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之路“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作品展”

逛吃弎人行

<p class="ql-block">探索中国现代艺术之路、回应百年社会转型呼声,这是林风眠和吴冠中所代表的几代艺术家的使命。他们的个性、气质、天赋、背景不同,所选择的艺术探索路径也各有侧重。但他们殊途同归,以自由创造的激情共同谱写了现代中国艺术的光辉篇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林、吴这两位留学法国的现代中国艺术大师举办展览,精选绘画作品140余幅,以呈现他们对中国绘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开拓,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他是画尽浓墨重彩的“好色之徒”</p><p class="ql-block">他钟情东方女性之美却先后娶了两位外国妻子</p><p class="ql-block">他培养出来的学生曾是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他在文革期间自毁毕生画作,同时也说“我还会再画……”</p> <p class="ql-block">25岁当了央美的院长,他培养的学生撑起了中国美术界的半壁江山,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 、苏天赐,他创造了中西融合的绘画作品,结合了中国瓷器艺术,皮影艺术,尤其擅长仕女图,又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风眠体"是林风眠"中西调和"艺术理论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他借鉴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以及20世纪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方法,在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题材进行形式上的中西调和,在线条,造型,构图,色彩的安排与运用方面进行突破改造并加以运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时代性。</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第一位夫人艾丽丝.冯.罗达</p><p class="ql-block">1921年之后,法国经济衰退,留学生勤工俭学的机会少了,许多学生被迫提前回国,也有些跑去比利时、德国勤工俭学。</p><p class="ql-block">林风眠去了德国柏林,本是一段失意的旅程,但他却在此遇见了一生的挚爱, 罗拉。初到德国的林风眠,语言磕磕巴巴,与人交流时常常陷入尴尬,偶然的一次,罗拉为他解了围。相视一笑的刹那,情愫暗生。</p><p class="ql-block">罗拉是奥地利贵族的后裔,美丽、优雅、极有修养。她弹得一手好钢琴,也能与林风眠一起,讨论世界各国的名画,没什么比这更情投意合的了。</p><p class="ql-block">在罗拉身上,林风眠感受到了久违的母亲般的温柔,和初恋火一般的炽热。1924年,他们结婚了,双双回到巴黎。那年法国举行了一场“中国美术展览”,这幅油画惊艳众人,法国记者甚至将他评为“中国留学美术者第一人”。</p><p class="ql-block">更让林风眠欣喜若狂的是,罗拉怀孕了,他们的爱情结了果。玩笑般的,罗拉因为产褥热去世,不久后孩子也跟着夭折。他亲手为罗拉刻了碑,少年时的他一定没想到,这祖传的手艺竟是用在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后来,他娶了法国姑娘爱丽丝,生了个漂亮的女儿,但他们的爱情不再炙热。</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初,林风眠夫人艾丽丝</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初,林风眠女儿林蒂娜</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晚年作品~噩梦</p><p class="ql-block">1991年8月12日,林风眠在香港病逝,享年92岁,临终时他留下遗言:我要回家。生命最后的几年,林风眠一直在作画,未曾停歇。</p><p class="ql-block">在给木心的信中,他如此写道:“我像斯芬克士,坐在沙漠里,伟大的时代一个个过去了,我依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这幅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仕女》画,正是林风眠思念中的女儿“蒂娜”。画中女孩清纯可爱,眉清目秀,身着粉紫衣裙,双手舒展在身体两侧,弯眉细眼,无眸两眼微睁,似有笑意初绽,扎着不长的马尾辫,前额的刘海儿参差不齐,女孩子的天真活泼,清秀端庄,一眼便知那就是林风眠唯一的女儿——林蒂娜。</p> <p class="ql-block">“艺术的美,像一杯清水,使人清醒凉爽;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使悲哀者得到慰藉,从而安慰和净化感情,鼓舞人心,激励民情,涤荡心胸。”</p><p class="ql-block">——林风眠</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他学习西洋画法,并融入中国文化,创作过以反封建为题材的油画,另对中国传统绘图,如隋唐山水、敦煌石窟壁画、宋代瓷器、汉代石刻、战国漆器、民国木版年画、皮影等也加以研究。在创作上尊重中外绘画和民间艺术的传统,反对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他的作品追求意境,讲究神韵、技巧,强调真实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图常密不透风,但不觉局促,运用明亮的色彩,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既对立,又统一。