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历史上真实存在最后消失的古建筑奇观

婉兮清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5个历史上真实存在 最后消失的古建筑奇观</p><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太多伟大的建筑。它们巍然屹立了上千年,却在几十年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真是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幸好有摄影师拍到了这些古建筑消失前的样子,虽然都是黑白影像,但依然掩盖不了它们的雄伟和壮观。</p><p class="ql-block">下面就是笔者搜集到的一些古建筑老照片,拍摄于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建筑,或许也有你家乡的老建筑。现在,虽然对消失的古建筑进行了复建,但那毕竟只是仿古的建筑。既然消失无缘再见,那就让我们在照片中回味它们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北京城墙</p><p class="ql-block">1931年,一名德国飞行员驾驶飞机,飞越北京城上空,拍下了壮观的北京城墙。北京古城墙建成于明代,历经600余年,最终消失。</p><p class="ql-block">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梁思成就提出,城墙不能拆!可在旧城外西侧另辟新区,作为新中国的政治心脏。</p><p class="ql-block">从1952开始,北京城墙被陆续拆除,到了七十年代初,城墙基本拆除完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大光明殿</p><p class="ql-block">这座外形类似祈年殿的建筑,就是大光明殿。大光明殿是皇家御用的寺庙,内供奉有玉皇天尊等塑像。</p><p class="ql-block">大光明殿建造于明嘉靖年间,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殿内文物被洗劫一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曹雪芹故居</p><p class="ql-block">当年,曹雪芹住在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曹家老宅。这里曾是曹雪芹长期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文学巨著《红楼梦》诞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北京曹雪芹“十七间半”故居,2000年被拆除,2020年进行了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梁思成故居</p><p class="ql-block">北京北总布胡同24号院,原是一座两进小四合院。1931-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此租住(当时的门牌是3号),他们的小儿子梁从诫也在这里出生。</p><p class="ql-block">2012年,梁思成故居被拆除。名人故居和并不只是一幢房子,更重要的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广州大西门</p><p class="ql-block">广州有2200年的建城史,共有18座城门,照片中是广州的大西门。看上去高大雄伟。1918年10月,广州城墙和城楼被全部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广州贡院</p><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广州贡院内景象,广州贡院是中国四大贡院之一,是两广地区举行乡试的地方。始建设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如今,这里只剩下了明远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广州小蓬仙馆</p><p class="ql-block">1870年,广州小蓬仙馆老照片。这是一处三进院落,位于花地街上市新隆沙东,据说是康有为祖父所建。</p><p class="ql-block">1958年,这里成为炼钢场所,受到严重破坏。现仅存前殿和两边侧房,但仍可窥其建筑水平之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河南灵宝城墙</p><p class="ql-block">这是河南灵宝古县城的城墙和城楼,虽然城门和城墙出现坍塌,但依然很壮观。</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前,随着黄河三门峡大坝拦洪蓄水,豫西千年古城——灵宝老县城为淹没区,成为一片汪洋大海。有名的历史古城后辈人再也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1959年秋,迁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镇,仍名为灵宝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长沙红牌楼</p><p class="ql-block">1930年,长沙的红牌楼。明朝时期,这里有一座吉王府的红色牌楼,故称红牌楼。谁也没想到,几年后,这里繁华的景象将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1938年,文夕大火导致长沙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如今,这条街叫育英街,位于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的南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杭州鼓楼</p><p class="ql-block">鼓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后屡遭战火,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再次重建。</p><p class="ql-block">杭州鼓楼也没有逃脱被拆除的命运,1960-1970年间,鼓楼被完全拆除。到了2002年,杭州复建鼓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苏州普福桥</p><p class="ql-block">普福桥,始建于1387年,桥上建有桥亭。是苏州城外的一处胜景,更是沿运河水路进入苏州府城的地标建筑。</p><p class="ql-block">1969年,因无法通过大型船只,该桥被拆除。1972年,在原址修建人行便桥“横塘桥”。</p><p class="ql-block">1991年,再次被拆除。后复建一座人行便桥,桥俗称“亭子桥”。2004年,亭子桥被艘货船撞塌。从此,普福桥消失在了历史云烟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宁波水月桥</p><p class="ql-block">30年代,横跨日湖上的“水月桥”景象。东通延庆寺,西通仓基巷。单孔石拱桥倒映在水中,美轮美奂。桥边还有土地庙、余相国祠等。1960-1970年,这些建筑被全部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吉林文庙魁星楼</p><p class="ql-block">吉林老文庙,始建于生于1765年,历经多次重建、扩建和修缮。魁星楼属于文庙的一部分。是老城东侧当之无愧的地标。</p><p class="ql-block">50年代,魁星楼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如今只剩一对望天吼,存于市第一实验小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兰州左文襄公祠</p><p class="ql-block">左宗棠病逝后,清廷追赠太傅,谥文襄,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令在左宗棠出生地湖南及他立功的省份建祠。</p><p class="ql-block">1886年,甘肃遵敕,在兰州府文庙东侧建成左文襄公祠,老百姓口头上称“左公祠”。</p><p class="ql-block">上世纪30年代,左公祠逐渐式微。1936年,留美博士赵元贞将兰州府文庙的西庑、尊经阁及左公祠辟为校园,建立志果中学(今兰州二中),存在了50余年的左公祠就此谢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兰州北城墙</p><p class="ql-block">兰州古称金城,城墙高大雄伟、固若金汤。