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曾园】

感谢有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泊鸾飘别忧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生花草梦苏州</div><br><br>  梦苏州,苏州有让人魂牵梦萦的资本。<br><br>  苏州建城两千五百多年来,经过一代一代苏州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把苏州打造成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东方水城”,最为人乐道的是苏州园林。<br><br>  苏州园林历史久远,起始于春秋后期,至北宋,造园风行一时,沧浪亭、万卷堂便是其杰作,明清是苏州园林发展的巅峰时期。<br><br>  苏州园林达到两百五十余处,今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狮子林、沧浪亭、艺圃、藕园、退思园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br><br>  苏州文化的底蕴,因这些园子更加厚重,每个园子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向人们诉说苏州园林的沧桑。<br><br><p class="ql-block">  曾园位于常熟市古城西南隅,南临古城内城河九万圩,西与赵园相邻。园原为明万历御史钱岱别业“小辋川”,后渐衰落。清同光年间,刑部郎中曾之撰在遗址的一部分营建住宅园林,名“虚霩村居”,一名“虚霩园”,俗称“曾园”。</p><p class="ql-block"><br> 解放后辟为师范院校得以保存大部景点。曾园景点荟萃,琳琅满目,以十六景闻名远近,而其中的古红豆树与香樟树则是明代“小辋川”园林遗物。被誉为“双宝”至今依然生机勃发,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br> 园以清池为中心,借山取景,园内各处都能看到虞山与辛峰亭及其在池中倒影,被誉为“山色湖光共一园”。环池假山,起伏有致,周布“莲花世界”、“寿而康”、“归耕课读庐”、“君子长春”、“琼玉楼”、“邀日轩”等景观。东南湖石假山“小有天”、“妙有”堆砌奇巧。<br></p><p class="ql-block"><br></p>   曾园全景图。地图上清晰地标明了各个景点的位置,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游览路线。🔺<br>   曾园门厅并不气派,虽不宏伟,却别具一番韵味。🔺   曾园门厅座北朝南,单檐硬山顶,三开间,中间是过道。置于门厅前东侧的一块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赵园、曾园"的石碑。🔺   抬头见梁上挂着“虚廓园”的匾额,为吴大瀓书。🔺   跨过大门,厅内有柱楹为:“蘭有羣清竹無一曲,山同人朗水與情長。”。🔺   眼前豁然开朗,里面是个不小的庭院,庭院深深,环境幽静,两侧是走廊,北面是一座照壁。🔺   照壁正面上嵌方砖四块,凿有“虚廓村居”四字。为翁同龢书。照壁上的四字,更承载着园主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门厅内东西两廊门洞,东是“超逸”砖额,门洞后面墙上有二块苏州园林的牌匾。🔺   其中一块是:"苏州园林曾园"。🔺   西是“雅涵”砖额,表达了园主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和包容与豁达的人生哲理,两边有回廊相通。🔺   穿过西面的“雅涵”砖额,沿着回廊向北,走到回廊第一个门时,向左拐。🔺   穿过这方门和月亮门洞,将进入曾家内宅区。🔺   穿过月亮门洞,来到曾家内宅区。🔺   这里是一个庭院,院中花木丛丛,树枝叶繁茂,生机盎然,花街铺地,极具美感,庭院南面是“寿而康”。🔺   “寿而康”座南朝北,单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庄重而典雅。是园主曾之撰为其母所建,是曾母起居之室。取名“长寿健康”之意。🔺   “寿而康”室前正上方高悬“寿而康”匾额,两边柱联为:“芳草池边绿,南山鸟外看”。🔺   室内现布置为书房格局,展示曾朴当年阅览写作场景 ,两边柱联为:“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疏食琴书”,布置简洁而雅致。🔺   离开“寿而康”沿西边回廊向前是“挹爽轩”,“挹爽轩”为单檐歇山顶,跨过八角门便是赵园。🔺   “挹爽轩”的西面上方是砖额:“挹爽”匾额。