</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 《白莲仕女》 20世纪60年代</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 《捧白莲红衣仕女》 20世纪60年代</p> <p class="ql-block">这种“光辉”是通过白色系线条和色彩明暗对比来完成的。比如在《捧白莲红衣仕女》中,林风眠用红色、中间色和光线将仕女的衣裳分出了层次。这种光辉又似瓷器上的白釉带来的效果,因为带釉瓷器的着光面会呈现出白色。这幅画中,光是从左边进来的,所以花瓶左面用了白色。很多人用“溢彩流光”形容瓷器,这种流光感就是由釉——一种玻璃质薄层带来的效果。光辉又似一层纱笼罩在仕女的身体上。光辉下的仕女,让人想到敦煌艺术里飞在天界和欲界之间的影塑“飞天”形象。</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 《琵琶仕女》 20世纪50年代</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 《青衣仕女》 20世纪60年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9年,林风眠去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2月回到上海。他始终记得第戎美术学院杨西斯院长的点拨:不要一味地学习西方,更要关注自己民族的宝藏。林风眠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他从中国古代艺术中汲取的营养。但是,他的仕女画不是对敦煌壁画的照搬,他画的是艺术家主观世界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完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些仕女作品代表了林风眠最成熟的仕女造型,或者说,是艺术家借仕女象征意义对美进行的最完美的呈现。</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写道:“美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当来人无论怀了何种悲哀的情绪时,她第一会使人得到他所愿得的那种温情和安慰,而且毫不费力。”美像淑女——林风眠其实画的是美,天人合一的脱俗之美。</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 琵琶仕女 纸本水墨设色 </p><p class="ql-block">34cm×34cm 20世纪50年代 </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 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有房子的风景》林风眠 上世纪50年代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艺术手法上,林风眠拓宽了融汇中西的语言构架,张力四溢的构图、灵动的笔势、如梦似幻的光色、信笔率真的写意,单纯素净的形体,这里面既有油彩之浓郁,又兼水墨之清灵。在精神层面上,不管是悲壮、孤独、沉郁,还是空灵、优雅的审美取向,始终都沿着生命的情状做多角度的演绎,淬炼成特立独行的林风眠格体。</p> <p class="ql-block">《风景》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p><p class="ql-block"> 68cm×68cm 20世纪80年代 </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兼容西方艺术中的审美意识与表现手法,重视外师造化,悉心体会感悟自然中的生机、节奏与诗意,遂融合中西,尽脱窠臼,别开生面,独创出一种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而又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其画好用正方形构图,不留或少留空白;笔法灵动奔放,富于变化;墨与色的交融郁勃淋漓,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荷塘飞雁图》林风眠</p> <p class="ql-block">《芦雁》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p><p class="ql-block">48cm×72cm 年代不详 </p><p class="ql-block">展览展出的芦苇飞鹭系列作品是林风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常见主题,“芦苇、飞鸟、堤岸、远山”这些西子湖畔的典型物象,共同组成了林风眠对于江南地区的视觉记忆。他对于江南地区的风景画创作并非面对自然的对景写生,而是多年记忆的映射,他强调的是艺术家本人在面对大自然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是自我对景物的感知与本能的领悟。</p> <p class="ql-block">《立》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33cm×33cm 1963年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抗战期间,林风眠仍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拒绝转投写实主义,不喜欢“照相式刻板与平俗”。他集中于宣纸彩墨创作,偏爱风景、花鸟、仕女、苗疆与戏曲人物等“小众”题材;在技法与材质上,他打破油画、水粉、国画等边界,探索方形构图、瓷绘笔线、空间糅合、光线透视、色墨层叠等形式构成,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进行挪移、错置、嫁接和重组。这种“调合中西”的尝试,绝非患得患失、流于皮相的“修补”或“妆点”,而真正是由内及外、由个性语言到气质内涵的涅槃。</p> <p class="ql-block">鸡冠花</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1900-1991) 向日葵</p><p class="ql-block">设色纸本 镜片裱板</p><p class="ql-block">47×45 cm</p> <p class="ql-block">吴冠中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受到时任校长林风眠的美术思想启蒙,也得到关良、潘天寿、吴大羽等前辈亲授。