北城墙外,还能看到黄河边的水车。</p><p class="ql-block">1949年,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特别是城墙的原有功能基本消失,兰州古城也被拆除。如今,仅残存一段11米长古城墙矗立在南关十字附近润城花园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奉化雪窦寺</p><p class="ql-block">浙江宁波奉化市溪口镇雪窦寺,始建于晋代,兴于唐代。该寺与杭州灵隐齐名,被列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p><p class="ql-block">历史上,雪窦寺经历多次毁建。1968年,寺院第五次被毁。1987年,奉化市复建雪窦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重庆万州桥</p><p class="ql-block">万州桥,横跨在苎溪河上,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70年),桥上建有六间桥楼。万州桥,造型优美,成为当地盛景。</p><p class="ql-block">50年代,万州桥桥楼年久失修,将其拆除。1970年,山洪爆发,冲毁了万州桥。这一年正是其建起的第100个年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福州镇海楼</p><p class="ql-block">福州镇海楼,位于北门外屏山镇,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与杭州吴山、广州越秀山的镇海楼齐名。为中国九大名楼之一。</p><p class="ql-block">1960-1970年,福州镇海楼被拆除。现存镇海楼,为2006年11月开始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赣州八境台</p><p class="ql-block">江西赣州八境台,位于赣州城东北隅宋代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嘉毡年间。登台可眺赣州八景,是历代文人墨客心生向往之处。</p><p class="ql-block">1960-1970年,八境台被拆除。现存的八境台为1984年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太原城隍庙</p><p class="ql-block">太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比太原城墙还早。据记载,城隍庙为四进院,殿宇众多、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1960~1970年,太原城隍庙被拆毁。2012年,太远重建钟楼鼓楼和东配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南京仪凤门</p><p class="ql-block">仪凤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又称兴中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1931年,改称中华门。</p><p class="ql-block">1958-1959年间,南京仪凤门被拆除。2006年,南京复建仪凤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南京北极阁</p><p class="ql-block">南京北极阁,又名钦天山、鸡鸣山。早在南朝刘宋初年就设司天台,清代是皇室的观象台。南京北极阁是中国近代气象发祥地。</p><p class="ql-block">1853年,北极阁等建筑被焚毁,后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3、山西临汾尧庙广运殿</p><p class="ql-block">临汾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民间俗称“三圣庙”。广运殿是尧庙的主要景观之一。毁于1949~1970年。</p><p class="ql-block">1998年,尧庙发生火灾,重建后的广运殿风格已有了巨大的改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4、青岛望火楼</p><p class="ql-block">青岛望火楼,位于观象一路坡顶。高18米,为德式建筑,是青岛地标性建筑。始建于始建于1905年,作为消防瞭望塔使用。</p><p class="ql-block">2009年,施工队在对其进行维修时,发现楼体酥软,只得拆掉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5、山西蒲州鼓楼</p><p class="ql-block">1914年,山西蒲州鼓楼景象。始建于名嘉靖元年(1522年),这曾是一座繁盛的都市。1959年,为修建三门峡大坝,千年蒲州古城被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恢弘壮观的古建筑,矗立千百年不倒,最后却在几十年间灰飞烟灭,真是太可惜了。所以,应该赶快将那些还没有消失的古建筑,好好保护起来。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痛心!中国几百年的古建筑,却卒于破四旧?</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的文物古迹自然不少,无意间看到了一些因为人为原因毁坏的上百年的建筑不禁感到非常惋惜。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历史中,像一颗明珠一样熠熠生光。古代中国在很多艺术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创造力。中国的陶瓷,胎薄如纸,胎色如雪;中国的书画,笔走龙蛇,风骨峭峻。而中国古代建筑也是中国的一绝。从故宫到大雁塔,从苏州园林到颐和园,甚至是在历史中被毁坏的圆明园,都能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然而中华文明留下的文物古迹自然不少,无意间看到了一些因为人为原因毁坏的上百年的建筑,不禁感到非常惋惜。由此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些建筑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在建筑界,但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没人不知晓它——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p><p class="ql-block">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它曾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上的范例</p><p class="ql-block">——它就是济南老火车站!没有文化瞎折腾 济南老火车站被拆21年后欲复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8年,耗时4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车站修建的十分坚固漂亮,是一座德国风格日耳曼式车站建筑,有着德式建筑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从正面大门进去为候车大厅,拱顶高约13米门上方镶嵌着彩色的欧式玻璃,绿色的钟楼顶非常独特,上装了四个圆形大钟,既增添了视觉观赏性又为旅客提供了方便。在1990年,为追求现代化简奢,排斥所谓的资本主义思潮,济南铁路局开始着手新站设计方案,并请示上级,同时表示钟楼不再保留。91年4月,铁道部同意拆除老火车站,但其实拆除的主要原因,由于客流量的剧增老火车站无法负担这样的客流,所以需要扩建。即便是这样的理由在当时还是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但依旧无济于事。由于老建筑实在坚固,原本计划一月拆完的火车站竟拆了半年。1992年7月1日8时5分,济南老火车站的钟声永远停止了……</p><p class="ql-block">老火车站被当年的济南市副市长评价为,“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钟楼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当时在全国的学术界可谓骂声一片,痛斥当局者“没有文化”,陪伴济南人走过80个春秋,阅尽济南百年开埠历史,中国最有特色的火车站就这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毫无特色的新火车站,如果将“济南站”三个字拿去,你还能认出这是哪座城市的火车站吗?