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10月11日,环331国道自驾游第38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修建之初是作为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而建,后曾两次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山城平面不规则,北高南低,形若"簸箕",周长6947米。城墙的构筑,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形势,体现出山城的建筑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丸都山城环山为屏,谷口为门,山腹为宫,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山城防御坚固,城内却又宽敞自如,环境优美,体现人类创造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其选址与建筑使其成为古代城市中的上乘之作。</b></p> <p class="ql-block">高句丽古墓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高句丽古墓博物馆从2016年6月动工,修缮至2018年9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高句丽政权建于西汉灭于唐朝,共存705年,传28代王,在集安定都长达425年,因此在集安境内保留了大量高句丽时期的古墓葬,仅集安洞沟古墓群就多达7000余座。集安洞沟古墓群东起青石镇长川村,西至麻线乡安子沟,北抵丸都山,南临鸭绿江,在1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现存古墓7000余座,是目前保存高句丽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内涵最丰富的遗存。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集安高句丽古墓博物馆主要展示的就是高句丽不同时期各种类型的墓葬。高句丽墓葬的外部形制分为积石墓和封土墓两大类。积石墓是高句丽民族固有的墓葬形式,封土墓应该是高句丽人与周边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高句丽墓葬的内部结构分为石扩、扩室、石室。积石墓的外部结构分为无坛、基坛、阶坛。墓葬年代为两汉至隋唐时期。集安高句丽古墓博物包含431座高句丽时期的古墓葬,埋葬密集,排列有序,形成五个独立的区域,形制、规模各具特色,充分反映了高句丽民族不同时期、不同身份地位的埋葬习俗,是一座露天的高句丽古墓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丸都山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高句丽早中期的王城。始建于公元3年,初名尉那岩城。公元198年,山上王以此为王都,称丸都城。公元342年,丸都山城主要建筑毁于战火。山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御属长6395m。城墙的构筑充分利用自然山势的走向,城内发现有大型宫殿址、瞭望台、戍卒居住地等建筑址及门址、蓄水池、墓葬。其中墓葬为山城废弃后所为。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拱卫,构成了完备的高句丽都城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南瓷门位于南墙正中内凹处,地势险要,是进入丸都山城的重要通道。城墙墙体上宽8.7~11米,残高6.8米,门道宽10术。墙体建筑历经千年风雨,仍不失壮观宏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戍卒居住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此遗址据考古专家分析原是守护瞭望台戍卒的驻地。位于瞭望台北15米地势平坦处,建筑基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6米,东西宽约9米。分布三排础石。外缘衬以楔形石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瞭望台,亦称点将台,位于山城南门以北100米的高岗上,登台可望见通沟平原及国内城,视野极其开阔,很好的起到瞭望军情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瞭望台遗址分为两部分,主体建筑和依附于主体建筑的阶梯。主体建筑是一个圆角长方形石筑高台,长6.7米,宽4.5米,残高4.5米。外壁选用楔形石叠砌而成,部分楔形石外侧边缘处可见人工凿刻的凸棱,用以防止上层砌石滑落。主体建筑的阶梯依附于北壁修筑,延伸至主体建筑转角时随之旋转至顶端,分别与建筑的东北角、西北角相连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瞭望台出土较多建筑用瓦,有瓦当、刻划纹瓦等,推测瞭望台顶部原有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旗杆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长3:5米,宽3米,残高0.5米,周边以长方形条石垒砌。内部有小型块石砌筑的圆形遗迹,直径0.5米,深0.1米,应为旗杆基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丸都山城内的宫殿址,约建于公元198年,公元342年毁于战火。宫殿址四周以石块垒砌围墙,南北长95.5米,东西宽75米,宫殿进深作3层阶地,每层阶地均用石条砌护。阶地由西向东分布四排大型建筑址,每排建筑址均设有排水系统。建筑有方形、长方形和八角形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墓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