1943年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建筑系任助教,1946年以全国甄选考试第一名获公费资助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作为林风眠的学生,吴冠中不仅继承了老师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与探索精神,更在内心深处与林风眠有着共鸣——那份对东方文化的深深眷恋。留法期间,吴冠中清醒地认识到,艺术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更在于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他说:“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吴冠中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与追求。他强调,无论是中国的茶饭还是西方的咖啡,最终都要经过自己的消化与创造,转化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林风眠是中国现代艺术探索道路上的一面旗帜,吴冠中便是这旗帜下的忠实追随者。正如吴冠中所言,“林风眠从审美观出发探索中西艺术的结合予我最早的启示”。在他的画面中,“线”进阶为作品的造型主体,不仅保留了传统艺术中草书书法线条的洒脱恣意、中国山水画的意象造型,同时借鉴了西方艺术中平面构成的技巧,引入块面造型,个人艺术语言的探索随着线的突破完成了气质上的蜕变,从而形成了简洁明快表现灵动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吴冠中 忆故乡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100cm×65cm 1996年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吴冠中先生,在《鲁迅故乡》及诸如《周庄》等作品中,展现了他对色彩运用的独到见解与坚持。他并未盲目追随西方油画的斑斓多彩,而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水墨的黑白世界,将其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使他的作品在中西融合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既未被西方色彩所同化,又成功地将中国画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他的笔下,白墙黑瓦不仅是江南水乡的标志性符号,更成为了画面构图的灵魂所在,它们以极简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卷。吴冠中先生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法则,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界限,创作出既具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的油画作品,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色彩。</p> <p class="ql-block">吴冠中 灯下人 布面油画 </p><p class="ql-block">80cm×65cm 1999年 </p> <p class="ql-block">吴冠中夫人的画像,手机中的照片吴冠中夫妇在黄山采风时时一位游客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青岛红楼》 吴冠中 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 46cm×61cm 1975年 </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用了二个小时的时间,声情并茂介绍了二位大师的作品,让我们这些艺术门外的菜鸟慢慢在聆听中学会欣赏,品味大师的每一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 吴冠中 纸本水墨设色</p><p class="ql-block"> 173cm×290cm 1983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次展出的《狮子林》是吴冠中园林系列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整个画面篇幅尺度很大,气势雄伟,线条运笔流畅、轻快、随意,和传统意义上的笔墨勾线强调笔锋、顿挫有很大不同,假山石的勾勒巧妙融合了曲线的柔美、折线的力度、弯线的灵动与直线的刚毅,每一笔都跃动着生命的活力,大量不同线条的丰富运用使画面既富有东方神韵又赋有西方绘画的形式趣味。那些翻涌起伏、自由穿梭的线条,不仅勾勒出了景物的轮廓,更赋予了整个画面一种自由而松弛的氛围,观看者仿佛能穿越画面,步入那变幻无穷的园林秘境。</p> <p class="ql-block">黄河</p> <p class="ql-block">张家界</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与吴冠中师生二人,虽身处不同的时代,却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东方艺术的魅力与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消弭了古典与现代的界限,融化了国画与油画的差异,汲取了各门类艺术的长处。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东方与西方不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艺术共同体。作为东西传统交汇融合的先驱者,二人的共同之处在于将中西绘画语言中的有益成分相融合,展现在个人的绘画实践中,得出的效果虽有相通之处,却又不尽相同。这也成为将二人作为链接和对比,共同呈现于这场展览的原因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