🔺   庭院北面是“娱晖草堂” 座南朝北,硬山顶,三开间,为曾之撰母接待内眷客厅。🔺   厅前外廊西面廊门有“濂泊”砖匾。🔺   东面廊门有“清和”砖匾。🔺   堂内前正上方高悬“娱晖草堂”匾额,两边柱联为:“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   离开“娱晖草堂” 向东是“君子长生”(现为曾朴纪念馆),“君子长生” 座南朝北,硬山顶,三开间,馆前是个庭院。🔺   庭院中央奇石假山四周环绕着翠绿的树木,花街铺地,极具美感。🔺   庭院西侧是明代红豆树,为明代“小辋川”园林遗存,已有三百七十年的树龄。红豆树又名花梨木、花榈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 植物,原产岭南,江浙一带较为少见,树龄超过百年的更为稀少。红豆树不是每年都能开花结果,且开花无特别规律,花期仅一星期左右,开花后 也不一定结果,若能结果,一般在九至十月份成熟。因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相思》,让红豆成了最负盛名的相思豆,红豆树也被人们称为“相思树”。🔺   “君子长生”前正上方高悬“曾朴纪念馆”匾额,两边柱联为:“弦歌百里古亦少;文学千载今犹传。”。🔺   厅内正上方高悬“君子长生”匾额,前正中是朴曾简介。🔺   厅前外廊西面廊门有“敬学”砖匾,向西是“娱晖草堂”。。🔺   厅前外廊东面廊门有“澄怀”砖匾,向东进入曾园的花园区。🔺   穿过廊门映入眼帘是有350多年的香樟树,是明代“小辋川”园林遗物。被誉为“双宝”至今依然生机勃发,弥足珍贵。感受到它与红豆树共同见证的园林历史。🔺   四四方方的庭院,完全被香樟树影覆盖,好像真的远离了尘嚣,闯入了安逸的村落生活。🔺   香樟树北面就是“归耕课读庐”曾园的正厅。原为曾之撰对其子曾朴授业和接待宾客之处。🔺   “归耕课读庐”北临清水,三面环水,临池一排长窗,临窗静静欣赏着这一片美景,感受到园林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厅内前正上方高悬“归耕课读庐”匾额,为吴大瀓书,两边柱联为:“奇峯青耸数重嶂,流水绿城几个弯。”,屏正面刊刻汪鸣銮所书《兰亭集序》全文。🔺   “归耕课读庐”是一座鸳鸯厅式建筑,同为一座建筑室内有道屏门隔成两个空间,南面叫“归耕课读庐”,北面叫“水天闲话”。🔺   厅北题“水天闲话” 额,临池一排长窗,临窗北望,近观园内水景,远眺虞山秀色,水光山色浑然一体。🔺   “归耕课读庐”东侧为“琼玉楼”,座南朝北,硬山顶,为两层小楼,两侧并有翼楼,上下均有廊,“琼玉”二字取“琼楼玉宇“天上胜景之意。曾朴在此楼构思创作了《孽海花》。一作郡玉楼,是曾朴的藏书楼。🔺   楼前正上方高悬“琼玉楼”匾额,为翁同龢所书,两边前柱联为:“夕来秋兴满; 朝坐落花闲。”。🔺   “琼玉楼”西侧的翼楼。🔺   站在“琼玉楼”的二楼,远望连绵起伏虞山,以虞山烘托的天然山景,可谓是水光山色,融为一体。🔺   “琼玉楼”北面临清池, 也是园主人读书及眷属生活居住之所。🔺   “琼玉楼”对面是“竹里馆”,“竹里馆”与“琼玉楼”对景围合成一小院,道出了园主隐居生活的闲适情趣。🔺   “竹里馆”是一座居于长廊之中的四角攒尖亭。🔺   亭内上悬“竹里馆”匾额,两边楹联为:“庭花过雨幽香远,径竹梳风爽气浮 。”。🔺   碑廊廊内壁嵌有《山庄课读图》、《勉耘先生归耕图》两部石刻共30余方,汇集了翁同龢、李鸿章、吴大激、杨沂孙等众多当时朝野名人的墨迹,字体风格各异,刻工精良,为邑中书法石刻精品。🔺   离开“竹里馆”,折回“归耕课读庐”,向西进入曾园花园,眼前豁然开朗。🔺   这里的走廊弯弯转转,曲曲折折,在这一弯一折中尽赏园中的一草一木,尽享乐趣的一点一滴。🔺   前面是“邀月轩”。🔺   “邀月轩”座东朝西,单檐歇山顶,飞檐翘角,东临清水。轩顶古藤缠绕,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轩内高悬“邀月轩”匾额,为晚清名臣张之洞书,两侧柱联为:“澄潭一轮月,老鹤万里心。”为于右任书。从轩中眺望池中秀美景色,极富诗情画意。🔺   “邀月轩”南面是一座木架曲廊桥,一弯一折中尽赏园中的一草一木,尽享乐趣的一点一滴。🔺   廊桥其形俊美秀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美轮美奂的建筑设计是拍摄古装、写真照的最佳取景地。🔺   廊桥宛如优雅的长虹卧波清池上,清澈的清水倒映着它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园中央清池一泓,源头活水从城河入。四周环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叠山理水,布局精妙,长廊逶迤、柳堤卧波、花木扶疏,步移景换,美不胜收。