</p><p class="ql-block">时隔21年后,2013年济南政府宣布将重新复建老火车站,毕竟做到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复刻版本的老火车站究竟留下了什么呢?只能立下耻辱碑警醒后人……</p><p class="ql-block">不禁让人想起林徽因曾在病床上还在说:“你们今天拆的是有800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总有一天你们要后悔的,等你们后悔的时候你们就盖假古董。”这段话让人感到震惊又可笑,因为放到现在就是在啪啪的打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唯一哥特式建筑火车站,老济南火车站,屹立百年被拆除留遗憾 </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之中,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建筑,逐渐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的名胜古迹。但在有些时候,人们也会怀念那些在发展过程中,消失了的一些知名建筑,“老济南火车站”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在网络之上,有不少关于老济南火车站的老照片。从大家的留言中,也能看出很多人对于这座火车站的怀念之情。这座火车站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它是怎么建成,又如何消失的呢?</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我国有过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岁月。并且在清朝中期,骄傲的大清帝国还实施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直接导致了中华大地和世界交流方面的割裂,同时也让我国错过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工业革命”,从而在清朝晚期,我国沦为了落后的国家。</p><p class="ql-block">落后就要挨打,在鸦片战争之后,清廷认识到了自身跟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于是也逐渐开始接受了西方的一些先进工业理念,并且开始模仿学习,随后引入到了中国。</p><p class="ql-block">“铁路建设”无疑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一个象征,晚清时期,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性,于是便邀请了一些西方这方面的人才,投入到我国铁路建设之中。有了铁路,必然也会配套修建火车站。而且在晚清时期,西方列强为了最大化摄取中国利益,往往对铁路控制权非常在意。</p><p class="ql-block">1898年,德国和清政府签订了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获得了胶东半岛的很多权益,其中就包括铁路修建权和管辖权。从那时起,德国人以及英国人便开始在山东半岛大肆修建铁路,用来沟通东西南北交通。</p><p class="ql-block">当时德国人掌握的津浦线铁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此,德国人还特意在济南地区修建了一座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这座火车站在晚清时期,历史地位非常重要,它承担着大量货物及人流运输。</p><p class="ql-block">随后将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座济南人口中的“老火车站”。一直矗立在济南市区,它独特的风格常常令人惊叹。而且这座修建于清末民初的火车站,也代表着一段令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岁月,历史意义不言自明。那这座著名的火车站又是怎样建成的呢?</p><p class="ql-block">在清朝末年,德国人掌握了山东半岛的控制权后,便开始了大规模建设改造山东半岛。1904年时,德国人把原来控制的胶济铁路延伸到了济南,并且邀请了德国设计师赫尔曼·菲舍尔。</p><p class="ql-block">当时那位设计师,虽然很有才华,但毕竟只是一位24岁,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毛头小伙子。不少人都对他能否设计出亚洲第一火车站持怀疑的态度。</p><p class="ql-block">但天才毕竟是天才,赫尔曼·菲舍尔用卓越的才华,给济南设计出一座典型的哥德式车站建筑。从立项设计,到最终火车站建成,整整用了八年时间。</p><p class="ql-block">在1912年,一座崭新的欧式风格火车站,矗立在了济南市区。大家对这座火车站赞不绝口,纷纷称为经典。当时这个火车站不论从规模,还是样貌上,都堪称亚洲第一火车站。并且德国人还把这个火车站,编入到了自己的教材之中,列为远东最美火车站。</p><p class="ql-block">后来国内清华大学等名校,直接把这座火车站作为建筑系的代表作,也引入了教材,供学生们学习参考。当时济南火车站建成后,在世界内也很出名,不少国外友人,为了一睹火车站的容颜,甚至不惜千里前往山东进行参观。</p><p class="ql-block">从1904年开始设计修建,到1992年拆除,老火车站静静地在济南矗立了将近百年。虽然在这段时间里,火车站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但中国大地却已经是长海桑田。当年腐朽懦弱的清帝国早已烟消云散,经历了混乱的民国,以及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等诸多划时代意义的中华大地,已经变得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1989年,当时面对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形势,老的火车站运输能力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变革。在这种情形下,当时一些人决定济南火车站也应该“与时俱进”,并且提议将老火车站拆除,建设一座更加现代化的新火车站。</p><p class="ql-block">最初这个观点只是进行一些讨论,不久之后,在济南民间也开始流传要拆掉老火车站的说法。当时大家对这个事情争论非常严重,很多百姓觉得老火车站历经百年,已经成为济南城里的一座代表性建筑,很多人对其有感情,并且这种经典建筑,也能丰富城市底蕴,对于济南来说很有意义,他们反对拆除。</p><p class="ql-block">但那时候有位济南领导说:看着这座火车站就会让人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彻底拆除,不仅能解决火车站客流爆满问题,而且也能洗刷历史屈辱。各种声音争论不休,一时间老火车站是拆还是留,成为了济南市民中的热议话题。</p><p class="ql-block">最终在争论了三年后,也就是1992年春天,济南市政府正是敲定了拆除老火车站的方案,并且在同年七月一日,正式开始对老火车站进行了拆除施工。从那时起,在济南矗立了将近百年的老火车站,结束了其寿命,彻底留在了人们记忆之中。</p><p class="ql-block">老济南火车站在拆除时,便存在着很多反对声音。而当它彻底被拆了以后,不少人开始怀念那座历史悠久的火车站。随着后来大家对文物保护思想的加强,很多人都觉得当年拆除老火车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宝贵的古建,建国后竟都被拆了!咋想的?</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的文物古迹自然不少,但如今所存原版已是凤毛麟角,其中还有不少被人为后期“修复”,最珍稀的古韵随之荡然无存。被人工修复的古代佛像,而更多的,已经在一次次隆隆作响的城镇化进程里,消失在遥远年代的古迹。那些北京的老城墙、赣州八镜台、重庆万州桥、嘉兴三塔......只能在文献里惊鸿一瞥,再难觅影像。让朋友们跟随本篇去那历史的长河探索一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庆寿寺双塔</p><p class="ql-block">8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修西长安街时消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庆寿寺双塔原址在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28号。双塔在寺西侧。