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的元旦,早上还没起床儿子就来电问候“新年好”了,他说他已经洗了新年第一个澡,今天有很多事要做。受到儿子积极心态的鼓舞,我们赶紧起床。忙了一个上午打扫卫生,每个房间都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心情也干净清亮了许多。然后做一杯自制的拿铁咖啡,静静地回顾我的2024年。</p><p class="ql-block">保持画画的兴趣还是挺好。无论画的是什么、画的水平怎样,春夏秋冬,在我家盛开过的花、欣赏过的风景、到过的地方、重要的记忆,很多都留在我的画布、画纸上了。这比文字语言生动多了,也比照片珍贵多了。</p><p class="ql-block">不过今年身体状况欠佳,一方面肩周炎又开始发作了,另一方面经常头痛,所以外出写生较少,主要在室内画为主。总共画了19幅油画,其中14幅是静物,全部是写生。画了4幅风景油画,正好每个季节各一幅,一半是写生、一半是创作。今年又画了一次自画像,这次是参考照片,不是对镜子写生,感觉还是2022年对镜子写生自画像比较爽。六一儿童节时报名参加了李醉老师组织的颜文樑艺术促进会桐庐写生,三日两晚画了两张油画棒、3张钢笔水彩、一张水彩,全都是小画。大画是需要体力的,不知以后还会不会有体力出去画写生大画。7月去山东荣成避暑,带去水彩和油画棒工具,只画了一张油画棒习作。年底前去了一趟南京,带回一张钢笔水彩。看起来自己出去旅游,缺了你追我赶的气氛,画画热情就会少很多。</p><p class="ql-block">其实今年11月完成一桩心愿,就是做陶艺及画陶瓷。成果还不错,我有专门写过一篇,这里就略了。</p> 2024的开年之作《天堂鸟》(50x65) 《雏菊》(30x30) <p class="ql-block">《多色玫瑰》(50x60)这幅画我已捐给杭州宝石山脚下的纯真年代书吧。2024年是实体经济滑铁卢的一年,吴晓波频道在9月份倡议挽救这家理想主义的温暖人心的却频临倒闭的书吧,我真心希望我的《多色玫瑰》如果没有卖掉,那么挂在书吧里也好,至少为书吧增添一抹亮色,带去一丝欣喜。世界多变,人生多味,如同这多色玫瑰,每一种色彩都增添丰富性,细细品味人生,一切都会变好。</p> 《两朵白玫瑰》(40x30) <p class="ql-block">《三只石榴》(50x50)说实在的,超市里买的水果形态都比较标准化,不利于画画。</p> 《紫气东来(秋英)》(70x60)这幅是今年我先生的最爱。 《灰调子的秋英》50x50 今年又尝试灰调子,还不够高级,明年找机会再试试。 《一颗鸡心果》50x50 《薄荷与鸡心果》30x30 《菊与桔》50x50 《中秋-祭月》65x50 <p class="ql-block">《绿橘子与橘色玫瑰》50x60</p> 《玻璃杯里的欧月》30x30 《雏菊与桔梗》50x60 《樱花树》80x60 <p class="ql-block">《锦溪古镇天水桥》(50x60)</p> <p class="ql-block">《“柿柿”如意》(75.5x60)这幅是我自己今年最喜欢的,让我回忆起景德镇、婺源篁岭以及同游的摄影师闺蜜,其实我今年并没有去篁岭,而是一个人留在景德镇做陶瓷了,闺蜜游完景德镇和她的同学去了拍的照片,勾起我想创作的冲动,几年前我去过篁岭,对这棵树深有印象。所以要感谢我的摄影师闺蜜。</p> 《约在黄金城道》(80x60) 《自画像2024》(60x70) 《桐庐芦茨小镇》,站在桥头写生的,被虫子围攻、被游客围观,哈哈,不容易。 <p class="ql-block">《芦茨小镇的大黄狗》这幅真是大约半小时完成的速写,因为黄狗喜滋滋地蹲在我面前,但它又蹲不了几分钟就走了,我也就只能速战速决。</p> 钢笔水彩很久没画了,今年开始觉得有必要重拾,6月份在桐庐开始试手画了几张。出门用这个画法比油画棒还要方便。 <p class="ql-block">水彩写生以前在新西兰旅游时试过,但是我基本很少尝试,因为水彩太难控水,颜色又不能覆盖。看了陈伟忠老师的水彩写生特别棒,我这水平连门都还没入,画具也很次。要再想想今后要不要入这个坑了。</p> <p class="ql-block">山东荣成-布鲁维斯号沉船,《等一艘永不靠岸的船》,是不是有点浪漫?</p> <p class="ql-block">《美龄宫一角》在酒店里参考照片画的,南京的梧桐大道以及美玲宫的梧桐树太特别了,分叉在比较低的位置,枝丫都直直地冲天特别高特别有气势,但我没画出这种气势。慢慢练习吧。</p> <p class="ql-block">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正片永远在未来。2025年是我学习油画第10个年头了,目前油画作品编号还没到300。我是不是画得太慢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艺术需要多一些灵感,少一些技术。那就随缘吧,2025年不立flag,画不在多在于想法,且画且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