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陂河边的小毛头

《军魂永铸》公众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跨越硝烟与鲜花》连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第一章:毛头圆了红军梦第1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李庆丰 编辑:韩水霖</b></p> <p class="ql-block">  万海峰将军的故乡,是河南省光山县泼陂河镇旁的一个小村庄。</p><p class="ql-block"> 村子不大,却有说头。光山县北接豫南淮河,南指鄂北红安,西靠风景秀丽的鸡公山,东邻赫赫有名的大别山。泼陂河村的万顷黄土地为南北走向的竹竿河、黄河两条几乎平行的河流簇拥着,形成一道天然的彩带。竹竿河、潢河从泼陂河镇交臂而过,汇入淮河,更为这一方隐匿在一片起伏而开阔的丘陵地,增添了许多灵气。</p><p class="ql-block"> 既然有山有水,自然是祖辈人向往的去处。在泼陂河镇周围,参差错落地分布着十几个自然小村,万海峰祖居的那个村子叫万黑湾。或许是年代久远,或许是生活拖累,人们年复一年为淮水泛滥而揪心不已,以至忽略了家乡田野的风光。人们吃尽了“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大旱苗枯黄,十年九灾荒”凄惨年景之苦。</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这里的人们都舍不得离开这块土地半步。万海峰的祖辈,在一块依山傍水的地方,千辛万苦,盖起了两间普普通通的土房。就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繁衍生息着。大别山区虽然土地贫瘠,但总有一线生机。遇到年景好的时候,泼陂河镇周围的万顷土地,也会出现绿树成荫,溪流纵横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本来就有着浓厚中原文化和勤恳精神的光山人,这时就会根据水源、土质,在山坡、丘陵、河边等不同地块上,开垦荒地,种植五谷杂粮、大葱、白菜及农民生活所必需的东西。到了秋收季节,高粱刚砍、苞米刚收、芝麻刚割,庄户人就会叨着旱烟袋,坐在自家门前,放眼远望。这时的空气中,会弥漫着一种中原乡村田野特有的成熟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就这样,光山县,泼陂河人凭着辛勤的劳动和大自然的丰厚赠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着自给自足的田园小康。</p><p class="ql-block"> 但是,到了本世纪初叶,宁静美好的乡村田园格局被打破了。军阀连年混战,土匪横行乡里,地主强夺豪取,使离淮河流域不远的光山县泼陂河一带农村的封建性自然经济遭到了致命的破坏。那时的泼陂河村,百业凋零,农户破败,人们卖儿卖女,饥寒交迫。背井离乡的,寻求出路的,举家北上南下,东奔西逃地去谋求生存。人人自危,也不知道哪里是可以度命的去处。</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就在泼陂河村十室五空,一片破落的衰败年代,万海峰却顽强地降生到了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20年底,光山县泼陂河村民万田润的家里,生下了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这就是后来的万海峰将军。本来按照父亲万田润的名字讲,万家应该是人丁兴旺,田丰地润呀。儿子出生了,也应该取个吉利。</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老实巴交贫苦了一辈子的农民万田润和妻子肖氏,为衰微破败的万家生出贵子,显示出良好的开端而欣喜。</p><p class="ql-block"> 母亲肖氏说:“俺家境贫寒,从未取过名字,左邻右舍都叫俺肖家女,没过门时叫俺肖女子,年少的叫俺肖大姐,过了门唤俺万大嫂,是该给儿子拆个字、取个名。”</p><p class="ql-block"> 父亲万田润苦笑着对妻子肖氏说:“你为万家生得二女一儿,两个妮子也就算了,老三是该有个响亮的名字。可你看,咱家这境况……唉,求人起名是要花银子的。”万田润叹息了一口气,蹲在当地。</p><p class="ql-block"> 原来,万田润夫妇守着祖辈传下来的两间只能挡风遮雨的破草屋过活。地无一分,田无一垅,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万田润的母亲又年老体衰。