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 奥特曼</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2669652</p><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如今在浦东建了新馆,许多藏品都改在新馆陈列,但是这人民广场的老馆依旧宝刀不老。</p><p class="ql-block">这不,如今迎来了古埃及的宝贝。</p> <p class="ql-block">由于中国和埃及关系日渐友好,埃及国家博物馆在上海博物馆搞了古埃及文明展,共展出国宝级文物788件,展出时间是2024年的7月19日至2025年的8月17日,一共一年零一个月。</p><p class="ql-block">唯一不友好的是,65岁以上的老人只有半价优惠,(门票全价148元,半价也要74元)70岁以上老人也没有免费的待遇。</p><p class="ql-block">不过你想想这化几十块钱就在家门口欣赏到古埃及的几千年文明真迹,绝对是值得。</p><p class="ql-block">所以奥特曼携夫人在网上提前购了票,于今年的12月5日去看了展览。</p> (1)法老的国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了上博馆,在一楼就首先看到了第一个展厅,叫《法老的国度》。这是一部介绍埃及文明的通史。有一些展板介绍埃及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远古的埃及是一个充满神奇,有着灿烂文化的王权和神权合二为一的民族和国度。</p> <p class="ql-block">这个开始的展板将古埃及的历史和中国的远古历史并排进行比较。</p><p class="ql-block">文明起源,埃及比中华民族要更早,他们有象形文字记载有5000余年的历史。而我国的文明史,虽然号称上下五千年,但从有文字记载的西周的金文算起迄今大概只有不到三千年吧。</p><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古埃及的文明受到多次外族强权入侵,大约有1500年的文明断裂,</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786年,希克索斯人入侵埃及,这段时期埃及原有的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25年,波斯征服了埃及,随后又是罗马人的统治,这些外族统治时期使得古埃及文明逐渐被其他文化同化。</p><p class="ql-block">反观中国,历史虽然有元朝和清朝的外族统治时期,但是所幸残暴的元朝统治只不到百年,而清朝则保存了汉文化并逐渐被汉族所同化,近代的日本人又没能成功的灭了中国。</p><p class="ql-block">我泱泱中华民族实是有幸。(遗憾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却遭遇了一场自毁文明的大劫难。)</p> <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了解埃及,奥特曼在网上恶补了埃及历史。</p><p class="ql-block">1、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p><p class="ql-block">这时期埃及逐渐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转变,出现了最早的定居点。</p><p class="ql-block">2、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p><p class="ql-block">埃及统一,形成了第一个王朝,国王(法老)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p><p class="ql-block">3、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p><p class="ql-block">这时期以金字塔的建造而闻名,尤其是吉萨的金字塔群。</p><p class="ql-block">社会等级制度严格,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p><p class="ql-block">4、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公元前2055年):</p><p class="ql-block">政治动荡和饥荒导致中央政府衰弱,地方势力崛起。</p><p class="ql-block">5、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年-公元前1650年):</p><p class="ql-block">埃及重新统一,文化、艺术和建筑得到复兴。</p><p class="ql-block">南方城市底比斯成为新的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6、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650年-公元前1550年):</p><p class="ql-block">埃及受到外族入侵,尤其是来自亚洲的喜克索斯人。</p><p class="ql-block">7、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70年):</p><p class="ql-block">埃及达到鼎盛,军事扩张至努比亚和叙利亚。</p><p class="ql-block">法老如图特摩斯三世、哈特谢普苏特和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国力强盛。</p><p class="ql-block">这时期也是埃及艺术和建筑的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8、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70年-公元前664年):</p><p class="ql-block">政治分裂,势力衰弱,受到外族如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的影响。</p><p class="ql-block">9、晚期(公元前664年-公元前332年):</p><p class="ql-block">埃及先后被亚述、波斯帝国征服。</p><p class="ql-block">尽管政治上受到外族控制,但埃及文化仍然保持独特性。</p><p class="ql-block">10、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0年):</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其将军托勒密建立托勒密王朝。</p><p class="ql-block">这时期埃及成为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11、罗马和拜占庭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641年):</p><p class="ql-block">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后归属拜占庭帝国。