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军营岁月

春天

<p class="ql-block">  难忘军营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2日,原广州空军后勤部3890部队赣籍战友及军嫂(80人),共计 360 余人,齐聚江西省新余市湖景酒楼,共同纪念赣籍战友当兵 55 周年。</p><p class="ql-block"> 回首1969年,那是风云激荡、波谲云诡的岁月。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战争的阴云笼罩,局势剑拔弩张。值此危急之秋,赣籍500多名满怀热血的青年,于这年12月20日,雄赳赳,气昂昂踏上了开往广州空军3890部队的军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怀着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奔赴那即将奉献青春与热血的军营,恰似古诗中奔赴沙场的勇士,义无反顾。</p><p class="ql-block"> 3890部队,作为广州空军一支独立建制的团级工程兵部队,肩负着修建机场、地下机库、指挥中心以及油库的重任。其地位举足轻重,毫不夸张地说,若无3890部队的辛勤付出与默默奉献,广州空军保卫祖国南疆的使命恐将难以有效履行。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节点,能够投身于这支英雄的部队,赣籍战友们内心满是光荣与自豪,恰似古代将士投身于精锐之师,志得意满。</p><p class="ql-block"> 我入伍后被分配至团部机关警卫排通讯班,班里主要职责是确保全团有线电话的畅通无阻,维系部队上下的紧密联系。全班12人,忙碌于架设电话线、总机电话转接值班、线路维修以及机密文件的取送等事务。在部队的五年时光里,历经诸多惊险危难时刻,如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犹记一次排查电话线故障,我不慎从数米高的电线杆上坠落,班长与老兵庞小松急忙将我扶起,那瞬间的惊慌失措至今难忘;初次踏入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的施工洞库去架设电话时,手电筒微弱的亮光在空旷的洞库中宛如天上稀疏的星星,孤独而黯淡,恐惧之感瞬间席卷而来,令我毛骨悚然;还有一回,我独自骑自行车前往县邮局取机密文件,返程途中,险些被飞驰而过的拖拉机碾压,生死瞬间,冷汗浃背。</p><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通讯班,隶属于警卫排。警卫排承担着团首长与机关单位的安全警卫工作,因而对每个战士的军事素质要求颇高,每年都要历经严格且艰苦的军事训练。寒冬时节,数九寒天,呵气成霜,我们依然坚守训练;炎炎夏日,三伏酷热,骄阳似火,穿上训练服便汗如雨下,却从未退缩。在南方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之际,于高温达四五十度的水泥球场上练习刺杀,人人皆是汗流浃背,衣衫湿透,甚至有战友因酷热难耐而昏倒在地,但稍作休息后便又重返训练场,继续咬牙坚持,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p><p class="ql-block"> 警卫排每年还会组织两次实弹射击训练。犹记我首次参加高射机枪实弹射击时,那巨大的“轰、轰”声响,仿若雷霆万钧,震耳欲聋,我的双耳被震得嗡嗡作响,惊慌之下,我本能地蹲在了地上。我的战友邱日河,同样在第一次高射机枪实弹射击时,被那强烈的轰鸣声震伤,一只耳朵竟长达半年无法听闻声响,大家便戏谑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耳聋”。又忆一次,傅贵春班长带领我们进行手榴弹实弹训练,在手榴弹爆炸的刹那,班长出于关切从涵洞口探身张望,却未料到一块弹片疾飞而来,击中了他的额头,顿时鲜血如注。班长赶忙用手按住伤口,简单包扎后,便又带领大家继续训练。</p><p class="ql-block"> 与我一同入伍的同乡战友,大多被分配至连队,他们的工作更是艰辛异常。每日在建设工地挥汗如雨,晴天时,烈日炙烤,汗水湿透衣背;雨天里,泥泞满身,却依然坚守岗位。尤其在建设全州地下油库期间,面临着随时可能发生塌方的巨大危险,他们毫不畏惧,每日在洞中辛勤劳作,打眼放炮。为了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他们在油库工地一干就是五年,在这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每个工程都有几位战友不幸牺牲在这片他们挥洒热血的土地上,用生命诠释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崇高精神。</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的那些年,尽管工作艰苦卓绝,甚至时刻面临生命危险,但我们从未有过丝毫怨言。为了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为了国防事业的稳固发展,大家都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力量。部队宛如一座熊熊燃烧的大熔炉,我们从普通平凡的老百姓走进这火热的军营,历经数年的锤炼与磨砺,皆成长为纪律严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且思想意志如钢铁般坚强的军人,真正践行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团结与担当精神,将那段难忘的军营岁月,镌刻成人生中熠熠生辉、永不磨灭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如今战友们再次相聚,往昔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昨天。那些一起吃苦、一起奋斗、一起成长的日子,已化作深深的情谊,融入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我们虽已两鬓斑白,但那颗炽热的报国之心从未改变,那段军营岁月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心底,成为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李安华</p> <p class="ql-block">聚会主持人开场白。</p> <p class="ql-block">战友之家俩位首长上台给聚会战友与军嫂敬酒!</p> <p class="ql-block">聚会现场拉歌情景。</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赵建民聚会现场领唱《打靶归来》。</p> <p class="ql-block">聚会现场李安华领着同桌战友回忆部队集合整队情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