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花都一我的家乡春城昆明(2)

anli

<p class="ql-block">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云南省最大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由草海和外海两部分组成,整体呈南北向分布,湖体形状呈弓形,湖面海拔1886米,南北最长处36.5千米,东西最宽处12.8千米,湖岸线长199.5千米,平均深度5米,最深深度8米,蓄水量约13亿立方米,总面积达309.5平方千米 。</p> <p class="ql-block">草海隧道湿地公园,也被称作湖滨生态湿地公园,是昆明主城区附近的一处宝藏湿地。它位于西山脚下,与西山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滇池西岸的西山被誉为“滇池之屏”,山脉绵延起伏,宛如巨龙盘卧。沿着西山脚下的滇池西岸公路自驾,可欣赏到滇池与西山交相辉映的美景,到西山可乘地铁3号线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为国家4A级景区,距市区15公里,北起碧鸡关,南达灰湾,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有龙门石窟、太华寺、三清阁、玉兰园等景点,顶峰海拔2507.5米,较高的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p> <p class="ql-block">在滇池湖畔西山脚下,有一条充满云南特色的仿古街——茶马花街。这里汇集了各地小吃和云南特色工艺品,地铁3号线直达,步行300米即可到达。推荐尝试炒田螺、现场熬制的稀豆粉等美味小吃。</p> <p class="ql-block">茶马花街汇聚各地风味小吃,除云南本土美食外,还有四川的龙抄手,红油抄手麻辣鲜香;陕西的肉夹馍,馍酥肉嫩,滋味醇厚;武汉的热干面,面条筋道,酱香浓郁,为往来游客呈上一场舌尖上的“全国旅行”,令人大饱口福。</p> <p class="ql-block">漫步行走西山栈道上,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在栈道一侧能观赏到美丽滇池全景。远处的交通网格,近处的滇池沿岸水乡和乡村,森林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随手一拍,都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下午时分,公园里的游人已不算多,栈道显得大气、宽敞,不时有树木穿过栈道路面,人行其间,有如徜徉森林中的体验,甚好。</p> <p class="ql-block">西山公园里的旅游公路弯弯绕绕、蜿蜒曲折,不时还有几分海拔升降、盘旋而上,路边的植被极好,树荫密实、层层叠叠。人行栈道沿着旅游公路的线路修建,伸展到森林中,架桥、钢架台阶,行走的道路拓宽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昆明西山南侨机工纪念碑:抗战英雄的丰碑,在昆明西山的华亭寺附近,有一座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它就是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华侨汽车司机和修理工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这些华侨机工响应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回到中国,投身到滇缅公路的抗日战争运输工作中。滇缅公路是当时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唯一国际通道,对于中国的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在1939年至1945年间,共有3200多名南侨机工回到中国,投入滇缅公路的运输工作。他们共抢运约50万吨军需物资,其中有1000余人献出了宝贵生命。</p> <p class="ql-block">华亭寺位于昆明西山公园之碧鸡山华亭峰故名。华亭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理国时代。相传鄯阐侯高智升曾于公元1063年在这里修建别墅,到了他的后人高贤时,便给这座山命名华亭,从此这里一直是高氏家族游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华亭寺鼓楼入口,华亭寺建于元朝,传说大殿上梁时有群鹤翔集,大家惊为华亭仙翮,顾称为华亭寺。自元朝建寺以来,经过多次改扩建,规模逐渐增大,为昆明众寺庙之冠。华亭寺古刹掩藏在茫茫的林海中,庄严肃穆,景色动人。</p> <p class="ql-block">华亭寺现存的文物古迹主要有:缅甸佛教徒赠送的玉佛两尊,泰国佛教徒赠送的镀金佛,方丈室保存的铜铸鎏金三目十八臂准提菩萨,还有虚云禅师舍利塔,林则徐、郭沫若诗碑。</p> <p class="ql-block">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被尊为“云南禅宗第一祖”的雄辨法师高足玄峰法师在此处建寺,初名“大圆觉寺”,玄峰为本寺开山祖师。华亭寺总体布局谨严、气势浑厚,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撞钟楼、鼓楼、海会塔等。</p> <p class="ql-block">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驻云南的太监黎义主持重修。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明英宗钦赐寺名为“华亭山大圆觉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仍恢复“华亭寺”寺名。明、清两代,本寺因兵燹及回禄之灾,迭毁迭建。</p> <p class="ql-block">天王宝殿门两侧,依《封神榜》描绘的形象,塑有两个“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的哼哈二将。两神将袒胸露怀,一执降魔杵,一提荡魔杵,横坐金睛兽,凶煞恶神。天王宝殿内,正面塑有一尊金身弥勒佛,敞怀大笑,一团和气。</p> <p class="ql-block">进天王宝殿,上下两层庭院,下层庭院布置小巧玲。院中有“八德池”,池上架雕栏“涌莲”石桥,池中假山游鱼,院中藤蔓紫萝,自然点缀着罗汉松、银杏、茶花、山玉兰、红梅。藤荫花下,石桌石凳,是游人登山后休憩的好地方。上层平台上建有巍峨雄壮的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华亭寺大雄宝殿,是西山最大的殿宇。