</p><p class="ql-block">基督教在埃及传播,成为主要宗教。</p><p class="ql-block">12、阿拉伯征服和伊斯兰时期(公元641年至今):</p><p class="ql-block">阿拉伯穆斯林征服埃及,引入伊斯兰教。</p><p class="ql-block">埃及逐渐成为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的重要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展馆一开始的陶噐,古埃及人大约在公元前五千年都开始烧制精美的陶器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画有人,船和动物的陶罐,距今己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有猎豹,蝎子,荷鲁斯(荷鲁斯(Horus)是古埃及神话中的一位重要神祇,通常被描绘为隼头人身,代表着天空、王权和战争。)等动物线条的调色板,出土于早王朝时期(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调色板用于研磨矿物粉末,以供化妆和身体彩绘,这个调色板上的动物表明了埃及人对周朝环境的观察和对掌握自然力量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用燧石或者黑硅石做的石刀,是埃及早王朝时期(公元前三千年)的物件。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石碑出土于赛门凯特陵墓东侧,是陵墓入口处的一对石碑之一,碑上刻有赛门凯特的荷鲁斯名,意为“神的同伴”或“体贴的朋友”。</p><p class="ql-block">石碑出土于第一王朝,(公元前3000—2898年)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埃及早王朝时期的鱼尾型刀和化妆勺,可见在公元3000年以前曾至更早,埃及当时的雕刻工艺已经比较先进了。</p> <p class="ql-block">这尊描绘雕像制造过程的浮雕是石灰岩雕刻是中王朝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现存梭哈杰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未完成的雕像呈现坐姿,工匠正单膝跪地雕刻这尊雕像的面部,就比例而言,雕像要明显大于身前的工匠,可能反映了雕像主人和工匠之间的身份地位差异。</p> <p class="ql-block">用石灰岩雕刻的奥塞里斯和两位女神像,看说明,这像雕塑于古王国时代(公元前268 6年一前2160年)现存伊斯梅利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奥塞里斯是大地之神盖布和天空女神努特的长子,他的兄弟是塞特,妻子是伊西斯,他们共同构成了埃及神话中的重要家族。</p><p class="ql-block">奥塞里斯是冥界之王,掌管着死后的世界,是死者的审判者和引导者。</p> <p class="ql-block">这尊公元前600年左右的石头雕像表现了冥界之神奥塞里斯复活的情景,奥塞里斯俯卧躺在制作木乃伊的石床上,头部抬起,目视前方,显示了他从死亡中重生的神秘力量。</p><p class="ql-block"> 关于奥塞里斯的传说,他被弟弟塞特杀害,尸体被切成多块。其妻伊西斯找回了这些碎片,并将其拼接成完整的身体,利用魔法使奥塞里斯复活。但由于奥塞里斯已进入地下世界,他成为了死亡的主宰,作为复活之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在公元前三千年,赛特取代了荷鲁斯成为法老的守护神。然而当赛特谋杀自己兄弟的传说流传开来后,荷鲁斯又重新被替换回来。在荷鲁斯与赛特之间发生了一场持续了长达八十年的战斗。 荷鲁斯扯掉了赛特的睾丸和一条腿,而赛特挖出了荷鲁斯的左眼(从此荷鲁斯被称为“独眼神”)。荷鲁斯后来取回了他的眼睛。在奈特(Neith)的支持下,荷鲁斯赢得了这场战斗,成为上下埃及的统治者</p> <p class="ql-block">奥塞利斯的妻子尹西斯女神怀抱孩童状态荷鲁斯神的青铜雕像。</p><p class="ql-block">荷鲁斯以其为父亲奥塞里斯复仇而著称。在神话中,他的父亲奥塞里斯被邪恶的塞特杀害,荷鲁斯与塞特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为父亲复仇,并恢复了秩序与正义。</p> <p class="ql-block">奥塞里斯的头像,奥塞里斯也是植物、农业和丰饶之神,象征着生命的繁衍和自然界的循环。</p> <p class="ql-block">又一个用黑色花岗岩雕刻的奥塞里斯的全身像。</p> <p class="ql-block">玄武岩的奥塞里斯头象,公元前600年左右的26王朝雕刻,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其头盔上的蛇图案是下埃及时代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梅米彩绘假门,第5至6王朝(公元前2494—前2181年)萨卡拉出土,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文化中,假门是墓葬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被认为是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梅米彩绘假门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与墓主人的信仰、身份或来世观念等相关。</p> <p class="ql-block">卡埃姆赫塞特及妻儿彩绘雕像,出土于第6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p><p class="ql-block">卡<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姆赫塞特及妻儿彩绘雕像</span>表现出了古王国时期此类雕像的特征。夫妻二人并肩而坐,身居高位的丈夫头戴精致的假发,正襟危坐。妻子则亲昵地用右臂揽着丈夫,表示对一家自主的支持和守护。他们的儿子立于父母之间,身高仅到父母的小腿,赤裸全身,吸吮食指,留有短发,体现出古埃及儿童的典型特征。</p><p class="ql-block">这里丈夫和儿子的肤色为红褐色,因为男性往往在户外劳作,晒得较黑,女性则应久居深宅,固肤色白皙,肤色是男女不同社会角色的体现,也是古埃及艺术的特点之一,用象征性的图像语言来传达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含义。</p> <p class="ql-block">伊蒙尼彩绘石碑</p><p class="ql-block">中王朝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阿拜多斯出土县城,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原本是墓室假门的一部分,其顶部装饰有红白黄三色相间的纵向条纹,下方刻有象形文字铭文,铭文之下则是彩绘场景。</p><p class="ql-block">石碑中伊蒙尼头戴假发,穿着白色短裙,坐在供桌前的椅子上,身后站立的女性应该是他的妻子工作,对面的男子正在为他献上供品。