一塔9级,称“天光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一塔7级,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p><p class="ql-block">1954年,由于建设长安街,庆寿寺恰在应当拆除的位置。当时,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将这两座古塔保留在道路中央,建成环岛,既能保护古迹,又可丰富街道景观。但是,他的建议遭到副市长吴晗的坚决反对,双塔终于彻底消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天桥礼拜寺</p><p class="ql-block">约1960年-1970年拆除</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城墙</p><p class="ql-block">(西直门段)</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古城墙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替代蜷曲在老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地安门 </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54年底</p><p class="ql-block">北京皇城四门之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地安门,俗称后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清皇城北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楼以南。</p><p class="ql-block">1954年底至1955年2月,以整治道路交通为由拆除地安门及雁翅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仪门</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85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原为清大学士赛尚阿的宅第,同治元年在衙门院内东侧设立京师同文馆,称“东所”,培养外语人才,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包头章胡同著名的“转弯抹角”</p><p class="ql-block">拆除于2007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包头章胡同属于果子巷的分叉,它紧邻迎新街,背靠保安寺街,所属果子巷社区,不久即与米市社区合并。</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包头章胡同已经拆迁的所剩无几了。北京宣武区包头章胡同著名的“转弯抹角”在宣武区大吉片拆迁改造时被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津南敕建大王庙</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天津南运河边的敕建大王庙,建于1746-1751年间,拆除于1960年,镇水之用,大王庙的主神是金龙四大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安右门</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52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原是承天门瓮城的两座侧门,昔日长安左门称作"龙门",长安右门称"虎门"。</p><p class="ql-block">1951年10月,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指挥部皆建议拆除或异地重建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p><p class="ql-block">1952年被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庆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7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安庆清真寺,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原名礼拜堂,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南关镇海门内忠孝街。据传,明宪宗朱见深曾敕赐“百字匾”。</p><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3年,经当地人民政府资助全面修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镇远邹泗钟祠牌楼</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197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牌楼为六柱五间三层重檐庑殿塔式牌楼,门楣上方竖刻“敕建邹太常公祠”楷体石额,曾是镇远最雄伟的牌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封二曾祠</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197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07年7月14日,开封府,祥符县,龙亭东湖南部的二曾祠。清末某官员为纪念其恩师曾国藩而建,祠内祀曾国藩、曾国荃,故名二曾祠。该祠规模很大,建筑、园林很是精彩。</p><p class="ql-block">该祠毁于文革,现已荡然无存,甚至连水面也被填平。现在开封龙亭东湖南部二曾祠旧址处为开封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沧州水月寺</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197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沧州市水月寺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是京、津、冀、鲁的文化活动中心,曾有“天下第一关,地上无二寺”之美誉。</p><p class="ql-block">水月寺彻底毁灭于大破四旧的浩劫年代,追忆往事胜迹,更凭添无限遗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沧州闻远楼</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57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鼓楼正名叫“闻远楼”,俗称鼓楼。自古以来就是沧州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代光宗年间,清代光绪年间重修。迄今有5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拆毁于1957年,消失了近6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都锦官驿</p><p class="ql-block">拆除于2003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从汉代起四川就因蜀锦闻名天下,官员把织锦工人集中起来,由锦官进行管理,因此成都别称“锦官城”。</p><p class="ql-block">成都锦官驿,卒于2003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杭州鼓楼</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197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杭州鼓楼位于杭州中山南路南段,南宋建造.中山路原称御街,为南宋皇室游街之道,鼓楼原名朝天门,明朝更名为镇海楼,六十年代时拆除,2003年重建。</p><p class="ql-block">2001年,杭州市为创建“文化名城”,决定重建赣州八境台</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1970年鼓楼,并列为杭州市2001年重点工程之一。