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注:图片均由本人拍摄,部分文字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2013年10月4日上午,我们从孔庙铁木后花园出来后,又进入东侧一墙之隔的孔府,由后院向前院逐一浏览,写作中还是采用由南向北,从前门到后门的常规方式。</p><p class="ql-block">孔府,又称 “衍圣公府”,号称 “天下第一家”。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地,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 。</p><p class="ql-block">建筑规模宏大,占地 240 亩,是典型的封建社会衙宅合一建筑,共有厅、堂、楼、房 463 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大门、大堂、重光门、内宅门、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等 。</p><p class="ql-block">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府内存有著名的孔档案和大量文物,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家族制度 。</p> 大门:孔府正门坐北朝南,阔三间,深两间,迎面为粉白照壁,门前两侧有一对 2 米多高石狮。门红牙黑漆,铺首衔环,上悬蓝底金字的 “圣府” 大匾,为明相严嵩手书。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是清书法家纪晓岚手书,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圣府” 这块蓝底金字的大匾高悬于孔府正门之上。<div>大门阔三间,深两间,迎面为粉白照壁,门前两侧有一对 2 米多高石狮。红牙黑漆的大门,铺首衔环,显得庄重而威严。这块匾额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是人们进入孔府首先映入眼帘的重要标识。<br>这里的 “圣” 毫无疑问是指孔子。孔子被尊称为 “圣人”,是儒家文化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圣府” 意味着这是圣人后裔居住的府邸,强调了孔府与孔子之间紧密的血脉联系。<div>孔氏家族作为孔子的直系后代,承载着传承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任,这座府邸也因此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br></div></div> “圣府” 二字体现了孔府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在封建时期,孔子及其家族受到历代王朝的尊崇。皇帝对孔子不断加封,对孔氏后裔也给予优厚的待遇。<br>“圣府” 这一称谓表明了朝廷和社会对孔府地位的认可,它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贵族府邸,更是一个在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都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象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尊崇。 .二门,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 “圣人之门” 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div>“圣人” 指代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被尊称为 “圣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人之门” 首先表明这是通往孔子后裔居所的大门,象征着孔氏家族与孔子的血脉联系以及作为孔子后人的荣耀。<div><br></div></div> <div>重光门,以四根石鼓夹抱的圆柱承托着彩绘屋顶,屋顶覆灰瓦,前后倒垂木雕的花蕾,故又称 “垂花门”,中间门额上高悬明世宗朱厚熜亲颁的 “恩赐重光” 匾额。<div>重光门,建于弘治十六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 “恩赐重光” 匾额,故称 “重光门”,又称 “垂花门”。此门平时关闭,只有在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具有很高的建筑工艺研究价值。</div></div> 孔府的历史沿革十分悠久,孔子去世后,孔子逝世于公元前 479 年,其后裔将其所居之堂屋立为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场所,供奉孔子的衣冠礼器等物品,这便是孔庙的雏形,而当时的孔氏家宅也在这一区域逐渐发展.<br> 六厅:位于二门以内两侧,是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负责管理孔府的各项事务。 勾心斗角”:这是古代建筑常用的方式,通过榫卯结构和斗角的运用,使宫室檐角伸向天空最远。这种设计在孔府的建筑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既节省了空间,又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br>雕梁画栋:孔府的建筑装饰精美,雕梁画栋随处可见。从大堂的六厅到前堂楼、后堂楼等,梁上都刻画着精美的图案,尽显封建大家族的气派。<div>精巧设计:采用了 “勾心斗角” 的建筑方式,节省空间的同时,展现了古代高超的楼阁建筑技艺。其排水系统也印证了封建时期 “肥水不流外人田” 的说法 。</div> 内宅门:是分隔官衙与内宅的一道门,戒备森严。内宅门照壁上有《戒贪图》,画着一个状似麒麟的贪婪神兽,借此提醒告诫子孙不要心生贪念.在孔府内宅门的照壁上有一幅彩色壁画《戒贪图》。这幅壁画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所处的特殊位置,向来孔府参观的人们展示着孔氏家族的家训理念。<br>画面内容<br>《戒贪图》所画的是一个貌似麒麟的神兽,它的名字叫 “犭贪”。这个神兽拥有龙的头、狮的尾、牛的蹄、鹿的角,全身布满麟甲。它的周围还有彩云缭绕。<br>画面中的 “犭贪” 几乎拥有了所有动物最具优势的身体部分,但它依然不满足。它的前方描绘着各种宝物,包括日、月、八仙过海的宝物(如宝葫芦、荷花等),还有各种金银财宝。“犭贪” 正对着这些宝物张开大口,试图将所有宝物据为己有,其贪婪的形象跃然壁上。<br>寓意与教育意义<br>这幅壁画是孔府告诫子孙后代的重要家训象征。它警示孔氏后裔要清正廉洁,不能贪得无厌。在封建时期,衍圣公作为孔氏家族的首领,管理着众多事务,也享受着诸多特权和财富。通过《戒贪图》来时刻提醒家族成员,即使面对各种诱惑,也不能心生贪念,要坚守廉洁奉公的品德。