室更是吸收了荆楚的“礼乐文化”。在楚国,其都城郢都也有巴人聚居区,楚地的民歌“下里巴人”即源于此。而巴人的文化更是在楚国长期风行,盛而不衰。湖北省荆州市出土的“兵避太岁”铜戈,年代早于川东地区同类铜戈,见证了巴国迁徙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铜胄顶</p> <p class="ql-block">“王”纹铜印。战国时期,巴蜀青铜器和印章上,常出现各式各样的图形和符号,与平常所见装饰纹样有异。这些或抽象、或写实的纹样,极具地域特色,它们以不同的排列组合装饰于某件器物上,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因不能严格区分和释读,学者们将其统称为“巴蜀图符”。虽然考古学界对巴蜀图符的认识尚有争议,但它却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开巴蜀文化密码的一把钥匙。</p> <p class="ql-block">带鞘铜双剑</p> <p class="ql-block">“王孙袖”戈。“王孙袖”戈上的图案为典型的虎纹,其形制也为巴蜀式,与郫县(今郫都区)出土虎纹铜戈极为相似。但其上文字为楚式。据文字内容可知,它应是巴蜀首领赠给楚王之孙“袖”的物品。楚国强大后,对周边被占领的民族采取安抚政策,“袖”便是当时楚占巴地的监使。</p> <p class="ql-block">【融人华夏】公元前316年,秦国南下,兼并巴蜀,结束了巴蜀古国雄踞西南的历史。巴蜀文化随着秦国军队向外扩散,逐渐融入统一的华夏文明之中。</p><p class="ql-block">在长达百年的岁月中,秦将巴蜀作为统一六国的战略后方而大力营造,兴修水利、重视农耕。秦国又先后将各国移民迁徙至此,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加速了巴蜀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步伐。成都平原在秦的经营下,逐渐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催”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也从此成为后世中央王朝经营西南的战略要地。</p> <p class="ql-block">“武廿六年”长胡铜戈铭文。此戈“内”(na)部有铭文,为:“武,廿六年蜀守武造,东工师宦,丞业,工□。”对其铸造年代,目前有秦昭王二十六年和始皇帝二十六年两种说法。</p> 古代四川——秦汉三国时期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16年,秦攻占巴蜀,在巴蜀地区统治长达110年,秦从此有了一个地大物博、经济富饶的大后方,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在巴蜀地区统治政策灵活、影响深远,水利建设成效巨大。秦末义军并起,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刘邦起兵于沛,封为汉王,巴蜀地区为汉王朝的建立和早期的稳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汉武帝开发“西南夷”的过程中,巴蜀地区成为稳定西南的重要角色。东汉豪强大发展,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天府之国”基本建成,为后世公认。这个阶段巴蜀地区蜀锦、井盐、漆器等为代表的手工业及教育、文学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以巴蜀地区为核心,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秦汉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光辉闪耀的时代,巴蜀地区更是在这一阶段不断繁荣发展。富足的天府,安逸的生活,在这一阶段就奠定了巴蜀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铜尺</p> <p class="ql-block">归义賨(cong)义侯印,汉归义羌长印</p> <p class="ql-block">执锄陶立俑,陶执铲箕俑</p> <p class="ql-block">汉陶俑头</p> <p class="ql-block">摇钱树由陶座和铜质树枝干组成。树枝干共分五层,并将西王母、天马、朱雀、玉兔、青鸟、乐人分侍於上。陶座为泥质褐陶,模制,呈圆锥体状。上小下大,当中贯穿一圆孔(供插摇钱树用)。陶座上下各浮雕一神兽。其上之神兽,双目突出,头直伸向前,其下之神兽,双目瞪圆,头曲颈向下。</p><p class="ql-block">方相陶俑。方相是传说中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四川出土的方相俑,独具地域特色,往往头大身躯略小,头顶有突出的高髻,两耳招风,张口膛目,长舌獠牙,手持钺和蛇,形象奇诡。</p> <p class="ql-block">此带钩传闻上世纪30年代绵阳蒋琬墓出土,上有错金刻铭文,原文实有70字,应为72字。有学者认为从带钩的形制和其上铭文富有汉赋风格来看,应为东汉三国之际,铭文并未说明与蒋琬的关系,但暗示带钩主人有相当高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竹雕三顾茅庐笔筒(明)。竹雕外壁雕刻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倚桌假寐,刘备谦恭求贤,关云长扼腕叹息,张飞则怒目相向。周边苍松挺拔,松针簇。作者以刀代笔画准确把握了人物性格。下有“仲谦”篆书阳文款。</p> 交融汇聚——两晋南北朝时期 <p class="ql-block">两晋南北朝是四川历史上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长期的战乱使土著居民大量外徙,而众多少数民族居民则陆续迁入,四川地区民族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促进了这里多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兴盛,使成都成为当时连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域的重要枢纽,东来西往的商贾、使团、僧侣、行人行经此地。众多的民族、文化在此交融汇聚,教育、文学、史学、宗教也在秦汉三国的基础上蓬勃发展,且更加完善和丰富。</p> <p class="ql-block">青釉鸡首壶(东晋)</p> <p class="ql-block">黄绿釉唾壶</p> <p class="ql-block">青釉莲瓣纹罐</p> <p class="ql-block">铜双凤双鱼洗</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立像,阿育王头像。