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社区来我们小区现场摊豆丝,这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记得孩童时代在宜昌农村,亲历过农家杀年猪的过程;来汉工作又几次经历过武汉摊豆丝的全过程。杀年猪和摊豆丝都是当地风俗,都是全年最喜庆的日子,虽然已是多年前的事了,但那场景仍记忆犹新,眼前的状况将我的思绪拖回到几十年前……</p> <p class="ql-block"> 每年腊月到摊豆丝的那一天,就像过年一样,全家男女老少齐动手,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摊豆丝至少要有 6 个人,人越多越好,每人分工不同,各负其责,犹如食品加工的生产流水线。</p><p class="ql-block"> 首先,安排一人要不停地搅动大盆的已磨好的豆丝浆,技术性不强,但有点耗时间,几个小时不停搅拌,手臂还是有点酸痛;另一人专门往灶里“着火”,要根据摊的过程来控制火力,火要均勺,不能太旺,这一般是老年人来掌握火侯;第三个人负责摊豆丝,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个既要体力又要技术性的活,几个小时不停刷锅、倒浆,涂抹、盖盖、起锅等过程,一环扣一环,而且时间要把握好,一点也不能马虎;第四人负责将刚起锅而放在筲箕背上的成品豆丝送到外边用床板临时搭起的案板上,要来回走来走去;第五个人在那专门负责将快冷却的豆丝卷成筒状,此时不能卷得太紧,否则就粘成一饼了;第六个人负责切豆丝,这是一个巧手活,太细晒干后容易折断,太宽晒干后难煮透,也咬不动。</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摊一張豆丝前,先在土灶锅里用毛刷刷一层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然后再沿着锅边倒一勺浆汁,随后用蚌壳将浆汁沿锅涂抹几圈,确保浆汁均匀分布在整个锅底,而且要成圆形,然后盖上锅盖。大约一分钟左右,待边沿的豆丝开始脱开铁锅时,双手将豆丝起锅,抛放到旁边倒扣的几筲箕上。此过程应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否则豆丝外型难看不说,还可能摊糊。</p> <p class="ql-block"> 以往在农村,摊豆丝时如果有人来了,主人就会热情打招呼,快坐,快坐,吃豆丝!</p><p class="ql-block"> 这时摊豆丝的工作马上停下来,把一张刚摊好的豆丝重新放进锅,沿边淋一圈油,撒上已切好的大蒜和香葱,二面翻着煎。不一会儿,一碗油酥酥、香喷喷的豆丝就端到客人面前,滿屋香飘四逸。</p><p class="ql-block"> 摊豆丝快结束时,还要将起锅炕好的豆丝,挨家挨户送去让隔壁左右品尝,别人家摊豆丝也会送过来。那时摊豆丝时热闹和谐的场面至今让我无法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