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号”:乾坤湾

山居亭主

<p class="ql-block">  “黄河九曲十八弯,最美不过乾坤湾”。乾坤湾,过去偏僻、闭塞,别说去了,听说过的人也不多。现在成了旅游景区,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但也还是有诸多不便。我们自驾从山西一侧的壶口前往,先要往东南绕道,而后掉头北上黄土高坡,在国道、省道、县道、高速公路、旅游公路乃至乡村道路间不断地“切换”,大约一百五十公里的车程,走了三四个小时,若没有导航指引,很难找准路线。</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景区入口在一个高高的黄土山坳上,沿黄土坡蜿蜒下行约四五里,有一小村庄,村旁建有红军东征纪念馆,再往下是景区客服中心。我们去时恰逢初冬“小阳春”,本是外出游玩的好天气,可一路走来,沿途车辆稀少,景区冷冷清清,才下午三点来钟,已经见不到游客的踪影了。好在游玩以放松心情、娱悦身心为要,“冷清”有时也可算作是一种别样的意境,所以没有影响我们的游兴。</p> <p class="ql-block">  景区的游览线路从客服中心始,沿景区道路往下步行数百米,穿过一片丛林,有一块宽大的平台,平台以上是土质高岗,以下是岩石山体。平台上铺有石径,外圈有围栏。看景区导游图,这条石径绕着平台边缘,是景区主要观景线路。踏上石径,眼前突然一亮,平台下一个巨大的弧形崖壁,直直地插向山崖深处,崖壁下幽暗的山影中,一湾幽水从拐角处舒缓地流入,水面泛着明亮的银光……</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这个深藏于“冷清”中的河湾,仅仅“看上一眼,便醉倒一片”,而河湾的美景,远不止初见的一瞬。沿石径至平台最突出的中点再看,黄河由北边的山崖拐角处飘然而来,在山崖下面画上一个巨大而精致的半圆,然后对应着来时的模样,向南飘然而去,在这辽阔的山野中画下了一个硕大无比的“乾坤圈”,那种既雄奇又柔美,既飘逸又宁静的大美姿态,叫人心生悸动,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乾坤圈”过于恢弘巨大,若不借助于航拍设备,从平台上的任何位置任何角度都无法拍下他的全景。“乾坤圈”也不只我们眼前所见的这一个,而是一串。乾坤湾一带的黄土塬,经过千万年雨蚀风吹,形成了上百条大川大沟,上千条流水沟道,黄河流经此处,与百川一道在黄土与山石之间,塑造了这里特有的地质地貌,“蛇曲地貌”。蛇曲地貌的特征之一,就是一个挨着一个“S”形的大河湾。</p> <p class="ql-block">  这些河湾以“乾坤”冠名,除了与乾坤圈形似的原因,其实还有着更深层的意涵。古人认为,蛇曲地区是天地交接、阴阳交汇之所,是龙兴之地。上古时代,华夏人文先祖伏羲深谙此处“通天达地”,专门在此设坛,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运转周天,融合阴阳,推演创立了代表古代最高哲学思想的八卦,由此,天地人和谐共生,世间万物融为一体。景区平台中间有一石台,传为伏羲观天象演八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发生在乾坤湾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史话是红军东征。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初到陕北的中央红军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与围剿,开辟华北抗日战场,发起了东征战役,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恢复巩固了陕甘苏区。红军东征时多条东渡线路就在乾坤湾一带。我们不知道“乾坤湾”对红军东征是否有所助力,我们知道,中国革命在毛主席领导下赶走了日寇,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扭转了乾坤,实现了改天换地。</p> <p class="ql-block">  (此图翻拍自景区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  离开乾坤湾,回到来时的黄土山坳,发现旁边还有一条新修的岔道,一块小小的指示牌上写着“黄河一号”,我们毫不犹豫地将车驶了上去,行进三四里,道路断了,前方是层峦叠嶂的黄土塬。乾坤湾,在黄河一线的旅游景点中,自然景观堪称一流,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值得人们回味。盼黄河一号沿黄旅游公路早日修通,让更多的人能够更便捷地到这里来欣赏蛇曲美景,让这清冷之地不再冷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