</p><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文明中,象形文字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它不仅用于神庙墙壁、纪念物等,还与壁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起到解释和补充画面意义的作用。这些文字符号大多取材于本土的动植物,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伊蒙尼彩绘石碑作为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见证,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它不仅是埃及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也为研究古埃及历史和文化提供了</p> <p class="ql-block">这块凯伊彩绘石碑是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的一件重要文物,由石灰岩和颜料制成,出土于阿拜多斯,目前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这块石碑原本是墓室假门的一部分,其顶部装饰有红白黄三色相间的纵向条纹,下方刻有象形文字铭文,铭文之下则是彩绘场景。</p><p class="ql-block">石碑的画面分为四层</p><p class="ql-block">墓主夫妻的形象位于最上层,男主人凯伊坐于供桌旁的椅子上,它的妻子跪坐在供桌另一侧,与他一样做出嗅莲花的动作,身旁是他们的子女,第二层是凯伊的父母以及他们所生的子女和孙辈。最后两层刻画了凯伊的同僚们,人物的大小和精致程度,与其身份地位直接相关。</p> <p class="ql-block">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像的花岗闪长岩像,出土于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85至公元前1773年)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卡纳克神庙出土了七尊雕刻风格和身体特征相仿的雕像,其中两尊刻有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王名,这批雕像因此被认为都属于这位国王。</p><p class="ql-block">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埃及长达45年,期间曾于其父努塞尔特三世共治二十年,埃及在他们的统治下,进入了中王朝的“黄金时代”,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有来显著的发展。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在位期间大力开垦法雍绿洲,开展大规模的采矿活动,探索远距离的商贸路线,使商业远征队的足迹遍布上下埃及和周边沙漠。这也为这一时期的建筑营造和雕像制作提供了充足的珍贵石料。</p> <p class="ql-block">绘有人神像草图的石片。绘制于公元前1500年前的新国王时期,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花岗园雕刻的哈特谢普苏特,这是第18王朝(公远前1550 -公元前1295年)现存于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是新王国第18王朝的传奇女王,在他图特摩斯三世统治初期摄政,而后以上下埃及之王的身份统治埃及,为埃及带来了二十年的和平与繁荣。由于古埃及的王位继承传统是父子相继,所以在掌权过程中 ,哈特谢普苏特的雕像从传统的女性形象逐渐转化为男性。图特摩斯三世在女王去世后统治埃及,并在执政后期系统地抹除女王的痕迹,以巩固统治和警示后世</p> <p class="ql-block">书吏是古埃及最基层的官员,他们要占星,要知道日月运转,要懂得税务,要会丈量土地,所以书吏的知识比较全面。</p><p class="ql-block"> 这件方形的书吏雕像就隐含了一个八卦故事。这位书吏名叫森奈穆特,方碑上,森奈穆特怀抱着小公主奈芙尔拉,前面的象形文字介绍了他的生平,他是小公主的家庭教师。据说,森奈穆特是第18王朝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情人,他为女王设计过著名的祭祀神庙。森奈穆特出身下层,但女王把他提拔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地位特殊,一个人就有两个墓,雕像就有20多个,远超一般贵族。</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是第19王朝第三位法老,他是一位强大的国王,战无不胜的将军。在位时间长达约67年(公元前1279年-公元前1213年)。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法老之一,其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埃及新王国的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的神像 花岗内闪岩雕是第10王朝(公元前1550—公元前1295)出土 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埃及达到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他的统治不仅体现在军事上的胜利,还体现在经济、文化和宗教上的发展。他通过一系列的宗教和建筑项目,巩固了王权,并确保了埃及在古代世界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制造了许多雕像,以彰显权力和威严,并挪用大量中王朝和新王朝早期的国王与神雕像以增强自己与先王和诸神阀的联系。这件雕像最初描绘的是一位神,但身份难以确定,因其特征已被覆盖,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通过许多方式将自己神化。</p> <p class="ql-block">塔沃瑟瑞特皇后的黄金串珠项链,是第19王朝的皇后,帝王谷56号墓出土,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塔沃瑟瑞特皇后(Twosret),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的末任法老。她大约在公元前1191年至公元前1189年在位,她的统治标志着第十九王朝的结束,也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与两女神像</p><p class="ql-block">红花岗岩</p><p class="ql-block">第19王朝(公元前1295-前1069年)</p><p class="ql-block">科普托斯神庙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件雕像原本属于中王国国王辛努塞尔特一世,后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拉美西斯二世右侧为伊西斯,左侧为哈托尔,国王头戴尼美斯头巾,女神们则头戴三分式假发,雕像背面和王座侧面均刻有拉美西斯二世和两位女神的名字及头衔。