现鼓楼为当代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赣州八境台</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197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赣州八境台,拆除于1960年-1970年。现存的八境台为1984年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春基督教会礼拜堂</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96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兰州雷坛河握桥</p><p class="ql-block">建于明永乐间</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52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兰州雷坛河握桥,为兰州八景之一“虹桥春涨”,因城市建设拆除,当时许多地方绅士出面阻拦未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昆明金马坊</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197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昆明金马坊,拆除于1960年-1970年,现在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风格重建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邯郸彭城东阁</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58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邯郸彭城东阁,亦称玉皇阁,拆除于195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归化城鼓楼北门</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58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的鼓楼,也是北门,拆除于1958年。</p><p class="ql-block">比新城鼓楼早一年被拆,归化城鼓楼的设计和建造却别出心裁,在鼓楼的城楼上又加了一个高耸起来的钟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济南八卦楼</p><p class="ql-block">建于1914年</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97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济南八卦楼是民国初年建成不久的济南第一楼。位于三大马路纬七纬八路间,为回字形二层建筑。拆除于199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岛老火车站</p><p class="ql-block">建于1901年</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91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青岛老火车站,建于1901年,拆除于1991年。现在的火车站,是老火车站后移15米以后按照原样放大1.5倍重建的,仅仅是钟楼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拆除于1960年。因纪念江西人的保护神—道教宗师许旌阳真人而建,时名“旌阳古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兴三塔</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71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嘉兴三塔,嘉兴古代七塔八寺之一,三塔位于嘉兴西门外京杭古运河畔。原茶禅寺前。塔初建于唐代。</p><p class="ql-block">1971年三塔被拆除造水泥厂,塔砖一部分用于修人民广场。世纪之交拆水泥厂重建三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通济门</p><p class="ql-block">建于1386年</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3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通济门是南京明代城墙最有特色的城门之一,是南京明代内城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1957年, 通济门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当做封建残余而遭遇完全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北阳和楼</p><p class="ql-block">拆除于1960年代</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阳和楼横跨正定城南门外观内南大街上,下为重台,砖台下开两券门如城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p><p class="ql-block">阳和楼曾是河北古城正定的主要象征,建于金末元初,拆除于1960年代。</p><p class="ql-block">这些被拆掉的著名古建筑,每座都让人无比惋惜。过去文人墨客笔下活色生香的城楼街道,已然成为绝唱。</p><p class="ql-block">但通过古建遗照,我们也许能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印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痛心!中国几百年的古建筑,却卒于破四旧?</p><p class="ql-block">核心提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的文物古迹自然不少,无意间看到了一些因为人为原因毁坏的上百年的建筑不禁感到非常惋惜。</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历史中,像一颗明珠一样熠熠生光。古代中国在很多艺术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创造力。中国的陶瓷,胎薄如纸,胎色如雪;中国的书画,笔走龙蛇,风骨峭峻。而中国古代建筑也是中国的一绝。从故宫到大雁塔,从苏州园林到颐和园,甚至是在历史中被毁坏的圆明园,都能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p><p class="ql-block">然而中华文明留下的文物古迹自然不少,无意间看到了一些因为人为原因毁坏的上百年的建筑,不禁感到非常惋惜。由此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些建筑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古城墙</p><p class="ql-block">北京古城墙</p><p class="ql-block">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p><p class="ql-block">沿用于清代至民国</p><p class="ql-block">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p><p class="ql-block">但现北京城内古城墙已不见踪影</p><p class="ql-block">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p><p class="ql-block">墙基宽24米,墙通高12-14米</p><p class="ql-block">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p><p class="ql-block">内九门图,其中建国门、和平门、复兴门、水关门为晚清民国在城墙上掏出的“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城墙(西直门段)</p><p class="ql-block">Tips:老北京的城门并不是只是一个孤零零的门,而是一个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加在一起形成的组合。城楼通常为主体,侧面设置箭楼和闸楼用以防御,中间围城的空间则成为瓮城。箭楼的外观通常比较统一,一般只有各个城门会有微妙的差别。