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巴畴,风华正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廖庆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英村板丘屯三四十户的壮寨是我纯纯正正、地地道道的故乡。巴英村隶属于巴畴乡,自然而然,巴畴乡是我的“大故乡”。</p><p class="ql-block"> 巴畴乡没有巴山楚水的霸气横秋和渊源流长,却有刘禹锡《竹枝词》的“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的浓浓乡情与淡淡乡愁。</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喜好在县境或乡境内遴选代表性的八处景物予以命名,并恭请文化名人为“八景”赋诗或绘画,借助名人名望,形成名景名胜,让家乡得天独厚的景物名传四方,以膏泽斯民。笔者虽非贤达之人,亦有为巴畴拔萃“八景”之意,奈何才疏学浅,无以遂愿。正好巴畴乡下辖八个村委会:巴畴、巴英、板丁、板加、六隆、纳浪、安桃、坡白,一村一“景”,权当巴畴“八景”,聊以自慰!</p><p class="ql-block"> 红水河、巴英河皆偏爱巴畴天地,喜作巴畴的母亲河。两条大河如浓墨重彩的“入”字,把巴畴乡域的粗犷骨架醒目地勾勒出众。在东面,板丁、六隆、板加三村寨顺着红水河的左岸依次铺开,就着山势错落有致,与号称“小香港”的南丹县吾隘镇隔河相望;在中部,巴英河将纳浪、巴英、巴畴、板加四村委串珠成链,联动发展土特山货,方兴未艾,与凤山县的砦牙乡并驾齐驱;西南角的坡白、安桃两村,百溪汇流成河,左右逢源,汇入巴英河,在回环的水网中坐享其成。板加村更是占有地利人和,红水河、巴英河在此交汇,形成丁字形的宽阔湖泊,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水美鱼肥,阡陌交错,宛如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 透过历史的烟云,巴畴的前世今生错综复杂,建制分分合合。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至民国初年,称土司东兰州长江哨巴畴石,开启乡级建制之先河。1929至1931年,东兰县成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废哨、石改设区、乡苏维埃政府,巴畴石改为巴畴乡苏维埃政府。之后几经更改区、公社建制,巴畴称谓、级别及辖境亦随之变化。亦曾降格为大队或村公所,久经世故。2001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文将巴畴乡与堂房乡合并为巴畴乡,正式成为今日巴畴乡的版图,状如引吭高叫的雄鸡。</p><p class="ql-block"> 新乡新面孔、新气象、新图景。正如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当年说过的一句经典: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巴畴的画版,以“壮寨风情•乡约巴畴”为特色定位,“九街十八巷”、居民楼房立面都厚植蓝衣壮、铜鼓、蚂𧊅节等民俗文化元素,如铜鼓路、歌圩路、筒噔路、谈谣路、铮尼路、壮锦路、蓝衣壮路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诸如巴畴民族商贸城、东巴凤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扶贫车间、蓝衣壮服饰加工厂、民宿旅馆等等,彰显了小街的不同凡响。</p><p class="ql-block"> 巴畴村是巴畴乡府所在地。乡街也是村街,街民亦是村民。原名拉吉,壮话是“田埂”之意,因田埂密布、层层叠叠,数千亩稻田平畴无际,故名“巴畴”。巴畴的梯田名曰“民俗鼓韵田园综合体”。这里的梯田不像龙脊梯田的弯曲、天梯、山岭、雄浑,而是顺着拉吉河平缓、舒展、拉风、气派,呈现出别开生面的神韵和雅致。“有女嫁巴畴,吃粮不用愁;水车悠悠转,田野绿油油。”曾经风靡一时的一首山歌,是其过往的鲜活写照。而今,早已摆脱饥饿,甚至脱贫致富的村民,早上干农活,下午开门面,经营好日子,已经是家常便饭。