所谓阿育王像,并非是阿育王本人的肖像,而据传是阿育王所造的释迦牟尼佛像的路称,在中国东晋南北朝隋代的帝王、僧侣阶层和信众中有特别的信仰和崇奉。成都萧梁、北周时期出现的诸多阿育王像,是成都南北朝造像的一大特色,应得力于梁武帝的积极推动。</p> 盛世华章——隋唐五代时期 <p class="ql-block">隋唐五代时期,四川社会稳定,物阜民丰,商旅云集,一派繁华。成都,这座千年古城,在唐代后期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与扬州并有“扬一益二”的美誉,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中载“扬州与成都号为天下繁侈,故称扬、益”。物质上的富足推动了精神领域的更高追求,四川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安定优越的环境更是吸引了大批北方文人学士避乱入蜀,这一时期的四川文教兴盛,梵音回响,诗文并盛,酒韵茶香。</p> <p class="ql-block">青釉俑。冉仁才逝世时官至永州刺史,其墓中出土青釉瓷俑80余件,基本符合“三品以上九十事”的规定,是依等级埋葬。这批瓷俑包括镇墓兽、仪仗俑、骑马俑、驼马俑、牵马牵驼俑、官员俑、侍从俑、仆俑、伎乐俑、人首鸡身俑、十二生肖俑等,集中出土于内甬道的两耳室,从质地和釉色来看,应来自湖南的湘阴窑。</p> <p class="ql-block">玉大带。永陵出土的玉大带是一件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国宝级文物。此带由七方銙(kua)、一方䤩(cha)尾、两节革带和一对银扣组成,䤩尾背面所刻铭文记载了玉大带火中幸存的故事。此带出土于棺床之上,可确认为王建遗体身佩之物。</p> <p class="ql-block">【永陵】公元918年,王建病故,终年七十二岁,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成都西郊,其陵墓史称“永陵”。永陵王建墓是全国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寝,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历时千年完好无损,其独特的造型与宏大的规模,堪称我国历代陵墓建筑中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饰片</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铺首</p> <p class="ql-block">镀银铜猪</p> <p class="ql-block">银盒</p> <p class="ql-block">银刀鞘</p> <p class="ql-block">琥珀残片</p> <p class="ql-block">镜奁贴花</p> <p class="ql-block">王建坐像。玉谥宝。永陵出土的谥宝,出土时盛装于精美的双层方形银平脱漆套盒(宝蠡)中。1942年四川省成都市五代前蜀帝王建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长11.7厘米,宽10.7厘米,高11.4厘米。为白玉质,中部略厚,故稍起之状。钮雕龙形,头有角,身腹均刻麟甲,尾部卷于右侧。麟甲的上面,原有贴金。前面阴刻凤纹,作展翅飞状。左右两侧刻龙纹,后面刻一兽,奔腾于祥云中。谥宝下正面阴刻篆书谥号:“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谥宝”十四字。刀法流畅,字体匀称。</p> <p class="ql-block">哀册。永陵出土有玉哀前和玉谥册各一副。哀州和谥册是帝王随葬之册,有固定的行文格式和内容。是古代帝王陵墓内标识墓主身份的重要物品。哀册的重点在于称述逝者功德、表达哀慕之情,而谥册的核心则在于记录对墓主一生最基本的评价——庙号、谥号。</p> <p class="ql-block">王建(647--918年)。河南舞阳人,唐僖宗奔蜀时为随驾五都之一,后任利州(今四川广元)刺史。王建入蜀后,以今四川阆中地区为根据地,逐步扩大势力,最终立国称帝。在王建“永致清平”的努力下,前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p> <p class="ql-block">以上文物均为王建的和陵出土。</p> <p class="ql-block">【和陵】孟知祥(874-934年),河北邢台人,早年追随沙陀军将领李克用征战天下,为后唐开国功臣之一。公元925年,后唐发兵攻灭前蜀,继派孟知祥镇守西川。公元934年,孟知祥称帝自立,不久病逝,传位于子孟昶。孟知祥死后与妻福庆长公主合葬于成都北郊磨盘山,即为“和陵”,陵墓形制为穹庐顶三室结构,具有北方少数民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及盖</p> <p class="ql-block">任菩提买地券</p> <p class="ql-block">唐代青釉彩绘四系罐,瑞兽鸾鸟花卉纹铜镜,灰釉彩绘提梁壶</p> <p class="ql-block">“石涧敲冰”七弦琴。琴身通体有蛇腹断纹和少许梅花圈纹。琴面张弦七根,嵌圆形螺钿十三徹。底面首部阴刻有行草“石涧敲冰”四字,喻其弹奏似金石之音。龙池下腹部刻有篆书“玉泉”方印一枚。</p> <p class="ql-block">《毛诗》残石。双面刻《诗经》.一面是《周颂》一面是《鲁颂》。此面为《鲁颂》。</p> <p class="ql-block">唐代石佛头</p> <p class="ql-block">唐代菩萨坐像</p> <p class="ql-block">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并制定了“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的策略,于公元965年灭后蜀。后蜀的统治就此终结,但两蜀在当时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下,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做出的努力,对维持四川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四川日后成为宋朝最为重要的经济文化地区之一奠定了基础。四川即将进入历史上引以为豪、令人骄傲的时代一—宋代。</p> <p class="ql-block">至此,川博的四川基本历史陈列就戛然而止。我上下三层楼找了两遍没找到唐之后的陈列。只好问服务台,答曰:没有。再问是没开还是没有,再答曰:没有。无语!一个成立几十年的博物院,竟然只有半部省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