<br>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品德修养的重视。儒家强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戒贪图》是儒家道德观念在建筑装饰中的直观体现,也是孔氏家族长久以来保持良好家风和社会声誉的一种文化保障。<br> 前堂楼:是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现存为清光绪十二年重建,七间两层楼阁,高深宽敞,富丽堂皇,房内陈设保存完整。 孔府大堂是孔府的主体建筑之一,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div>采用了灰瓦悬山顶,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大堂内的彩柱彩绘,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br><br>大堂正中有一彩绘万幅流云八宝的暖阁,正宗的太师椅上铺一张斑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公府大印、令旗令箭、六签惊堂木等。大堂内东西两侧陈列着各种仪仗,均是按清代定制陈设。</div><div><br>大堂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块统摄宗姓的横匾,下方蓝色为统摄宗姓横匾。此为清朝顺治皇帝于 1649 年给孔子 66 代孙兴燮的一道遵守家法的敕谕,统摄宗姓四个字就在这份谕旨之中。</div><div><br>大堂,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一些儒家文化的元素,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div><div><br></div><div>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府举行迎接圣驾、御史,宣读圣旨、衍圣公继位等重大仪式的地方。正中悬挂着 “统摄宗姓” 匾,上刻清世祖顺治六年谕旨,大堂内还有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div><div><br><div>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大堂 5 间,梁柱彩绘,布置威严煊赫,气势森然。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还有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俗称 “十八块云牌銮驾”。</div></div> “宏开慈宇”, 这一匾额在孔府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慈悲、仁爱等诸多品德的尊崇,并且与孔府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紧密相连。<br><br><div>“宏开” 有广阔地开启、大力开拓之意。展现出一种宏大、开阔的气势,象征着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和开展某件事情。“慈宇” 中的 “慈” 代表慈悲、慈爱,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体现了对他人的关怀、同情和爱护。</div><div><br><div>“宇” 有屋宇、空间的含义,也可引申为一种精神上的领域或范围。“宏开慈宇” 整体意思是大力地开启、拓展充满慈爱慈悲的精神空间,表达了一种对于仁爱的倡导和弘扬。<div><br></div><div>它与儒家思想中的 “仁” 密切相关。“仁”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尊重和同情。这一匾额在孔府出现,暗示着孔氏家族对于这种仁爱精神的传承和践行。在孔府日常的家族事务管理、对族人的教育以及社会交往等诸多事务中,都要以慈悲仁爱为准则,如同这匾额所昭示的理念一样,将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广泛地传播开来,体现了孔府作为儒家文化传承重要场所的一种价值取向。</div></div></div> .冷板凳,在孔府大堂和二堂之间的穿廊里,是 “工” 字形建筑,里面有两条明代的红漆靠背长凳,俗称 “阁老凳”,也可以说是一种 “冷板凳”。传说与明朝内阁首辅严嵩有着密切的关系。<br>严嵩在失势后,曾到孔府来求情,在这个穿廊里等待衍圣公的接见,就坐在这两条长凳上。但衍圣公对严嵩避而不见,严嵩只能长时间坐在那里,因此这两条凳子就有了 “冷板凳” 的说法。<br>“冷板凳” 这个说法反映了古代官场的人情冷暖。严嵩曾经位高权重,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但一旦失势,就连在孔府这样尊崇儒家文化的地方也受到冷遇。这体现了一种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也暗示着权力的无常和官场的复杂。<br>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严嵩被认为是一个道德有亏的人物。他贪污腐败、专权误国等行为与儒家所倡导的 “仁、义、礼、智、信” 等道德观念背道而驰。衍圣公不见严嵩,让他坐 “冷板凳”,可以看作是孔府从儒家道德观念出发,对严嵩这类行为不端之人的一种批判和无声的审判,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br>这两条 “冷板凳” 作为一个历史遗迹,承载着过去的一段故事。它提醒人们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严嵩的覆辙。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坚守道德底线,否则即使曾经拥有再高的地位,也可能会落得个被人冷落的下场。 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官吏和替代朝廷考试的地方,正中由上至下悬挂着康熙题 “节並松筠” 和乾隆题 “诗书礼乐” 两块牌匾。二堂东西各有一厅,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br>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处理家族内务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正上方悬挂乾隆亲书的 “六代含饴” 雕龙贴金木制巨匾,正中有孔子六十七代孙、衍圣公孔毓圻书写的八幅 “后赤壁赋”,两旁放有 “衍圣公” 出巡时乘坐的八抬大轿和紫铜镜、大鹿角等物品。<br>“诗书礼乐” 匾额悬于孔府二堂。孔府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官吏和替代朝廷考试的地方,在这样的场所悬挂 “诗书礼乐” 匾额,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古代,儒家文化是社会的主流思想,而 “诗、书、礼、乐” 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教育和修养的基本内容。