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p><p class="ql-block">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采桑子》) </p><p class="ql-block">全诗解释如下:</p><p class="ql-block">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通过描绘桃花的凋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桃花羞作无情死”,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而是在春阑花残之际,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感激东风”,桃花感激东风的吹拂,没有任其委于尘土,而是吹进窗前,陪伴着诗人。“谁怜辛苦东阳瘦”,诗人自比南朝梁时的沈约,沈约因操劳过度而日渐消瘦,诗人也因春天的倦怠而感到慵懒无聊。“不及芙蓉”,虽然桃花比不上芙蓉的幽香在清冷处显得更加浓重,但桃花的幽情在寒冷的地方更为浓烈。</p><p class="ql-block">乍一看,这首词就像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描写桃花的诗词。 </p><p class="ql-block">不过中国的文人们向来有借物喻情的习惯,我们在从小到大的语文学习中,对课本上出现的古诗词,总是会从字句解释翻译,再到中心思想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怀,然后就是一篇完整的关于诗词的翻译。 </p><p class="ql-block">我们也不妨这样尝试一次。 </p><p class="ql-block">之前已经说过,这一年,纳兰容若十九岁,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p><p class="ql-block">说他完全没有沮丧,没有失望,那也未免太过于神化纳兰容若了,所以,我想,那个春天,纳兰必然也是有些郁郁寡欢的。 </p><p class="ql-block">心境的失落,自然也让他目中所见,不可避免地带上些沉抑的色彩。 </p><p class="ql-block">“桃花羞作无情死。” </p><p class="ql-block">在纳兰容若的眼中,桃花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开在春季的植物而已,他看到的,更多是桃花的多情,桃花的差涩,桃花的落寞。 </p><p class="ql-block">已然是活生生的一般。 </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中,桃花常常被用来当作感情的象征。最有名的,当属唐朝诗人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p><p class="ql-block">诗里,那位让诗人念念不忘的美丽女子,正如桃花一般,美丽,却也漂泊,不知在何年何月,已经不见了踪影。</p> <p class="ql-block">在不知不觉间,桃花隐隐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 虽然是美好</p><p class="ql-block">“人去楼空”的凄凉与惆怅, 弥漫着悲凉的伤感</p><p class="ql-block">美丽,却也凄婉。 </p><p class="ql-block">在容若的笔下,桃花也正如之前无数歌咏它们的诗词一般, 带着淡淡的忧伤味道。 </p><p class="ql-block">《红楼梦》中曾有黛玉葬花,把那满地的落花都细细地扫进绢袋里,然后埋于土中,随岁月化去。在纳兰容若的眼中,那无奈从枝头落下的桃花,心有不甘,却并未随之落入沟渠之中,而是被东风缓缓吹进窗间,与窗前相倚之人陪伴。 </p><p class="ql-block">于是,纳兰容若笔锋一转,便是“感激东风”,让桃花“飞入窗间”,来陪伴自己。 </p><p class="ql-block">那时,纳兰容若心情怎样呢?正如词中所言,“飞入窗间伴懊依”,是懊侬的,烦恼的。 </p><p class="ql-block">接着,纳兰容若又自叹“谁怜辛苦东阳瘦”。 </p><p class="ql-block">东阳,指的是南朝时候的美男子沈约,他曾经出任东阳太守,于是世人皆以“东阳”称之。南朝向来有以瘦为美的风尚, 再加上沈约是出名的美男子,于是“东阳瘦”竟成流行的风流之态。而这里纳兰容若用东阳沈约自比,倒也颇为得体。 </p><p class="ql-block">他与沈约倒是蛮多相似之处,都以才情为世人仰慕。纳兰容若在这里用“东阳瘦”的典故自比如今愁闷孤寂的心态,倒也贴切。 </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象,当时的纳兰容若,大概是病情还未痊愈,看着窗外繁花似锦舂意盎然,自己却只能被困于这病榻之上,心情自然不免有些烦闷,孤寂之下,当然会对这些不请自来的伙伴格外珍惜了。 </p><p class="ql-block">桃花多情,像是知道了他如今孤寂的心情,于是借东风一程,特地飞入窗前,与人为伴,可落英缤纷,像是在无声地告诉自己,春天即将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只是,却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幽情,究竟是指谁的情愫呢?不得而知,只是纳兰容若颇有自比“不及芙蓉”的意思,大概是指“李固芙蓉”的典故。 </p><p class="ql-block">相传唐代李固落第后在巴蜀遇到—位老妇人,预言他次年会在芙蓉镜下及第科举,第二年李固果真金榜题名,而金榜上恰有“人镜芙蓉”四个字,后来这一典故就被称为“李固芙蓉”。而容若的这句“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大概也是写他在无奈错失殿试机会之后的懊恼之情吧? </p><p class="ql-block">但年后,纳兰容若再度参加了殿试,金榜题名。 </p><p class="ql-block">只不过在当时,纳兰容若开始有些郁闷,所以才会写下“桃花羞作无情死”的句子,更自比东阳,“谁怜辛苦东阳瘦”。 </p><p class="ql-block">整首词里,有着一股淡淡的懊恼之意,却在字里行间显得清新,而且一如既往的温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