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创作/文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2500</p> <p class="ql-block">2024年最后一天,沐浴着岁末的暖阳,我和同事邂逅在北海公园,重拾着久别的重逢,这份美好让我俩都有一种“漪澜重相见,今夕复合夕”的感觉。而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她居然从远方的家里给我带来了我二十多年都不曾再吃过的小菜“泡鬼子姜”。这份意外的礼物让我感动不已,它触碰了我二十几年前铭心的记忆,那是不折不扣的妈妈的味道,也是难忘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鬼子姜也叫洋姜或者地姜,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根茎植物,用它泡制的小菜平常且不起眼儿,但却成了我记忆深处最美的佳肴,这个味道还停留在二十六年前老爸在世的时候。老爸是个闲不住的人,房前屋后除了养花种菜,还在畦边坡埂种了不少的鬼子姜,每到秋季都会有喜人的收获。老妈也是个勤俭持家的人,每年都会把田边地头儿收回来的鬼子姜一块一块地刷洗干净放进缸里,再配以各种佐料腌成小菜,以备不时之需或点缀席间。记得那个时候,每天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些小菜陪伴,清淡爽口,鲜鲜脆脆,那种微酸带咸的感觉约定俗成便成了妈妈的味道,也成了我离开家乡后忘不掉的乡愁。但自从老爸去世后,老妈便随我们几个子女搬到了城里,老家闲置再没有人种过鬼子姜,从此也就断了吃泡姜的念想。</p> <p class="ql-block">回家的路上,带着同事的这份礼物,感觉背在身上的双肩背沉了很多,它装进的不仅仅是同事的一片诚意,还承载着我几十年铭刻心间的记忆。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就想吃到嘴里,于是放下背包就进了厨房,火上熬着小米粥,案板上切着鬼子姜,然后按照同事教我的方法配以葱花和佐料拌好,等小米粥熬好了,一粥一菜就是一顿晚餐,虽然简单,但那个味道让我沉醉其中,唇齿留香,胜过了我俩中午刚刚吃过的仿膳坊。</p> <p class="ql-block">我打小儿恋旧,喜欢老物件,怀念旧时光,<span style="font-size:18px;">珍藏心底的东西永远不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欢妈妈做的小菜,喜欢爸爸的锄犁鎬扙,远在郊区的老房是我这辈子的念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日子,后院每到深秋大大小小的菜缸排成一排,里面装满了爸爸的汗水,妈妈的各种手艺。淹酸菜、泡萝卜、糟芥菜、拌杂伴儿、冻豆腐、酱腊肉等等,一个冬季的美味都堆在小小的后院,每每打开后门,妈妈的味道满屋飘香,那种感觉才是藏不住的渴望与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其实生活很简单,爸爸种的菜,妈妈做的饭,留在记忆里的情怀,舍不掉的家门,寄的下心灵的港湾,这就是乡愁,珍藏的都是妈妈的味道。</p><p class="ql-block">都说妈妈的味道最甜美,那是因为它是你在娘胎里就有的味道;都说妈妈的味道最难忘,那是因为她倾尽所有给你的暖阳。无论长多大、走多远,吃着妈妈的手艺,感受着爸爸的辛劳,享受着家的温馨,这份味道终将还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时光无声煮雨,岁月悄然缝花。季节轮转,时节不居,无论何时何年,妈妈的味道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举其全能的力量与温暖。飞花入户,青竹琼枝,再冷的冬日,只要嗅到妈妈的味道自然是疏影暗香,满屋的其乐融融。四季更迭不停,美景始终未央。再美的路上也抵不过妈妈手中那份“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菜烹饭惬意浓”的灯火亲情。</p> <p class="ql-block">年岁初始,元气初旦。</p><p class="ql-block">华章再起,诸事可期。</p><p class="ql-block">新的一年,带着妈妈的味道,载着远方的乡愁,云开月明,喜乐常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