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东大寺

Caroline

<p class="ql-block">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我们出来旅游,看不一样的风景,除了山水,就是建筑了。东方看寺庙,西方看教堂。当我们惊叹于西方大教堂之宏伟壮丽时,心中往往会暗暗做个比较,我们东方大国有没有这么壮丽的大建筑?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东西方建筑取材从一开始就不同,东方用木材,西方用石头。不同的取材深远影响了东西方科技文明的走向。这话题以后再说。当你看了奈良东大寺之后,就会释然,其实木构建筑也可以同样伟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缘起</b></p> <p class="ql-block">奈良东大寺始建于公元745年日本奈良时代,由圣武天皇昭令建设。东大寺是圣武天皇倾全国之力而建的,代表了奈良时代最鼎盛的佛教文化与建筑技术。</p> <p class="ql-block">圣武天皇(对应中国的唐玄宗时期)崇拜大唐,是大唐的迷弟。天皇不断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前往大唐学习取经,将大唐先进的文化带回日本。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大兴土木,在全国各地建设寺庙。那些年日本流年不顺,天灾瘟疫不断,笃信佛教的圣武天皇为了祈祷国泰民安,发愿建造东大寺,并效仿武则天,铸造卢舍那铜大佛。</p> <p class="ql-block">东大寺如此庞大,耗资巨大,在人们心目中,东大寺就是国家的象征,圣武天皇“我寺衰弊者天下衰弊,我寺兴复者天下兴复”,佛佑天下,佛在国在。这张效果图显示了奈良时期东大寺的建筑群组成,金殿的规模比现在大三分之一,广场两边还有两座七重塔,高达100米。这是1200年之前的高度哦,恐怕现在盖不出来了!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圣武天皇发愿建东大寺,是为了祈求国泰民安。愿望是好的,可是东大寺的建设掏空了国家财政,加上连年的灾荒,社会矛盾加剧,留下了隐患。平安末年(公元1180年),“南都烧讨”一战,平重衡将军一把火将旧都奈良毁于一旦,死伤无数,东大寺为首的寺庙建筑群和大佛也烧毁殆尽。国之象征东大寺被毁,朝野震动,众人直感“佛法王法灭尽”,惊惶不已。</p> <p class="ql-block">王室愈加衰弱,镰仓幕府篡权崛起,日本进入镰仓幕府时代。东大寺重建被提上日程。1181年后白河法皇任命重源上人为“大劝进”,负责筹募资金重建东大寺。重源上人从南宋请来7名建筑工匠,引入全新的营造方式建设东大寺,所以镰仓时代的建筑是唐风宋韵。</p> <p class="ql-block">公元1567年战国时代,东大寺第二次因战火被烧毁,大佛殿再次烧为灰烬,铜大佛头部被烧落,受损严重,裸露在外遭受风雨侵蚀长达一百多年。直至江户中期,在公庆上人奔走之下,东大寺及大佛才得以重新建设。</p> <p class="ql-block">这是江户时代的金殿模型。江户时期重修的第三代金殿,比最初的奈良时代规模小了三分之一。因为大型的木料资源匮乏,很难找到大料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这个模型中你可以清楚看到,在金殿大门的上方颇具创意地开了个窗户,正好露出佛首。这窗户平时是关闭的,只有每年大型法会的时候才打开。大概是让佛与民同乐吧?现存的东大寺大部分建筑就是江户时代建设的,已经有近400年历史了。</span>镰仓时代建筑仅剩南大门、钟楼、正仓院、法华堂等屈指可数的几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走起,参观东大寺!</b></p> <p class="ql-block">从奈良火车站坐公交车到东大寺站,很近,两三站就到了。一下车,就被小鹿给萌到了。</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鹿,被游客宠坏了,会自己过来讨吃的。</p> <p class="ql-block">这只大概是吃饱了,卧着晒太阳,任由我抚摸。</p> <p class="ql-block">寺前的静湖</p> <p class="ql-block">东大寺南大门非常壮观,宽约50米高约25米,门额上书有“大华严寺”。门楼左右各有一座金刚力士。南大门建筑距今有八百年多年了,是日本最大的寺门。</p> <p class="ql-block">这么壮观的大门样式是大唐的格局和气势,重檐庑殿型屋顶,属于最高等级的规格,多重斗拱结构,使悬挑出的部分非常大,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南大门曾在平安时代被大火烧毁,现在看到的南大门是镰仓时代(我国南宋)的遗产,由重源上人主持建设的,从南宋引入全新营造技术,所以南大门是表唐内宋,唐风宋韵,是日本最古老的寺庙大门。</p> <p class="ql-block">南大门两侧各有一尊木造金刚力士像,相当于中国寺庙中的“哼哈二将”。</p> <p class="ql-block">不施一钉的榫卯结构,<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人的智慧和技术现在也未必能复制!</span>这么大型的木构建筑屹立了800多年,扛住多次大地震,躲过战乱火灾,真是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南大门门口附近有一个展览馆,进去看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厅有屏幕介绍东大寺的历史。可以去</span>馆内参观,里面收藏了早期遗留下来的珍贵佛像和文物。这是展览馆门口摆放的大佛等比例的双手模型。</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门,江户时期日式建筑。从中门左侧回廊验门票后,进入广场,看到金殿。</p> <p class="ql-block">东大寺的金殿(大佛殿)屹立在空旷的广场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阔雄伟,令人震撼。现</span>场感受到的气势,是手机镜头无法呈现的。你<span style="font-size:18px;">注意看一下广场上如蝼蚁的人群,再去想象那是怎样的庞然巨物。大佛殿</span>建于公元752年,但几经战火焚毁,甚至有一度大佛曾露天百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佛殿是江户时代所建成,其规模只剩下原来的2/3了,但它依旧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最大单体木构建筑,比北京故宫太和殿还要大。</p> <p class="ql-block">金殿门扇是用整条大木板拼接起来的。全木建筑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高46.8米。你看,站在门口的人们,举起手也够不着门扇最下面一排的铆钉。