这个六口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全靠万田润夫妇两人支撑,每当岁末从地田打下的粮食交租之后,所剩无几。依旧过着贫困潦倒、衣不遮体、食不充饥的苦日子。年复一年,一家人在饥寒交迫的煎熬中度日。</p><p class="ql-block"> 万家这个贫苦之家,喜添贵子,惊动了邻里。远近的亲友们自然按照乡下的习俗,要来万家贺喜。万田润喜出望外,儿子呱呱落地,确实不能没有名字,夫妇俩一合计,就给他起了一个乳名叫“毛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4qmzbn7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缅怀万海峰上将</b></a><b style="font-size:22px;">☜点击阅读</b></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毛头,睁着两只大眼,看着前来贺喜的人们。人们喝着万家从山上采来的毛尖茶,谈着“毛头将来会有出息”的吉祥话。欢天喜地,热闹了一场之后,便也散去了。</p><p class="ql-block"> 是的,心地善良却又受尽人间苦难和病痛折磨的肖氏,在毛头三岁那年,终于积劳成疾,病魔缠身,又没钱医治,过早地离开了人世。</p><p class="ql-block"> 毛头那时还小,不懂事。只知道整日守在娘的身边哭泣,伸出小手摸抚着母亲满是沧桑皱纹的脸,擦去上面的泪。母亲紧抓住小毛头的小手不放。她知道毛头的两个不到10岁的姐姐是指望不上的,惟有毛头才是万家的希望之光。</p><p class="ql-block"> 肖氏挣扎着叫过万田润:“无论多艰难,也要把娃子拉扯大”。万田润点头应允,他是不忍心看着劳累了一辈子的妻子,临终前对万家还挂念放心不下。肖氏这才慢慢地合上了双眼,与世诀别了。</p><p class="ql-block"> 妻子一死,全家所有的重担就压在了万田润身上。奶奶看到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就拖着年迈多病的身子,全力承负着家务重担。万田润一边忙活着地里活儿,一边拖着残腿,到光山县城里给一家财主帮工。一来糊口,二来以微薄的收入,贴补家里。</p><p class="ql-block"> 狠心的地主,这时眼见万家劳力日衰,怕有闪失,经营不好田地,年底收不回租子,便强行收回了租给万家种的土地。任万田润怎么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 在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可怜的父亲,为了养活全家,流着泪将毛头的两个姐姐送给了人家当童养媳。毛头知道姐姐这一走,还不知何年何日才能相见。小姐姐们也懂得父亲的心。她们知道父亲的心在流血,父亲这样做也是无可奈何,不得已而这样办啊!只要小毛头能好,能长大成人,能有个出息,那是小姐姐们心甘情愿的呀。</p><p class="ql-block"> 然而,小毛头哪里知道,这之后,迎接他们祖孙三代的依旧是无边无涯的苦难和贫穷。</p><p class="ql-block"> 万奶奶和毛头一老一小,靠着万田润那点微薄的补贴,仍旧是度日艰难。老人家看着毛头整日挨饿受冻,常常背地里悄悄垂泪。</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毛头的孩提时代,是在奶奶孱弱的肩头上度过的。还在蒙昧初开的时候,他就跟着奶奶挖土、浇菜;稍大一些,又随奶奶到地头,坐在田埂上,看着奶奶撒种、耘田、割禾。奶奶真是太辛劳了。初谙人事,毛头就对奶奶格外体贴,经常帮老人家烧水煮饭,还到山坡拾柴、挖野菜。在黄连苦水中泡大的毛头眼里,奶奶是世上最能干的人。奶奶为父亲和自己浆洗缝补。她还会磨豆腐、腌咸菜,把个穷家整治得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 奶奶过世时,毛头只有7岁。父亲在外帮工,家里只剩他一人了,孤苦伶仃,幸得隔房的二姑收养。二姑家也是穷苦人,家境比毛头家也好不了多少。到了二姑家后,懂事的毛头,没忘记奶奶就是因为生活的担子太重,积郁在心中的愁闷太多太深,最后含恨离世。因而,在姑妈家,毛头已经开始为她们干事了,一心想为姑妈减轻点负担。姑妈家有几亩农田,饲养着一头水牛,勉强自耕自给。他见姑妈家人手少,活又多,就主动学着干活儿。除了放牛,他还割草、打柴、担水、烧火,见活就干。乡亲们见了毛头,都夸他懂事、勤快、机灵、有出息。姑妈自然也是十分喜爱,常常为他留一口好吃的。全家人一年四季不分白天黑夜,拚死拚活干,仍是半饥半饱,但毛头却在这里得到了姑妈的抚爱。</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毛头度过了他的童年。</p> 未完待续…… 笔耕不辍   军魂永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