</p><p class="ql-block">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和留英建筑专家陈占祥</p><p class="ql-block">提出了"梁陈方案",该方案建议</p><p class="ql-block">将政府行政中心区西移</p><p class="ql-block">也就是现在的西三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长安街就象是一根扁担</p><p class="ql-block">挑起北京新旧二城</p><p class="ql-block">新城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心脏</p><p class="ql-block">旧城则是古代中国的城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建筑方面的成就及威望</p><p class="ql-block">梁思成至今还无人超越</p><p class="ql-block">但是,梁思成提出的保留北京城墙方案没有获得支持</p><p class="ql-block">北京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拆墙行动</p><p class="ql-block">到1958年,北京39.75公里的老城墙基本全都跟人们挥手拜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368年起,历经明、清两代</p><p class="ql-block">北京的城墙基本成型</p><p class="ql-block">至民国时期整体布局依然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中共建政初期</p><p class="ql-block">政府也对旧城进行了考察、修复工作。</p><p class="ql-block">为了上意吴晗要拆北京牌楼 梁思成气得痛哭</p><p class="ql-block">但自1953年起,风向转变,首都交通改善工程大步向前迈</p><p class="ql-block">城墙、城门、牌楼认为是封建社会的余孽</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西、北、东大部分城墙被拆除</p><p class="ql-block">此后,零星拆除工程不断</p><p class="ql-block">至今,已有600年历史的北京城墙基本被扫平</p><p class="ql-block">城楼、箭楼所剩无几</p><p class="ql-block">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城九门各司其职,每个门走的车都不一样</p><p class="ql-block">现在除了正阳门(内城)</p><p class="ql-block">正阳门最尊贵,称“走龙车”,因为是过去皇帝专用的门。右为今天保留下的正阳门。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p><p class="ql-block">正阳门3D复原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定门(外城,复建城楼)</p><p class="ql-block">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意为“永远安定”。早在1957年时,永定门已经因为妨碍交通和年久失修而被拆毁了。2004年,永定门意外成为了北京城第一个被复建的城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天安门(皇城)之外</p><p class="ql-block">其余全部被拆除干净或仅留遗址供人凭吊。现在的天安门是文物复制品 1970年曾秘密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0年崇文门老照片。崇文门俗称“哈德门”,经历了元明清三朝的老城门。崇文门也为“税门”,当时全国最大的税关“崇文门税关”设置于此。1966年,为了修筑地铁,崇文门城楼被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宣武门城楼。宣武门比较特别,走的是囚车,所以民间又称宣武门为“死门”。1965年,因为要修筑地铁,宣武门被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阳门城楼。朝阳门附近很多粮仓,常走的是粮车。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朝阳门就是第一个被攻破的。1956年10月,因为朝阳门年久失修,墙身多处下沉、裂缝,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在一片反对声中被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直门城楼。据说西直门的城门洞上刻着水波纹,是专门运水的大门。被拆的原因依旧是因为要修建地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老城墙的拆除时间基本是20世纪中旬左右</p><p class="ql-block">理由通常都是修筑新城设施</p><p class="ql-block">例如地铁、公路、火车等</p><p class="ql-block">少部分是因为本身年久失修影响安全而被拆除</p><p class="ql-block">拆下来的筑楼材料</p><p class="ql-block">则一般会被改作他用或直接售卖</p><p class="ql-block">朝阳门曾经保留了拆除的材料</p><p class="ql-block">但在之后的时光中依然遗失殆尽</p><p class="ql-block">1890年,内城南垣崇文门迤东城墙、墩台、护城河</p><p class="ql-block">梁先生的想法着实浪漫</p><p class="ql-block">且诚然言之无误:</p><p class="ql-block">若能保全首都城墙,</p><p class="ql-block">今日之北京会是比罗马,</p><p class="ql-block">巴黎等辉煌的多的历史名城。</p><p class="ql-block">1901年,崇文门及迤西城墙内外</p><p class="ql-block">但放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非常的难</p><p class="ql-block">人们对城墙的认识发生了偏差</p><p class="ql-block">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墙在文物及各方面的价值</p><p class="ql-block">也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p><p class="ql-block">城墙与北京城市发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所以在今天也只能从照片上认识这些城门了</p><p class="ql-block">1946年,内城正阳门城楼东侧双券洞和大型墩台,以及城墙外的东车站广场</p><p class="ql-block">梁先生病危时仍在说:</p><p class="ql-block">北京城不能拆!</p><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p><p class="ql-block">他甚至预言道:</p><p class="ql-block">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p><p class="ql-block">交通、工业污染、人口会有很大问题。</p><p class="ql-block">如今建筑没了</p><p class="ql-block">北京堵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文化也丢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塔庆寿寺</p><p class="ql-block">双塔庆寿寺为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由庆寿寺和双塔组成</p><p class="ql-block">原址在北京西长安街上28号</p><p class="ql-block">创建于金章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p><p class="ql-block">双塔都是八角密檐砖塔</p><p class="ql-block">分别为九层和七层</p><p class="ql-block">自建成起,一直收到当朝执政者的重视</p><p class="ql-block">但在1954年,拓宽西长安街时拆掉了双塔</p><p class="ql-block">梁思成曾劝说:</p><p class="ql-block">“像西长安街上金代的庆寿寺双塔</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拆掉?