有一个义乌的小伙来到巴畴后感慨说:“巴畴的发展前景令他意想不到,看来真的要在这里找个女朋友来结婚一起打拼才得……”</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巴畴人,依然有逢3、6、9赶街的传统习惯。这习惯,守住了巴畴人最珍贵朴实的岁月沉淀。甲辰年金秋十月一个“逢9”的圩日,我逛逛巴畴街,圩亭人来嚷往,我对几个老奶的糍粑摊点颇感兴趣,用壮话和她们交谈问价。回答是给现金10元10个加送1个,微信付款10个11元。我没带现金,用手机付款,平排的10个老大姐,摊前都摆放有微信二维码收钱牌,我惊讶不小,只好一视同仁,她们麻利地从背篓里拿出递给我。随后,我往后面的肉行转转,看见一个中年男子买了半斤大肠、三两猪肝,甩给旁白的小炒摊——“小伙子,猪肝炒大肠,来一口盅米酒。”师傅三下五落二炒好,他就一口菜一口酒旁若无人似的吃起,十分惬意的样子。我很欣赏他这个样子,洒脱、自然,无拘无束,知足常乐,享受农家人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我顿觉他们道阻且长。</p><p class="ql-block"> 从巴畴乡府到巴英村不足十分钟的车程,巴英河是二级路的风景,二级路是巴英河的风貌。巴英村是最早过蚂𧊅 节(又称蛙婆节)的地方,“巴英蚂𧊅节”已声名远播,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纳入国家级铜鼓生态文化保护区的示范地,民俗文化底蕴自不待说。</p><p class="ql-block"> 巴英村因巴英河而得名。巴英河发源于凤山县长洲乡郎里村南4000米海拔的更拉坡,北流至巴岗古寨转东南流,于廷拥村转北流,经凤山县长洲乡和砦牙乡后进入东兰县巴畴乡,在巴英村转东南流,至板么村东南角注入红水河。巴英河是数一数二的“弯河”,号称“九十九曲八十八弯”,尤其在巴英村那洪屯那活灵活现的“母宫”弯,令人叫绝。</p><p class="ql-block"> 水来财,也来乘龙快婿——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东兰土司幕僚邓德崇随土司韦应龙到长江哨巴畴石巴英村征收皇粮。巴英村地处巴英河畔,田畴沃野,屋舍俨然,翠竹摇曳,满目风光。该村殷实之家廖伍桂,独生一女廖丽珍,才貌出众,聪慧过人,见邓德崇一表人才,一见钟情。邓德崇醉爱巴英山水,更爱巴英美人,两厢情愿,遂结良缘。从此,邓德崇就在巴英村开基创业,入赘廖家传宗接代。双方约定,子孙后代姓氏可任意取用廖氏或者邓氏。</p><p class="ql-block"> 祖籍河南开封府、父亲邓承任为永顺土司正长官的邓德崇,入乡随俗,学用壮话,开化纳新,家道中兴。在巴英成家立业之后,单生一子名叫邓宗和,到第六代已有十九口人之家,第七代发展到五十三人。历经“天、启、元、维、祖、鸿、嘉、训”数辈之后,兰桂腾芳,枝繁叶茂。随着不断繁衍生息,家大业大,兄弟逐步往外迁徙凤山、巴马、天峨、南丹、凌云、乐业等地另立家业。白云千载,岁月悠悠,至今巴英廖邓氏已走过第二十三代的春秋,历尽春风秋月,子孙后代已繁衍到三万余人。不曾料想,邓德崇、廖丽珍的美满姻缘开启了廖邓一家、男女平等500余年的旷世佳话。</p><p class="ql-block"> 坐落于巴畴乡西南角的安桃村,土坡连绵起伏,四季桃李芬芳。殊不知,该村堪称“七弦琴文化之乡”。</p><p class="ql-block"> 相传舜帝在盐湖之畔的卧云岗,手抚五弦琴,吟唱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歌谣《南风歌》。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称“六弦琴”。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故有“文武七弦琴”之称。</p><p class="ql-block"> 七弦琴乃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位处山乡僻壤的安桃村,自古即有“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的传说,至于兴于何时,何渠道进入,已无从稽考。今人推断,东兰辖区内七弦琴发展达到兴盛阶段可能是明清时期。安桃七弦琴传承人、年届古稀的壮族老人韦选德回忆,生于1912年的伯父韦联登擅于操琴,他一辈子都在弹奏七弦琴。