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 亲爱的米娅

大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值崭新的2025年到来之际,祝福美篇平台上的各位美友新年快乐,创作愉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有感美友圈 will箬涵老师、尘心映月老师、半夏老师、歌乐听涛老师、隔篱莲影老师、轻描淡写老师、音乐心情Lisa老师以及“咖啡时光”·勤老师·····等各位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提携和支持,在此谨表示谢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笔者早年拍摄于前往热那亚、米兰的火车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英国曼陀凡尼乐队(Mantovani)演奏的“Cara mia”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和富有浪漫情怀的轻音乐,它以柔和的旋律,委婉的节奏给人们带来了想象和慰籍,如果听过原歌词里的那种对爱人的深情告白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待,更会令人感动,这或许就是拉丁文化所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说到Cara mia这首乐曲,它的标准中文应该译作“卡拉米娅”,由于人们非常喜爱这首音乐,所以在翻译歌名时赋予了其美好的寓意,译成了“亲爱的米娅”或“亲爱的你”,作为一句复合英语单词,它发音响亮,朗朗上口,无论用作人名还是作为歌名都很合适,在英语国家或英语环境里,有许多女性都会选择Cara mia来用作自己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亲爱的米娅”最早是由英国歌手戴维. 怀特菲尔德(David Whitfield)和曼托凡尼乐队共同改编、演绎的一首民歌,据说这首歌曲的最早音乐版本源自热那亚(Genes)所属的利古里亚大区,笔者早年在法国留学时,曾参加过一次尼斯大学与意大利热那亚大学新年校际交流游学活动,有过乘坐火车从尼斯(Nice)去往热那亚的旅行经历,从尼斯出发,途经摩纳哥的蒙特卡洛(Monte-carlo)后,在法意边境的 Ventimiglia小镇进入意大利,列车沿风景如画的里维埃拉(Riviera)海岸一路往东奔驰,窗外的景色次第闪过,绵延不绝的海岸线阳光满目,海水碧绿,尽管已是寒冬季节,但依然可以看到靓男倩女或裸身、或着三点式泳衣在海岸崖壁下沙滩上晒太阳,列车在经过萨沃纳 "Savona"后不久便到达了热那亚王子广场火车站······,美丽的热那亚湾有一处锥形半岛,热那亚大学部分校区就坐落在美丽的半岛上,在半岛的另一端有个叫波托菲诺(Portofino)的小镇非常有名气,山海的梦幻和云雨的奔涌在这里辉映,大海的澎湃和港湾的宁静在这里交汇,当时因行程的缘故以及半岛与陆地的连接处不在我们所处的这端,很遗憾没有去往,只能站在海岸这边远远地眺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世纪30年代后期,曼陀凡尼先生带领乐团的创作人员在苏格兰乡村搜寻民间音乐素材,在一家小酒馆听到有人在演唱“卡拉米娅”这首歌曲,由于曼陀凡尼先生是来自意大利的移民,所以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歌声中蕴含着的浓浓意大利元素,尽管乡村歌手的演唱很随意,并无显扬,可能因乡情的缘故,曼陀凡尼先生还是刻意地关注了这首曲子并通过其它渠道搜集到了包括“卡拉米娅”在内的各种乡村音乐的乐谱,在挖掘民间音乐和了解它们的历史渊源后,通过改编,成功地把这些曲子归拢到了轻音乐的大家庭中来,由于“亲爱的米娅”这首曲子的音乐渊源相对流长,它的演唱、演奏风格随着历史进程的积淀而呈现出了变化多端的形态,多年来由于它不属于主流音乐,也不是太高端,因此只要主题旋律不太出格,主流学院派也就不屑计较音乐的走向和改编方向,毕竟这首音乐当时几乎不登高雅之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组建于1935年的“曼陀凡尼乐队”是一支以演奏轻音乐为主的弦乐团,它的演奏风格流畅舒展,柔和动听,曼陀凡尼先生用流行的手法改编了许多古典名曲,包括多个国家的民间音乐,在改编和演绎古典大师的作品时,他一直注重保持古典音乐的典雅意境,同时在一些细节上作了细致入微的处理,使得改编后的作品既保留了古典美感,又具有现代气质,这首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亲爱的米娅”经由他的特殊处理,通过钢琴、萨克斯以及弦乐的轮番复奏,主题曲始终贯穿其间并给观众带来非常舒适和愉悦的感觉,在赢得了众多轻音乐爱好者喜欢、青睐的同时,曼陀凡尼乐团其后在世界各地的巡演中因此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尽管曼陀凡尼本人当年是以演奏小提琴而成名,但在组建轻音乐团后他又身兼作曲和改编,并亲自担任了乐团的指挥,另外两家著名轻音乐团(保尔· 莫里亚乐队和詹姆斯· 拉斯特乐队)也葫芦依样地遵寻了这个模式,由创建者本人亲自担任乐团的首席指挥,正是这种集创作、编曲和指挥于一体的音乐艺术团体,才能够把一首首沉闷冗长或繁芜巨幅的古典音乐改编成结构简单、旋律优美的轻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对音乐的重复强调和乐思延续,也是一种对音乐转瞬即逝属性的重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注:本篇选用的轻音乐“Cara mia”系曼陀凡尼乐队早期的演奏版本,可能音色有点不尽如人意,见谅!</span></p> <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月1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列车行驶在广袤的意大利北部平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热那亚大学分校就坐落在美丽的半岛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以上三幅“波托菲诺小镇”的图片下载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热那亚大学很气派的门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