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炒鳝丝面

新客家人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淮海中路与武康路的十字街头,有一个网红打卡地武康大楼,在它的对面是一栋二层楼的洋房,这房子最顶头靠近宋庆龄故居的那间房,是“瀚祥面馆”。这是上海的本帮面馆。</p> <p class="ql-block">  正是中午饭点的时候,我跟着前面的顾客走了进去。这家店的门脸很小,不注意很容易走过。</p><p class="ql-block"> 进去就是一条通往二楼的木楼梯,只容得下两人通过,比较狭小。楼梯旁的墙上挂着这家店里所售的各种招牌面的图片,有招牌猪肝面、现烧大排面、清炒鳝丝面……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清炒鳝丝面,价格58元。我边往楼上走边想:“上海本帮菜里有一个敲鳝背,这个清炒鳝丝应该不错,就吃这个面。”</p><p class="ql-block"> 上到楼梯转弯处,前面的人停了下来。走不动了,前面排起了十多人的队。一个高个子服务生在不停地招呼大家:“你们几位?四位请稍等。两位请跟我来。”</p><p class="ql-block"> “借过,借过。麻烦让我们过一下。”上面下来了四位吃完饭的女孩。</p><p class="ql-block"> 等服务生把其他人安顿好,我赶紧说:“我是一位。”</p><p class="ql-block"> “一位请跟我来。”服务生把我领进去,指着靠墙的一条长窄木板制作的桌子说:“坐这里。”又一指最里面只能坐两人的一张小桌子:“坐那里也可以。”那里还有一个空位。</p><p class="ql-block"> 我背着双肩包,不想往里面走。就在靠墙的位子坐下。这个长条木板桌子,并排可以坐六个人,已经坐了两位了,我是第三个。服务员过来对我说:“微信、支付宝扫桌上的二维码点餐。”</p><p class="ql-block"> 在等餐的时候,<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瞟了一眼坐我边上的小伙子,他吃的是招牌炒猪肝面。</span>环顾四周,这间屋子摆了二十多张标准的四人餐桌,还有几张二人餐桌和我坐的靠墙的位置了。可以同时容纳一百余人同时用餐。上海人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充分利用空间。</p><p class="ql-block"> 等了有七八分钟,清炒鳝丝面端上来了。所谓的清炒鳝丝面就是一碗阳春面外加一小碗炒鳝段。</p> <p class="ql-block">  这面条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酱油色的汤里,上面飘着少许葱花,还有几根碧绿的上海青菜心。我先尝了一口汤,味道不错,这高汤应该是用心熬制的。再看那碗炒鳝丝,浓浓的酱汁里藏着十余根小拇指大小的鳝段,面上浮着薄薄的一层油,有少许葱花点缀在上面。还撒上了一小勺胡椒面。</p> <p class="ql-block">  我夹起一根鳝段尝了尝,这鳝段很嫩,不咸不淡的,微微有些甜。不大合我的口味。如果让我来炒,我会放些蒜片,再放些酱油醋味道烧浓郁些,所谓的咸鱼淡肉。不放胡椒面,放些料酒除腥。当然这就不是上海本帮菜的做法了。上海本帮菜是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为其特色。我不明白,明明是鳝段,这里为什么叫鳝丝。我用筷子翻了翻碗里的鳝段,量不少。</p><p class="ql-block"> 服务员给我送来一杯茶,这是免费的。我问她:“这鳝丝是浇在面里吃还是这样拈着吃?”</p><p class="ql-block"> “都可以,看自己喜欢了。”</p><p class="ql-block"> 我先是夹着鳝段吃,吃一口鳝鱼吃一口面,等吃到一半的时候,把剩下的鳝鱼段拨到碗里,再浇上两勺汤汁。比较下来感觉还是第一种吃法味道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上海市中心的淮海路,这碗鳝鱼面卖五十八元,不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1.1</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mtkbck" target="_blank">上海的早晨</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90y2d7" target="_blank">梧桐深处——上海武康路印象</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