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新年伊始……携家人一起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游拜古都开封市中心的《大相国寺》,奉香拜佛捐一瓦、福德智慧享百年,心有慈悲添福寿、知因识果得吉祥……</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大相国寺的寺址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故宅,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公元712年、唐䜭宗为纪念自己从宰相登上皇位,将最初的“建国寺”改为“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得益于帝王的崇奉,地位显赫、如日中天,从宋太宗起几代皇帝相继大兴土木、增修寺院,一跃而成为中外闻名的佛教寺院及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如今名列中国汉传佛教的十大名寺之一,是一座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整座“大相国寺”院内布局严谨、雄伟壮观,建筑之瑰丽、气势之辉煌,历史上可谓名僧辈出、名士荟萃,大官平民和文人墨客尽皆出入……</p><p class="ql-block">功夫深处门自开</p><p class="ql-block">诚心实意佛自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记载着一段古老的典故…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有一天来拜访相国寺大方丈佛印,恰逢方丈不在寺院、于是就在禅房内休息等待,抬头看到墙上有一首方丈佛印写的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苏东坡看后思考片刻、提笔在墙上合写了一首“饮酒不醉士英豪、恋色不迷醉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在不久的一天、宋神宗赵顼皇帝和王安石路过此处,宋神宗看到墙上的这两首诗觉得有趣,于是笑着对王安石说、爱卿何不合提一首?王安石便随机泼墨写道“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段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宋神宗看后大赞写的好,趁着今天兴致高也作诗一首“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钢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p><p class="ql-block">在同一面墙上写诗、却表达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方丈佛印认为应当远离酒色财气,大文豪苏东坡则认为把握其中的一个度最为重要,而皇帝与丞相们站在国家朝廷的角度肯定了酒色财气在江山社稷当中的正面作用,所以、站的立场不同感悟也就不同,每个人的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了,不知你看了这段典故有着怎样的见解?</p><p class="ql-block">可见自古在佛门圣地探讨“酒色财气”、数风流人物在皇城……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等…沿轴线由南至北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楼相对而立、覆盖有黄绿琉璃瓦,高高耸起而又形式独特的八角殿中心亭,四周长廊附围、佛塔林立,亭内供奉着四面千手观音雕像、高约七米全身贴金,为一整株银杏树雕刻、非常精美,是为“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此外、钟楼内悬挂一口高约四米、铸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青铜巨钟、重万余斤,每到菊黄霜落时…钟鸣雄浑、钟声可传百里,被人颂之为“相国霜钟”,称为汴京八景之一的美誉,除此之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乐”,是佛教弘扬教法的一种独具宗教特色的音乐、称之为“大相国寺梵乐”也被誉为“全球第一皇家佛乐”,展示了北宋盛世皇家寺院佛乐演奏的风范,已成为古都开封文化旅游的新名片,为盛世华夏奏响了和谐的乐章……</p><p class="ql-block">拜游感悟:</p><p class="ql-block">生来之福有限</p><p class="ql-block">积来之福无尽</p><p class="ql-block">积德行善</p><p class="ql-block">佛在心中</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