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雪中的红腹锦鸡,仿佛是从冰雪中飞出的“火凤凰”,它们在雪地里翩翩起舞,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鲜艳和生机。红腹锦鸡,大自然的瑰宝,羽毛绚烂如彩虹,阳光下闪耀生命活力。腹部羽毛鲜红如火焰,独特而引人注目。身姿轻盈矫健,行走如舞蹈。眼神睿智机敏,捕猎迅速有力。聪明善隐,用声音与同伴交流。红腹锦鸡不仅外表美丽,个性独特,更是生态重要一环。</p><p class="ql-block"> 在河南平顶山的雪景中,红腹锦鸡振翅飞翔,红嘴蓝鹊、黑领噪鹛等鸟类也不时出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这些美丽的鸟儿在雪地中嬉戏、跳跃,仿佛是雪地中的红色精灵,让素净的冬日多了几分鲜艳和活力。红腹锦鸡,这种中国特有的国宝级鸟类,以其华丽的外表和独特的习性,成为了世界瞩目的观赏鸟。它身披七色彩霞,尤其雄性红腹锦鸡更是如同艺术品般闪亮。</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似雪中精灵,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红腹锦鸡犹如火焰般跳跃,它们的金黄色体羽与雪地形成鲜明对比,红腹如火,蓝黑相间的羽毛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华丽。它们轻盈地在雪地中行走、起舞,如同冬日里的温暖使者,为寒冷的季节带来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属雉科颜值担当。红腹锦鸡,一身华彩如织锦,红腹如火映天边。它在林间轻盈跳跃,每一步都似火焰在舞动,那绚丽的身影,如同林中最耀眼的星辰。当它高歌于枝头,歌声悠扬婉转,仿佛是大自然最美的乐章。它的尾羽展开,如同一把五彩斑斓的扇子,轻轻摇曳,尽显风华绝代。红腹锦鸡,山林间的瑰宝,它的美,让人赞叹不已,仿佛是大自然最生动的诗篇。它们在雪地中振翅高飞,姿态优雅,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冬雪来临,河南平顶山也不容示弱,飘起了柳絮般的绒雪,雪白的场景里,却上蹿下跳着几只红腹锦鸡,红与白的相互辉映,使得这冬日雪景变得更加耀眼夺目。它们铺展翅膀,好像人间凤凰一般,红得耀眼,亮得夺目,使其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和煦,烧得红火。</p><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身上五彩斑斓光滑的羽毛,是它最美的地方,红腹锦鸡有着和孔雀一样的怪点,雄性毛色更为漂亮闪耀,而雌性偏为灰暗瘦小的羽毛。孔雀的雄鸟利用美丽的“屏风”招揽雌性的瞩目,而红腹锦鸡也用着同样的手法——羽毛,来吸引雌性的关注,这都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求偶。</p> <p class="ql-block"> 漫天大雪里,一只“火凤凰”展翅飞过,绚烂多彩的羽毛在雪景的映衬下格外美丽,此番宛如梦境的画面,出现在山中,红腹锦鸡在大雪中的美丽身影,以及它与环境相互映衬的壮观景象,非常美观。红腹锦鸡,被誉为神鸟凤凰的凡间原型,象征着吉祥、幸福与美好未来。其羽毛艳丽,金黄色羽冠熠熠生辉,尾部彩斑如彩虹,是自然美景和文化艺术的灵感源泉。</p><p class="ql-block"> 在平顶山,数只红腹锦鸡在冰挂上嬉戏觅食,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些红腹锦鸡,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的出现,为这片寒冷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生机和色彩。在零下十多度的气温下,摄影爱好者们聚集在此,用镜头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场景。红腹锦鸡在冰挂上觅食,仿佛一个个跃动的红色精灵,让这片素净的豫西密林深处多了几分鲜艳,美得如同国画一般。