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有一座黄炎培故居“内史第”,是一所江南名宅,其建筑风格精致隽永,是近代建筑文化的上品,又是中国革命先驱、历史名人宋庆龄、黄炎培、黄自、黄竞武、沈毓庆、胡适等共同的故居。黄炎培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故居展现了他从一个封建秀才举人,成长为国家领导人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内史第,原是黄炎培的姑祖父、举人沈树镛的住宅,建于道光年间,已有180多年的历史。著名音乐家黄自、水利专家黄万里等黄氏子弟皆诞生于此。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黄炎培先生于1878年诞生在这,故“内史第”又称为“黄炎培故居”。1986年因扩路只留下黄炎培故居。1990年复建“内史第”。陈云题名黄炎培故居。大门上方的“内史第”为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所书。</p> <p class="ql-block">“内史第”原名沈家大院,为清朝内阁中书沈树镛祖上所建。清咸丰九年(1859年),沈树镛中举到北京谋职,两年后谋得“内阁中书”一职,上任前回乡对沈家大院进行修缮,并起名“内史第”。“内”是取官职中第一字;“史”是指沈树镛本人不仅为资历深厚的学者,也是一位书画鉴赏与金石收藏家,对历史有着深厚的研究功底;“第”乃宅院之意。</p> <p class="ql-block">进入内史第,正厅为“立本堂”,这原为沈家大院祖厅,“立本堂”取“做人要有根本”之意。“立本堂”匾额,是由艺术大师陈佩秋先生亲笔题写,正中间是由海派画家吴昌硕所作的牡丹图。旁边是黄炎培先生亲笔书写的一副对联:“天地有正气,园林无俗情”。两边抱柱上的对联是:“立本立言叱咤风云斗士,求真求是方圆规范人生”。另有徐悲鸿的松马图、傅抱石的仕女图等名家画作。</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故居(内史第)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粉墙黑瓦,屋宇雕梁画栋,大门口有古典精致的仪门,飞檐翘壁,正面有“凤戏牡丹”等砖雕,正面门楼雕有“华堂映日”;背面刻着“德厚春秋”的大字,凝厚庄重,门枋上雕有凤凰牡丹等图案装饰。整幢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城镇风貌。</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铜像座落于正楼门前,上悬陈云手书“黄炎培故居”匾额。故居内设有“黄炎培生平事迹陈列室”,展示历史照片、实物等。黄炎培22岁考取秀才。同年与王纠思女士在“内史第”二楼结婚。房内陈列着旧木床、粗布篮花被、梳妆台、木椅等物件。</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故居内设有《黄炎培先生生平陈列展》,分为“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倡导职教”“抗日爱国”“中共挚友”“人民公仆”“人民怀念”七个部分,展出了《延安归来》《黄炎培日记》《黄炎培家谱》(皆为原版本)等书籍。黄炎培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来往的信件(复印件)等。展现了黄炎培从一个封建秀才、举人,成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光辉一生。</p> <p class="ql-block">著名“窑中对”场景,是抗战胜利前夕,黄炎培应毛主席邀请访问延安,在窑洞中两人关于“历史周期率”的交谈。故事发生在1945年,在窑洞中他与毛主席的一段对话。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希望共产党能够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毛主席回答说:“我们一家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这就是著名的“窑中对”。</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19世纪初年考入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始在家乡办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浦东中学,在当时与北方的南开中学齐名,获得“北南开、南浦东”的美誉,又陆续参与创办东吴大学(今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若干大学。1903年,黄炎培与堂兄黄洪培,在内史第共同创办了一所女学堂,以堂嫂陆开群名字命名,即开群女学,为上海浦东第一所女校。</p> <p class="ql-block">民国六年(1917年),他创办职业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黄炎培所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解放前有社员三万多人,出版的刊物、书籍120多种,是中国活动时间最长的人民教育团体。</p> <p class="ql-block">当年宋庆龄的父母宋嘉树倪桂珍夫妇,在川沙一带传基督教时,借住在内史第。这里是川沙古镇第一个基督教传教场所。直到1904年,他们才迁到上海市虹口区定居。除了宋蔼龄外,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是在内史第出生的。宋庆龄在此生活居住了十一年,宋美龄七年,宋子文十多年。宋家三姐弟的少儿时代,都是在川沙内史第度过的。宋庆龄在"内史第"从小养成了俭朴、勤劳、助人为乐的美好品格,她曾在这里与小伙伴一起分过寸金糖,也曾在这里不慎从独轮车摔下而在眉宇间留下了疤痕….</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次子黄竞武,是民盟中央组织委员、民建上海临时干事会常务干事、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因坚持地下斗争,于解放前夕遭国民党杀害,年仅四十七岁。解放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川沙县人民政府为其建墓。内史第”还是著名音乐家黄自的出生地。黄自父亲黄洪培是黄炎培堂兄,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许多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如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黄贻钧、钱仁康、林炎翁等都出自他门下。</p> <p class="ql-block">1892年2月,胡适的父亲胡铁花奉调往台湾,行前将少妻、稚子安置于内史第。随后胡适在此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约在康熙末年(1715)前后,胡适的高祖胡德江,在川沙厅内开创万和茶庄。胡适在沪求学时,所需费用从茶庄收入中开支。</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的姑祖父沈树镛,是清代藏书家、金石学家,将其书斋命名曰"汉石经室",即今黄炎培故居。沈树镛精通鉴别,生平收藏书画、秘籍、金石甚丰。尤对碑帖,考订精辟。沈树镛著有《汉石经室丛刻目录》、《汉石经室跋尾》,与赵之谦合编《续寰宇访碑记》。</p> <p class="ql-block">这台木制毛巾纺织机,诉说着内史第里最早的民族企业家、沈毓庆创办的经记毛巾厂的故事。还有许多近代名人,也是从此出生、生活、走出。在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经济、工业、水利等各个领域,都建立了各自的成就,所以说“一座江南内史第,半部近代百年史”。</p> <p class="ql-block">川沙,从古代戍卒屯垦的海疆,到今天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名人辈出的滨海大镇,这座有着上千年地方文化积淀的老城,无愧于"浦东文化之根"的美誉。在我整理此篇即将结束之际,看到这么多名人,都出自内史第,不禁内心生起由衷地感慨!这是否与内史第黄炎培所书的“学做人”,以及立本堂中:“立本立言叱咤风云斗士,求真求是方圆规范人生”等理念有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