殿内供奉三世佛:沙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佛高一丈六尺多。三世佛两边塑迦叶、阿难立像。迦叶又称摩诃迦叶,意为饮光,“头陀第一”,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阿难,又称阿难陀,意译欢喜、喜庆,是释迦的堂弟。</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两廊,是两层禅房客堂,廊墙上有历代兴华亭寺的碑记。大雄殿后面原有藏经楼,楼坍塌后为花园。花园两侧还有祖堂、经堂、静室、方丈室、云房、僧厨等一整套寺庙建筑,院中有院,回廊相通,庭园肃穆,规模宏大,布局对称,结构严整。</p> <p class="ql-block">“五百罗汉堂”山门殿</p> <p class="ql-block">2009年9月完成的五百金身罗汉堂,堂中的罗汉一个个金光闪闪、神采奕奕,让人不禁叫绝。五百尊金身罗汉全是坐像,采用金箔贴饰全身,不知哪个国内寺庙还有此等规模的五百尊金身罗汉?</p> <p class="ql-block">进入华亭寺,首先到达的就是著名的华亭寺门户—钟楼,一进门听到的就是清澈的钟声在山间迥荡。中国人游览寺庙大都喜欢撞钟,以便祈福。</p> <p class="ql-block">以四季如春享誉世界的春城昆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3000多年文明史,昆明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由于海拔高,纬度低,阳光明媚,雨量充沛,气候如春,景色宜人.春的气息、春的色彩、春的意境充溢春城。</p> <p class="ql-block">昆明翠湖公园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建筑园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21.6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公园拥有百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春城“绿宝石”美誉。</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昆明处处鲜花盛开,不愧为春城!</p> <p class="ql-block">每年冬季,翠湖公园会吸引大量的红嘴鸥来此栖息,形成一道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摄影。</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位于昆明五华山西麓,由水月轩、海心亭、九龙池、观鱼楼、莲华禅院、西南岛、竹林岛等景点组成,公园始终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园为发展思路,以“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为景观特色,通过不断创新、大胆实践、挖掘历史文化、提升管理水平,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昆明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元朝以前,滇池水位高,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多稻田、菜园、莲池,故称"菜海子"。因东北面有九股泉,汇流成池,又名"九龙池"。到民国初年,改辟为园,园内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始有"翠湖"美称。</p> <p class="ql-block">翠湖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p> <p class="ql-block">翠湖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p> <p class="ql-block">玉兰花盛开,春天就要来了!</p> <p class="ql-block">海心亭,历史上曾有"东面高楼西面廊,翼然亭子立中央"之说。加之海心亭上匾联较多,成为当时城中秀丽的风景名胜,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在亭阁中,在绿荫下,饮 茶休憩,谈古论今,情趣盎然。清嘉庆初年,昆明倪春有感于翠湖"一亭之外,别无容膝",与雨庵和尚合作,于海心亭旁建莲花禅院。</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这座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绿洲,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中心地带,五华山西麓,走进翠湖,你会被那蓝天、碧水、红嘴鸥与郁金香的绝美组合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的许多学生后来陆续又参加了黄埔军校的高级班接受更高等级的军事教育,一些学生还成为了黄埔军校的区队长,如:曾泽生、卢浚泉等。</p> <p class="ql-block">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昆明市翠湖西门对面,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p> <p class="ql-block">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清朝创办讲武堂目的在于扑灭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与学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会员,使该校成了当时云南革命力量的摇蓝,在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首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云南革命军事馆, 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相邻, 呈现出云南地方政府对军事的重视, 在翠湖也聚焦国防教育的气场。