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悟语

江枫(永年)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老父马上走出耋耄本命年,却总难达“耳顺”之境,时常不免对些世情世相世事发感慨吐感触乃至表感愤,让人无措无奈又无助。</p><p class="ql-block"> 按哥的“孝就顺着”的观点是无原则地顺着老人由他“任性”,谁还会去教训一位老人,更何况儿女?</p><p class="ql-block"> 而我想孝是出于敬,敬必源于德,而德在自我修为。常言“老活德行少活爱”,有的小孩天生招人爱,正如父亲总让人不由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但正如妻和子女对我的声讨,要树德而不光是立威。如果我只凭自己是红牛和牛妞的爸爸便颐指气使地以“父皇自居”,儿女们虽然也不敢怎么样,但那样势必让他们离心离德,不是亲爱而只有敬畏,那亲子关系就成了最讨人厌的上下级模式,而且还需要各种违心地委曲求全的“维护”,那得多累呀!失却了亲情,变味成世故,虚于应付。</p> <p class="ql-block">(二) </p><p class="ql-block"> 言传身教。孰不知父母的言行会直接投射到儿女而成为“映像”。这说是遗传,不如说是传染。日常所见耳濡目染,成为家庭特点鲜明的家族习惯性烙印。</p><p class="ql-block"> 于是,家庭习惯像个人性格一样本质性地真实存在着,形成不同的家风。这家风,不是现代征集出来一些家族自我标榜的“家风”,那是代代人积累传承而形成的具有本族特点的独特标志。正如民族精神般的一个家族的脸谱。</p> <p class="ql-block">  也绝非一个家族就一张脸谱,但必然是有共性的一个谱系,正如民族特色或人格特征。那“千人千面”又是要(6:26)“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承认差异尊重个性。</p><p class="ql-block"> 沾上家族“习气”带着家庭特色的印记,就是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也无所谓好坏,只是符合普遍审美和道德系统的就更受尊重,所以既要有“家族自信”,又该自我认识时常检讨,及时校正,更趋进步,这和民族独立与进步是同理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 “耳顺”说的是一种状态,那是不惊不惧喜怒有度的自身谐调,是不争不抢的泰然和不急不燥的坦然。它与人平和的天性固然有关,但后天的修养更为关键。</p><p class="ql-block"> 让我哭笑不得的是,老父亲竟能忍不住,可以毫不迟疑就拔出他正吸雾化的喷气嘴,像抽烟锅老头一样口涎淋淋地滴淌着,就为去参一句其实无关紧要的姐和哥之辨。不是我自己有多超然,我只是参照着去发现自身需要检视内省并尽量去努力达到的一些改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更有父母对子女不说一句肯定鼓励的话,倒可下意识里不计效果地进行言语打击。比如他等不得我和朋友挂断电话,就会阴阳怪气地揶揄我“外交部去”,只为他旁听到我们联系安排事的顺畅,大概听着像是我是故意演双簧给他表演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腊五送完妻女回玉泉,进家门急回复武总西平安顿“千人会面”的沟通事宜,联系相关书法人士,电话本身来来回回正够繁烦,父兄在客厅看戏样旁听电话,我总算回完电话,一出房门就遭父亲在胞兄怂恿下的更过激揶揄,让人简直莫名其妙,终于爆发成思想冲突,又跟在渭阳那次不顾体面的无端争论一样让人火冒三丈,恨不得逃生。遂将康养期间的思考文字拿出来交流并不得不以“隐情”来满足他的好奇和埋怨。一点也不善解人意,甚至能瞎民子王正之一样地极端说出无德和不在乎影响的伤人心话来。是不是人老糊涂了过分自我就这样?小军表叔向说的晚年九舅爷的出格表现就这样。5日凌晨3:13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这样的“至亲心态”可就大有问题了,难怪父亲能当着亲友面对我们正交流时我对话中的“表现”批批点点或“点评式”地作声表态,哼哼无度,似乎我正丢他人。让人既尴尬又难堪,不得不抢白他的“表态”而顾不得尊老了。