</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他与赫梯帝国达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和平条约--卡叠什条约。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期修建了大量纪念建筑,同时也将多位前任国王的纪念物挪为已用,这座雕像于1895年被纳入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中。</p> <p class="ql-block">“阿蒙牛群计数书吏塞提的尖顶石碑”出土于19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古代埃及宗教信仰的生动体现。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石碑上的铭文,探索其中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碑身主图部分,右侧是献祭者,左侧则是伊西斯女神(见头部铭文,头顶王座标注),王座上的冥神奥西里斯。中间的铭文部分,从“眼睛” 字符所在列(第3列)开始,分为左右两部分。</p><p class="ql-block"> 左半部分,从右向左读,内容是:“奥西里斯神,他是肯悌伊门图,杰度的主人,阿拜多斯的主人”。这段铭文强调了奥西里斯神的重要地位和他在埃及宗教中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右半部分,从左向右读,内容是:“法老献上祭品,给奥西里斯神,他是肯悌伊门图。(神)给他一切美好的纯净的东西 ,献给阿蒙神的牛群计数书吏,塞提(转写sity-ti-y)的卡灵”。这段铭文详细描述了法老对奥西里斯神的献祭过程,以及塞提作为法老的特殊身份。</p><p class="ql-block"> 尖顶碑首部分,两只狒狒(托特神)对着地平线上初生太阳膜拜,下方两列铭文的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左列,“敬拜在太阳升起时的太阳神拉”。</p><p class="ql-block">右列,“为他,对生活感到满意”。</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些铭文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这些铭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黄金舍布伊项圈,是用黄金和青金石,铅质玻璃制作的,第21王朝,(公元前1069—前945年)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种黄金也被称为荣耀资金,是国王给有功之臣的奖赏。象征的太阳的光芒和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阿蒙纽特纳赫特的木棺</p><p class="ql-block">1889年考古学家在代尔·巴哈里毗邻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处发掘了一个窖藏墓,共出土153个有木乃伊的彩绘木官棺。死者多为21王朝的阿蒙神庙的祭师。</p><p class="ql-block">阿蒙纽特纳赫特的木棺即是其中之一。他是阿蒙神庙庄园的雕刻师,生活于21皇朝中期,拥有“阿蒙神之父,众瓦布祭司的管理者,掌握阿蒙神的秘密之人”等头衔,</p> <p class="ql-block">从墓里出土的几千年前仆人门烤面包,耕地,酿酒等各种劳作工作场景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灰岩雕像的主人名叫马达(mada),是古王国时期的军队指挥官,他头戴假发,面部五官刻画较为扁平,肩膀宽厚有力,双手成握拳状垂于身体两侧,表现出典型的古王国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古王国时期的雕像端庄古朴,人物往往采取站立或端坐的姿势,神态肃穆,服饰与其身份相符,国王的形象往往高大伟岸,身材健硕,目光坚定,这种形象自然而然也被官员和贵族竞相模仿。</p> <p class="ql-block">这幅墙壁画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古埃及人雕刻石像和用泥塑像的情景。为了区别石像和泥塑,石像的表面显得斑斑点点,表明在錾刻,而泥塑的表面是光滑的,为了便于工作,还搭起了架子。</p> <p class="ql-block">雕像的主人舍本索普度特是国王奥索尔孔二世的孙女。她头戴宽大的假发,左手持莲花,双足赤裸,四肢外侧刻有神灵的图案,</p><p class="ql-block">雕像上可见奥索尔孔二世的王名圈。</p><p class="ql-block">舍本索普度特是古埃及文明中的一个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块敏霍特佩姆哈特努彩绘石碑,材质石灰岩,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典型的丧葬石碑,石碑四周的装饰效仿神龛的样式,画面中的墓主人坐在堆满供品的供桌前,向供品伸出一只手,有接受供奉之意,画面右侧为四排供奉者的形象。墓主身着短裙,头戴假发,颈上戴有宽项圈,为贵族阶层的标准形象,他的面前还有插着莲花的香膏罐供其闻香。面包、啤酒、肉类、蔬果和香膏均为献给亡者的供品</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面前围了很多人,正在听导游讲解。</p><p class="ql-block">这是向图特摩斯三世献礼石碑,黑花岗岩凿成,是新王朝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之物。现存谢赫村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石碑的顶端雕刻有左右对称的献礼场景浮雕,下方部分刻有象形文字。这些浮雕和文字记录了向图特摩斯三世献祭的情景,体现了当时对法老的崇敬和纪念。</p><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第五位国王,其幼年继位,由作为其姑母和继母的哈特谢普苏特摄政,后者在图特摩斯在位的第七年前后加冕为女王,与图特摩斯三世共治。</p><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三世在青少年时期就学习了射箭,马术,徒手格斗等技能,成年后逐渐展露出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哈特谢普苏特死后,图特摩斯三世重新掌权,他一生征战于西亚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并将战功刻在卡纳克的阿蒙神庙中,这些记载也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古埃及军事行动记录,</p> <p class="ql-block">埃及象形文字的解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主要归功于罗塞塔石碑的发现(1799年):</p><p class="ql-block">罗塞塔石碑是一块刻有三种文字的黑色玄武岩石碑: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世俗体)和古希腊文。</p><p class="ql-block"> 法国的语言学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用残破的罗塞塔碑文成功地破译了古埃及文,他被誉为“埃及学之父”。