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南的初冬,最令我期待的是苏州园林秋色之约,期待领略斑斓色彩与古典园林融合的意境,以沉浸于中式审美的韵味之中。</p> <p class="ql-block"><b>7:45 第一站 拙政园</b></p><p class="ql-block"> 步入园中,首先吸引我的是秫香馆前这一抹红色和暖暖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 从东园走过中园洞门,见到了拙政园借景的神来之笔,将1.5公里之外的北寺塔借入园景,北寺塔的大半个塔身就在眼前,真是绝妙!</p> <p class="ql-block"> 小飞虹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廊桥,桥身略呈弧形,曲线柔美,形似拱桥。桥倒映水中,仿佛一道彩虹,横跨碧波,在金黄色柳树的衬托下,更是一眼难忘。</p> <p class="ql-block"> 见山楼所在的山坡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色的枫树和</span>橙色的榉树,色彩鲜艳夺目,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仰望,无不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两棵榉树,透过爬山廊的宝瓶洞门看过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高一低,</span>一刚一柔,相依相偎,姿态优美。</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一棵,枝桠刚劲有力地伸向蓝天白云,太阳呈金色星芒,映照着橙黄色的叶子愈发艳丽。</p> <p class="ql-block"> 低矮的一棵,树冠尤为漂亮,枝桠有些婀娜多姿,树叶也丰盛一些,色彩更为浓郁,呈橙红色。</p> <p class="ql-block"> 花窗里的秋色是我最期待的,而拙政园的花窗也是此行的关注重点。</p> <p class="ql-block"> 近日重新开放的宜两亭,让我见到了传说中的明瓦窗,用贝壳打薄镶嵌而成的花窗,也见识到了花窗天花板级别的窗景。</p><p class="ql-block"> 我走进宜两亭,被广角镜头下的冰梅花窗惊艳到了,亭子的两面八扇半窗,每扇窗中心的梅花都透着不同的景物和色彩,真可谓一窗一景,古人的审美、智慧和技艺,真是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倒影楼底层的明瓦窗,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南出口处砖雕门楼"清芬奕叶"庭院中的两棵樱桃树,阳光下金黄的叶子真是奕奕生辉。我还记得她们春天粉粉柔柔的模样,转眼已成金黄,感觉比春天更亮丽,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真是秋叶胜花啊!</p> <p class="ql-block"> 松风水阁处的秋色令我流连忘返,屋檐上的黄色,水中的倒影,让我左一步右一步地寻找最佳机位。</p> <p class="ql-block"> 最值得让我等待的是见山楼这棵红枫。9点多我就来到这里,可是枫树上一点光也没有,因为在楼的北侧,估计要等到中午才行。于是就决定既来之则安之,先别处慢慢走走看看,从而成全了我在拙政园四个多小时的游览,看到了以往不曾留意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40,阳光越过楼顶,将红枫顶部的叶子打亮了 。我顿时觉得整棵树更具有层次感,水中的倒影也鲜活起来了。我终于等到了她美美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b>13: 40 第二站 留园</b></p> <p class="ql-block"> 洞窗里秋色正浓,你临窗而立看美景,看风景的我在看你,从而有了这道美妙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此时,留园后山的红枫正艳,光线也正好。此行最美秋色当数山上的舒啸亭,被红色及略带黄色的鸡爪槭簇拥着、包围着,黛色的亭子顶仿佛是掩映在红霞中的一只美丽的大斗笠,为留园增添了别样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此次苏州园林秋色之行,窗景最惊艳的是拙政园宜两亭的明瓦窗,秋色最美的是留园红枫掩映的舒啸亭。</p><p class="ql-block"> 另外有所收获的是,找到了后续赏园林的新关注点:洞门,这是拙政园见山楼爬山廊的宝瓶洞门给了我启发。</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苏州拙政园、留园</p><p class="ql-block">拍摄日期:2024年12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