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次2024 12 28成都机车车辆厂旧址“公园”之行,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人回忆起从1992年与在川大教书的哈尔科夫教授Зыман З. З.的合作,再到2010年成都国际小姐选美大赛上与乌克兰获奖小姐的邂逅,以及最近与来自敖德萨19岁英语网课教师的相遇,这些跨越时空的交集串联起了一位退休编辑生命中许多难忘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漫步在成都机车厂旧址,这里曾是工业文明的见证者。始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机车车辆厂,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如今虽然已不复当年辉煌,但斑驳的厂房、废弃的铁轨,依然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片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景观”,更成为许多人追忆往昔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1934-2024</p><p class="ql-block">成都机车厂</p><p class="ql-block"> a WORK SHOP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成都机车车辆厂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解放前1934年,当时随着淮南铁路九龙岗至合肥段建成通车,九龙岗机厂在重重困难中建立。1951年为配合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修建,铁道部选址二仙桥修建配套的机车车辆厂,也是新中国第一座铁路工厂。</p> <p class="ql-block">2010年,“5.12”大地震后第二次在成都举办的国际小姐选美大赛, 成都电视台特派主任编辑兼“翻译”参与,翻译与乌克兰获奖“花园小姐”留影</p> <p class="ql-block">时光再回望:1992年,刚刚入职成都电视台的年轻编辑与乌克兰 哈尔科夫教授 Зыман З. З. 合作录制出版“商贸会话”录音带一套,“外貌”封面美女加持[呲牙]“海报”</p> <p class="ql-block">合带录制人员表 : 内涵诸多故事在此“嘘嘘”一点哈😊……</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涉及乌克兰的那个老外和新疆“乌洽会”上的二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Зыман З.З. 教授是乌克兰人,母语俄语,虽是理工专业,但在老家他做过业余播音工作,嗓音极好。看到刘勇递上的俄汉双语策划初稿,其中包括翻译审稿播音费用明细,他耸肩摇头表情丰富连说:“НЕ НЕ НЕТ! Но .......”(不 不 不行!但......) 于是刘勇顺着他的”Но” 问他"但”什么?是否划在他编审名下的费用少了,他做了个怪像、鬼脸,冒了句:Деньги не всемогущи. Я профессор из Киева. Если я возьму эту работу, мне придется отложить свой собственный отдых и туристические поездки.(钱不是万能的,但我万里从基辅、哈尔可夫来的,如果接了这项工作是要耽误我很多休息和旅游时间的。)话外音听出来了吧,具有四百多年东方汉学历史研究传统国家来的这种教授与日本教授类似。既然听懂了所指,刘勇的目标不在得多少稿费,更何况新到广电完全重启“炉灶”,倒贴都该把此事做了并作好,好有个“见面礼”啊!于是,立即表态,费用可以增加!其实,刘勇心里盘算,也就只能把应付他的那部份都给老外,下次再来谈,看行否。</p><p class="ql-block"> 1992年, 那时的刘勇,一个广电战线上的“试用型新兵蛋子”,当时哪能自作主张擅自提高稿费标准,何况他也不是出版社的人,内部还有跨界! 后来,他又跑川大两次,老天有眼,这期间,电视台给了一个“外宣形象片”俄语版配音的事,也有一点费用,这下两“箱”加起来外教的休闲时间还真的可以被大家共同的稿费“耽误”一段了。</p><p class="ql-block"> 成都音像出版社的上下领导也很给力,很快宣传营销的大幅广告招贴画以及盒带封面设计图案样稿就出来了,责任编辑张幸,录音周华还有他的徒弟涂聪也开始不断催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92年,那一段时间,成都市内、四川省内甚至省外部分音像图书店,都摆出了封面一卷发斯拉夫美女大眼忽闪忽闪望着您的《俄语商贸交际会话》录音盒带套装附赠俄汉对照小册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哦,最终,这套二录音盒带的销售量当年是多少?早忘了!但其影响范围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不仅成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官方纸媒《成都晚报》以及成都广电《蓉城周报》都给予了报道,更有1992年9月2号,李鹏总理宣布首届“乌洽会”开幕后来到刘勇所帮忙的四川化工进出口公司展台,一旁的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指着这套“商贸”盒带表扬称赞,说它是商贸交际的速成教材。😊😊😊</p> <p class="ql-block"> 国务院总理李鹏 1992年9月2日上午,为首届“乌洽会”开幕剪彩后进展馆视察,他与新疆自治区书记来到四川化工进出口公司“乌洽会”展台前,询问、了解四川的化工出口产品。公司王总与部门负责人(图左二)向领导们逐一介绍产品性能(刘勇 拍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而今天,在这“机车花园”,“小编”还试图寻找55年前更久远的“东丁小学和初中”期间的同班“机车厂”子弟,那时我们时常放学课外“长途”28圈“奔袭”越墙,“潜入”机车厂区挖掘、收集“小宝藏”。那些关于成长的记忆碎片。尽管岁月已经改变了一切,但每一块砖瓦似乎都在轻声细语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这种“逆返”式的探寻“采集”,让人不禁回忆起年少时的梦想与憧憬。</span></p> <p class="ql-block">她从兜里翻出模糊不清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寻找1968 / 1975年 成都“东丁小学及戴帽初中”同班“机车厂”子弟的同桌同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乌克兰友人的多次交集也为这段旅程增添了特别的意义。从早期的专业合作,到后来生活中的偶然相遇,每一次交流都像是一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特别是与那位年轻的网课英语教师交谈时,感受到新一代乌克兰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让电视编辑对跨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寻找自己“东丁小学和戴帽初中”同班“机车厂”子弟的同桌同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机车厂旧址前,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与思考。通过这些珍贵的经历,摄影师们由衷的感受和深刻体会到人生就像一条不断延伸的道路,在不同阶段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而正是这些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今天这几位摄影师不都由衷的感受并深刻体会到了人生就像一条不断延伸的道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