</p><p class="ql-block">现如今,“罗塞塔石碑”也被用来暗喻要解决一个谜题或困难事物的关键线索或工具。</p><p class="ql-block">罗塞塔石碑现在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棺箱的外侧各有八个画面,分别描绘了图特、奥赛里斯、死者及荷鲁斯四子。</p><p class="ql-block">棺箱内部的图像较为简明、其头部上方还画有一尊鸟身带翼女神,双手各持一支玛阿特羽毛。棺箱内侧壁上,从前往后各有三组图像,左右对称。第一组为头顶香膏的女祭司向带有蛇冠、翎毛配饰的圣柱熏香的场景,下方配有一只荷鲁斯之眼,位于西方女神伸出的圣翼上方。第二组是死者向身披豹纹披肩的奥赛里斯祈祷的画面。最后一组图像则刻画了死者的木乃伊形象。</p> <p class="ql-block">阿赫孔苏之子霍尔的方雕</p><p class="ql-block">出土于第25王朝(公元前747年—-前656年)</p><p class="ql-block">雕像的主人是一位高级书吏,在古埃及,书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人对古埃及的了解也有许多源于书吏笔下的各种记录,除了行政职能外,书吏也与工匠和画家等一起从事文化方面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时期的石灰岩石碑,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赛提尔伯尼的卡诺匹克罐(1组4只)</p><p class="ql-block">方解石﹣雪花石膏(石灰华)</p><p class="ql-block"> 第26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p><p class="ql-block"> 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会将特定的四个内脏取出,经过处理后分别放置在四个卡诺匹克罐里,以护佑亡者的身体在来世完整无缺地复活。卡诺匹克罐得名于首次出土之地的希腊名,而非古称。从第19王朝到新王国末期,卡诺匹克罐的顶盖雕刻进一步精细化,并被赋予了明确的象征含义,这时的盖子被雕刻为荷鲁斯四子的形象,他们是肝脏的保护者、人头的艾姆谢特,肺的保护者、狒狒头的哈比,胃的保护者、豺头的多姆泰夫,以及肠的保护者、鹰隼头的克贝克塞努弗。</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的巴斯马提彩绘人形棺,这件出土于后期埃及(公园前664—前332年)</p> <p class="ql-block">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木乃伊的面具</p><p class="ql-block">出土于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至公元395年),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该面具色彩鲜亮,脸部的表情逼真。</p> <p class="ql-block">镀金的木乃伊面具,面具的主人生活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埃及,面具既有埃及艺术传统中的程式化特点,也有明显的罗马艺术风格的印记。该男子短发,蓄着络腮胡,眼睛大而园,鼻子略成勾状,它右手握着玫瑰花环,左手自然地置于右手下方,画中可见指甲,但未刻画出手指关节。它穿着有紫边的白色托伽袍,身披白色披风,二者同系于胸前,托伽袍有一个淡紫色的“卍”字。</p> <p class="ql-block">各种神态栩栩如生的埃及木乃伊面具。真不敢相信都是两千年以前已经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这具人形棺彩绘,看着像是昨天才画上去的一样颜色鲜艳,画功非常精细。面部的棕色染料一点也没有剥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双狮供桌发现于萨卡拉的梯形金字塔旁的一处地下墓穴中,这种石床表面略倾斜,末端带有水槽方便引流防腐过程中流出的液体和清洗遗体用的水。供桌前段为两头狮子的形象,成对的狮子象征着地平线,太阳神每日从地平线升起,石床的形状因此有了复活的含义,但萨卡拉发现的这个石床的实际尺寸远小于真实的木乃伊的防腐床,因此很大可能是防腐床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新王国晚期,猖獗的盗墓活动改变了墓葬习俗,墓室装饰日益简化,棺木本身成为了来世信仰的载体,出现了以大量《亡灵书》咒语和神灵形象装饰的套棺。本次展出的佩德阿蒙套棺分为外棺、内棺和木乃伊盖板。采用这种层层嵌套式的棺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亡者的木乃伊,另一方面是利用棺木上的图像和咒语构成形象化的死后世界,使亡者的灵魂获得永生。</p><p class="ql-block">内棺的棺箱侧面以纵向铭文带分隔出多组装饰画面,刻画了掌管来世的神祗以及供奉他们的咒语。棺箱的一侧分别有鹰头的索卡尔神、朱鹜头的图特神、奥赛里斯神、拉-荷拉克提、由豺狼拖拽的太阳船、以及亡者跪拜生命之树女神和母牛形态的哈托尔女神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棺盖、内棺盖和木乃伊盖板均以金黄色为底、中央的主轴上是象征太阳神的展翼圣甲虫,圣甲虫的身体和头顶的日轮釆用了凸雕的技法,日轮上依稀可辨镀金的瘢迹。死者佩戴着由多层串珠和莲花组成,覆盖了整个前胸的宽项圈。棺盖中部是展开双翼的天空之神努特。</p> (2)萨卡拉的秘密 <p class="ql-block">看完第一展厅我们到一楼的第二展厅去看“萨卡拉的秘密”萨卡拉是埃及最古老的都城孟菲斯最重要的墓区,这里有埃及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乔赛尔梯形金字塔,以及3至13王朝的15座金字塔和众多不同时期的贵族墓地,动物木乃伊。</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展出的都是在萨卡拉挖掘出来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至2018年以来,埃及考古队在萨卡拉不断有重大发现,它是近年来举世瞩目的考古遗址。</p><p class="ql-block">这里面展出的都是在萨卡拉墓地发掘出来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辛努塞尔特一世雕像头部(拉美西斯二世挪用)</p><p class="ql-block">第12王朝(公元前1985—前1773年)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巴斯泰特立像是一尊古埃及的青铜雕像,属于后期埃及时期(公元前664年—前332年),现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这件雕像于1931年由芝加哥考古队在埃耶时期始建、赫伦布时期完工的葬庙中发现,</p><p class="ql-block">巴斯泰特女神(Bastet)是古埃及神话中的猫神,她的信仰最早可以追溯至早王朝时期,她通常以猫头人身或者直接以猫的形象示人。