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兴盛。北朝时期,邺城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响堂山石窟和众多的单体石造像,创造了佛教造像艺木的“北齐样式”,对隋唐及以后的造像艺术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以单体造像文物、复原景观和图片的形式,集中展现了邯郸境内北朝至宋代的石刻、造像艺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一部分 北朝造像艺术</b></p><p class="ql-block"> 邺城佛教的发展最早始于十六国时期,后赵、冉魏、前燕的相继建都邺城,使得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壮大,佛教造像艺术也逐步发展起来。</p> <p class="ql-block"> 北魏时期,随着云冈和龙门石窟的开凿,造像艺术进一步渗入民间,邯郸出现一批北魏单体造像。东魏北齐时期,邺城的佛教造像艺术达到鼎盛,开凿了响堂山石窟,同时出现大量精美的汉白玉单体造像。</p> <p class="ql-block"> 北魏时期的佛造像艺术达到历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为代表的北魏造像影响到邺城地区,以孝文帝迁都洛阳为界限,前期表现“浑厚沉着”,迁洛之后则表现“秀骨清像”的样式。</p> <p class="ql-block">“邯郸微笑”佛头•唐 </p><p class="ql-block"> 佛头像高8.3公分,峰峰矿区常乐寺出土,这尊红砂石罗汉体型虽小,却有个响亮的名号,号称“邯郸微笑”,它面带笑容,面颊带两个深深的酒窝,不论从哪个角度欣赏,它都在笑,形态传神,造型逼真。</p> <p class="ql-block"> 表现微笑,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中的突出现象,与众多俯瞰众生的大佛那神秘而庄严的微笑不同,面前这尊小小的罗汉,可爱中焕发着纯真的欢喜与祥和,虽然历经磨难,身躯不全,但他那份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喜乐,让他就这样甜甜的微笑了一千年。</p> <p class="ql-block"> 受龙门石窟的影响,东魏造像的主流风格为“面为恨刻,削为容仪”的秀骨清像,但在以邺城为中心的范围内,已经开始彰显出一种新的风格,造像身体健壮,阴刻双线衣纹的风格逐渐成熟,为“北齐样式”的形成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东魏的短暂过渡后,北齐造像一改前期清瘦作风,造像整体变得疏洁淳润,面相丰颐而富有神韵,尤其在衣纹表现上,受当时画家曹仲达“曹衣出水”画风的影响,衣纹疏简贴体,使人物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内在的活力,从而开创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北齐样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二部分 隋唐造像艺术</b></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百多年的南北朝分裂,隋朝统一了中国。隋文帝杨坚自幼便生活在佛教寺院里,所以在他的政权稳定后,诏令在全国范围内恢复佛教。《续高僧传•释明芬传》记载,“仁寿(601〜604年)下敕,令置塔于磁州石窟寺”。邺城虽然在隋代失去了政治中心的有利地位,但其作为佛教中心的影响并没有衰弱。/</p> <p class="ql-block"> 到了唐代,佛造像艺术在“大而盛”的社会和艺术环境中进入成熟阶段,不但继续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还出现了表现内容更丰富、技巧更熟练的众多佛教造像类型,佛造像艺术达到顶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三部分 五代宋造像</b></p><p class="ql-block"> 因中原地区兵火频仍,社会动荡,加上后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955)下诏毁佛寺、禁佛教,废天下佛寺过半,各大寺院佛像壁画大多被毁。此时的佛教造像艺术基本继承了晚唐旧风,但明显流露出颓败和衰退之形。</p> <p class="ql-block"> 到了宋代,佛教造像艺术在创作手法上趋于写实,人物造型进一步生活化、世俗化。经历过唐代的顶峰之后,宋代的石刻造像艺术逐渐走向衰落。</p> <p class="ql-block"> 展出的石刻都特别精美,让人感觉这里的石头是有生命的。看一眼这些穿越时空、承续着禅思的佛造像,每个人都会明白那是属于艺术的信仰。它的美不仅在于描绘出了静谧安然的佛境,还在于对人性之美的溯及,它表达的是一种性格,一种佛陀传递的性格:柔和而安静,慈悲而温暖,那是礼佛者应该具备的平和舒缓和遇变不惊的威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