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5年的元旦,从早到晚,在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美术馆里度过,愉快而充实,还有些仪式感。先后看了5个展览,拍了数百张照片,可谓马不停蹄、连续作战,收获满满,扎实地迈出了新年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这5个展览是: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故宫博物院);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故宫博物院);美在五岳——中国美术馆五岳题材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追忆与向往——王功学作品展(中国美术馆);问梅消息——中国美术馆藏梅花题材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拟逐一制作美篇,与各位分享。</p> <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砥砺前行、开拓进取的精神。近日,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问梅消息——中国美术馆藏梅花题材中国画展”,共展出馆藏金农、李方膺、虚谷、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画梅作品20余件,旨在使人们从这些名家大作的不同笔墨表达中,感受梅花“类玉类冰”的澄澈清虚,领悟梅花“凌霜斗雪”的雄强风骨。</p> <p class="ql-block"> 梅,先春而发,意韵清幽,品格高洁。</p><p class="ql-block"> 清代篆刻家丁敬送画家李方膺一枚“问梅消息”印章,表达了他对梅花寄寓的一种文人情怀;陈曼生也曾刻一方印章“问梅消息”,赠予画梅好友。此雅说源自宋代,如赵以夫有“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的词句,俞德邻也有“折梅欲问春消息,春在桥南卖酒家”的诗句。可见,梅花并非普通的艺术表现对象,而是被赋予独特的审美内涵,承载了丰厚的文化观念。</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梅花深受文人墨客青睐。五代十国,南唐徐熙作梅花图卷,前蜀腾昌花、后蜀黄筌以勾勒填彩法画梅。宋代,陈常以飞白法写枝梗、以色点花,华光长老擅画墨梅,马远画梅点粉成花,至扬无咎创圈花法,为后世所宗。元人王冕作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明清画梅者,多以水墨法出之。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等,一变旧法,粗枝大花,信笔挥洒,别具生机。</p><p class="ql-block"> 时代变迁,人们对梅花的审美情感不断达到新阶段,还将梅花耐寒特质同梅花花海的壮美相鼓荡,展现生命之美。特别是“丹砂作花瓣,铸铁作枝干”的红梅,积健为雄,正色凛凛,热烈奔放,风骨卓然。毛泽东诗句中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把风雪中的梅花意象,升华成为一种雄壮的精神景观,振奋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