</p> <p class="ql-block">云南省军事馆在原来省科技馆地址上建成,是云南省军事历史综合类场馆,也是昆明目前除了陆军讲武堂旧址外,进行爱国教育科普、宣扬军事历史知识的另一重要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云南省图书馆1909年11月在昆明翠湖之畔拔地而起,是中国历史上建馆最早的省级图书馆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建馆最早的图书馆,省图书馆总藏书量已近400万册(本)</p> <p class="ql-block">1909年建成的省图书馆,2004年改扩建,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这个全省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现代化设施设备较为齐全,服务功能健全的公共图书馆,已成为越来越多读者的心灵休憩地。省图书馆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大理国写经《护国司南抄》价值堪比敦煌遗书,素有“镇馆之宝”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洗马河公园位于云南省图书馆前,它曾经承载着一段历史。洗马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翠湖被称为“菜海子”,因为有九个泉眼出水,也叫“九龙池”。而滇池则被称为“草海”。洗马河是连接菜海子和草海之间的一条小河。</p> <p class="ql-block">明代时,沐英开始筑昆明砖城,将翠湖圈入了城内。他仿效西汉名将周亚夫的细柳营,在翠湖西岸种柳牧马。据说,天气晴朗时,沐英和士兵们常在此处牧马、洗马,久而久之,这条河就被称为洗马河。这个典故成为了“九龙池八景”之一的“柳营洗马”。</p> <p class="ql-block">云南美术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是为了庆祝国庆十周年而建的。它的设计灵感来自苏式建筑,整体风格有点像克里姆林宫。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那排气势恢宏的罗马柱和顶上高耸的红色五角星,真的是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内装饰也非常讲究,精致的木质窗框和雍容典雅的宫廷水晶灯,都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昆明文化地标之一,绝对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昆明的冬樱花开得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女儿从上海回来,说我们照个全家福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全家福,幸福满满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女儿是我们贴心的小棉袄,温柔善良贤惠,对父母亲极孝顺,我们都非常喜欢她,感恩是我们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官渡古镇位于云南省昆明主城东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处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它是历史上环滇池地区的商贸重镇,既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誉满滇中的古渡口及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官渡原名“窝洞”,原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早在唐代,这里便是南诏王公游览滇池时理想的驻足之地。宋代,这里开始设渡口,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后改名为“官渡”。</p> <p class="ql-block">古镇在不到 1.5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颗印式”民居,古时有“小云南”之称。这里历史文化古迹虽有损毁,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留下来。其中,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塔”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这座位于昆明东南郊的古镇,拥有千年历史,跨越了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它的东南门老牌坊是官渡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云子棋院是官渡古镇的另一处文化瑰宝。历史文献记载,云子棋院与围棋有着深厚的渊源,云子棋院亦称“云子博物馆”、“云子展示中心”、“云子棋馆”等,主要用于举办高端围棋比赛,陈列展示精品“云子”等。</p> <p class="ql-block">云子棋馆以云南围棋厂生产的“云”字牌围棋很有名,云子棋馆主要用于接待围棋高端比赛、精品云子展览及云子商品展示等。棋馆建造独特,进门可见用黑白云子镶嵌的阴阳太极图,大厅可见用黑白鹅卵石铺设的棋局地面。</p> <p class="ql-block">官渡古镇的小吃种类繁多,留焕小吃、洪闸姐妹园:凉米线、凉面、凉卷粉、螺蛳、小锅米线、豆花米线、脆哨卤饵丝、炒饵块、木瓜凉水、炸豌豆粉、炸包浆豆腐,这两家店的凉品是当地人最爱回购的。</p> <p class="ql-block">法定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郊官渡古镇内,南邻土主庙。始建于南诏时期(756年前后),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250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法定寺始建于南诏时期,即756年前后,也有说法是宋初大理国“岳侯”高智升所建,后在清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大修过,近代于2001年翻修,是佛教密宗在官渡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长17.2 米,宽l5.7 米,单檐歇山顶,九踩斗拱。