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法与养生</p><p class="ql-block"> 文 岳玉根</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一切老年特征逐渐显现出来了。眼发花,耳发背,记忆力衰退,有好多事情力不从心。这是 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p><p class="ql-block"> 当今的老年人喜逢盛世,都非常注重养生,希望延年益寿,健健康康地度过幸福的晚年。然而,有好多老年人却进入一个养生误区。以为吃好喝好,消闲自在,既不从事体力劳动又不从事脑力劳动就是最大的修养,全然不知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老年人只有不断运动才能得到很好的保养。适当参加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搞些需要脑力思维的活动,远比吃保健食品要强得多。老年人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两者都健康才是真正的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老年人也应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不断充电,与时俱进。不要总以为自己老了,啥也学不会了,电脑不会用,手机不会打。无所事事,闲暇无聊熬日头。那可就真得落伍了,那就失去了一块天地,少了好多情趣。</p> <p class="ql-block"> 老年人学习书画是晚年生活的不错选择。我喜欢书法,我把练习书法当做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拙作虽不登大雅之堂,但陶冶情操,乐在其中。我觉得练习书法是最好的养生之道。练习书法时或正襟危坐,或临案站立,凝神用笔,悬臂提腕,行云流水。在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寻求快乐。还可以从汉字的结构中悟到些什么,我觉得人应该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得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好像汉字的结构浓缩了人生的哲理。我认为书法是养生之首,自古就有“寿从笔端来”的说法,道出的正是书法与养生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学习书法可修身养性,养心愈疾,畅达延年。这是古往今来文人们的共识,书法养生并非虚传。有医学专家研究过,在可使人长寿的十几种养生方法中,书法名列榜首,从汉代至清代,在这个人类平均寿命四五十岁的时代,而同样是这个年代著名书法家们的平均寿命约80岁。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其后的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和85岁等,这并不是偶然,常年的研习书法对这些大书法家的长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古往今来,人们把写毛笔字与健身长寿联系在一起,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练习书法是脑力劳动,它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轻体力劳动,它几乎需要周身活动。练习书法不仅要展纸挥毫泼墨,还要用心用神用气。每日临池握笔,开卷书写,必然端坐凝视,专心致志。写字时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执笔则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一身之力由腰部而渐次过渡到肩——肘——腕——掌,最后贯注到五指,运行于毫端。练字看上去只是手在动,其实全身的气血都在运行,书写者心正气和,身安意闲,血脉通畅,完全进入了“练功”的境地。因此练习书法是老年人最好的锻炼。</p> <p class="ql-block"> 我退休后,沉迷于写作和书法。写作开阔了视野,进化了心灵,提高了境界。书写时排遣了烦恼,平和了心态,稳定了情绪。狂喜之时,习书能凝神静气,精神集中;暴怒之时,能抑郁肝火,心平气和;忧悲之时,能散胸中之郁,精神愉悦;过思之时,能转移情绪,抒发情感;惊恐之时,能神态安稳,宁神定志。可见,书法能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可以说书法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p><p class="ql-block"> 退休不是人生的归宿,应该是人生的新起点。60岁以后的老年人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人生道路,饱尝酸甜苦辣,风霜雨雪,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应该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p><p class="ql-block"> 工作时,也许是因为工作需要,也许是因为家庭重负,我们长年累月忙碌在工作岗位。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退休了,清闲了,没有碌碌案牍之劳形,没有嗷嗷待哺之小孩。无忧无虑,一身轻松,何不把它当做人生的新起点好好为自己活一回呢?</p><p class="ql-block"> 岳玉根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