</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体态优雅,步履轻盈,雄鸡体长约一米,身披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羽毛,光彩夺目,炫彩缤纷,腹部羽毛是艳丽夺目的血红色,现代学者因此为它定名“红腹锦鸡”,它的背部除少量浓绿色羽毛之外,其余大部分羽毛都是金黄色,它的头上还有金黄色的丝状羽冠,一直披到颈部,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十分耀眼,所以民间百姓都称它为“金鸡”。</p><p class="ql-block"> 虽然天气寒冷,积雪很厚,但挡不住我们与去拍摄红腹锦鸡的热情,我们全副武装,拿上摄像机,前往山上,去往山上那条本就不宽的小路,遇上积雪后更窄了,每脚都必须要踩实。拍摄的过程也是不易的,手都冻得拿不出来,这群可爱的红腹锦鸡却很活泼。它们飞舞着、嬉闹着。冬天和其他季节的拍摄感受时截然不同的,更加不易,但看到成片后却更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它是由凤凰遗落人间的化身,被誉为“林中美人”,亦或“人间凤凰”。虽然雌鸟的相貌并不张扬,头顶和后颈呈黑褐色,体羽为棕黄色,但雄鸟却截然不同,它们身披如七彩霞光的华丽羽毛,腹部羽毛大红色,头顶还装饰着金黄色的丝状羽冠。这种金黄不仅延伸至下背、腰、短尾,更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犹如一只金鸡独立。</p><p class="ql-block"> 周代的书籍《礼记·礼运》中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诗经·大雅·卷阿》中说:“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大戴礼·易本命》中说:“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周代的重要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凤凰的典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凤鸣岐山”,周人在岐山脚下成就帝业,周人把岐山和秦岭山野中最美丽的鸟类——锦鸡当成了凤凰来歌颂,后世的人们逐渐神话这种鸟类,于是锦鸡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放大了就是凤凰,还原了就是锦鸡,这个鸟类的历史记录和身影,从周代开始变得扑朔迷离。</p> <p class="ql-block"> 汉东方朔《神异经·东方经》中说:“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金鸡报晓”的成语,应该出自此处。《尔雅·释鸟》对“凤”的解释是:“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这样的鸟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人们的臆想。</p><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身披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羽毛,光彩夺目,炫彩缤纷,腹部羽毛是艳丽夺目的血红色,现代学者因此将它定名为“红腹锦鸡”,它的背部除少量浓绿色羽毛之外,其余大部分羽毛都是金黄色,它的头上还有金黄色的丝状羽冠,一直披到颈部,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十分耀眼,所以民间百姓都称它为“金鸡”。</p> <p class="ql-block"> 古人赋予锦鸡许多神话色彩,认为锦鸡和天穹中的“天鸡星”相对应,传说国家有重大喜事进行大赦时,天鸡星必定出现在天空中。所以,在举行大赦仪式时,人们把锦鸡绑缚于七丈长的高竿顶端,再用黄巾装饰鸡头,颈项上垂下七尺绛幡,人们举起装饰好的锦鸡高竿,在选好的吉辰游行于街衢,然后召集罪犯,击鼓宣读大赦令。这种大赦仪式,似乎到了唐代还很盛行,唐代诗仙李白流放夜郎时,曾写诗云:“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锦鸡在唐代开始频繁进入诗人的眼界中,唐代诗人伊梦昌在《凤》中写道:“好是山家凤,歌成非楚鸡。毫光洒风雨,纹彩动云霓。竹实不得饱,桐孙何足栖。岐阳今好去,律吕正凄凄。”</p> <p class="ql-block"> 宋代朱辅在《溪蛮丛笑》云:“金鸡,羽族,似雉者;金项,火背,斑尾,扬翘,志意揭骄,笼之不能驯。”锦鸡难以驯化,但它依然是人们喜欢的观赏鸟类,宫廷内府中经常豢养。