这尊猫女神巴斯泰特像,她右手拿着古埃及重要乐器和仪式用具的叉铃,左手拿着装饰着日轮和神首的盾形护符</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萨卡拉考古遗址出土的鹰神木雕</p><p class="ql-block">年代为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p><p class="ql-block">鹰隼是最受古埃及人崇拜的鸟类之一,被视为宇宙力量的化身,日月是其双眼,星辰是其羽毛上的斑点,因此从早王朝开始,鹰就被视为国王和王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的牛犊像</p><p class="ql-block">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两件藏品均是普塔-索卡尔神的彩绘木雕。作为孟菲斯的创世神,普塔拥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普塔-索卡尔神的形象是一只趴伏于神龛上的鹰形木乃伊。神龛四周则刻画了“荷鲁斯四形象--肝脏的保护者、长有人头的艾姆谢特,肺的保护者、狒狒头的哈比,胃的保护者、豺头的泰夫,以及肠的保护者、鹰隼头的克贝克塞努弗。因此这种神龛可能也用来存放木乃伊的内脏。</p> <p class="ql-block">是萨卡拉巴斯泰特神庙遗址区北侧,正在发掘中的墓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猫的木乃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后期,国家的分裂、外族的入侵和社会动荡的加剧导致民间对魔法和巫术的信仰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神圣动物崇拜因而风靡一时。对应特定神灵的动物,如朱鹭、狒狒、猫、鹰乃至鳄鱼被成批饲养和宰杀,制成木乃伊售卖给大众,作为献给神的供奉或还愿物。</p> <p class="ql-block">制作精良的彩绘人形棺,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发掘</p> <p class="ql-block">在萨卡拉出土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形象的雕塑。</p> (3)图坦卡门的时代 <p class="ql-block">这次古埃及文明展共分为三个展厅,现在奥特曼来到最后一个展厅“图坦卡门的时代”。</p><p class="ql-block">图坦卡门陵墓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门的墓葬,位于埃及卢克索的帝王谷。</p><p class="ql-block">1922年11月4日,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和他的团队发现了这座陵墓,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成为现代考古史上最著名的发现之一,墓中出土了近5000件珍贵文物,奢华壮观,引发了“埃及热”。</p><p class="ql-block">所以这里专门设了一个图坦卡门的展馆,里面专门陈列从图坦卡门陵墓出土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门陵墓的发现过程颇具戏剧性。卡特和他的团队在埃及探索六年一无所获。正准备放弃时,1922年11月4日发现了一段石阶,随后确认这是一座未被盗掘的皇室陵墓。他们于1923年2月16日首次打开了陵墓,发现了图坦卡门的石棺和大量陪葬品。</p><p class="ql-block">这具黄金面具是图坦卡门陵墓中最为著名的文物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面具由11公斤重的纯金制成,表面镶嵌有青金石、红宝石和彩色玻璃,显得华贵富丽。</p><p class="ql-block">如今,图坦卡门的黄金面具成为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古埃及灿烂文化的图腾和象征。并没有出国展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百年来,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们越来越全面地复原了图坦卡蒙所处时代的生活场景。今天的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图坦卡蒙所处的18王朝,古埃及正在发生什么样的转型?为何在此时的埃及出现了“一神崇拜”?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少年法老完成了对传统的回归?</p><p class="ql-block">法老诅咒的传说:图坦卡蒙墓室的发现几乎与“死亡诅咒”紧密相连。据传,任何进入墓室的人都会遭遇不幸。最著名的例子是卡纳冯勋爵,他是卡特的资助人,在进入墓室后不久死于急性病症。此后,其他与墓室发掘相关的人员也相继死于种种怪异原因,这种现象让“法老的诅咒”成为当时舆论的焦点。</p><p class="ql-block">卡纳冯勋爵的死亡仅仅是个开始。随后,参与墓室挖掘和研究的多名团队成员接连因各种怪异原因去世。例如,负责墓室清理的阿瑟·梅斯,在墓室打开后不久便因一种罕见的疾病猝然离世;负责研究墓内文物的化学家阿尔伯特·里德,在触碰了某件珍贵文物后患上不明原因的高烧,几天内便去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时代”,以埃及国家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为基础,从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地区进入帝国时代的背景入手,再现阿玛尔纳时期的惊天巨变,讲述埃赫纳吞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解读图坦卡蒙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阿蒙及其配偶阿蒙涅特最初出现于《金字塔铭文》中,是赫摩波利斯的八位原初之神的一员。从第11王朝起(公元前2055-前1985年),阿蒙就成为了底比斯的地方神,被称为“阿蒙-卡穆特夫”。新王国18王朝开始(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与太阳神拉融合为阿蒙-拉神,被提升到了“国神”的地位。他既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王权之神。随着古埃及帝国的发展,阿蒙神逐渐走出国门,成为宇宙之神。</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在9岁时继位,19岁时神秘死亡,死因可能是家族遗传病或宫廷阴谋。他的陵墓在1922年由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现,</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时代是指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Tutankhamun)统治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341年到公元前1323年。