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龙山摩崖石刻

挺好

<p class="ql-block">  温泉村边上有一座山,是小西山的余脉,蜿蜒如龙,人们叫它显龙山。</p><p class="ql-block"> “水流云在”石刻和“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纪念塔”都在这座山上。</p> <p class="ql-block">  “大道之行”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 镌刻于“滦州起义纪念塔”南部的山腰处。该摩崖节录了《礼记.礼运篇》关于大同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石刻文字:“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与,盗」窃乱贼而不行。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冯玉祥。」</p> <p class="ql-block">  “鹏莺”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 镌刻在山顶第二级台地下的北侧岩壁。东侧落款:二成書」于廿四年新秋」</p> <p class="ql-block">  “北洋大”石刻</p><p class="ql-block"> 在“鹏莺”的西侧还刻有“北洋大”三字。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是由光绪皇帝御批成立,由盛宣怀在天津红桥区西沽公园创办的,1951年北洋大学更名为天津大学。在1947年8月北洋大学有个北平部并入了北京大学。这石刻应该是北平部的同学刻的。</p> <p class="ql-block">  “左护卫前所”题刻</p><p class="ql-block"> 文字内容:“左护卫前所」占下石堂」洪武二十七年五月五日」高手石匠五十名开山」”</p> <p class="ql-block">“山神大王”摩崖</p><p class="ql-block"> 石刻文字:“山神大王」石将军」正统十年」开山」”。</p> <p class="ql-block">“水流云在”摩崖</p><p class="ql-block"> “水流云在”刻于山顶巨岩的北壁,坐南面北,下有题注:“英敛之偕内子淑仲小儿千里游此,偶取杜句寄意,时宣统退位之次年正月也”。</p> <p class="ql-block">  据《海淀文史》记载:1913年2月,英敛之携妻儿来到温泉,闲暇时他登上显龙山顶眺望。虽然时值冬日,但是山下的温泉水涌溢,缓缓流淌,热气蒸腾,以致山上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英敛之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不禁信口吟咏起杜甫的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稍后,他发现山顶西面有一巨石,其北壁如削似切,甚为平整。看着这块巨石,英敛之深思片刻后,匆匆离去。第二天,英敛之雇人带着笔墨再次上山,借着头天的余兴,他挥洒大笔写下榜书“水流云在”四字,下面题注:“英敛之偕内子淑仲小儿千里游此偶取杜句寄意时宣统退位之次年正月也”。这一年,英敛之47岁。</p> <p class="ql-block">  “水流云在”取自《江亭》一诗。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p> <p class="ql-block">  英华,字敛之,满族正红旗人,一生干了3件大事,一是创办《大公报》,二是创办北京辅仁大学,三是创办香山孤儿院。</p> <p class="ql-block">  英千里是英敛之之子,名骥良,1900年生于北京,1913年随雷鸣远神父前往欧洲留学。1924年,英千里自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后回到祖国,协助其父筹办辅仁大学。自1927年起,英千里任辅仁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曾任北平天主教文化协进会理事、中国公教进行会评议,还曾在北京大学、师范大学等校讲学,著有《逻辑学》《认识论》《文艺复兴时代英文学》等书。 </p> <p class="ql-block">  爱新觉罗·淑仲不是普通人,她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血脉,她的曾祖父就是康熙第十四个儿子,雍正一母同胞的兄弟胤祯,后改名为允禵。</p> <p class="ql-block">“陈兴亚避寿”题刻</p><p class="ql-block"> 刻于“水流云在”摩崖东侧的崖面上。石刻文字:“国破」家亡」何寿」之有」“。落款:”海城陈」兴亚于」九一八」纪念二」周年前」一日避」寿于此」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结盧绝頂”摩崖</p><p class="ql-block"> 刻于“水流云在”摩崖东北处一低矮山石上。摩崖面南,石刻文字:“结盧絕頂”。西侧落款刻“花面僧”三字。</p> <p class="ql-block">“兵部左侍郎”题刻</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顶东侧崖壁,摩崖东向,竖刻,石刻文字:“嘉靖壬子九月十二日」兵部左侍郎”。</p> <p class="ql-block">“精神不死”摩崖</p><p class="ql-block"> 刻于山顶上,石刻面南,石刻文字:“精神不死”。</p> <p class="ql-block">上款: 乙亥五月</p> <p class="ql-block">落款: 李浩题</p> <p class="ql-block">  “陉山子安诗刻”</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顶西下部的一处洼地,直线距山顶约50-60米。诗刻镌刻在一出露的岩石上。石刻文字:”现龍山底老龍眠」龍卧深藏别有天」但願老龙作霖雨」莫教一怒决平川」戊子元旦」陉山子安」刊」“。</p> <p class="ql-block">其它石刻</p> <p class="ql-block">佛龛</p> <p class="ql-block">“” 吉林延边延吉”(朝鲜语,1960.11.7)石刻。</p> <p class="ql-block">  “中法大学第二农林试验场 温泉葡萄园”界碑</p><p class="ql-block"> 位于公交站温泉苗圃站和温泉公交站之间。</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京地区摩崖石刻,学苑出版社,2010.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