🔺   廊桥东侧有一伸入池中之绿岛,岛上种植白玉兰、白皮松等,故得名“雪台”,为夏日纳凉佳处。🔺   我站在“雪台”上,感受到这里独特的凉爽与宁静。🔺   “雪台”东面是座九曲桥,九曲桥中间是“不倚亭”。🔺   不倚亭因建于园池中央,四面环水,不靠不倚而名。池内植荷千枝,向有“莲花世界”之称,为暑日赏荷游憩之处。夏日里,荷叶田田,荷花盛开,清香四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不倚亭”座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飞檐翘角,有有“荷花亭”之美称。🔺   亭前上方高悬“不倚亭”匾额,亭内上方高悬“莲花世界”匾额,两侧挂联为:“畫舣低似荷花屋,蓬观曾骑杏叶鞍。”。🔺   “不倚亭”北面,三面设木栏吴王靠,可供小憩。人坐靠上,为暑日赏荷游憩,妙不可言。🔺   离开“不倚亭”过九曲桥沿着小路向东来到“小有天”。🔺   “小有天”是池边一遍黄石叠成假山群,为叠山名手庄亦耕所作,山中置有石室,山巅有六角翼然亭,路绕峰回,飞梁高台,乔木映衬,构思丰富。🔺   “小有天”南面是“琼玉楼”,从“琼玉楼”东侧的翼楼下向北,将进入假山群的洞口上方是石雕额:“小有天”匾额。🔺   山中置有石室,上视可仰见天光,下览则池水流入其中,石头相互映衬,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内壁镌刻有“石室”、“日长山静”、“水流花开”等题词,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踏着不规则的石磴,拾阶向上,来到假山上,南面就是“琼玉楼”。🔺   向北是一座石桥,它巧妙地跨越狭窄的山涧连接了两侧的山坡,山下是“石室”,桥西池岸曲折,山巅有六角“揽月亭”,峰回路转,姿态万千。🔺   亭内上悬“揽月”匾额。两边柱联为:“春醉花连屋,肖吟月近门。”立于亭中望池中景致非凡,园中央清池一泓。🔺<br>   离开“揽月亭”沿着碑廊向北继续前行。🔺   碑廊中间建有一亭,座东朝西,为单檐歇山顶。🔺   亭内上悬“韵遺耕歸”匾额。🔺   “碑廊向北到底是“舒荣小院”,现在在维修中。🔺   “舒荣小院”南面是一座单檐歇山顶,飞檐翘角的凉亭,四面设木栏吴王靠,宁静而雅致,可供小憩。。🔺   凉亭临池又是座黄石假山群,有“啸台”、“石门”,曾之撰自题“啸台”二字,实为垂钓处。🔺   所不同的是假山群延伸到了水中,盘矶临水,有石州的石刻字样。🔺   我立于池边欣赏着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仿佛在探索一个神秘的世界。🔺   假山群北面是“柳堤双桥”即:“诗柳”桥和“云影”桥,“柳堤双桥”位于前后水池分界处,横贯东西的柳堤,堤上杨柳飘拂,两端设有轻盈秀美的桥亭,景色如画。🔺   看着桥亭在水中的倒影,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从凉亭向东眼前就是“柳堤双桥”的“云影”桥,桥上是一座四方亭,单檐歇山方顶,飞檐起翘。🔺   亭内上悬“云影”匾额。🔺   走过“云影”桥前面就是“诗柳”桥。🔺   “诗柳”桥,桥东就是“清风明月阁”。🔺   “清风明月阁”座北朝南,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二层楼。🔺   阁前上悬“清风明月”匾额,两边柱联为:“流水时引知者乐,清风日与幽人言”。阁内上悬“校史馆”匾额,主要是解放后曾园辟为师范院校得以保存大部景点。🔺   “清风明月阁”前面是一座石桥和东面石桥成椅角双桥。🔺   石桥是旧物。🔺   。🔺   东面是“超然榭”。🔺   “超然榭”位于池的西北隅,两面临水,东西览园景,尽收眼底。。🔺   “超然榭”座南朝北,为单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四面设木栏吴王靠,宁静而雅致,可供小憩。🔺   榭内上悬“超然”匾额。两边柱联为:“立脚怕随流俗转,高怀犹有故人知。”。🔺   “超然榭”东南角是“梅花山房”,此处原为曾朴晚年居所“红楼”,二层楼五开间两侧厢,红墙青瓦中西合壁,后废圯。“红楼”建造前为“梅花厅”旧址,屋前后广植梅树,曰“梅花田”,故在曾园修复时此处建亭,并题额“梅花山房”。🔺<br>   “梅花山房”座南朝北,为单檐八角歇山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弘。🔺   亭内上悬“梅花山房”匾额。两边柱联为:“山色偏来竹里看,花香不是人间有。”。🔺   离开“梅花山房”向北再向东是“涵虚天境”亭。🔺   “涵虚天境亭”为单檐歇山顶,亭内上悬“涵虚天境”匾额,跨过月亮门便是赵园。🔺 后记:<br>  最大好消息曾园、赵园是免费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