</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能把它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街心小绿地看一看。”</p><p class="ql-block">然而,在那个极度膨胀的年代</p><p class="ql-block">梁先生的这一声音显得微弱而无助</p><p class="ql-block">矗立于百年风雨之中的庆寿寺及双塔</p><p class="ql-block">经历了由辉煌到衰败的历史过程</p><p class="ql-block">从此消失于古都北京</p><p class="ql-block">梁思成手绘《双塔寺保留效果图》(双塔为街心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兴三塔</p><p class="ql-block">嘉兴三塔位于嘉兴西门外京杭古运河畔</p><p class="ql-block">原茶禅寺前,塔初建于唐代</p><p class="ql-block">该塔是一座富有传统建筑风格的砖塔</p><p class="ql-block">造型美观,因其结构严谨科学</p><p class="ql-block">虽历经千年的历史风烟</p><p class="ql-block">至今仍巍然屹立</p><p class="ql-block">不过你现在见到的嘉兴三塔</p><p class="ql-block">可不是唐代的那个</p><p class="ql-block">因为在1971年,三塔被拆除</p><p class="ql-block">改造成了水泥厂</p><p class="ql-block">塔砖一部分用于修人民广场</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三塔为1999年重新建造</p><p class="ql-block">重新修建的嘉兴三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昌万寿宫</p><p class="ql-block">万寿宫始建于晋朝永嘉六年(312年)</p><p class="ql-block">因纪念江西人的保护神</p><p class="ql-block">道教的一代宗师许旌阳真人而建</p><p class="ql-block">时名“旌阳古祠”</p><p class="ql-block">清代年间至抗日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万寿宫经历了多次大规模修缮</p><p class="ql-block">次次耗资巨丰</p><p class="ql-block">万寿宫见证了南昌古城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但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p><p class="ql-block">未能幸免被完全焚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通济门</p><p class="ql-block">通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内城门之一</p><p class="ql-block">建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p><p class="ql-block">进门向东北而去是森严的皇宫区</p><p class="ql-block">向西南而行则是热闹的秦淮商业区</p><p class="ql-block">因此堪称南京的咽喉要道</p><p class="ql-block">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瓮城城门</p><p class="ql-block">最特别的是它的外型</p><p class="ql-block">被设计成一艘正待扬帆远航的大船</p><p class="ql-block">扼守在内秦淮和外秦淮的分界点上</p><p class="ql-block">在南京乃至世界城墙史上均是独一无二的杰作</p><p class="ql-block">1954年至1963年,南京城墙</p><p class="ql-block">这座世界最大的古代城垣</p><p class="ql-block">先后遭到有组织以及零星的人为拆除</p><p class="ql-block">消失了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通济门,也未能幸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兰州握桥</p><p class="ql-block">握桥,又名卧桥</p><p class="ql-block">修建在兰州城西一公里处的阿干河上</p><p class="ql-block">这座桥始建于唐代,明代永乐年间重建</p><p class="ql-block">清代由于战火、洪水等原因,曾三坏三修</p><p class="ql-block">握桥是一座典型的伸臂木梁桥</p><p class="ql-block">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握桥给以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说是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p><p class="ql-block">1952年,因扩建古城兰州通往西固大道</p><p class="ql-block">将桥拆下拟迁往五泉山公园</p><p class="ql-block">但由于后期装配不上而毁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镇远邹泗钟祠牌楼</p><p class="ql-block">牌楼为六柱五间三层重檐庑殿塔式牌楼</p><p class="ql-block">门楣上方竖刻“敕建邹太常公祠”楷体石额</p><p class="ql-block">是镇远最雄伟的牌楼</p><p class="ql-block">这里现已经成为古镇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牌楼于1960年-1970年被摧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闻远楼</p><p class="ql-block">鼓楼正名叫“闻远楼”,俗称鼓楼</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就是沧州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代光宗年间</p><p class="ql-block">清代光绪年间重修</p><p class="ql-block">楼高7丈,上有巨钟,晨昏叩之,声闻数里</p><p class="ql-block">迄今有5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1957年,为修建沧州市第一条柏油路——新华路</p><p class="ql-block">拆除了闻远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曾祠</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p><p class="ql-block">河东河道总督许振玮</p><p class="ql-block">为纪念其乡试恩师曾国藩而建</p><p class="ql-block">因祠内祀武英殿大学士曾国藩</p><p class="ql-block">及其九弟两江总督曾国荃,故名二曾祠</p><p class="ql-block">民国年间至解放初期</p><p class="ql-block">二曾祠改作河南省图书馆</p><p class="ql-block">1957年5月河南省图书馆迁郑州</p><p class="ql-block">二曾祠又作为开封市图书馆</p><p class="ql-block">“文革”时拆楼填湖</p><p class="ql-block">二曾祠的大部分建筑被不同程度地破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灵宝县城墙和城楼</p><p class="ql-block">1959年,国家修建三门峡大坝</p><p class="ql-block">灵宝老城因三门峡水库工程开始深藏湖底</p><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的历史随之深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p><p class="ql-block">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p><p class="ql-block">亦称“中央寺院”,俗称“喇嘛台”</p><p class="ql-block">教堂建于1900年</p><p class="ql-block">是哈尔滨市中心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p><p class="ql-block">以精美的设计和恢弘的气势闻名中外</p><p class="ql-block">教堂设计方案在俄国圣彼德堡完成</p><p class="ql-block">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p><p class="ql-block">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圣-尼古拉”</p><p class="ql-block">日文的明信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尼古拉教堂。