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联合国官网介绍】里加历史中心</p><p class="ql-block">里加是汉萨同盟的一个主要中心,它同中欧和东欧的贸易在13世纪至15世纪一度非常繁荣。尽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筑受到火灾和战争的破坏,但是中世纪中期的城市建筑仍然反映了这种繁荣。19世纪里加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中世纪城镇的市郊已经建成,风格从开始的古典木制建筑转入“新艺术”风格。里加被公认为欧洲最精美的“新艺术”建筑风格的中心。1997年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里加是拉脱维亚的首都,也是最大城市。该市有60万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该城市位于里加湾,道加瓦河(The Daugava)与波罗的海交汇处的河口,坐落在平坦的沙质平原上。里加建于1201年,曾是汉萨同盟(Hanseatic League)成员。里加的历史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以其新艺术/青年(Art Nouveau/Jugendstil)风格建筑和 19 世纪木制建筑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里加最醒目的是自由纪念碑(拉脱维亚语:Brīvības piemineklis),纪念在拉脱维亚独立战争(1918-1920 年)期间阵亡的士兵,也是拉脱维亚自由、独立和主权的重要象征。纪念碑高42米,于1935年揭幕,由花岗岩、石灰华和铜制成。纪念碑的核心呈四边形,四边形越往上越小,由一根19米高的石柱完成,柱子顶端是铜制的自由女神像,女神像高举三颗镀金星星。</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正面刻着“为祖国和自由”(拉脱维亚语: Tēvzemei un Brīvībai)。</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雕塑和浅浮雕分为十三组,描绘了拉脱维亚的文化和历史。纪念碑根据拉脱维亚雕塑家卡尔利斯·扎勒提交的方案“像星星一样闪耀”建成,建筑工程费用由私人捐款资助。</p> <p class="ql-block">1940 年苏联占领拉脱维亚后,自由纪念碑曾被考虑拆除,但最终没有实施。1963 年,当拆除问题再次被提出时,苏联当局驳回了这一提议,因为拆除纪念碑会引起民愤。即使在苏联时代,纪念碑仍然是民众心中国家独立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前的仪仗队士兵。</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还是拍结婚照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在里加市中心的自由大道,走过纪念碑就是里加老城区。1990 年,纪念碑周围的一段街道被划为步行街,遂成为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条运河曾是城市防御系统的一部分,于19 世纪被拆除,以建造现代林荫大道。运河长3.2公里,周围有一半长度被公园环绕。拆除防御工事后产生的泥土被收集到公园中,形成了一座人工山丘,纪念碑北面有瀑布。</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国家歌剧院,就在纪念碑附近,歌剧院前面有花园和喷泉。</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一侧的舞者雕塑。</p> <p class="ql-block">里加最自豪的景点莫过于“黑头屋”(拉脱维亚语:Melngalvju nams,德语:Schwarzhäupterhaus),最早建于1334年,作为商人的仓库、会议和庆祝活动场所,是当时里加最大的公共建筑。从15世纪中叶开始,也被“黑头兄弟会”使用,该兄弟会是里加未婚商人、船东和外国人的行会。</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主要部分于17世纪初完成,增加了“风格主义”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黑头屋前广场上的罗兰雕塑。罗兰手持长剑,是神话中一位受欢迎的英雄,中世纪时,他的雕像时城镇自由和城市权利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奥古斯特·沃尔茨的工作室制作了一些雕塑。此外,这里也是1510年第一棵圣诞树装饰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悲伤圣母教堂(拉脱维亚语:Sāpju Dievmātes Romas katoļu baznīca),建于 1785 年的罗马天主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里加主教座堂(拉脱维亚语:Rīgas Doms;德语:Dom zu Riga)始建于1211年,正式名称为圣玛丽主教座堂,是拉脱维亚里加的福音派路德教会大教堂,也是里加大主教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托尔纳街(Torna iela)18世纪的蛋黄色“雅各布兵营”建筑(紧邻火药塔的一长溜房子),里面遍布咖啡馆和精品店。</p> <p class="ql-block">走去餐馆的路上,看到不少“新艺术”风格装饰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因为过节(城市日),道加河边的“11月11日”河堤大街变成一个巨大的演出场地,乐声震天动地,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乐手的吼声,被高音喇叭无限扩大</p> <p class="ql-block">道加河(The Daugava)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因为那天下午下过雨,落日时的云彩朵就多姿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