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

轻风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是广府文化和广府建筑的代表之一,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西合璧的民居。</span>与福建土楼、晋商大院、陕西窑洞、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一样,是我国不同地域的民居,以独特的魅力成了首个饱含华侨文化的中国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广府文化是粤方言地区之中的一个地域文化,和中原文化、江南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等,镶嵌在华夏文明的这块五千年的文化巨石上。广府文化是广东省珠三角广州府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的文化,“广府”是广州府的简称,广府文化形成于广州府地区,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p> <p class="ql-block">  “土客之争”的恩怨情仇是碉楼的诞生与江门地区的土客之争密不可分。据考证,客家人迁徙至江门始于17世纪末的清朝康熙年间。从清朝初年开始,整个江门地区一带都有客家人持续南迁,多数是河南人迁入,他们需要土地和水源以维持农耕生活,这与当地的广府土著居民产生了利益冲突。</p> <p class="ql-block">碉楼墙上的螃蟹花瓶</p> <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朝咸丰年间,土客矛盾激化至顶峰,最终演变成了大规模的械斗。据地方文献记载,“仇杀十四年,屠戮百余万。”械斗规模之大、死伤之众,中国历史罕见。土客之争让广府土著和客家人都元气大伤,但生存的空间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时局动荡之际,一个海外的契机到来了。</p> <p class="ql-block">  “正好在那个时候,在大洋的彼岸,美国传出了在旧金山在三藩市那边发现的金矿,很多人就希望到大洋的彼岸去寻求新的生活,在这边的华人也想到那边去务工去。”这些到海外谋求出路的勇敢者们,既有广府土著,也有客家人,广府人占大多数。</p> <p class="ql-block">  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平地区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劳工移民潮。第一次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为了开发东南亚,西方殖民者招募了中国劳工;第二次则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美国西部发现金矿,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发现了金矿,进一步激发了“赊单华工”的移民高潮;第三次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和加拿大修筑横贯东西的大铁路,大批开平人再次被运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做苦役。</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代华侨出去以后,大部分做苦役,有的客死他乡,生存下来的第二代华侨开始做生意。历史上有很多开平人携带“三把刀”到海外谋生,菜刀用于烹饪,裁缝刀用于制作衣物,剃头刀则用于理发。这些工具帮助他们在新环境中生存,也逐渐成为他们在海外创业的重要手段‌。</p> <p class="ql-block">  华侨在海外挣了钱就回到家里建房子,但经常遭土匪抢劫,为了财富和人生的安全,他们就开始建碉楼。现在开平市仍有1833座碉楼,虽然数量上较历史最高峰有所减少,但依然分布广泛,尤其是塘口镇、赤坎镇、百合镇和蚬冈镇,碉楼密度更大,开平市被誉为“中国碉楼之乡”。</p> <p class="ql-block">华侨回国时携带珠宝的箱子</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海外华侨也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这样就导致开平有的村里的华侨都在美国,当地人把这个村叫美国村,有的在加拿大,当地人叫加拿大村,村里十几户人家都在海外。十九世纪初,国内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炮火连天,华侨多年都不回国,村里的碉楼也空置十几年。</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典型的代表就是自力村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锦江里碉楼群,还有立园。立园让我们目睹华侨富商私家庄园的风采,立园不仅有精美的碉楼建筑,还有宽敞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我们驾车先到了自力村。自力村碉楼群是开平碉楼的一个代表性景点,位于开平市塘口镇,风格多样,有的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有的则融入了西方元素,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参观的是铭石楼,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取景地,登上顶层全景露台,乡间小路与水稻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立园在塘口镇赓华村,是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1926年动工建设,1936年初步建成,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是中国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p> <p class="ql-block">  立园可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区、小花园区。三个区用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巧妙地用桥亭或通天回廊将三个区连成一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台楼榭,布局幽雅,独具匠心,有巧夺天工之感。</p> <p class="ql-block">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因修路无法参观。锦江里碉楼群位于开平市蚬冈镇,是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因时间关系也未参观,留了点遗憾。不过,顺路去了赤坎古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p> <p class="ql-block">  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原与江南移民文化形成,传承了中原汉文化的精髓,被称为广东汉文化的代表。开平的广府人用自己的智慧,把在海外的先进的东西引入国内,更加丰富了广府文化的内容,使得广府文化璀璨耀眼。</p> <p class="ql-block">  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这次短暂的开平之旅,一座座精美的碉楼,让我对广府文化有了粗浅的了解,也知道了中国三大寻根地南雄珠玑巷(山西洪洞大槐树、广东南雄珠玑巷和湖北麻城孝感乡),广府人的祖居之地,真是活到老学到老!</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30日</p> <p class="ql-block">  附: 广府文化的代表有“粤剧”、“粤曲”、“广府菜”、“广东早茶”、“醒狮”、“龙舟”、“广绣”、“广彩”、“广雕”、“桑园围”、“桑基鱼塘”、“广东音乐”、“岭南古琴”、“北帝诞庙会”、“波罗诞庙会”、“飘色”、“岭南画派”、“镬耳屋”、“岭南园林”、“南音”、“迎春花市”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