图坦卡蒙原名图坦卡顿(Tutankhaten),意思是“阿吞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反映了他的信仰从崇拜阿吞神转向崇拜阿蒙神。</p> <p class="ql-block">象牙手形响板,第18王朝出土,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古埃及最早的打击乐噐之一,在宴会、葬礼游行和宗教仪式中使用,形状如人的手臂,腕部佩戴手镯或其他装饰。也有一些响板制作成莲花、人或动物头颅样式。这种乐器多由女性、尤其是跳舞的女性使用。两块响板通过顶端的小孔连接一起,使用时相互撞击,发出声音。</p> <p class="ql-block">花形串珠项链</p><p class="ql-block">费昂斯 萤石</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王后阿荷太普的黄金手镯,带阿赫摩斯王名与双斯芬克斯</p><p class="ql-block">金、红玉髓、青金石、长石</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饰有莲瓣纹的彩绘瓶</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木、石膏</p><p class="ql-block">存于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瓶</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存于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前三千年,赛特取代了荷鲁斯成为法老的守护神。然而当赛特谋杀自己兄弟的传说流传开来后,荷鲁斯又重新被替换回来。在荷鲁斯与赛特之间发生了一场持续了长达八十年的战斗。 荷鲁斯扯掉了赛特的睾丸和一条腿,而赛特挖出了荷鲁斯的左眼(从此荷鲁斯被称为“独眼神”)。荷鲁斯后来取回了他的眼睛。在奈特(Neith)的支持下,荷鲁斯赢得了这场战斗,成为上下埃及的统治者</p> <p class="ql-block">带有阿蒙荷太普三王名的塞赫迈特花岗岩坐像</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卡纳克的穆特神庙出土</p><p class="ql-block">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的法老阿蒙荷太普三世为塞赫迈特建造了大量神像,学者认为这是为了安抚女神,平息她的怒火,同时召唤她作为保护神的积极力量。</p><p class="ql-block">雕像出土于卡纳克穆特神庙的第一庭院。女神左手持象征生命的安卡符号,头顶的太阳圆盘和圣蛇徽标则象征其神性和危险性。座椅侧面刻有代表北方的纸莎草和代表南方的睡莲,二者之间是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的心肺符号。左侧铭文:善神,仪式之主,涅布玛特拉,被畏惧之主塞赫迈特所爱,赋予永生。</p><p class="ql-block">右侧铭文:拉神之子,阿蒙荷太普,底比斯的统治者,被畏惧之主塞赫迈特所爱,赋予永生</p> <p class="ql-block">饰有黄金、象牙和费昂斯的木箱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的王名</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帝王谷46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件木匣制作于阿蒙荷太普三世统治时期。</p><p class="ql-block">阿蒙荷太普三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富有、且最有权力的国王之一,他统治的时期常被称为埃及的“黄金时代”。木匣 上精心镶嵌了小块象牙作为装饰,象牙在当时是-种象征财富和地位的珍贵材料。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的名字出现在木匣上,表明这只匣子可能专门为王室成员定制,用于存放珍贵的珠宝饰品,或是在宫廷典仪中使用。</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泰伊王后站像</p><p class="ql-block">泰伊是阿蒙菊太普三世的妻子,是埃赫纳吞的母亲,图坦卡蒙的祖母。她出身于上埃及的非王室家窳,这在以母系血缘决定王位继承(即以迎娶嫡公主为先决条件)的古埃及是非常罕见的。泰伊王后在国王的心中有着重要地位,两人的名字和形象几乎一起出现在当时所有的纪念碑上,</p><p class="ql-block">她也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活跃于帝国的外交事务中。王后雕像身着贴身长袍,头戴假发,身持蝇拂,蝇拂通常由羽毛,象牙等精细材料制成,它代表着权威,声望以及神的眷顾。挥机蝇拂的动作象征着统治者在天地两界维持秩序和掌控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带有贝斯神形象的木椅,是第18王朝的产物在帝王谷46号墓出土,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木椅出自泰伊王后的父母尤亚和图雅的墓葬,侏儒模样的贝斯神站在两位持刀的女神之间,贝斯是家庭的保护神,也司掌音乐和舞蹈。</p> <p class="ql-block">对木椅前面的草鞋奥特曼心存疑虑,说明标牌说的是尤亚和图雅的凉鞋。三千五百年以前的草编,到现在还能保存如此完好?气候再干燥也挡不住氧化呀。</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之父,国王埃赫纳吞(阿蒙荷太普四世)在位第五年迁都阿玛尔纳,推行宗教改革,摈弃众神,独尊阿吞。阿吞神的形象是一个太阳光轮,是创造之神,宇宙之神,世间一切生命之源泉。</p><p class="ql-block">埃赫纳吞主张只崇拜阿吞,不允许崇拜其他神,甚至神的复数也不能出现。他还废除繁琐的神庙仪式,主张以简洁的方式在露天庭院中与阿吞神直接交流。埃赫纳吞自称为阿吞唯一的儿子,神人之间的唯一中介。</p><p class="ql-block">埃赫纳吞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阿玛尔纳风”。埃赫纳吞及其家人、臣民都被表现为长脸、宽额、厚唇、窄肩、大腹的样子,实现了神与人之间在形象上的彻底分离。</p><p class="ql-block">埃赫纳吞去世后,新宗教随之终结,传统宗教卷土重来。在19世纪考古学家发现阿玛尔纳之前,埃赫纳吞被彻底遗忘了三千多年,他的名字不仅在官方记载中彻底抹除,在民间也完全消失,成为被“加密”的创伤记忆。</p> <p class="ql-block">绘有植物和鸟类的地砖</p><p class="ql-block">材料为石膏、颜料</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阿玛尔纳出士</p><p class="ql-block">现存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件彩绘地砖来自阿玛尔纳的“南宫”,即埃赫纳吞为其长女梅丽塔吞建造的宫殿“玛汝阿吞”(Maru-Aten)。彩绘中的沼泽画面里有芦苇、纸莎草和莲花等水生植物以及一只正要起飞的野鸭。在古埃及,沼泽既象征世界原初的混沌,也因其丰富的物产而成为丰饶和收获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图雅的卡诺匹克罐</p><p class="ql-block">这是由雪花石膏制成的卡诺匹克罐,内置图雅的内脏。