<br><div>“诗书礼乐” 四个字整体体现了儒家文化对于全面教育和修养的重视。<br></div> <div><br></div>三堂,是供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申饬族规家法之用,堂上悬乾隆皇帝御赐的 “六代含饴” 等匾额。室内家具精美,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六代含饴” 匾额悬挂在孔府三堂。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家族内务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这块匾额是乾隆皇帝御赐的,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br>“六代含饴” 体现的是一种家族和睦、长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景象。“含饴” 一词原指含着糖块,在古代用于形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闲适和愉悦。“六代” 则强调了家族的延续性和多代同堂的情景。整个匾额的意思是祝福孔氏家族能够六代同堂,长辈们可以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br>御赐的匾额还反映了孔府与皇权之间的特殊关系。清朝乾隆皇帝赐予此匾,表明了朝廷对孔氏家族的重视和恩宠。孔府作为孔子后裔的居住地,在封建社会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br>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共有七开间,中堂之中挂有一幅慈禧为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之母、一品夫人彭太夫人写“寿” 字。<div>重光门: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因门楣悬明世宗亲颁 “恩赐重光” 匾额而得名。此门是孔府各建筑中的最高规制,平时关闭,只有在皇帝驾临、迎接圣旨、祭孔、婚丧等大典活动时才打开。</div> “松筠永春” 匾额在孔府内有着重要的位置,其所处环境往往与孔府的家族活动场所或重要建筑相关。这四个字展现出一种对坚韧品质和永恒美好的期望。<br>松筠的象征意义:“松” 即松树,“筠” 原指竹子的青皮,引申为竹子。松树和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松树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竹子中空有节,代表着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品质。二者放在一起,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操守。<br>“永春” 表示永远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它寓意着这种如松竹般的美好品质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者时间的推移而消逝。整体而言,“松筠永春” 表达了对孔氏家族或者在此活动的人们能够长久地拥有松竹般坚韧、高尚品质并且充满活力的祝愿。<br>“松筠永春” 是一种家族精神的象征和传承。它挂在孔府内,犹如家族的精神灯塔,引导家族成员在生活中践行这种美好的品质。通过这种精神的传承,孔氏家族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良好的家风和声誉,并且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品德修养代代相传。<div><br></div> 后堂楼:原是衍圣公母亲的住所,现布局复原为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 1936 年大婚时的场景,堂中陈列着孔德成结婚时的用品,以及当时友人赠送的字画和礼品。<div>后堂楼:是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和夫人孙琪芳当年的住室,为二层七间、前出廊的台楼,里面陈列着孔德成结婚时候的照片。东西楼院各有二层三间前出廊的配楼,东楼是当年府内女工做刺绣活的地方,西楼为孔府招待来府内的至亲女眷之处。<br></div> 奎星楼,位于孔府主体建筑的东部,是一间四层、五檩抬梁木架、实墙灰瓦硬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风格粗放,具有明代建筑的特点.<br>奎星楼,原为孔府藏放金银货币的金库,战乱时衍圣公及眷属也在此避难,因此被俗称为 “避难楼”。又因建于孔府主体建筑东部,是为借《易经》中 “紫气东来” 之意,纳入阳气,所以又叫 “吉星楼“。<br>奎星楼,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始名藏书楼,金章宗在明昌二年扩建时改名为 “奎文阁”,清乾隆皇帝重新题匾。<div>奎星楼,建筑高 24.35 米,长 30.10 米,宽 17.62 米,歇山黄琉璃瓦顶。其结构为内部两层,中夹暗层,层叠式构架,底层木柱上施斗栱,斗栱上再立上层木柱。<br>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古人把孔子比作天上奎星,故以此为名。奎文阁是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藏书楼.<br></div> 孔府石流,在戒贪图的西面,是孔府内宅门西边的一个特制水槽 。<br>在过去,孔府内宅规矩严格,成年男子不得随意进入 。挑水夫只能将水倒入石流,水隔墙流入内宅的水缸,再由用人将水分布到府内各用水之处 。<br> 后花园:又名铁山园,占地面积二十余亩,有山、水、竹林、奇石、盆景,亭、台、曲桥、花坞、水榭、喷泉、花厅等,布局精美,设置精巧,可谓步移景迁、景景相连。<div>“五柏抱槐” 是孔府后花园(铁山园)中一处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这是一棵形态奇特的树,五棵柏树的树干中部共同环抱着一棵槐树。</div><div>五棵柏树的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它们从不同方向伸展着自己的枝干,将槐树围在中间。槐树也生长得郁郁葱葱,与柏树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共生的状态。<br></div> 偌大的三孔纪念地,我们用了一天紧张的时间,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而已。其底蕴深奥高大上的传统文化思想内涵,我们只是领悟到沧海一粟,冰山一角。