2003年法定寺与土主庙一起成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法定寺与官渡古镇内的土主庙、妙湛寺及观音寺一起交由少林寺托管,成为“官渡少林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据说寺内“天王殿”内所供南无阿弥陀佛石像是2001年施工时发掘的文物,是镇寺之宝。寺内也是明清时期观赏官渡八景之一“螺峰叠翠”的绝佳位置,当时寺门以北有座由百姓吃螺肉后用壳堆砌成的“螺峰山”,并建有“螺屿楼”,背后是几百株柏树。</p> <p class="ql-block">祈福亭,官渡古镇如今还留存着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昆明人把这些建筑称作“五山、六寺、七阁、八庙”。这里的五座山分别是庄家山、许家山、观音山、云台山和螺峰山,六座寺分别是飞梁寺、燃灯寺、五谷寺、观音寺、法定寺以及妙湛寺。</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古镇山花浪漫,“七阁”分别有毗卢阁、锁水阁、玉皇阁、斗姆阁、魁星阁、凌云阁和文明阁,“八庙”分别是火神庙、武庙、土地庙、太乙庙。</p> <p class="ql-block">官渡官家的渡口,这个微缩景观,很好地复原了当时渡口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老的金刚塔叫“妙湛寺金刚塔”,也被称作“穿心塔”,它是中国现在还留存着的年代最久远的一处用砂石构建的典型喇嘛式佛塔,到现在已经有 560 多年。</p> <p class="ql-block">这座“妙湛寺金刚塔”是用沙石砌成的,塔基是方形的,高度有 4.8 米呢,边长是 10.4 米呀,它的布局很匀称,造型也很别致,在喇嘛式佛塔里那绝对是精品,据历史文献说哈,这座“妙湛寺金刚塔”是在 1457 年开始建的。那会儿,世袭镇守云南的总兵沐璘,为了显摆自己的政绩,就提议在官渡镇搞一座石塔。</p> <p class="ql-block">这座塔是官渡古镇的瑰宝,也是中国现存年代第二久的金刚宝座式佛塔,仅次于山西五台山圆照寺的室利沙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妙湛寺金刚塔是明朝修建,和东西塔成品字布局,位于山门外中轴上。喇嘛塔式的塔身是藏式密宗佛教形式入滇的印记,是国内唯一,也是现存的十余座金刚塔中年代最早的。塔座四角各建一幢小方形塔,拱卫着中间一座高大锥形塔。五个塔代表五方佛,正中大塔代表大日如来,四周四幢依顺时针代表阿閦如来、宝生如来、弥陀如来和不空如来。</p> <p class="ql-block">金刚塔不仅是中国南方唯一的砂石宝塔,还象征着金刚五部佛及其坐骑。中间的宝塔代表至高无上的佛部毗卢遮那佛,其坐骑为狮;东边的宝塔象征金刚部不动如来,其坐骑为象;南边的宝塔代表宝部宝生佛,其坐骑为马;西边的宝塔象征莲花部阿弥陀佛,其坐骑为孔雀;北边的宝塔代表羯摩部不空成就如来,其坐骑为天龙八部之一的“迦楼逻”。</p> <p class="ql-block">官渡古戏台,滇剧是中国传统戏剧之一,也是云南省主要的地方剧种,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穿过“妙湛寺金刚塔”继续往前走,你又会看见另外两座左右对称的塔,风格看上去跟大理的三塔有点类似,实际上,这两座塔名叫“妙湛寺双塔”,始建于1327-1335年间,后多次重修,于明成化年间竣工,可惜西塔于清道光十三年地震时被毁,尚存东塔,而现在的西塔则是2001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妙湛寺是官渡古镇的“六寺之首”,历史人文底蕴非常深厚,有人认为,“少林寺”挂上自己的匾额,将“妙湛寺”的名字完全遮挡起来,这种做法有些霸道,但同时也有人认为,“少林寺”的名气比“妙湛寺”大得多,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知道,也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游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p> <p class="ql-block">土主庙始建于唐南诏时期,现存大殿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坐西向东,总体建筑布局由大殿、山门、两厢及配殿等组成,占地面积2470平方米,大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17.2米,进深15.7米,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模梁架结构。</p> <p class="ql-block">正面檐下斗拱共四层,每层出45度斜拱,又称如意拱,所有的拱头都雕刻成龙头,施以五彩,系清代典型建筑式样。大殿正前方为一墀台,殿内供奉大黑天神塑像。1982年、2002年对土主庙进行过两次修缮,2003年12月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官渡“土主庙”是官渡古镇历史上著名的“八庙”之首。其始建年代在古镇古建筑中最早,规模最大,是昆明城区中唯一完整留存下来的土主庙古建筑群。据史载:土主庙建于唐代南诏时期,距今一千多年,史上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主体大殿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官渡仕绅及庙中僧人主持集资重修。</p> <p class="ql-block">土主庙会从明代兴起,清代以来,成为滇中驰名的庙会也是昆明地区盛大的佛教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办士主庙会,庙会当天热闹非凡,昆明地区的善男信女都齐聚古镇上香祈福。参会者多为昆明市民和郊区农民,邻近各州、县也有不少善男信女慕名远道而来观光朝拜,会期约数万人汇集官渡。</p> <p class="ql-block">土主庙始建于唐朝,大殿体量较大,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檀梁架结构,特别是大殿正面屋檐下的清式九踩四翘如意斗拱,规模宏丽,繁富华美。</p> <p class="ql-block">主殿的右配殿“岳王殿”,反映了昆明地区各民族受汉文化融合并互动的“英雄崇拜”影响很大。因岳飞精忠报国的抗金故事早已深深植入各民族人民心里,家喻户晓,传诵不绝。岳元帅、岳武穆王爷及岳家军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骄傲,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古镇上有很多店铺出售特色民族服饰,如彝族、白族等民族的服装和饰品,款式多样,可以挑选一些作为纪念品或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