农闲时光,茶余饭后,屋前屋后,都有琴音绕梁,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韦选德小时候常常听伯父和父亲说,先人们早在明清时期就会演奏七弦琴。韦联登是从爷爷那里学到的琴艺,高祖父传给爷爷72个曲谱,而韦联登只学到 15首。由此可见,在200多年前,安桃村七弦琴的发展已经盛况空前。</p><p class="ql-block"> 如今,韦选德珍藏的这件七弦琴,一代传一代,历时百年时光,历经风风雨雨,是名副其实的古董级别了。自1930年至1950年间,这把七弦琴被掩藏于某个角落里,淹没在黯淡的时光中,只有屈指可数的老人偷偷使用,自娱自乐,没有把种子撒在安桃的村村寨寨,更没有大范围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把被称为“弓弦乐器的古代活化石”的安桃七弦琴才引起音乐学界的关注。1960年初,广西艺术学院组织专业人士跋山涉水,来到安桃进行田野调查和挖掘整理,七弦琴得以重见天日,走出山外,被学界认知。1982年,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杨秀昭、卢克刚等学者到东兰县采访老艺人韦联登,记录了其所会演奏的十几首曲子,发表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西卷》中,并作描述分析。自此,古老的乐器乐曲,首次被披露记载,让后人有了传研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一花引来百花开。如今有众多的七弦琴追捧者到安桃村探秘,研究弦琴的制作,交流弹奏的技艺,古老的七弦琴幸得绽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纳浪村如其诗意的村名。巴英河穿村而过,绕山而流,浪花下鱼群欢跳,渔业成为村民的一大产业,养鸭养鱼、靠河吃河成为他们得意的致富门路。走进山寨,一缕缕绵缠的炊烟,从四处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山风,构成了另一幅绝美的壮家“清明上河图”。在那淡蓝淡蓝的烟雾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p><p class="ql-block"> 相邻的坡白村,人们称其为梯田上的蜜蜂村。村民们依托山坡花草果树繁多的资源禀赋,素有养殖蜜蜂的传统习惯,养蜂技艺代代传承,形成了特有的养蜂文化。在脱贫攻坚期间,该村通过能人带动,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各家各户屋前屋后都挂有蜂箱,全村有标准蜂箱1000多个,年销售蜂蜜5000多斤,总收入近百万元,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纳华屯的马远仁,1980年高中毕业后,造择在家乡养蜂的创业之路,凭着祖传养蜂的秘方,结合科技知识,总结出独特的引蜂养蜂成功经验,不断发展壮大“甜蜜”事业。现他家制有蜂箱25个,年采蜜100斤以上,收入数万元。我初次登门拜访他的时候,他递给的茶碗是金黄的蜂蜜,以蜂蜜当茶水招待客人,平生第一次享受此待遇,叫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板丁、六隆两村,万亩油茶坡岭相连,一望无际,气势如虹;碧波荡漾的红水河,如藏龙卧虎,环绕其间。高耸入云的龙旺坡,把山的睿智、山的雄峻、山的豪迈、山的温柔、山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山相挽全乡的山山水水,满眼的绿水青山,生机勃勃的青山绿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廖庆堂,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巴畴乡地图</p> <p class="ql-block">土司巴畴哨目韦玉兰备有狼兵,参加出征沿海抗倭寇战斗,此十二坎磨刀石为狼兵出征前磨利刀器。</p> <p class="ql-block">安桃村的七弦琴</p> <p class="ql-block">巴英河的“母宫”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