北宋徽宗赵佶有一幅传世名画——《锦鸡芙蓉图》,它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只锦鸡。画面中,一只锦鸡飞临于芙蓉花旁,转头回顾一对流连花间的彩蝶。徽宗题诗赞云:“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古人根据雄性锦鸡的形象,说它具有“五德”之誉:“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锦鸡的丝冠、角距、虎纹、凤尾,文武双全的轩昂气宇,赞它有“五德”实在是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在代表官位的补服上,锦鸡形象也常常出现。《明史·舆服志》记载,官员穿袍,前胸后背各缀一个方形补子,文官绣飞禽,以示文明;武官绣走兽,以示威武。一至九品官员的补服上,所用禽兽形象不同,以此辨别官阶的高低。明清时期,二品文官的补服上,都绣着锦鸡的形象。官服上用金丝装饰的五彩织锦,让锦鸡形象光彩夺目,二品文官的衣着,因为锦鸡形象而显得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被古人神话为凤凰的锦鸡,历来被人们视为高贵、典雅的象征,它是中国独有的留鸟,它在距离人们不远的山野中生息繁衍,人们用它的名字组成许多成语:锦上添花、前程似锦、锦绣山河……人们认为见到它,就能拥有幸福和吉祥。而由锦鸡神话后形成的凤凰,更是见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人名、地名、物名、商标名、器具、建筑、艺术品等等,甚至语言、文学、民俗、节庆,几乎无所不在。中国人把许多美好都赋予凤凰:美丽、吉祥、善良、宁静等等。龙凤呈祥的崇拜,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浓厚情结。</p> <p class="ql-block"> 古人赋予红腹锦鸡许多神话色彩,认为它和天穹中的“天鸡星”相对应。传说国家有重大喜事进行大赦时,天鸡星必定出现在天空中。所以,在举行大赦仪式时,人们把红腹锦鸡绑缚于七丈长的高杆顶端,再用黄巾装饰鸡头,颈项上垂下七尺绛幡,人们举起装饰好的锦鸡高竿,在选好的吉辰到街衢游行,然后召集罪犯,击鼓宣读大赦令。北宋皇帝赵佶一幅《芙蓉锦鸡图》,一举奠定红腹锦鸡在中国书画中的江湖地位。</p> <p class="ql-block"> 天风吹雪满空飞,万里寒光照客衣。锦羽纷翻红腹碎,雪中翩翩白翎归。饥鸦觅食穿林过,金鸡衔雪绕树依。最是梅梢盛妍的,冬日拍鸟醉忘机。红腹锦鸡,民间呼为“金鸡”,其实,古人臆造的神鸟凤凰,它的现实原型,就是红腹锦鸡。雄鸟的额和头顶羽毛延长成丝状,形成金黄色羽冠披覆于后颈上。脸、颏、喉和前颈锈红色,后颈围以具有蓝黑色羽端的橙棕色扇状羽,形成披肩状。走路时尾羽随着步伐有节奏地上下颤动,若站高处或飞翔,尾翼会飘逸打开,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在传统文化中承载着吉祥的寓意。古书中描绘的凤凰形象,实际上就是雄性红腹锦鸡的写照。陕西省的宝鸡市、凤县以及凤翔县等地名,便源于这一珍稀鸟种。“高原濯濯弄春晖,金碧冠缨彩绘衣。石溜泻烟晴自照,岩枝横月夜相依。”传说每当国家有重大喜庆之事时,天鸡星便会出现在夜空之中。因此,在古代的庆典仪式上,红腹锦鸡常常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锦鸡不仅华丽,还象征着拼搏努力、权力和荣耀。当锦鸡立于花下时,寓意着“锦上添花”和“前程似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金鸡、锦鸡、红鸡、山鸡等。是属脊索动物目、鸟纲、鸡形目、雉科、锦鸡属的一种鸟类。体长(雄)861-1078毫米,(雌)590-700毫米。共3个亚种。雄鸟的额和头顶羽毛延长成丝状,形成金黄色羽冠披覆于后颈上。脸、颏、喉和前颈锈红色,后颈围以具有蓝黑色羽端的橙棕色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上背浓绿色,羽缘绒黑色;下背、腰和短的尾上覆羽深金黄色,羽支离散如发。自腰以后的两侧,羽端转为深红色。</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较长的尾上覆羽基部桂黄色,具黑褐色波状斜纹,羽端狭长而为深红色;尾羽18枚,中央一对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外侧尾羽桂黄色而具黑褐色波状斜纹;最外侧3对尾羽暗栗褐色,具黑褐色斜纹。