典型的俄式马车。</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p><p class="ql-block">大量俄罗斯侨民回国</p><p class="ql-block">东正教也在哈尔滨日益衰落</p><p class="ql-block">1966年文革爆发</p><p class="ql-block">沙皇背景的圣-尼古拉教堂</p><p class="ql-block">成为“破四旧”的众矢之的被拆毁</p><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文物也多被毁坏或散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尔滨老火车站</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99年10月</p><p class="ql-block">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中东铁路)的中心枢纽站</p><p class="ql-block">是由俄国著名建筑师基特维奇设计</p><p class="ql-block">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采用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造型舒展大方</p><p class="ql-block">在1959年火车站扩建时老站被拆毁</p><p class="ql-block">据说老哈尔滨火车站异常坚固</p><p class="ql-block">在拆除的时候甚至动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济南英国领事馆</p><p class="ql-block">约建于1910年</p><p class="ql-block">是市中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这幢老建筑</p><p class="ql-block">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建筑为两层,有地下室,屋顶有阁楼</p><p class="ql-block">毛石墙基,花岗岩墙面,红瓦坡屋面</p><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立面处理既强调中轴对称</p><p class="ql-block">庄重威严,有鲜明的英国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然而却在2012年,遭遇神秘大火后拆除</p><p class="ql-block">当地文物保护部门表示</p><p class="ql-block">“已经叫停,并将24小时监管,严防偷拆”</p><p class="ql-block">但领事馆已经拆得只剩下南侧的一面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岛老火车站</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99年</p><p class="ql-block">由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p><p class="ql-block">山东铁道公司施工</p><p class="ql-block">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在1991年,青岛火车站扩建</p><p class="ql-block">将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青岛火车站</p><p class="ql-block">是老火车站后移15米以后</p><p class="ql-block">钟楼部分按照原样放大1.5倍重建的</p><p class="ql-block">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杭州老火车站</p><p class="ql-block">杭州站始建于1906年</p><p class="ql-block">当时称“清泰门站”</p><p class="ql-block">后经历一次迁址,三次重建</p><p class="ql-block">1909年的杭州城站</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p><p class="ql-block">车站于10月先后遭侵华日军两次轰炸炸毁</p><p class="ql-block">日据杭州期间,车站于1939年重建</p><p class="ql-block">1942年启用,外观采用日本奈良时代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由于扩建等原因该车站在1997年拆除</p><p class="ql-block">新站于原址1999年落成启用</p><p class="ql-block">看完了这些被拆建筑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不知道你作何感想?</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建筑本身</p><p class="ql-block">因为他们曾见证了国家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他们是一段可以触摸到的“立体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曾经拆掉的是老祖宗的美学和技法</p><p class="ql-block">现在重建的则是一堆仿古建筑罢了</p><p class="ql-block">80年代以前拆掉的就不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完了这些被拆建筑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不知道你作何感想?</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建筑本身</p><p class="ql-block">因为他们曾见证了国家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他们是一段可以触摸到的“立体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曾经拆掉的是老祖宗的美学和技法</p><p class="ql-block">现在重建的则是一堆仿古建筑罢了</p><p class="ql-block">80年代以前拆掉的就不说了</p><p class="ql-block">80年以后拆掉的更多属于盲目的开发新城</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曾存世百年之久</p><p class="ql-block">却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拆除和破坏</p><p class="ql-block">真的是感到悲痛和惋惜</p><p class="ql-block">文人墨客笔下活色生香的城楼街道已然成为绝唱</p><p class="ql-block">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也只能通过这些“遗照”</p><p class="ql-block">来感受所谓的历史印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