气恼的同时,我更多是难过,因为检视到自己“越老越像了”的征兆。而这些正是我们所讨厌和摒弃的,我担心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未必尽然吧。倒是半生话多的母亲,晚年越来越成为我所敬重的“谨慎言语”形象。她像老年时的二爷一样惜言贵语,而看似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却总值得咀嚼,让人不敢轻慢。为此,我的“听娘”系列都续写过三四,还是记录不完“母亲的金句”。</p><p class="ql-block"> 人的性格特点可以阴阳倒错似地大反转吗?我总觉得父亲母亲就是在阴阳调合中反转了,少言寡语的娘更令我起敬,而父亲老迈之后仿佛失了他英年时讲话得体、办事稳健、处世周全、德善兼具而又不失威严的“公众形象”,如今常不加过滤的急于表态反倒让我觉得多嘴多舌了。</p><p class="ql-block"> 是我“儿大不由爹”地嫌弃自己一贯被大家敬重的父亲了吗?那又为何偏敬于半生话多惹烦生厌的老娘了呢?越来越爱“听妈妈的话”,绝不是轻率跟他周杰伦“周董”的曲风,应该是我自己长大“懂事”了,才更会“听话”。分辨得出言为心声情后的蕴含,开始不尚空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p> <p class="ql-block">  周末孩子们乐聚毕,我随妞蹭过阳光“以观后效”,又惹父母半夜操心,凌辰两点打电话找问,我顺势回玉泉,自知“礼亏”直按睡了。</p><p class="ql-block"> 他又犯了脾气,一边反复絮叨抱怨,一边八方致电,又是胡乱向说,又是安排博博送他回老家,又习惯性地动员老娘“咱回”,重复着母亲住院而他跟来蹭过生日后的“胡作非为”,导致老娘哭着回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我必须让老娘平安过冬,不惜拂父亲的老面,明确说想去姐家我就送,要回老家也送,想去外面转悠也成,但坚决不准拽我妈正在适应的方便温暖环境。</p><p class="ql-block"> 家长“霸权”遭到回击后,自大的父亲蔫了,也能跟老娘去晒太阳,也乐意学习智能手机使用,舍得归还娘的老人机,虽然还说着娘不会用的风凉话,也说自己学不会新手机的泄气话,但开始学了。</p><p class="ql-block"> 正在门口晒太阳学手机,哥的到来提醒我,老父又“兴师动众”了。前夜凌辰四点心纹疼让哥天不明跑过来,这又来一出“心病”。真够折腾人的。硝酸苷油、速效救心丸都备齐了,还得用丹参滴丸。可机理上的病与人的心病双重煎熬怎能不心力交瘁?</p><p class="ql-block"> 还是呈强,强势不“耳顺”是很费人的。很多非原则性琐事根本就没必要争对错,何况是跟儿女。个轮椅非不让拿,到院里才发现自己没那么强,见门口阴冷过的椅子就去坐。上楼取了轮椅又争坐,借来坐椅挪太阳坡让坐又要说道……父亲的更年很不成功,反转式倒错让他成为可怜的老人。羡慕嫉妒母亲的状态,就是“学不来”,归根结蒂是放不下。</p><p class="ql-block"> 才播《学会放下》,正觉修行该先“拿得起,放得下”。这我这方面还家族式地差得远,忍得,憋住,想开,放下,是自如轻松的大境界。</p><p class="ql-block"> 努力向善,学为达人。千万别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缘聚缘散,生也苦短。互不珍惜或过分自我,就永远也进入不了“耳顺”之境,一定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怀着德善的心态面对世界,以“耳顺”之态迎接“顺境”。</p><p class="ql-block"> 至亲的龃龉之言,于我耳之顺也是进行着训练性考验。家庭语言环境应该是自懂事就身在其中的,批判性来自学习,传承又全在血脉,接受与改良的矛盾让人痛苦。痛苦的根源在于自身修为不够。</p><p class="ql-block"> 要修到病房时那种争辩什么都不参与、争成什么样都平静对待的状态。连失笑也惹来“邀战”就说明这笑“表了态”,那就还是“失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105(甲辰腊六)4:3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