</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18王朝权臣尤亚夫妇的随葬品,两件萨布提俑和彩绘萨布提匣为尤亚所有,尤亚拥有“神之父、赫利奥波利斯的塞姆祭司、下埃及的重臣、阿蒙第二祭司”等头衔,尤亚本人正是国王阿蒙荷太普三世的王后泰伊的父亲,他出身于上埃及的一个富庶之家,其名字的拼写方式似乎暗示着他拥有外族血统。尽管从未做过埃及国王,尤亚和妻子却被安葬在帝王谷中,这对夫妻在朝野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灰岩板曾用于装饰通往阿赫塔吞(阿玛尔纳)王宫中央大厅的坡道。浮雕画面中,埃赫纳吞及其家人正在为阿吞神举行仪式,阿吞神呈现为日轮的形式,其光线末端化作一只只人手,代表将神的恩赐传递给国王一家。这些光线带来生命、欢乐与繁盛,照耀着人间的每个角落。阿玛尔纳时期,阿吞被升格为唯一的造物主,象征着光和生命的源泉,而埃赫纳吞宣称自己是阿吞之子,也是人与神之间的唯一媒介,因而只有王室成员能参与仪式并与阿吞神互动。阿吞神庙在建筑形式方面也与传统神庙不同,它没有屋顶,完全敞开在苍穹之下,使阿吞神的光芒能照射到神庙的任一角落。</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巨像被埃耶和赫伦布挪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英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span></p><p class="ql-block">卢克索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埃赫纳吞死后,年幼的图坦卡蒙在孟菲斯接受了加冕,但实权显然掌握在他的大臣埃耶和将军赫伦布手中。在继位的第二年,图坦卡蒙及其王后就将名字中带有“阿吞”的部分改为了“阿蒙”标志着传统信仰的全面回归。</p><p class="ql-block">1931年春,芝加哥考古队在卢克索发现了一座由埃耶(约公元前1327-前1323年)建造、赫伦布(约公元前1323-前1295年)完成的祭庙。遗址中出土了两座红色石英岩雕像,其中一座相对完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另一座出土时破损严重,修复后藏于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p><p class="ql-block">在埃及国家博物馆的这座雕像上,埃耶的名字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赫伦布的名字,说明后者挪用了前者的雕像,但雕像描绘的显然不是上了年纪的埃耶。面容的细节显示,雕像所刻画的是年轻的国王图坦卡蒙。他以仪式性的姿态站立,戴着宽项圈和尼美斯头巾、穿着象征王室的短裙,流畅的身体线条以及面部与肢体的细致刻画,又凸显了人物本身的自然特征。</p> <p class="ql-block">串珠项圈</p><p class="ql-block">费昂斯</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阿玛尔纳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件项圈出土于阿玛尔纳的王宫附近,可能属于埃赫纳吞的某位女眷。它由七排制成莲花花瓣形状的费昂斯串珠组成,串珠为明快的红、黄、蓝、绿、紫等颜色,不仅反映了珠宝匠人对自然世界的细心观察,还象征着莲花源源不断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由串珠组成的门纳特项链</p><p class="ql-block">青铜、费昂斯、玻璃</p><p class="ql-block">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门纳特(Menat)是一种由多排珠子和护身符组成的项链,被视为哈托尔女神的象征物之一。哈托尔女神司掌音乐、舞蹈、恋爱与繁衍,人们在仪式中向女神献上门纳特项链以祈求其庇佑,特别是在生育和分娩方面。门纳特也是一种仪式乐器,在摇动时串珠发出的叮当声被认为可以安抚神灵、取悦女神,并带来她的祝福。这件门纳特项链上的护身符为哈托尔女神的形象,更加强了女神与其之间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赫伦布供奉凯普莉碑</p><p class="ql-block"> 由石英岩制成,属于古埃及第18王朝时期(公元前1550-前1295年)</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刻画了赫伦布供奉圣甲虫神凯普利的画面。凯普利象征初升的太阳、创造以及从无到有的显化,也象征着太阳神的每日更新和生命的循环。</p> <p class="ql-block">塞提二世是第19王朝的第五位国王(公元前1199-前1197年),他的王后是塔沃瑟瑞特。在继承人西普塔天折后,塔沃瑟瑞特王后效仿三百年前的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登基称王并拥有了法老的头衔。</p><p class="ql-block">这件花冠由一个金圈和16朵玫瑰花饰组成,花瓣上刻有塞提二世和塔沃瑟瑞特王后的名字,可能是二人所生的一位小公主的随葬品。</p> <p class="ql-block">2008年,埃及考古学家扎西·哈瓦斯(Zahi Hawass)开始对图坦卡蒙身世进行研究,他希望从相关木乃伊上提取DNA,来弄清这位少年法老的身世及其过早离世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扎西·哈瓦斯的团队利用DNA检测技术对图坦卡蒙本人以及长期以来一直被疑为其近亲的10具十八王朝王室五代的DNA ,DNA检测证明,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图坦卡蒙的祖父,他在位37年期间古埃及空前繁荣,王国版图北及幼发拉底河,南至尼罗河第四大瀑布。DNA检测还初步显示,随葬图坦卡蒙的两个流产胎儿其实是他和妻子埃赫森娜蒙王后所生的女儿。1932年经解剖学家确认,其中一名女婴在母亲子宫内5个月便夭折了。一具被叫做“老妇人”的木乃伊经DNA检测证明是提耶王后,即图坦卡蒙的祖母、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妻子。另一具被叫做“年轻女士”的木乃伊则是图坦卡蒙的生母。过去曾认为图坦卡蒙的母亲是阿蒙普特四世的王后娜芙蒂蒂,后者以一座偶像般的胸像而闻名。但DNA研究证实,图坦卡蒙的生母也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提耶王后亲生,即图坦卡蒙是法老阿蒙普特四世和亲姐妹所生。</p><p class="ql-block">所以图坦卡蒙的早夭很可能是有近亲结婚的基因缺陷所致。</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的秘密由于100年前卡特的考古发现而被公布于世,然这个谜底却如司芬克斯之谜,被世人所猜忌和迷惑。这场公元前1500年的公案,看来很难有水落石出之时。</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这场家门口的埃及古文明展,是绝对超值的,也值得奥特曼化力气去找资料,查百度。</p><p class="ql-block">这可都是真家伙,朋友们,早睹为快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