</p> <p class="ql-block">金殿门前的巨型八角铜灯笼是奈良时期幸存的遗物,是日本国内最古老的灯笼。唐代高僧鉴真大和尚东渡来日本后,曾在此位置设戒坛,为圣武天皇,光明皇后和皇族成员及僧众受戒。鉴真在日本留居10年,一半时间是在东大寺传授戒律,后来鉴真去修建“唐招提寺”,圆寂于唐招提寺。</p> <p class="ql-block">净手池</p> <p class="ql-block">这尊罗汉神像坐在殿门外,据说是因为这尊罗汉神通广大,但因滥用神通被佛祖惩罚不得入殿内。虽被惩罚,但因他有神通,信众还是很信奉他。如果身上有病痛,就摸摸神像的对应部位,再摸摸自己的部位,就不痛了。有没有灵验自己去试试。🤭</p> <p class="ql-block">香炉</p> <p class="ql-block">金殿中的大佛是卢舍那大佛(大日如来佛),高达15米,重达近500吨,公元745年建造,大致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才铸成。佛教中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是《华严经》的教主,东大寺也称大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如此巨大的铜佛,不是一次性浇铸就能完美的。图中显示了大佛历经多次损毁,多次修补,才形成现在这样子。</p> <p class="ql-block">大佛的莲花台座是幸存的奈良时代的原物。莲花座上雕刻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莲华藏世界图,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有须弥山,有千佛像</span>,是重要的历史遗产。</p> <p class="ql-block">大佛左手边是如意轮观音。</p> <p class="ql-block">大佛右手边是虚空藏菩萨像。虚空藏菩萨主管智慧、功德和财富。</p> <p class="ql-block">大佛的背后</p> <p class="ql-block">金鸱尾,半龙半鱼的尾巴,水属性,立在金殿屋脊的两边,防火避灾功能。</p> <p class="ql-block">殿内有两个“金刚力士”的头像,是江户时代塑造“四大天王”时未完工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柱基</p> <p class="ql-block">大佛殿内的一根柱子上的有个洞,为什么有个洞,干什么用,无从考证。传说从这个洞钻过去,可以消灾免祸,获得平安。我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从坡道上去,可以到达二月堂。两边密集的塔,是信众的献灯。</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柱首</p> <p class="ql-block">相轮宝塔。1988年在东大寺这里举办大型法会,1700多名僧侣和万名信众参加。此宝塔树立以纪念千僧法会。</p> <p class="ql-block">大钟楼,镰仓时期幸存遗留到现在,距今800多年了。钟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硕柱肥梁,</span>构架刚健雄壮,屋顶高翘的翼角形象,使得负荷沉重的钟楼显得轻快舒展。</p> <p class="ql-block">这口钟是东大寺幸存的最初奈良时代遗物,公元752年铸造,尺度巨大,重达26.3吨,是现存中世纪以前最大的梵钟。</p> <p class="ql-block">看看木建筑的基础是如何搭建起来的。钟楼的立柱有四兼柱和四立柱,梵钟的荷重不是直接传至四角立柱,而是由大梁传至四兼柱,再传至地面,四角立柱主要只承受屋顶荷载。简单地说,把受力分开承担,设计巧妙又合理。</p> <p class="ql-block">衍基堂</p> <p class="ql-block">二月堂在若草山的半山腰</p> <p class="ql-block">捐金立碑</p> <p class="ql-block">‌二月堂是观音道场,每年二月奈良在这里举行的一种重要法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种法会专修十一面观音悔过法。</span>因此得名二月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二月堂俯瞰,视野开阔</p> <p class="ql-block">远眺奈良城区</p> <p class="ql-block">白色南瓜灯笼</p> <p class="ql-block">从下方看二月堂,木柱支撑突出的露台,有点清水舞台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法华堂是东大寺中非常重要的建筑,比大佛殿还先建成,是最古老的建筑。每年旧历三月法华堂举行法会,忏悔罪障,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所以法华堂又称三月堂。</p> <p class="ql-block">(网图)法华堂内供奉本尊“不空羂索观音”。这观音立像和4尊金刚神像是奈良时代的产物,是日本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法华堂经库,收藏经书的仓库。建筑底部架空,用支柱撑离地面,起到隔绝湿气防潮防震的作用,这是上古时期所普遍采用的建筑样式。</p> <p class="ql-block">正仓院,这座看起来很普通的仓库,却收藏了达9000多件的珍宝。正仓院中的核心宝物一半来自于来自中国,是圣武天皇的御用故物,圣武天皇过世后,光明皇后将之捐献给东大寺。这些物品被造册记录,构成了正仓院核心藏品的基础。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些绝世御用藏品品相完好,比起出土的殉葬品自然要高级多了!正仓院每年一期一会的展览是日本文物界的盛事。</span>这座外表朴素的校仓建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构仓库,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御发塔</p> <p class="ql-block">手向山八幡宫,也是奈良时期圣武天皇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管公腰挂石,我猜想是有关学问之神管原道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对年轻夫妻逗着孩子拍写真。很有爱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松树,盘根错节</p> <p class="ql-block">从这坡道回到东大寺南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回首再看一眼雄伟壮丽的大佛殿,再看一眼高大沧桑的南大门。东大寺古老的木构建筑群,以她伟岸的身躯,铭刻了1200多年的历史记忆,宣示东方古老的智慧和文明的辉煌。东大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