肩羽暗红色,翅上最内侧覆羽和飞羽深蓝色;中、小覆羽以及次级飞羽大都栗色而具黑斑;大覆羽黑色而杂以棕黄色横斑和具棕黄色羽干和羽缘。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棕白色羽端。下体自喉以下纯深红色,羽支离散如发。肛周淡栗红色。</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雌鸟头顶棕黄色而具黑褐色横斑;脸棕黄而缀黑色;耳羽暗银灰色,背棕黄至棕红色,具粗的黑褐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棕黄色,密布黑褐色虫蠹状斑。尾棕黄色,具不规则的黑褐色横斑及斑点。两翅与背同,但黑色横斑较宽,棕黄色羽端亦满杂以黑点。颏和喉白色而沾黄色;胸、两胁和尾下覆羽棕黄色,具黑色横斑。腹淡棕黄色,无斑。虹膜雄淡黄色或雌褐色,眼周皮肤雄淡黄色或雌黄色 ,嘴和脚角黄色。雄鸟跗蹠具一短距,眼下裸出部具一淡黄色小肉垂。</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栖息于海拔500-2500米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也出现于岩石陡坡的矮树丛和竹丛地带,冬季也常到林缘草坡、耕地活动和觅食。主要以野豌豆、野樱桃、青蒿、蕨叶、野蒜、悬钩子、酢浆草、蔷薇、胡颓子、羊奶子、箭竹、橡子、华山松种子、稠李、漆树、杜鹃、雀麦、栎树、茅栗和青冈子等植物的叶、芽、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小麦、大豆、玉米、四季豆等农作物。此外也吃甲虫、蠕虫、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常常在林中边走边觅食,早晚亦到林缘和耕地中觅食。</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成群活动,特别是秋冬季,有时集群多达30余只,春、夏季亦见单独或成对活动的。性机警,胆怯怕人。听觉和视觉敏锐,稍有声响,立刻逃遁,当危险尚远时,多在地下急速奔跑逃窜;当危险迫近时,则多急飞上树隐没。善奔走,途中遇低岩或小片空地时,则展翅滑翔而过。飞翔亦甚快而灵巧,在林中飞行自如。</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白天大都在地上活动,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中午多在隐蔽处休息,晚上多栖于靠沟谷和悬岩的松、栎等乔木树上。上树时多从低枝逐级跳跃,盘旋而上,或从邻近小树再往上跳。每当夜幕降临时候,常常可听到上树时翅膀扇动的“扑、扑、扑”声。多栖于离地4米以上树冠层树木的侧枝上。通常不群栖于一树,而是分别栖于邻近的几棵树上。</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求偶炫耀十分好看,当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它先向雌鸟走过去,一边低鸣,一边绕雌鸟转圈或往返疾奔并察言观色,待站立在雌鸟正前方时,雄鸟身上华丽的羽毛都向外蓬松,彩色的披肩羽盖住了头部,很像抖开的折扇。靠近雌鸟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翘起,翅膀上和背、腰上的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鸟面前,尾巴也随着倾斜过来,使美丽的尾羽和尾上的覆羽显得十分明亮,双眼向雌鸟脉脉传情。</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与2-4只雌鸟交配。3月下旬雄鸟即出现求偶行为,雄鸟间亦常发生激烈的争斗和开始占区。雄鸟常在自己的领域内频繁鸣叫。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2天。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无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乌兰图雅《凤凰飞》</p><p class="ql-block">拍摄地:河南平顶山、三门峡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