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裕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东陵满族乡清东陵内,是乾隆皇帝、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的合葬墓。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孙殿英军队盗掘,于1978年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清裕陵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清裕陵地宫布满佛教题材的石雕图案,被誉为石雕的艺术宝库,对于研究清代陵寝、乾隆皇帝的生平以及佛教石刻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包含清裕陵在内的清东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清裕陵清裕陵的建筑规制与清景陵基本相同,清裕陵石像生增加了麒麟、骆驼、狻猊,共有8对;隆恩殿内东暖阁被辟为佛楼;寝门前的玉带河上修建了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两端不用抱鼓石,改用靠山龙;隆恩门前的三路三孔拱桥两侧各建一座对称的平桥。圣德神功碑楼立双碑,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碑文由嘉庆皇帝颙琰撰写,而汉字则由高宗弘历的第十一子、以书法见长的成亲王永瑆书写。</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又称享殿,是陵寝中较重要的殿宇之一,是供奉乾隆皇帝及其陪葬后妃神牌和举行祭祀的主要场所,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忌辰五大祭,每月朔、望两小祭都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玉带桥</p><p class="ql-block">隆恩殿后的玉带河上,并排架设了三座石拱桥,龙凤柱头栏杆,桥两端以靠山龙戗往望柱。这三座拱桥造型在清朝帝王陵寝中仅此一例。</p> <p class="ql-block">三座门也叫琉璃花门、陵寝门,并列于三路石阶踏跺上之,为陵寝前朝和后寝的分界线。它有三个独立的门口,均为单檐歇山顶。左门(东门)是皇帝出入的门户,故称君门。右门(西门)是大臣出入的门户,故称臣门。中门是帝、后棺椁经过的门户,故称神门。中间门稍大,左右侧两门较小。</p> <p class="ql-block">二柱门</p><p class="ql-block">二柱门是礼仪性建筑,供帝、后、妃棺椁通行之门。</p> <p class="ql-block">石五供</p><p class="ql-block">石五供位于明楼、宝顶前。每次帝、后、妃们谒陵,都要在石祭台前奠酒、行礼、举哀,而随驾近臣只能在陵寝门外按翼排立,不能走近。祭台上有香炉、花瓶、烛台三种五件供品,均为石制品,所以称石五供。祭台为须弥座,束腰部位多雕刻十分精美的“八宝”及“八仙”器物图案。展谒礼在此举行。清朝时期,皇家女眷到此止步。</p> <p class="ql-block">楼明楼又称庙号碑楼,建在方城顶上,为整座陵寝建筑的至高点。楼内树圣号碑,以朱漆涂碑。圣号碑正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皇帝的庙号。明楼上设斗匾,书写陵名。</p> <p class="ql-block">月牙城月牙城由明昭陵始出现,因其宝城内黄土填得太满,所以在封土之前筑有一道中部向前凸出的弧形拦土墙,琉璃照壁的后半部恰好嵌在墙体之内,这道拦土墙与宝城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状似月牙的城体,人们俗称其为“月牙城”。月牙城也称为哑巴院,传说这个院落是由哑巴工匠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地宫地宫由9道券、4道石门组成,进深54米,落空面积372平方米。这9道券由前到后依次是:隧道券、闪当券、罩门券、第一层门洞券、明堂券、第二层门洞券、穿堂券、第三层门洞券、金券。前后设4道石门,每道石门门楼上的吻兽、瓦垅全为石制,每扇门均用整块石料制成,上刻菩萨立像。</p> <p class="ql-block">从第一道石门起到最后的金券,券顶、平水墙、月光石上都布满佛教题材的石雕图案。四道石门上有八大菩萨像,第一层门洞券内平水墙上有四大天王像,明堂券顶部有五方佛,穿堂券东西墙壁上有相同的两组五欲供,明堂券和金券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有八宝、法杵、宝珠、喇嘛塔、执壶等图案,还有用29464个藏文和647个梵文镌刻的佛经咒语。在明堂券内东西平水墙下设有四组册宝座。金券内设有石制的须弥座形的棺床,棺床正中安设高宗的梓宫,棺下有金井一眼。高宗棺柩左右为孝贤、孝仪两位皇后以及慧贤、哲悯、淑嘉皇贵妃的棺椁。</p> <p class="ql-block">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千米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千米,清东陵陵区在清代占地约2500平方千米,今管理占地面积为80平方千米(一说为78平方千米,其中前圈陵寝区面积约48平方千米,建筑面积7102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布局最规整、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清东陵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陵区南北长125千米、宽20千米。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了大小15座陵园(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园寝)。清东陵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